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100道的地得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100道的地得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100道的地得专项训练题及答案“的”、“得”、“地”的练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人()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23、有名()科学家24、达尔文乘船到海洋中()一个岛上去考察。

25、对达尔文后来()科学研讨起到了非常紧张()作用。

)人们。

26、走进浓绿()小院27、伸进你()窗口28、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响29、帮你消除一天()委靡30、满树盛开()小花31、那是我们()笑脸32、快放下手中()教案吧!33、飘进你()梦里。

34、天哪,这么高()山!35、没有有力()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长腿。

36、怎样上()去呢?37、这有什么难()!38、一级一级()往上跳。

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自得。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高频率使用的三个结构组词,都起着连接作用;他们在读音上都是“de”。

口诀: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一、“的”的用法表示(什么样/谁)的(东西),“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者词语。

例如:美丽的校园红红的苹果我的铅笔可爱的兔子他的手机口诀: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二、“地”的用法表示(怎么)地(做什么),“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者词语。

例如:认真地听飞快地跑甜甜地笑高兴地说慢慢地写口诀: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三、“得”的用法表示(做)得(怎么样),“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者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者词语。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十分”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例如:写得好跑得快笑得开心红得发紫口诀: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用“得”专项练习①飞快()走过来香喷喷()米饭欢快()唱歌②唱()响雪白()棉花跑()快③大声()歌唱红红()苹果数()清④认真()听碧绿()纸条跳()高⑤黑黑()眼睛轻轻()吹奇怪()问⑥用力()扔沙包金黄()落叶玩()高兴⑦爸爸()衣服鲜红()红旗慢慢()走⑧偷偷()哭明亮()月光吃()饱⑨暖暖()太阳甜甜()果子甜甜()笑了⑩可爱()雪人笑()开心机灵()小孩参考答案:①地、的、地②得、的、得③地、的、得④地、的、得⑤的、地、地⑥地、的、得⑦的、的、地⑧地、的、得⑨的、的、地⑩的、得、的。

最新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最新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的、地、得100道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100道练习及答案

的、地、得100道练习及答案“的地得”用法口诀04小学生资料包练习“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1、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2、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3、飞()只比大树高4、小鹰急促()喘着气5、朱德()扁担6、必须储备足够()粮食7、挑起满满()一担粮食8、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9、狐狸在树林里找吃()10、狐狸谗()直流口水。

11、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12、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13、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14、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15、你安()什么心?16、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17、水是不会倒流()呀!18、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19、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20、滔滔()洪水21、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22、三次路过自己()家门23、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24、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25、不是唱戏()料子26、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资料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地”“得”的用法及
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三个结构组词,它们都
有连接作用,而且它们的读音都是“de”。

记忆口诀: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左边双人就是“得”,形容词前要
用“得”。

一、“的”的用法是表示(什么样/谁)的(东西)。

在“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者词语,例如“美丽的校园”、“红红的苹果”、“我的铅笔”、“可爱的兔子”、“他的手机”。

二、“地”的用法是表示(怎么)地(做什么)。

在“地”后
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者词语,例如“认真地听”、“飞快
地跑”、“甜甜地笑”、“高兴地说”、“慢慢地写”。

三、“得”的用法是表示(做)得(怎么样)。

在“得”的前
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者词语,而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
物状态的词或者词语。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十分”等这些词,通常会用“得”,例如“写得好”、“跑得快”、“笑得开心”、“红得发紫”。

小结:掌握“的、地、得”的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记住口诀,多练,相信你一定可以掌握它们的用法。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的、地、得”附练习100题及答案.docx

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 的” 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 “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 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 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 de” ,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一般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二例句分析,明确用法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总结如下: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三“的、地、得”的读音“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各自有着各自不同的读音,但当它们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时候,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这样可以区分他们在书面语用法上的不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别“的、地、得”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

比如:1.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2.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

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

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练习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夜晚,明亮()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人望着那天上()月亮,不由()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呀?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3、成功()喜讯4、四面八方()人们5、一次又一次()将满地()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飞奔着。

7、五颜六色()礼花映亮了北京()夜空,也映亮了狂欢()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9、他乐呵呵()捉回了一只绿色()蝈蝈。

10、喜滋滋()送给了邻居家()盲婆婆。

11、会唱歌()蝈蝈。

12、在我上学()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欢乐。

15、您听,它唱()多好。

16、欢唱()黄鹂17、盛开()野菊18、美丽()故事19、动听()歌曲20、小猪()肚皮21、谗嘴()猫咪22、有趣()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上面,它高兴()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上空,它又高兴()喊起来:“我真()会飞啦!”41、飞()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喘着气43、朱德()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粮食45、挑起满满()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48、狐狸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孩子好吗?50、您()羽毛真漂亮,您()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水弄脏了。

53、你安()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说:“亲爱()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呀!56、狼气冲冲()说:“我怎么会把你喝()水弄脏呢?”57、骂我()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洪水59、仔细()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日子。

62、大禹()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鱼儿。

65、他()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事。

69、春暖花开()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饱饱()。

71、够吃上一个冬天()。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援藏干部。

73、悄悄()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营养费75、感动()流下了热泪76、深情()唱道77、她()名字叫中国78、美丽()丹顶鹤,唱着嘹亮()歌儿,从遥远()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怪不()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腿长,……显()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旅伴。

83、我国()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生活着。

85、有()像大冬瓜那样傻傻()横着,有()像花儿那样美美()开着。

86、有很高()大楼房,有很宽()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小()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太阳和一片水汪汪()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光芒。

连绵起伏()西山,披着夕阳()余辉,显()十分壮丽。

89、太阳慢慢()往下沉。

90、太阳()脸变()更红了,它轻轻()走向西山()背后,把灿烂()霞光流在遥远()天边。

92、紧张()工作静静()流过变化()真快明亮()月光缓缓()移动熟练()操作愉快()歌唱茂密()树林美丽()田野暖暖()春风欢快()孩子们愉快()歌唱93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光芒。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凉凉()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94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记得,他()脸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表情了,变()那么严肃。

95 望着雄伟()天安门城楼,钱学森激动()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96 松赞干布高兴()穿上了唐朝送来()汉族服装。

97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紧紧的,全神贯注()瞄准敌人射击。

98大娘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很多同志感动()流下眼泪。

99 焦裕禄出了许楼村,又急急忙忙()向前奔去。

他那顶棉帽子()耳巴忽闪忽闪(),渐渐()消失在茫茫雪海中。

100月亮照进窗子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格外清幽。

101、书( )封面鲜艳( )红旗爸爸( )老师慢慢( )走偷偷( )哭迅速( )成长跑( )真快吃( )太多玩( )真高兴参考答案的“得”、“地”练习(一)1、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2、这首诗是谁写(的)呀?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3、成功(的)喜讯4、四面八方(的)人们5、一次又一次(地)将满地(的)鲜花抛向天空。

6、许多人举着旗帜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7、五颜六色(的)礼花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狂欢(的)人们。

8、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9、他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

10、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11、会唱歌(的)蝈蝈。

12、在我上学(的)时候。

13、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14、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15、您听,它唱(得)多好。

16、欢唱(的)黄鹂17、盛开(的)野菊18、美丽(的)故事19、动听(的)歌曲20、小猪(的)肚皮21、谗嘴(的)猫咪22、有趣(的)发现“的”、“得”、“地”练习(二)39、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40、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41、飞(得)只比大树高42、小鹰急促(地)喘着气43、朱德(的)扁担44、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45、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46、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47、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48、狐狸谗(得)直流口水。

49、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50、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子真好51、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

52、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53、你安(的)什么心?54、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55、水是不会倒流(的)呀!56、狼气冲冲(地)说:“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57、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

58、滔滔(的)洪水59、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60、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61、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62、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3、不是唱戏(的)料子64、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着水底游动(的)鱼儿。

65、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66、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67、日子过(得)很快乐。

68、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69、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70、我准备吃(得)饱饱(的)。

71、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72、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

73、悄悄(地)来到医院74、献血所得(的)营养费75、感动(地)流下了热泪76、深情(地)唱道77、她(的)名字叫中国78、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79、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

“的”、“得”、“地”练习(三)80、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

81、丹顶鹤(的)腿长,……显(得)那么高雅。

82、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

83、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84、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85、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86、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87、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

88、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辉,显(得)十分壮丽。

89、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90、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流在遥远(的)天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