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灯使用管理规定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1,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时一般每10-15m³面积安装一只直管30uw的紫外线灯。
灯管距地面2m;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物体表面不超过1m,消毒的有效区域为灯管四周1.5米的范围。
3,紫外线灯新灯的辐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使用中线灯的辐射强度不低于70,凡低于70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二,紫外线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日进行,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治疗室每次消毒不少于30分钟;具有紫外线消毒条件的病房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并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和消毒人。
2,每支紫外线灯管要求单独累计使用时间。
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
新更换的灯要注明更换时间,并重新累计使用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不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每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如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5,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不应对人直接照射,以免引起损伤。
6,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7,各科室每月应对紫外线灯安全使用及登记情况进行一次自查,检查者要签名。
三,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1,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进行监测1次,强度低于70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检测时勿直视紫外线灯源,应戴防护眼镜。
2,不定期对全院紫外线灯消毒登记本进行检查,杜绝紫外线消毒漏登记或提前登记。
紫外线灯操作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操作管理制度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操作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紫外线灯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并适用于所有使用紫外线灯的人员。
安全措施
1. 在使用紫外线灯前,必须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和手套。
2. 紫外线灯只能在专门设计的区域使用,确保周围环境内没有其他人员。
3. 在操作紫外线灯时,必须保持仔细注意,避免直接接触人体和眼睛。
4. 紫外线灯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关闭并将其放置在安全的位置,远离可燃物和易碎物。
操作步骤
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紫外线灯正常运行。
2. 将紫外线灯放置在指定区域,确保其稳定且不易倾倒。
3. 打开紫外线灯的电源,并调整光强度和照射时间。
4. 在操作紫外线灯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
5. 完成紫外线灯的使用后,关闭电源,并将紫外线灯放置在安全位置。
维护和检查
1. 定期检查紫外线灯的电源线和插头,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清洁紫外线灯的灯管和滤网,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若发现紫外线灯存在任何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参考法规和指南
- 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光污染防治的指南
- 国家标准《紫外线灯安全使用指南》。
紫外消毒管理规定

紫外消毒管理规定
为规范紫外线灯的操作,确保杀菌消毒效果,特针对包材领用等紫外线灯使用的区域和环节做如下规定:
1、包材的领用时紫外线灯的使用
1.1每日班前涉及岗位工作人员应根据生产计划及包材使用情况至少提前60分钟完
成现场使用包材的准备工作。
1.2所有准备进入车间现场使用的包材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应除去外层包装、保留内层
塑料包装。
1.3工作人员应将准备进入车间使用的包材摆放在固定的容器或专用存放架上。
1.4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杀菌和包材内层包装表面杀菌,杀菌时
间为40分钟。
1.5车间现场在包材领用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统一集中领取的工作原则,在完
成一次领取工作后应告知包材发放人员下次的领用计划,以使其能有效的完成准备工作。
1.6在包材的杀菌期间,缓冲门和窗口应保持关闭,在进行发放或放置工作时,严禁
紫外线灯打开或缓冲门和窗口同时打开,具体操作可依据相关操作规程执行。
2、引用标准
GB 19258-2012 紫外线杀菌灯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5、相关记录
《设备运行记录》
《设备维修保养、维修记录表》。
紫外线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紫外线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方法:
1.用于空气消毒:每10m2可安装303'的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米,每次消毒时间为30-60min o用于空气消毒时应关闭门窗,自灯亮5-7min后计时,紫外线消毒灯照射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室内,必须进入时,应先停止紫外线消毒灯照射。
室内必须配备温、湿度计。
2.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有效距离为25~60cm,消毒时间为20~30mi∏o
注意事项:
1.保持灯管清洁: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每周用95%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并要做好记录。
2.消毒条件: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C,适宜适度为40%~60%°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超过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擦洗地面后要待地面干燥后再行紫外线灯消毒。
3.消毒时间:自灯亮5-7min后计时。
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
4.登记:要对紫外线消毒灯管建立使用时间记录本,每照射一次记录一次,因为紫外线消毒灯灯管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
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灯管。
5.监测:定期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对紫外线消毒灯的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
再次提醒: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黏膜有一定损害,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要注意做好防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光源。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前言紫外线灯是一种有效的消毒物品,可以杀灭空气中或表面的病毒、细菌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鼻炎、哮喘等过敏症状。
为了更好地利用紫外线灯,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使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医院、办公室等场所紫外线灯的使用管理。
使用人员使用紫外线灯应具备相关知识,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使用。
使用要求1. 安全使用1.1 紫外线灯要接触到人体和其他生物体时,一定要停止使用。
1.2 紫外线灯使用时禁止人员观看光源,避免眼睛因观看光源而受损。
1.3 当使用紫外线灯时,操作人员应该远离灯具,避免直接接触。
1.4 紫外线灯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室外使用,如果在室内使用,应注意房间保持通风。
2. 使用时间2.1 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否则会产生不必要的人体伤害。
2.2 紫外线灯使用频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一般建议每周使用一至两次。
3. 照射目标3.1 紫外线灯照射区域应当尽可能避免人员经过,避免造成人员照射。
3.2 紫外线灯的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照射时间,选择不同的照射距离,以避免产生太强的反冲光。
4. 灯具选择4.1 紫外线灯要使用质量可靠的产品,并具有相关认证标志。
4.2 使用紫外线灯要选择适用的灯具,避免使用错误的灯具。
5. 储存与维护5.1 紫外线灯不使用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5.2 紫外线灯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当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使用禁忌禁止在以下环境下使用紫外线灯:1.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
2.在通风不好的地方使用。
3.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下使用。
4.在有重金属或其他有害成分的环境下使用。
注意事项1.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当穿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工作装备。
2.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将使用设备关闭或等待设备升温之后进行使用。
3.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尽量将照射目标与人员、动物等物品隔开,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4.使用紫外线灯时,应避免拆卸、改变灯具工作方式等不当操作。
大学实验室紫外线灯使用制度

大学实验室紫外线灯使用制度
为了保障实验室成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规范实验室紫外线灯的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实验室紫外线灯的人员。
1. 紫外线灯使用范围
实验室紫外线灯仅限于科研及教学实验,禁止用于其他用途。
2. 紫外线辐射防护
使用紫外线灯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成员应定期接受紫外线辐射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3.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
实验室负责人应通过专业渠道选购合格的紫外线灯,并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实验室成员安全使用。
使用前应仔细查看紫外线灯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机器使用方法,确保使用科学、规范。
使用后及时关灯,离开时关闭电源并做好紫外线灯的放置,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卫生。
4. 违规处理
实验室成员若违反本制度规定,经复查属实的,实验室管理部门将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暂扣实验室使用资格、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或开除实验室职工等处分。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实验室管理部门具体处理。
紫外线灯消毒管理规定

紫外线灯消毒管理规定1、适用范围: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消毒。
2、使用寿命: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射波长为253.7nm,寿命为由新灯辐照强度(≥100uw/cm2)降至70uw /cm2的时间,平均寿命应不低于1000小时,请使用达1000小时及时更换新灯。
3、安装标准: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米,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标准为每立方米≥1.5W,如需兼顾表面消毒时,灯管与被消毒物体表面距离不得超过1米。
4、注意事项:(1)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应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每次照射时间为60分钟,气温低于20度或高于40度,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2)物表消毒:紫外线穿透力弱,亦不能照到被遮挡的阴暗处,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纸、布等物品两面均应受到照射,每次照射时间为60分钟。
(3)紫外线对人的眼睛、皮肤均有损害作用,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
如因特殊需要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时,须使用低臭氧灯管,并采用反光板间接照射方式,照射一次不宜超过2小时。
(4)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95%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污油等时,应随时擦拭。
5、监测管理:(1)新紫外线灯必须监测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定于每年4月、10月进行(具体日期详见监测计划),监测情况及时记录于院感台账管理系统。
(2)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监测(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将结果记录于指示卡上。
(3)结果判定:新灯管辐照强度≥100u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uw /cm2为合格,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消毒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作,同时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
三、责任主体1. 公司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监督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
2. 紫外线灯管理员:负责日常紫外线灯的管理和维护。
3. 所有员工:负责按照本制度规定正确使用紫外线灯。
四、管理要求4.1 紫外线灯的摆放1. 紫外线灯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以确保辐射范围符合要求。
2. 在使用紫外线灯时,应保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避免有障碍物阻挡紫外线的照射。
3. 不得私自搬动紫外线灯,如需移动应事先与紫外线灯管理员沟通并获得许可。
4.2 紫外线灯的使用1. 在使用紫外线灯前,必须确保所有被辐射物体已被清洗干净,以保证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
2. 操作紫外线灯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避免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伤害。
3. 紫外线灯的使用时间应根据被辐射物体的大小和需求确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
4. 紫外线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并将紫外线灯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4.3 紫外线灯的维护1. 每天使用紫外线灯之前,紫外线灯管理员应对紫外线灯进行外观和内部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定期对紫外线灯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长期有效运行。
五、应急处理1. 如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紫外线灯管理员进行处理。
2. 如员工在使用紫外线灯过程中觉得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紫外线灯管理员报告。
六、制度宣传与督导公司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相关要求。
通过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对紫外线灯的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并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七、违纪处罚对违反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于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情况,应经公司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规定
一、设备科新购进的紫外线灯管须经院感室进行抽查监测,强度≥90μW/cm2方能发放科室使用。
二、使用科室须按每立方空间紫外线灯瓦数≥1.5W的要求计算出装灯数,并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管理办法》中对室内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的不同要求予以安装。
三、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每周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1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四、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每次照射时间30-60分钟,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 ℃,相对湿度高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五、用紫外线消毒物品时, 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六、在使用紫外线灯消毒过程中,如有卧床病人应保护眼睛及皮肤,以免引起损伤。
照射时,嘱病人勿直视紫外线光源,用纱布或毛巾遮盖头面部,肢体用被单遮盖。
七、科室要做好灯管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的记录并签名,超过1000小时应更换新管。
八、院感室每半年对全院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进行辐射强度监测一次,并保存监测结果,科室每月用星光卡监测强度一次,凡强度<70μW/c㎡的灯管应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