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 -典型心电图诊断

合集下载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心内科是一个涉及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的专科,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心内科是重要的诊疗部门。

为了确诊心脏疾病,心内科医生需要做出一系列检查和评估,下面我们来看看心内科常用的指标项目。

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用来检查心脏节律和心肌缺血等问题。

它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放置电极在患者皮肤上,记录心脏电信号并输出成一张图形,医生可以通过这张图来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

2. 血常规:通过查看患者的血液数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或贫血等问题。

3. 胸部X光(CXR):胸部X光是检查心脏及肺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和形态、炎症或阻塞的肺情况等。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显示心脏的大小、功能和形态,包括心脏的瓣膜、心肌和血管等结构。

它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5. 心脏MRI:心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大小和形态、心肌结构和功能等。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是一种比超声心动图更精确的检查方法。

6.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一种检测心肌损伤的血液检查方法,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和T等指标。

当心肌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这些指标水平也会升高。

在进行心内科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提前空腹,避免饮食、饮水、烟酒等刺激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通过组合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医生可以确定心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保持配合,遵守医生的建议,以便更快地康复。

心内科常见病症状体征及观察要点

心内科常见病症状体征及观察要点

心内科常见病症状体征及观察要点如下:
1.高血压危象:症状为血压突然升高,伴有眼底视网膜病变、神
经系统表现、心脏病变、肾脏病变、胃肠道反应等。

体征为血压升高,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心脏检查、肾脏检查、胃肠道检查等异常。

观察要点为尽快降血压,保持半卧位休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情况,观察并发症。

2.心力衰竭: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肺底水泡音,颈静
脉怒张、肝大、水肿等。

体征为心功能分级,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左心衰三个主要表现,右心衰三个主要表现等。

观察要点为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消除诱因,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应用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等。

心内科

心内科

心内科[单项选择题]1、男性,70岁,干咳伴血痰3个月,右胸痛1个月。

胸片示右肺门旁2cm×3cm块影,分叶状有毛刺。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肺结核球B.细支气管肺泡癌C.肺脓肿D.周围型肺癌E.肺癌(中央型)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患者老年男性。

胸片示右肺门旁团块影伴分叶状有毛刺,符合恶性改变,位于肺门诊断中央型肺癌。

[单项选择题]2、关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以下哪项不正确()A.伪麻黄碱滴鼻缓解症状B.早期及时应用抗生素C.按需应用抗病毒药物D.中药治疗E.必要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

[单项选择题]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为控制心力衰竭,下列治疗中应首选()A.正性肌力药B.利尿剂C.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D.血管扩张药E.ACEI类药物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慢性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患者尿量增多,水肿消退,不首选利尿药和正性肌力药。

[单项选择题]4、女性,22岁,近一周咳嗽,咳痰,2天来呼吸困难伴喘息,大汗。

查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搏125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肺哮鸣音,心脏无杂音,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左心衰竭B.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C.肺炎球菌肺炎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过敏性肺炎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以下不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表现的是()A.晚期痰培养见铜绿假单胞菌/FVC<70%B.FEV1C.晚期肺CT可见双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双上肺及中心显著D.可有弥散功能障碍E.HRCT可见"树芽征"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晚期肺CT可见双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双下肺及外周显著。

心内科诊疗规范最新标准

心内科诊疗规范最新标准

心内科诊疗规范最新标准心内科诊疗规范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诊疗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心内科诊疗规范标准概述:一、心内科诊疗规范的基本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2. 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强调多学科协作,整合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二、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1. 冠心病: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 高血压:通过多次血压测量,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信息进行诊断。

3. 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4. 心力衰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三、心内科疾病的治疗规范1. 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降压药、抗凝药、利尿剂等。

2. 介入治疗:对于某些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心律失常等,可采用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等。

3. 外科手术:对于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或不适宜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4. 心脏康复:对于心脏病患者,心脏康复是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包括运动训练、心理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

四、心内科诊疗的监测和评估1.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

2. 根据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脏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3. 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心内科诊疗的伦理和法律要求1.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确保患者充分理解治疗方案及其可能的风险和效果。

2.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医疗信息。

3. 遵守医疗法律法规,确保诊疗行为合法合规。

六、结语心内科诊疗规范的更新和发展,旨在提高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内科重要知识点考点总结

心内科重要知识点考点总结

心内科重要知识点考点总结一、心肌病与心肌炎1.扩心病(收缩不能心衰)(1)心界向两侧扩大(全心衰竭)+慢性充血性心衰+不会出现奇脉=扩心病(注意与心包积液鉴别,通过有无奇脉来鉴别)(2)首选确诊(最有价值):超声心动图;(3)扩心病超声心动图经典表现:(室壁运动普遍减弱+LVEF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为著+相对性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4)心电图:病理性Q波可见但是少见;(5)治疗原则:CRT的适应症??收缩性心力衰竭+LVEF≤35%+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注意鉴别:扩心病:室壁运动普遍减弱;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减弱;2.肥厚性心肌病(舒张不能心衰)(1)先来说说机制:肥厚性心肌病主要是室间隔肥厚,但是室间隔肥厚不至于肥厚到把主动脉出口堵死,但是肥厚之后,使得血流动力学加快(产生漏斗效应:即液体从漏斗往下流,流经狭窄的地方,流速会变快),流速越快,负压效应越高,负压吸引使得二尖瓣前叶向室间隔靠拢黏在一起,引发流出道梗阻;当室间隔和二尖瓣贴在一起,引发流出道梗阻;所以,为什么肥心病患者不使用洋地黄类和硝酸酯类药物?而首选B-受体阻滞剂?解释:洋地黄是因为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强,流速越快,越引起梗阻;硝酸酯类是因为加重前负荷不足;而B-受体阻滞剂负性变时,增加前负荷;负性变力,减轻漏斗效应导致的梗阻;(2)重要体征:牢记B-R拮抗剂、取蹲位使得杂音减弱,其余都是使得杂音增强的因素;心电图: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3)首选确诊(最有价值):超声心动图(可见SAM);超声心动图是临床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心室不对称肥厚而无心室腔增大为其特征;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15mm;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前移(SAM);(4)治疗原则首选B-受体阻滞剂;3.限制性心肌病(无奇脉)4.病毒性心肌炎(病前上感史)(1)好发年龄好发于青少年(20-30岁)(2)前驱感染史发病1-3周前有上感史,后出现胸闷、心悸、胸痛等症状;(3)S1低钝或给出的体温与心率不相称体温每升高1度,脉搏增加约10次/分为相称,否则为不相称;(4)心电图可见病理性Q波;总结:三大心肌病都没有奇脉的出现;除了限制性心肌病没有病理性Q波的出现,扩心病、肥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都可以出现病理性Q波,但是扩心病少见病理性Q波,而肥心病出现病理性Q波为其特征!二、心脏瓣膜病和SIE总论:(1)首先解决一个问题二狭左房右室大梨形心;(右室大是因为左房压力高,压力逆行传导,导致肺静脉的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的压力被动升高,长期加重为肺动脉高压,增加右心室后负荷,最终导致右心衰;此时肺动脉压力有所降低,肺循环血液有所减少,肺淤血一定程度缓解);主闭左室大(靴型心);主狭左室肥厚;(2)一般认为:舒张期、连续性杂音均为器质性杂音;(3)二狭时,S1亢进(二尖瓣位置较低);二闭、主闭S1减弱(二尖瓣位置较高);主狭S1一般正常不会亢进;(4)二狭=左心衰;二狭=房颤;二狭可以听到S4(心房收缩音),二狭又听不到S4(当二狭并发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听不到S4);1.二尖瓣狭窄(1)二尖瓣口正常面积4-6cm2;轻度狭窄1.5-2.0;中度狭窄1.0-1.5;重度狭窄<1.0;(2)大咯血是由于严重二狭,左心房压力突然增高,肺静脉压增高,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所致,多见于二狭早期;(3)心脏杂音最经典的舒张期杂音: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局限(在心尖区),左侧卧位明显,常伴有舒张期震颤;最经典的相对性杂音Graham-steel杂音(相对性杂音/功能性杂音):严重肺动脉高压时,由于肺动脉及其瓣环的扩张,导致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因而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4)首选确诊(最有价值):超声心动图(城墙样改变)(5)心房颤动:二狭最常见心律失常,也是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所以说:二狭=房颤!!2.二尖瓣关闭不全S1减弱(心室舒张期过度充盈,二尖瓣漂浮,位置较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合并收缩晚期杂音也称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3.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3-4cm2;轻度狭窄>1.5;中度狭窄1.0-1.5;重度狭窄<1.0;主狭的要害在于左室向心肥厚(毛细血管并不相应增生),本身等同于心肌缺血心绞痛;亮点:心绞痛+S2逆分裂(关键)何谓逆分裂?即反常分裂,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S2逆分裂是病理性体征,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另外主动脉瓣狭窄和重度高血压时,左心排血受阻,排血时间延长使主动脉瓣关闭明显延迟,也可出现S2反常分裂;主狭常见三联征:心绞痛、晕厥和呼吸困难;主狭出现心绞痛的机制:(1)左心室壁增厚、心室收缩压升高和射血时间延长,增加心肌耗氧量;(2)左心室肥厚,导致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3)舒张期心腔内压力增高,压迫心内膜下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灌注不足;(4)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导致舒张期主动脉-左心室压力差降低,减少冠脉灌注压;体征: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出现细迟脉;S1不亢进(主动脉狭窄心室收缩期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液量减少,当然S1不会亢进,通常表现为正常);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要害在于周围血管征+Austin-Flint杂音;S1减弱(舒张期左心室充盈过度、二尖瓣位置过高所致)慢性主动脉关闭不全:(1)动脉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宽,可出现周围血管征;比如点头征(De Musset征)、水冲脉、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听诊压迫股动脉可闻及双期杂音(Duroziez杂音);注:急性主闭周围血管征不明显;(2)Austin-Flint杂音(相对性杂音/功能性杂音)严重主动脉关闭不全导致反流者,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处于较高位置)状态呈相对二尖瓣狭窄而产生杂音;心尖区闻及柔和低调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柔和、递减型、舒张早期杂音,无震颤;(3)器质性二狭杂音与相对性二狭杂音(Austin-Flint杂音)的鉴别a.前者S1亢进;后者S1减弱;b.前者杂音性质:粗糙、递增型、舒张中晚期杂音,常伴震颤;后者杂音性质:柔和、递减型、舒张早期杂音,无震颤;感染性心内膜炎(IE)急性IE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IE病原体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关闭不全比狭窄更容易发生SIE(比如主闭比主狭更易发生;二闭比二狭更易发生);室缺比房缺更容易发生SIE;血培养:诊断金标准(确诊+药敏);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是诊断IE的两大基石;(1)亚急性IE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和主动脉缩窄;急性IE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主动脉瓣常累及;(2)临床表现(亚急性多见杵状指)a.发热是IE最常见的症状,几乎均有发热;b.高达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或心内膜炎导致的瓣膜损害所致);瓣膜损害所致的新的或增强的杂音主要为关闭不全的杂音,尤以主动脉关闭不全多见c.非特异性周围体征Roth斑(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结节,常见于亚急性者);Osler结节(指和趾垫出现的豌豆大小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常见于亚急性者、且几乎仅发生于亚急性者);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无痛性出血红斑,主要见于急性患者);记忆:除了Janeway损害多见于急性者(Ji-J),其他都以亚急性者多见;d.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脾大(亚急性多见、急性者少见);贫血(尤其多见于亚急性者,早期轻、中度贫血,晚期重度贫血);e.心力衰竭为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者最常发生(75%);最常见的栓塞部位为大脑中动脉;(3)血培养(需要掌握是确诊IE金标准;)(此知识点极重要,要求全面掌握)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

心内科小讲课_图文

心内科小讲课_图文

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
稳定型心绞痛
亦称劳力型心绞痛,是冠状动 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 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 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锐普PPT论坛chinakui转载:
病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 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 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 可发生心绞痛。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一般诊断方法
高危因素
心绞痛胸痛发作 表现
心电图
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力时发 I 生心绞痛
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
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步行200米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
II
临床表现
症状: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部位 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 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及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
、咽或下颌部。
性质 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也可有烧灼感,偶有
濒死的恐惧感。
诱因 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
动过速、休克等。
持续时间 3~5分钟,小于15min。
发作时心电图
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 缺血而引起的ST段位移,常见反 应心内膜下的心肌缺血的ST段压 低(>0.1mV),有时出现T波倒
置和假性正常化
心电图
心电图负荷实验
运动负荷试验(exercise test) 运动方式:分级踏板或蹬车运动.
★阳性标准: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 压低≥0.1mV持续2分钟
Visual Appealing

心内科基础知识

心内科基础知识

心内科基础知识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一个重要的肌肉器官,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排出体外。

2. 心脏病的分类:心脏病可以分为心脏缺血性疾病、心脏瓣膜
疾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类型。

3.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电图是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
查方法,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 心脏超声检查的作用: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对于诊断心脏病很有帮助。

5. 心脏起搏器的应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
医疗器械,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心跳节律。

6.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适当运动、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7. 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心脏康复是一种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综合
性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8. 心脏手术的类型和风险:心脏手术是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之一,手术类型包括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等,手术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

- 1 -。

心内科诊疗常规

心内科诊疗常规
【临床主要表现】
1.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冠脉血管内以斑块破裂、形成非闭塞性白色血栓病理改变为主。
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 2 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
⑵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胸痛发生次数增加,持续时间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减低,加重一级至少达CCSC分级Ⅲ级,硝酸甘油缓解效果差,病程在2月内。
3.心脏超声:显示梗死区域室壁变薄、节段性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心脏大小及功能测定,尚可观察到心脏破裂、腱索或乳头肌断裂和室间隔穿孔等。
4.核素心肌显像(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可估计梗死面积、侧支循环血流量、受损心肌范围、心肌代谢和心肌活力等状况。
5.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各分支血管狭窄性病变的程度和部位。病变多为偏心性斑块,边缘不规整或有破溃,能否发现血栓形成取决于进行冠脉造影的时间;冠脉狭窄程度约半数为严重病变或多支病变,约 10%的患者为正常结果。
① 阿司匹林:一旦确诊立即首次阿司匹林 300mg顿服 ,后每天100mg 维持治疗;介入治疗前 2-3 天必须开始使用 300mg/d,持续用至介入支架置入后改为 100mg/d长期服用。
② 氯吡格雷:对于阿司匹林过敏者可给予氯吡格雷首剂300mg,后改为 75mg/d维持治疗。拟行支架置入者,均应术前至少 6 小时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 300mg,如术前使用则应首剂 600mg,后改为75mg/d维持治疗至少 12个 月,但要经常检查血常规,一旦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⑵ 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 1 周
⑶ 吸氧:最初几日间断或持续吸氧
⑷ 护理:不宜饱餐,保持大便通畅,逐渐床上四肢活动过度到床边活动,病情稳定后适当室内、室外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U wave: the wave following the T wave and is usually very small. Its cause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Elevated U wave: low K+ in plasma
正常心电图
心房、心室肥大
T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 电位和时间改变。
U波:一般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 复极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 后电位。
Normal ECG
(1) P wave: atrial depolarization l Amplitude 0.20 mv l Duration 0.11 sec l Positive in I, II, aVF, V4-V6;
Atrial Enlargement and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1)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Lead II Duration of P wave ≥0.12 sec. ; P wave become bifid (P "mitrale"); The distance of two peak ≥ 0.04sec. Lead V1
l The width: 0.060.10 sec, 0.11 sec. l From V1 to V6, the R waves gets bigger and bigger, the S
waves gets smaller and smaller. l R/S < l in V1, but R/S > l in V5 l R in V5 and V6 < 2.5 mv, R in V1 < 1.0 mv l R in aVR < 0.5 mv, l R in aVL < 1.2 mv and R in aVF < 2.0 mv l R in I < 1.5 mv l Q < 0.04 sec in width, < 1/4 R in the same lead.
P wave become biphasic; Ptfv1 - 0.04 mm·sec
Right Atrial Enlargement
Lead II P wave is peaked (P "pulmonale"); Amplitude of P wave ≥0.25 mV in limb
心内科 -典型心电图诊断
正常时,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都可以出现P波、QRS波群、 T波和U波、P-R段、S-T段和T-P段,P-R间期和Q-T间期及J点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的测量
心电图测量
QRS波群的命名RRsFra bibliotekqRs
RS
rS
rSr’
qR
QR
Qr
QS
R
rsR’
平均心电轴估测方法示意图
图中箭头示QRS主波方向
正常心电图
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 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段: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 因其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 化也很微弱,一般记录不出来而成 等电位线。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 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S-T段:表示心室去极刚结束后尚处 于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即代 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5) T wave: repolarization of ventricles
It is upright in all the unipolar leads except
aVR, and occasionally V1. T wave > 1/10 R in the same lead, maybe
Negative in aVR (2) PR interval: the time for intraatrial,
AV nodal, and His-Purkinje conduction, Duration: 0.12 ~ 0.20 sec
(3) QRS complex: 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
< 1.21.5 mV in the precordial leads
(6) QT interval: the duration of depolarization and repolarizaion of ventricles. The normal range is 0.320.44 sec.
Rv5 or Rv6 > 2.5 mV; RI > 1.5mV; RaVL > 1.2mV; RaVF > 2.0 mV; RI + SIII > 2.5 mV;
B. Left axis deviation
4.0mV (male);
C. ST depression and T inversion in V5-6.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 Increased voltage (adults over 30)
R/S ratio in V1 > 1.0; R/S ratio in V5 or V6 ≤
1.0; R/q or R/S ratio in
aVR≥1;
R(sevVe1r+e>1S.2mV5V); >1.05mV RaVR>0.5mV;
正常人胸导联R波和S波振幅变化规律示意图
(4) ST segment: it reflects Phase 2 of the action potential.
l ST elevation < 0.3 mV in V1、V2; 0.5 in V3, < 0.10 mV in V4 V6
l ST depression < 0.05 mV in any leads
leads.
Biatrial Enlargement
Lead II
P wave duration and amplitude both increase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 Increased voltage
SV1 + R V5 >3.5mV (fema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