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传统婚礼的流程与意义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传统婚礼的流程与意义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传统婚礼的流程与意义在中国古代,婚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充满了丰富的习俗和仪式。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深厚,更是人们向往幸福婚姻和美好生活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婚礼的流程与意义,以准确展现这一重要的传统仪式。

一、求婚与纳彩古代婚礼开始于男方向女方求婚的仪式。

男方通常会派人来向女方家庭提亲,并送上一些礼品。

如果女方家庭接受了求婚,男方会继续后续的仪式,即纳彩。

纳彩是男方家庭赠送彩礼给女方家庭的过程,表明男方对女方的诚意及决心,这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过堂与嫁妆过堂是指新娘从家中离开,前往新郎家中的仪式。

在这一过程中,新娘会换上嫁衣,戴上嫁饰,由亲友陪同走过屏风,并由新郎接亲。

同时,新娘的母亲会把所准备的嫁妆交给新郎家人,这些嫁妆通常是由金银珠宝、家什以及布匹组成。

这一环节旨在展示女方家庭的财富和对新娘的祝福。

三、拜天地与拜堂在拜天地仪式中,新娘和新郎会分别向天地叩拜,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表示在婚姻中将恪守道德伦常。

拜堂仪式也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新婚夫妇会在祠堂前进行拜堂,向祖先表示孝敬及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四、交杯酒与合卺交杯酒是婚礼中常见的仪式之一,表示新婚夫妇互相交换爱与承诺。

在交杯酒仪式中,新人分别轮流倒酒给对方,并饮下对方递过的酒杯,以表示两人相互间的承诺和祝福。

而合卺则是新人共饮同一杯酒,象征着两人心灵合一,共同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

五、三朝之礼与洞房花烛在中国古代,新娘进入新郎家庭后,会有一个三朝之礼的仪式。

即新娘在三天内,分别向父母、亲戚和丈夫家中的祖先拜祭,以示对家族和血脉的尊敬和承诺。

之后,新婚夫妇会被带到洞房,并安排洞房花烛夜。

洞房花烛夜象征着夫妻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新人在这一晚可以享受二人世界,共度良宵。

六、敬茶与婚房入宴在婚礼的最后阶段,新婚夫妇会给长辈敬茶,以表达对对方家族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并接受长辈的祝福。

接下来,婚房入宴仪式会进行,新娘和新郎一同入席宴客,与亲友庆祝他们的婚姻。

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

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

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中国传统婚礼是一种庄重而又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价值。

婚礼不仅仅是一对新人的个人喜事,更是家族和社会的重要事件。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

一、婚前准备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婚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父母将会为子女选定合适的伴侣。

然后,双方家庭会安排相亲活动,以便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和交流。

一旦双方同意结婚,就会进行婚约的订立。

在婚约中,往往会约定婚礼的日期和时间。

二、传统的婚礼仪式1. 过大礼在传统婚礼中,过大礼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一仪式发生在新娘抵达新郎家门前。

新郎必须在门前等候,并且要通过新娘家人的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新郎喝酒、回答问题等。

只有通过了这些测试,新郎才能迎接新娘回家。

2. 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在过大礼之后进行的。

在这个仪式中,新娘和新郎分别向双方长辈敬茶,以示对长辈的敬意和感谢。

3. 迎亲队伍迎亲队伍是婚礼中令人难忘的一幕。

一般来说,新郎会派出一支队伍去接新娘,队伍中会有吹鼓手、舞狮队和花车等。

这个队伍会穿梭于城市的街道上,给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4. 婚礼宴请婚礼宴请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宴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娘一家为新郎家准备的迎亲宴,另一部分是新郎一家为新娘家准备的回礼宴。

这些宴席通常会有丰富的菜肴和美味的糕点。

三、婚礼传统习俗除了仪式,中国传统婚礼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1. 喜糖喜糖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人会准备一定数量的糖果,在婚礼上分发给宾客。

这象征着新人对宾客的感激和祝福。

2. 穿红色婚礼服在中国,红色被视为幸运和吉祥的颜色,它在传统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娘通常会穿一身红色的婚礼服,以示祝福和庆贺。

3. 敲锣打鼓中国传统婚礼上经常会有锣鼓队,他们会敲锣打鼓,以增加婚礼的热闹气氛。

这个习俗也被认为可以驱逐邪灵,保证新人的幸福和安宁。

结语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不仅仅体现了婚礼的庄重与热闹,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和价值。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

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

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

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

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

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

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

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

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

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

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

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

中式婚礼的主题介绍

中式婚礼的主题介绍

中式婚礼的主题介绍中式婚礼: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要内容中式婚礼是中国传统婚礼,婚礼仪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媒人洽婚、门楣交换、礼金礼贤、车前仪式、拜堂仪式、百官宴、衣钩仪式和洞房仪式等等。

一、媒人洽婚古时,婚姻大多是家长操办,安排媒人去对方家介绍。

现在随着社会版图的变化,媒人的作用也在减弱,许多年轻人可以直接结婚,但有些地方仍然有媒人。

二、门楣交换门楣是古代新郎新娘的传统形式,新郎新娘分别手持一把门楣,代表着他们至此成家,成家后将两把门楣交换,以表示新婚两家以交相承认并服从夫妻双方的家规。

三、礼金礼贤礼金礼贤是古代礼仪的一种,用以表达新人对不同身份者的尊敬。

新郎新娘会发出礼金、贺礼(糖果、果酱)、梨子、花等作为贺礼,以示尊重和祝福。

四、车前仪式车前仪式是古代婚礼仪式的一种,新郎新娘可以开着花车前来,可以在路上放烟火,也可以唱婚礼歌曲,表达新人的喜庆,也以此宣告他们的结婚。

五、拜堂仪式拜堂仪式是古代婚礼仪式的一种,也是证明新人结婚的关键环节。

新郎新娘由堂叔堂妈和父母协助,通过行堂、登记、献礼等等步骤,便可以正式完成拜堂仪式,宣布新人结婚的事实。

六、百官宴百官宴是古代传统婚宴,是对新郎新娘家中要事的贺礼,古代常以接待宫廷上官来庆贺新郎新娘举行的礼宴。

七、衣钩仪式衣钩仪式是一种古代婚礼仪式,新郎新娘在拜堂环节后,新郎将衣钩系在新娘头上的头饰上,以表示新郎对新娘的慈爱,也表达出新人们彼此缠绵的爱情。

八、洞房仪式洞房仪式也是古代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郎新娘到达洞房后,新郎将向新娘表达爱意,他们会用苦涩的烟和酒来表达爱情的忠诚,最后由新郎率领新娘入洞房,和各位宾客道别。

以上就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主要内容,新郎新娘在结婚后要做到服从、共同生活、珍惜爱情和不忘家庭教育,以及本末倒置、担当责任等,来建立自己的家。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古代婚礼仪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

婚礼在古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幸福,更是关乎两个家族的联姻。

下面我们将介绍古代婚礼的流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婚礼的盛况。

1.纳采,纳采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由男方家长带领亲友前往女方家中提亲的仪式。

男方家长会携带着礼品,向女方家长提出结亲的请求。

女方家长则会安排宴席,答应男方的提亲请求。

2.纳吉,纳吉是男方家长带着彩礼前往女方家中的仪式。

彩礼是一种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通常包括金银珠宝、布匹、美酒等。

男方家长会在女方家中留宿一晚,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

3.定亲,定亲是古代婚礼的正式订婚仪式。

在这一天,男方家长会带着梳妆箱、镜子、钗环等礼物前往女方家中,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和关爱。

女方家长会安排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双方家长会商定婚期和嫁妆等事宜。

4.请期,请期是古代婚礼的邀请仪式。

在这一天,男方家会派人前往女方家中送请帖,邀请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礼。

请期的同时,女方家也会准备嫁妆,准备迎接婚礼的到来。

5.迎亲,迎亲是古代婚礼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天,新郎会带着亲友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新娘会在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穿着华丽的嫁衣,坐花轿出嫁。

新郎会在女方家门口迎接新娘,随后一同回到新郎家中。

6.过门,过门是古代婚礼的最后一步,也是新娘正式成为新郎家的一员的仪式。

在这一天,新娘会在新郎家中行三跪九叩的礼仪,表示对新郎家的尊重和敬意。

随后,新娘会进入新房,开始新的生活。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意义和祝福。

通过这些仪式,两个家庭得以联姻,新人也得以成为彼此的伴侣。

古代婚礼的流程,见证了一段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珍贵的传统,祝愿每对新人都能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情味道。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丰富多样性,其中包括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婚礼酒席及婚后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一、婚前准备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在婚前准备方面非常讲究。

首先,提亲是婚姻的第一步。

男方家中会派出亲信和两位长者,前往女方家中提亲,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真挚爱意。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便进入婚姻的准备环节。

接下来是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示意自己的婚姻诚意。

仪式中,男方家长会正式向女方家长提出订婚,女方家长则会接受并表达祝福。

随后,双方还会就婚期、嫁妆和彩礼等事宜进行商议。

二、婚礼仪式中国传统婚礼仪式多样,各地风俗略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迎亲、过门、拜堂和敬茶等环节。

首先是迎亲。

迎亲是指男方亲友去女方家中接新娘的仪式。

在迎亲队伍中,会有牵手彩绸、挂花轿和吹拉弹唱等传统元素,以喜庆气氛迎接新人的到来。

过门是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新娘要经过门槛,这是表示离开父母家庭,加入新的家庭。

在过门时,新娘通常会被兄弟姐妹抢门,并且还有一些取巧的小妙招,如踩踏红木或在门槛上刻下自己的名字。

拜堂是一对新人在婚礼现场正式向祖先祈福的环节。

新娘、新郎齐拜堂,向先人祭拜,并向父母行拜礼,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敬茶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中表示尊敬的一种方式。

新娘和新郎要分别向双方父母递茶,以表达自己的孝心和感激之情。

父母接过茶杯后,还会赠送红包和喜字饼干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礼物给新人。

三、婚礼酒席中国传统婚礼酒席是亲朋好友一同为新人举办的盛大宴会。

酒席通常会分为三个过程:招待、主席席次和敬酒。

招待是指新人亲自到各位宾客的座位上用茶或红酒表示欢迎和感谢。

主席席次是宴席上的重要环节,新娘新郎要在主席席位上举行敬酒仪式,向长辈、亲朋好友敬酒,并接受亲友的祝福和贺礼。

敬酒环节是婚礼中的一个重头戏,各个桌子上的宾客都要敬酒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四、婚后习俗中国传统婚后习俗主要包括回门和押嫁等环节。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代代相传。

在这些习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伦理。

婚姻一向被中国人视为人生大事,因此在婚礼当中,各种仪式和习俗必不可少。

本文将具体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一些典型习俗。

一、订婚仪式在传统中国,婚姻的第一步是订婚。

订婚仪式一般由男方一家主持,并在女方家进行。

这个仪式上,典型的习俗包括男方家长为女方家长赠送代表财富和祝福的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红包和礼金。

两家亲戚和朋友会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特殊的时刻。

二、婚礼筹备在婚礼前,准新娘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婚礼。

传统的习俗中,新娘要坚持勤劳独立的美德。

她会亲手为自己缝制一套漂亮的嫁衣,并绣制配套的嫁妆。

此外,她还会参与到筹办婚礼的各个环节,如选购婚庆用品、准备婚宴食物等。

这一过程象征着新娘对新生活的承诺和准备。

三、婚庆前的吉日选择中国人非常重视婚礼的吉日选择。

他们相信特定的日期和时辰能够给婚姻带来好运和吉祥。

于是,新郎和新娘会找到一位专业的算命先生,根据他们的生辰八字以及黄历,选定最佳的婚期。

常见的吉日选择包括农历的初一、十五和节气等。

四、迎亲仪式传统中国婚礼当中,迎亲仪式是一个隆重而重要的环节。

一般是在新郎家门前举行。

这个环节象征着新娘正式踏入新家。

在迎亲仪式上,新娘需要穿着嫁衣,戴着嫁妆。

她会被父母、亲友和闺蜜陪同,一同抵达新郎家并受到新郎家人的欢迎。

五、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代表着新人对双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环节中,新人会向双方父母敬茶,并获得父母的祝福。

这标志着新娘正式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也象征着新的家庭关系的建立。

六、喜酒宴席中国传统婚礼一般都会举行喜酒宴席。

宴席上,新人用酒杯敬拜长辈,向亲友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祝福。

同时,新郎还会通过拜茶和给予红包的形式,向新娘家人表达自己的孝心。

而客人也会通过红包的方式,祝福新人的婚姻幸福美满。

七、婚礼的完成婚礼正式完成后,新娘和新郎会返回新家,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有哪些_中国传统婚俗的典故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有哪些_中国传统婚俗的典故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有哪些_中国传统婚俗的典故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一、迎娶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

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喜宴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

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二、回门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

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

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传统婚礼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必备道具
中式婚礼之必备道具
1、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

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

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

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2、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

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5、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6、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

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

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7、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8、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

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
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

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

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9、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10、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

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不管中式婚礼还是西式婚礼都要遵循我们古老的传统,一些婚礼禁忌是老一辈人最讲究的,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婚礼禁忌
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

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 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

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5. 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

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

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 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

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 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

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

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 新娘子要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3. 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

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

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 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5. 结婚对联最迟应于“上头”前(即结婚前夕)挂上,结婚后满一个月便可除下。

男女家均有不同的对联,选购时需分辨清楚。

16. 女方再嫁则不可再穿裙褂,也不宜穿大红衣服,宜选粉红、橙、金或银色代替。

另外也不须再“上头”,因“上头”代表“成年”,第一次嫁时已“成年”了。

在“二朝回门”时亦不用带乳猪。

17. 男方第二次结婚亦不需再“上头”,若再的原因是前妻去世,第二任妻子过门后首要做的事便是在前妻的灵位前敬茶,然后再向翁姑敬茶。

18. 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9. 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20.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

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21. 新婚四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2. 新婚四个月内忌参与他人婚丧喜庆事物,以免相犯冲。

23. 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

24.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

25. 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26. 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27.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