《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课件(课资材料)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公开课ppt课件

17 少年闰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等词 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 健康 、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 形象 。
我虽然身在
在
时,
但我的
你
让我的
成为花丛中的大炮 ……
祖国和人民正
你的
请把我的
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的深处
形式三:自由作诗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 :故事中哪 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 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那里流浪,愿你 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至诚的心, 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 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 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 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 了点头。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等词 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3、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 健康 、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 形象 。
我虽然身在
在
时,
但我的
你
让我的
成为花丛中的大炮 ……
祖国和人民正
你的
请把我的
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的深处
形式三:自由作诗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 :故事中哪 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 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那里流浪,愿你 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至诚的心, 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 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 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 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 了点头。
2020年《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2(PPT课件)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Dr.Feng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意思。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2
学习生字
渊 yuān
肖 xiào
咏 yǒng 忧 yōu
卡 qiǎ
黎 lí
邦深渊
肖像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14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际:时候。
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15
1、什么是与世长辞?
“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
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 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9
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使你远在他乡, __________。”
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就像中国大诗人苏轼所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Dr.Feng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意思。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2
学习生字
渊 yuān
肖 xiào
咏 yǒng 忧 yōu
卡 qiǎ
黎 lí
邦深渊
肖像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14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际:时候。
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15
1、什么是与世长辞?
“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
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 很有句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极深。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重点2
9
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使你远在他乡, __________。”
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就像中国大诗人苏轼所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件

1849年10月,他终 于躺到在病床上。弥留之际, 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 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 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形式一:题目(自定)
形式二:题目(自定)
我(肖邦),是
老师的送别曲 老师的话语 珍贵的礼物是 请你们相信,我
肖邦,你是一位
我钦佩你的 在 你 我钦佩你的 时,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那里流浪,愿你 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至诚的心, 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 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 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 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 了点头。
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 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 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 的泥土,他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 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 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 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 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 去。
我虽然身在
但我的 让我的 祖国和人民正 请把我的 形式三:自由作诗
在
你 成为花丛中的大炮 …… 你的
时,
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灵的深处
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 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 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 的《革命进行曲》。那催人 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 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 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 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 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 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 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 彻夜的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 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习课件PPT

一起听:《革命练习曲》。在乐声中 感受那催人奋进的旋律,去体会肖邦的爱 国之情。
• 肖邦日日夜夜都思念祖国,但是他把亡 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都 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 于是,他勉励自己彻夜地“工作、工作、 再工作。”
•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肖邦的 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弥留之际,肖邦紧 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 手,喃喃地说:“我死 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 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 地下。”
找到描写离别情景的段落,弄清文中写 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 咏唱送别曲 • 老师的叮嘱 • 赠送银杯 小组内读读作者对这三个场景的描 写,讨论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为什么?
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 了他深爱着的家园,来到巴黎。但是没几天
他却“悲愤欲绝”,这是为什么呢?请读
第三自然段。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思考: 这是谁说的?在哪儿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从 这句话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 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 民间音乐,在7岁时写了《波兰舞曲》,8 半生正值波兰亡国, 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 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 亡国恨。
深渊 雾霭 维斯瓦河 埃斯内尔 盛满 咏唱 忧虑 蜡烛 一腔热血 满怀悲愤 疾驰而去 悲愤欲绝 溢满眼眶 弥留之际 与世长辞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
(1)肖邦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満 泥土的银杯?
(3)肖邦为什么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 国?
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为什么 离开自己的祖国?找出后用铅笔 画出来,并大声读出来。
• 肖邦日日夜夜都思念祖国,但是他把亡 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都 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 于是,他勉励自己彻夜地“工作、工作、 再工作。”
•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从肖邦的 举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弥留之际,肖邦紧 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 手,喃喃地说:“我死 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 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 地下。”
找到描写离别情景的段落,弄清文中写 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 咏唱送别曲 • 老师的叮嘱 • 赠送银杯 小组内读读作者对这三个场景的描 写,讨论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为什么?
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 了他深爱着的家园,来到巴黎。但是没几天
他却“悲愤欲绝”,这是为什么呢?请读
第三自然段。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思考: 这是谁说的?在哪儿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从 这句话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 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 民间音乐,在7岁时写了《波兰舞曲》,8 半生正值波兰亡国, 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 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 亡国恨。
深渊 雾霭 维斯瓦河 埃斯内尔 盛满 咏唱 忧虑 蜡烛 一腔热血 满怀悲愤 疾驰而去 悲愤欲绝 溢满眼眶 弥留之际 与世长辞
请自由读课文,思考:
(1)肖邦为什么还要离开自己的祖国?
(2)埃斯内尔老师为什么要送肖邦一个盛満 泥土的银杯?
(3)肖邦为什么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 国?
默读第一段,思考:肖邦为什么 离开自己的祖国?找出后用铅笔 画出来,并大声读出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PPT课件1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泥土的银杯,回头望了望远处的华沙
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肖邦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说:
“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 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 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 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 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 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 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 时间的概念。
弥留之际,肖邦紧 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 手,喃喃地说:“我死 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 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
地下。”
深情送别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 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 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 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 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 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 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 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 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 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 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
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
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ppt课件4【】共22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国 》ppt课件4【】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国 》ppt课件4【】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PPT课件 5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3)将凡卡写信的段落标记出来。(3.8.10.11.12.15 自然段) (4)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凡卡。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人名,并明确人物的身份。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xiāo bāng shì
肖邦 消逝
yuān ǎi
深渊 雾霭
组词:盛chéng ( 盛饭 ) 盛shèng( 茂盛 )
• 解释加横线的字: • 悲痛欲绝( 死 ) 与世长辞( 告别 )
重点解读: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
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 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 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 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 《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 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 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 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 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 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 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 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师。
拓展题
•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 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 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陆_游____ 全诗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 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 第二部分,
xiāo bāng shì
肖邦 消逝
yuān ǎi
深渊 雾霭
组词:盛chéng ( 盛饭 ) 盛shèng( 茂盛 )
• 解释加横线的字: • 悲痛欲绝( 死 ) 与世长辞( 告别 )
重点解读: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
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 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 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 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 《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 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 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 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 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 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 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 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师。
拓展题
•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 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 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陆_游____ 全诗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感情朗读,体会“幸福” 1. 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 第二部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PPT课件 5

师。
拓展题
•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 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 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陆_游____ 全诗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和态度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 题上,有 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 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 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 的结构 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 第二、 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五、 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精读诗歌,领会诗 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 可以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 的内在 感情)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排列伟大的音乐家。 • ( )肖邦是从小就喜欢音乐,他6岁开始学琴,
8岁就举办了演奏会了。 • ( )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
为他出版呢。 • ( )在他15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
曲。 • (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
每日一背
拓展题
• 肖邦弥留之际还想着国家,我国古代也有 一位诗人在临终前还不忘祖国,并写下一 首诗,这位诗人是____陆_游____ 全诗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和态度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 题上,有 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 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 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 的结构 层次。(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 第二、 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第五、 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精读诗歌,领会诗 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 可以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 的内在 感情)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排列伟大的音乐家。 • ( )肖邦是从小就喜欢音乐,他6岁开始学琴,
8岁就举办了演奏会了。 • ( )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
为他出版呢。 • ( )在他15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
曲。 • (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
每日一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 的苦难极深。
发现技巧
6
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发现技巧
7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 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 暖至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再见了!请您见证您的儿子吧! 母亲,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 我生是波兰的人,死是波兰的鬼。 我一定会让祖国以我为荣的。 总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愤欲绝? 悲伤愤怒交加到了想死的程度。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 的?
3、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发现技巧
10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 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 送给肖邦?
为了让他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让他时时不忘祖国的危难处境。 为他的音乐创作带来灵感。
发现技巧
11
请你补充: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 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想:
发现技巧
16
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说说词语的意思。
1、悲愤欲绝 绝:死; ●
悲伤愤怒交加到了想死的程度。
2、与世长辞
●
辞:告别。
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发现技巧
17
读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 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际:时候。 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发现技巧
15
1、什么是与世长辞?
告别。 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 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腔 qiāng 口腔 烛 zhú 蜡烛
卡 kǎ 关卡
发现技巧
3
欺凌 深渊 肖邦 弥漫 雾霭 咏唱 哪里 握住 郑重 呐喊 旋律 忧虑 蜡烛 巴黎 卡片 倾注 勉励 幽暗
弥留之际 与世长辞 悲愤欲绝 疾驰而去
催人奋进 四处奔波 一腔热血 溢满眼眶
特地 谱写 满怀悲愤 闪闪发光
发现技巧
4
想想全文可分成几段,每段讲什么?
发现技巧
19
发现技巧
8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 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 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发现技巧
9
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 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__。”
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就像中 国大诗人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发现技巧
13
1、什么是彻夜? 整夜;通宵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 做?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 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 作之中。
发现技巧
14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 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 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发现技巧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 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发现技巧
2
学习生字
渊 yuān 深渊
肖 xiào 肖像
咏 yǒng 咏唱 忧 yōu 忧伤
卡 qiǎ 卡车
黎 lí 黎明
邦 bāng 城邦
肖 xiāo 肖姓
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3、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4、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发现技巧
5
“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 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 琴家和作曲家。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 给肖邦?
发现技巧
18
读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 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 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弥留之际的意思是说: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瓜分:像切瓜一样地分割。 深渊:原指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 的苦难极深。
发现技巧
6
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发现技巧
7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 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 暖至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再见了!请您见证您的儿子吧! 母亲,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的。 我生是波兰的人,死是波兰的鬼。 我一定会让祖国以我为荣的。 总有一天,我会骄傲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愤欲绝? 悲伤愤怒交加到了想死的程度。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 的?
3、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发现技巧
10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 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 送给肖邦?
为了让他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让他时时不忘祖国的危难处境。 为他的音乐创作带来灵感。
发现技巧
11
请你补充: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 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想:
发现技巧
16
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说说词语的意思。
1、悲愤欲绝 绝:死; ●
悲伤愤怒交加到了想死的程度。
2、与世长辞
●
辞:告别。
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发现技巧
17
读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 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际:时候。 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病得这样重?
3、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发现技巧
15
1、什么是与世长辞?
告别。 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
2、读一读,比一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 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腔 qiāng 口腔 烛 zhú 蜡烛
卡 kǎ 关卡
发现技巧
3
欺凌 深渊 肖邦 弥漫 雾霭 咏唱 哪里 握住 郑重 呐喊 旋律 忧虑 蜡烛 巴黎 卡片 倾注 勉励 幽暗
弥留之际 与世长辞 悲愤欲绝 疾驰而去
催人奋进 四处奔波 一腔热血 溢满眼眶
特地 谱写 满怀悲愤 闪闪发光
发现技巧
4
想想全文可分成几段,每段讲什么?
发现技巧
19
发现技巧
8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 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 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发现技巧
9
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亲友设计对话:“即 使你远在他乡,__________。”
即使你远在他乡,你永远是波兰人民的儿子。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心心相印,就像中 国大诗人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即使你远在他乡,也不要把祖国忘记。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时时刻刻想着你。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会拥有同一片蓝天。 即使你远在他乡,我们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
发现技巧
13
1、什么是彻夜? 整夜;通宵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 做?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 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 作之中。
发现技巧
14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 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 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发现技巧
1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 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 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发现技巧
2
学习生字
渊 yuān 深渊
肖 xiào 肖像
咏 yǒng 咏唱 忧 yōu 忧伤
卡 qiǎ 卡车
黎 lí 黎明
邦 bāng 城邦
肖 xiāo 肖姓
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 3、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4、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发现技巧
5
“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 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句的钢 琴家和作曲家。
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 给肖邦?
发现技巧
18
读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弥留之际,肖邦紧紧地握着姐姐路德维卡 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 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弥留之际的意思是说:病危将死的时候。
2、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