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婚礼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九象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
(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
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
(进洞房要选订时辰)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
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

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中国传统婚礼是一种庄重而又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价值。
婚礼不仅仅是一对新人的个人喜事,更是家族和社会的重要事件。
这篇文章将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
一、婚前准备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婚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父母将会为子女选定合适的伴侣。
然后,双方家庭会安排相亲活动,以便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和交流。
一旦双方同意结婚,就会进行婚约的订立。
在婚约中,往往会约定婚礼的日期和时间。
二、传统的婚礼仪式1. 过大礼在传统婚礼中,过大礼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这一仪式发生在新娘抵达新郎家门前。
新郎必须在门前等候,并且要通过新娘家人的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新郎喝酒、回答问题等。
只有通过了这些测试,新郎才能迎接新娘回家。
2. 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在过大礼之后进行的。
在这个仪式中,新娘和新郎分别向双方长辈敬茶,以示对长辈的敬意和感谢。
3. 迎亲队伍迎亲队伍是婚礼中令人难忘的一幕。
一般来说,新郎会派出一支队伍去接新娘,队伍中会有吹鼓手、舞狮队和花车等。
这个队伍会穿梭于城市的街道上,给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4. 婚礼宴请婚礼宴请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宴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娘一家为新郎家准备的迎亲宴,另一部分是新郎一家为新娘家准备的回礼宴。
这些宴席通常会有丰富的菜肴和美味的糕点。
三、婚礼传统习俗除了仪式,中国传统婚礼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1. 喜糖喜糖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人会准备一定数量的糖果,在婚礼上分发给宾客。
这象征着新人对宾客的感激和祝福。
2. 穿红色婚礼服在中国,红色被视为幸运和吉祥的颜色,它在传统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娘通常会穿一身红色的婚礼服,以示祝福和庆贺。
3. 敲锣打鼓中国传统婚礼上经常会有锣鼓队,他们会敲锣打鼓,以增加婚礼的热闹气氛。
这个习俗也被认为可以驱逐邪灵,保证新人的幸福和安宁。
结语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与传统不仅仅体现了婚礼的庄重与热闹,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和价值。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
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
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
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
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
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
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
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
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
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
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
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
中式婚礼的主题介绍

中式婚礼的主题介绍中式婚礼: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要内容中式婚礼是中国传统婚礼,婚礼仪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媒人洽婚、门楣交换、礼金礼贤、车前仪式、拜堂仪式、百官宴、衣钩仪式和洞房仪式等等。
一、媒人洽婚古时,婚姻大多是家长操办,安排媒人去对方家介绍。
现在随着社会版图的变化,媒人的作用也在减弱,许多年轻人可以直接结婚,但有些地方仍然有媒人。
二、门楣交换门楣是古代新郎新娘的传统形式,新郎新娘分别手持一把门楣,代表着他们至此成家,成家后将两把门楣交换,以表示新婚两家以交相承认并服从夫妻双方的家规。
三、礼金礼贤礼金礼贤是古代礼仪的一种,用以表达新人对不同身份者的尊敬。
新郎新娘会发出礼金、贺礼(糖果、果酱)、梨子、花等作为贺礼,以示尊重和祝福。
四、车前仪式车前仪式是古代婚礼仪式的一种,新郎新娘可以开着花车前来,可以在路上放烟火,也可以唱婚礼歌曲,表达新人的喜庆,也以此宣告他们的结婚。
五、拜堂仪式拜堂仪式是古代婚礼仪式的一种,也是证明新人结婚的关键环节。
新郎新娘由堂叔堂妈和父母协助,通过行堂、登记、献礼等等步骤,便可以正式完成拜堂仪式,宣布新人结婚的事实。
六、百官宴百官宴是古代传统婚宴,是对新郎新娘家中要事的贺礼,古代常以接待宫廷上官来庆贺新郎新娘举行的礼宴。
七、衣钩仪式衣钩仪式是一种古代婚礼仪式,新郎新娘在拜堂环节后,新郎将衣钩系在新娘头上的头饰上,以表示新郎对新娘的慈爱,也表达出新人们彼此缠绵的爱情。
八、洞房仪式洞房仪式也是古代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郎新娘到达洞房后,新郎将向新娘表达爱意,他们会用苦涩的烟和酒来表达爱情的忠诚,最后由新郎率领新娘入洞房,和各位宾客道别。
以上就是中国传统婚礼仪式的主要内容,新郎新娘在结婚后要做到服从、共同生活、珍惜爱情和不忘家庭教育,以及本末倒置、担当责任等,来建立自己的家。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

中国传统婚礼礼仪基本流程: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订婚礼仪对象处到一定程度,男女双方都同意选对方做终身伴侣,一般都要“订婚”。
这时,介绍人沟通双方情况,商定好给女方的聘礼(主要是衣物和钱)。
订婚时往往是男方在长辈陪同下,携带双方事先商定好的聘礼到女方家去,这种情况也叫“串门儿”。
“串门儿”也叫“过彩礼”或“过财礼”。
民间普遍都比较看重“串门儿”。
“串门儿”时,女方亲友长辈都到场,还摆上几桌酒席。
“过彩礼”后,男方对这顿酒席要赏“厨钱”。
解放后,订婚仪式一度从简。
有的男女双方同意终身为伴,照张订婚像,相互交换一下纪念品。
有的男方将女方及家长和介绍人请到家中,设宴款待,饭后向女方赠送礼品及钱物。
现在,订婚过程又渐被看重,而且,有的是男女两家分别举办订婚仪式。
串门儿时主要是男方给女方过彩礼,此外,双方一般还要给对方买套高档衣服和高档鞋,男方给女方“三金”,即金戒子、金耳环、金项链,男方老人根据自己的条件,还要给未来的“儿媳”“99”元或“999”元作为“见面礼”,意在未来的“儿媳”是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又取其谐音九九十成,表达老人的美好愿望。
现在又兴给“101”元或“1001”元的,也是寓意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的。
女方也有给男方金戒子的。
订婚时往往介绍人在场,彩礼由介绍人经手。
(除聘礼外,赠送首饰和钱,也有的在结婚仪式上进行。
)以后,如果一方不同意了,要“退亲”(即“退婚”),那么有关彩礼问题就要按“退亲”习俗办:如果是男方提出“退亲”,“串门儿”时给女方的聘礼及财物不得索要;若为女方提出,“串门儿”时男方所下的聘礼及财物必须如数退回。
中国传统婚礼的意义与仪式

中国传统婚礼的意义与仪式中国传统婚礼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的仪式和方式已经被淡化或者遗忘,但是大部分的内容和意义还是被人们所认可和尊重的。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从传统婚礼的意义和仪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述。
一、传统婚礼的意义传统婚礼是两个人开始了人生新的阶段,喜结连理的一个仪式。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农村地区,婚姻是家族和社会的重要事项,结婚是一个人成为家庭、社会一份子的标志,也是父母履行赡养子女的职责的一种方式。
因此,传统婚礼在精神和文化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传统婚礼代表一种家族的传承和延续。
在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婚姻不仅仅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两个家族和亲戚朋友的关系。
传统婚礼中的“三拜九叩”、“交杯换盏”、“拜堂进门”等仪式,都是以家族为中心的仪式,表达了对家族的尊重和承诺。
因此,传统婚礼有着家族传统和文化的价值。
其次,传统婚礼是一种尊重和传承文化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多地注重个人的自由和享受,而传统婚礼强调的是一种传统的僵化和束缚。
但是,传统习俗和文化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和结晶,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婚姻家庭传统道德及其他方面的文化内涵。
最后,传统婚礼也是一种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婚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婚礼中的一些仪式和内容,如交杯换盏、入洞房、洞房花烛夜等,也代表了新人们对婚姻的承诺和责任。
传统婚礼中的“三拜九叩”和“鞠躬尊师”等仪式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反映了对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
二、传统婚礼的仪式传统婚礼的仪式是指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所采用的一些仪式和流程,主要包括婚前准备、迎亲、婚礼仪式和婚礼后的酒席招待等环节。
其中,有一些重要或特殊的仪式,我们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1、迎亲:迎亲是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古代婚礼仪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
婚礼在古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幸福,更是关乎两个家族的联姻。
下面我们将介绍古代婚礼的流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婚礼的盛况。
1.纳采,纳采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由男方家长带领亲友前往女方家中提亲的仪式。
男方家长会携带着礼品,向女方家长提出结亲的请求。
女方家长则会安排宴席,答应男方的提亲请求。
2.纳吉,纳吉是男方家长带着彩礼前往女方家中的仪式。
彩礼是一种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通常包括金银珠宝、布匹、美酒等。
男方家长会在女方家中留宿一晚,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
3.定亲,定亲是古代婚礼的正式订婚仪式。
在这一天,男方家长会带着梳妆箱、镜子、钗环等礼物前往女方家中,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和关爱。
女方家长会安排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双方家长会商定婚期和嫁妆等事宜。
4.请期,请期是古代婚礼的邀请仪式。
在这一天,男方家会派人前往女方家中送请帖,邀请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礼。
请期的同时,女方家也会准备嫁妆,准备迎接婚礼的到来。
5.迎亲,迎亲是古代婚礼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天,新郎会带着亲友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新娘会在家人和亲友的陪伴下,穿着华丽的嫁衣,坐花轿出嫁。
新郎会在女方家门口迎接新娘,随后一同回到新郎家中。
6.过门,过门是古代婚礼的最后一步,也是新娘正式成为新郎家的一员的仪式。
在这一天,新娘会在新郎家中行三跪九叩的礼仪,表示对新郎家的尊重和敬意。
随后,新娘会进入新房,开始新的生活。
古代婚礼仪式流程繁复而又充满仪式感,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意义和祝福。
通过这些仪式,两个家庭得以联姻,新人也得以成为彼此的伴侣。
古代婚礼的流程,见证了一段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珍贵的传统,祝愿每对新人都能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代代相传。
在这些习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伦理。
婚姻一向被中国人视为人生大事,因此在婚礼当中,各种仪式和习俗必不可少。
本文将具体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一些典型习俗。
一、订婚仪式在传统中国,婚姻的第一步是订婚。
订婚仪式一般由男方一家主持,并在女方家进行。
这个仪式上,典型的习俗包括男方家长为女方家长赠送代表财富和祝福的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红包和礼金。
两家亲戚和朋友会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特殊的时刻。
二、婚礼筹备在婚礼前,准新娘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婚礼。
传统的习俗中,新娘要坚持勤劳独立的美德。
她会亲手为自己缝制一套漂亮的嫁衣,并绣制配套的嫁妆。
此外,她还会参与到筹办婚礼的各个环节,如选购婚庆用品、准备婚宴食物等。
这一过程象征着新娘对新生活的承诺和准备。
三、婚庆前的吉日选择中国人非常重视婚礼的吉日选择。
他们相信特定的日期和时辰能够给婚姻带来好运和吉祥。
于是,新郎和新娘会找到一位专业的算命先生,根据他们的生辰八字以及黄历,选定最佳的婚期。
常见的吉日选择包括农历的初一、十五和节气等。
四、迎亲仪式传统中国婚礼当中,迎亲仪式是一个隆重而重要的环节。
一般是在新郎家门前举行。
这个环节象征着新娘正式踏入新家。
在迎亲仪式上,新娘需要穿着嫁衣,戴着嫁妆。
她会被父母、亲友和闺蜜陪同,一同抵达新郎家并受到新郎家人的欢迎。
五、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中国传统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代表着新人对双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在这个环节中,新人会向双方父母敬茶,并获得父母的祝福。
这标志着新娘正式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也象征着新的家庭关系的建立。
六、喜酒宴席中国传统婚礼一般都会举行喜酒宴席。
宴席上,新人用酒杯敬拜长辈,向亲友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祝福。
同时,新郎还会通过拜茶和给予红包的形式,向新娘家人表达自己的孝心。
而客人也会通过红包的方式,祝福新人的婚姻幸福美满。
七、婚礼的完成婚礼正式完成后,新娘和新郎会返回新家,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
过大礼
订婚“过大礼”,即男女双方互赠礼物,以表两家对这桩婚姻的认可和祝福。
男方要准备礼金、代表吉祥的贵重食物和金饰等。
女方回应男方礼物的一半或若干即可,往往包括精致的衣物、鞋袜、茶叶。
这一习俗现多在婚礼当天进行,婚礼前婆婆给新娘戴上
龙凤金镯,女婿穿着岳母买的衣服,礼物也将回归到新人手中。
吉时
与现代人习惯不同,古时黄昏是吉时,所以人们选在此时行娶妻之礼,这便是“昏礼”一词的由来。
现在,中国南方城市大多还保
留着下午婚礼、晚上喜宴的习惯。
挪床
布置新房前,要请一位上有老人下有儿孙的“全福”男士将床挪到适当位置。
婚礼前一天,一位“全福”女性会被请来帮忙铺床,
并将栗子、核桃、桂圆等八宝喜果撒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
婚礼
前夜,男方家族会派出一个小男孩睡在婚床上意为“压床”,或让
男婴在床上玩耍表示及早添丁。
迎娶
古代讲究用八台大轿迎娶新妇,行路不过庙、不过河、不过井,一条路来同一条路回去,意为不走回头路。
出门时新娘要脚不沾地,由兄长或大姐夫背出门,这一习俗演化到现在就是新郎将新娘“公
主抱”起来。
藏鞋、堵门等热闹形式其实并不是中国传统,反倒是
由西方习俗演变而来的。
梳妆
跨火盆
新娘出了门,婚礼就算正式开始了。
步入礼堂时,新娘要迈过一个火盆,意味着祛除随之而来的邪气。
拜天地
这一仪式须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新人拜过神明、父母并对拜表示相敬如宾后,会被宣布结为夫妻。
接下来,古时新人正式踏入婆家拜见公婆,公婆会从屋里迎接出来,这就是“过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