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基本知识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PPT课件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保 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 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红十字会。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索尔弗利诺之役
▪ 1859年6月24日,法国在拿 破仑三世的领导下联同撒丁 王国(即今意大利)与奥地 利在索尔弗利诺交战,结果 为奥地利战败。
▪ 此次战役维持仅十五小时, 其死亡人数却高达四万人。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伟人亨利·杜南
▪ 一八二八年五月八日,亨利·杜南 出生于日内瓦,是一名瑞士银行家 的儿子。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独立
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 各国红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 工作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 约,但必须始终保持独立自 主,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 运动的原则行事。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志愿服务
本运动是志愿救济 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 方式得到利益。
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
统一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 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 必须向所有人开放,必须在 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工作。
▪ 因他在工作时身穿一袭白袍,故别 人便称他为“白衣人”。
▪ 为纪念杜南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 的出生日期便被定为“世界红十字 日”。190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伟人亨利·杜南设临时医院
▪ 伤兵被丢弃在战场上,炮车和骑兵马 队从他们身体上无情压过,数千人因 为缺少包扎、药品和食物哀嚎死去。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红十字标志的使用
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使用时, 不得在标志上添加任何内容。用 在旗帜上的,红十字不得触及旗 帜的边缘;用在臂章上的,红十 字应当置于臂章的中间部位;用 在建筑物上的,红十字应当置于 建筑物顶部的明显位置。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会务知识:1、国际红十字会创立于1863年,他的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
2、红十字会与新月会的总部设于日内瓦。
3、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是国际红十字大会。
4、国际红十字会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5、国际红十字会设立南丁·格尔奖,每两年颁发一次,以表彰护理界的优秀人士。
6、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于1912年1月15日正式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
其总地址设在北京。
7、中国红十字会会徽为金色橄榄枝围绕的白底红十字,标志为白底红十字。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致敬,红十字标志具有说明和保护两种性质。
8、红十字标志是由五个大小相等红色正方形组成。
五个红色正方形分别代表亚、欧、非、美和大洋洲世界五大洲,这说明红十字会具有国际性。
9、可以使用表明红十字标志的有红十字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员,红十字青少年会员。
红十字标志不能用于所有医院,医药商店,药厂,公司的标志。
10、中国红十字会会旗的长度比是3: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于1993年10月31日由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12、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员有成年会员,团员会员,青少年会员三种。
13、我国实施无偿献血制度是在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规定献血的间隔为6个月。
血站对公民采血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
14、世界红十字会日是5月8日,世界急救日是9月的第二周星期六,世界艾滋病日是12月1日。
15、红十字会的七大基本原则是: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统一性,普遍性,志愿服务性。
16、中国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促进和平事业为宗旨,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的社会救助团体,“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爱幼,助人为乐”是红十字会的工作方针。
17、组织成员有三种形式:一是个人会员,二是团体会员,三是红十字志愿工作者。
会员条件: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遵守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按时缴纳会费的可自愿申请加入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一、引言急救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病人或者受伤者提供暂时的治疗和护理,以减轻病情或者伤情,并为后续的医疗救治争取时间。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性的人道组织,在急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十字会急救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基本急救原则、急救技巧和急救常识。
二、基本急救原则1.保护自己的安全在进行急救时,首要考虑的是保护自己的安全。
确保在没有危(wei)险的情况下,才干进行急救操作。
2.判断意识和呼吸在接近伤者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故意识和正常呼吸。
可以轻轻摇动伤者的肩膀,同时喊话观察其反应。
若无反应,需要即将呼叫急救人员。
3.拨打急救电话在发现紧急情况时,要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相关情况,并提供准确的地址信息。
4.止血对于出血的伤者,要及时止血。
可以用纱布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并提高伤者的受伤部位。
5.保持通畅呼吸道对于窒息或者呼吸难点的伤者,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头后仰法,清除口腔内异物,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6.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的伤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三、急救技巧1.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通过口对口或者口对鼻的方式,为呼吸难点或者窒息的伤者提供氧气。
具体操作包括将伤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自己的口吹气进入伤者的口腔或者鼻孔。
2.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按压胸部的位置是在乳头线上,两乳头之间。
3.止血止血是在出血情况下,采取措施迅速止血。
可以用纱布等物品进行直接压迫,或者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4.处理骨折和关节扭伤在骨折和关节扭伤的情况下,要保持伤者的肃静,并固定伤处。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绷带进行固定,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5.处理烧伤和创伤在烧伤和创伤的情况下,要用冷水冲洗伤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处,并尽快送往医院。
四、急救常识1.心脏病突发心脏病突发时,要让患者保持肃静,松开紧身衣物,并及时就医。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竞赛试题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竞赛试题红十字会基本知识问答题1、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答:(1)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2)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3)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2、红十字精神是什么?答:“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精神。
3、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4、“世界红十字日”是那一天?答:每年的5月8日。
5、“红十字”标志是什么?答:白底红十字。
6、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什么样的?答: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7、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等等。
8、《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哪一年颁布施行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1993年10月31日颁布施行的。
9、红十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红十字会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而且在联合国大会取得了观察员席位。
10、什么是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答:就是在青少年中传播红十字精神,组织青少年会员开展一系列人道主义活动。
11、红十字会会员有那些权利?答:(1)参加红十字会的有关活动、会议及专业培训;(2)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3)对红十字会提出意见和批评;(4)佩戴红十字会标志;(5)其他合法权益。
12、红十字会会员的义务是什么?答:(1)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标志使用办法》;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会运动的基本知识;(2)遵守《中国红十字会章程》;(3)按期缴纳会费;(4)完成红十字会交办的任务;维护红十字会的合法权益。
13、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什么救护?创始人是谁?答: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士亨利杜南。
14、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利机关是什么?答: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1、“世界红十字日”是那一天?答:每年的5月8日。
2、“红十字”标志是什么?答:白底红十字。
3、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什么样的?答: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4、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答:(1)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2)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3)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5、红十字精神是什么?答:“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精神。
6、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7、有关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中国红十字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中国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规则》、《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办法》等等。
8、《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哪一年颁布施行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1993年10月31日颁布施行的。
9、红十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红十字会是当代最具盛名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而且在联合国大会取得了观察员席位。
10、什么是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答:就是在青少年中传播红十字精神,组织青少年会员开展一系列人道主义活动。
11、红十字会会员有那些权利?答:(1)参加红十字会的有关活动、会议及专业培训;(2)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3)对红十字会提出意见和批评;(4)佩戴红十字会标志;(5)其他合法权益。
12、红十字会会员的义务是什么?答:(1)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标志使用办法》;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会运动的基本知识;(2)遵守《中国红十字会章程》;(3)按期缴纳会费;(4)完成红十字会交办的任务;维护红十字会的合法权益。
13、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什么救护?创始人是谁?答: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士亨利杜南。
14、中国红十字会的最高权利机关是什么?答: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红十字会知识介绍

红十字会知识介绍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会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国均以自己的方式组织纪念活动。
现在,校红会组织向会员们介绍红会的有关知识:一、红十字会的起源国际红十字组织和联合国、奥林匹克运动齐名,是国际三大组织之一。
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创始人是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1859年杜南先生亲眼目睹在苏法利诺一役中,战场上无人照顾的伤兵哀号遍地、乏人照顾、辗转致死,其情境令人震惊,心中燃生哀恸之情,久久不能自已。
1863年他组织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其后再演变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即红十字会的起源。
二、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基本原则人道、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三、中国惠十字会及从事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1950年进行了改组,成为新中国红十字会。
建国后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行,使我国红十字事业走上法制轨道。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
全国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82847个基层组织,2026万会员。
作为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中国红十字会主要从事的工作有:1、备灾与救灾。
2、卫生救护。
3、社区服务。
4、宣传和传播。
5、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6、红十字青少年。
7、台湾事务。
8、对外交往。
红十字会会务知识

红十字会会务知识1.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诞生19 世纪60 代初,欧洲发生战争,战地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救治。
当时途经意大利北部小镇索尔弗利诺的瑞士人亨利·杜南,目睹了伤兵痛苦挣扎的惨状,组织居民抢救伤兵、掩埋尸体。
战争结束后,杜南写下了《索尔弗利诺的回忆》并提出“在和平安定时期应该建立战时伤员救护”团体、“制订国际性的神圣协议”的主张。
他的这些主张,当时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之后,杜南和亨利·杜福尔将军、琼期塔夫·莫瓦尼埃律师、路易·阿皮亚医学博士、狄奥德·莫诺瓦医学博士,在日内瓦公共福利会辖下组成了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筹备年2 月17 日,委员们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会议(即五人委组。
1863员会),首任主席由杜福尔将军担任,杜南为该国际委员会的秘书。
2..国际红十字组织创始人是谁?哪国人?国际红十字组织创始人是亨利·杜南,瑞士人。
3.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刚成立时称“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叫五年才改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人委员会或日内瓦国际委员会,188它是瑞士的一个民间团体,由瑞士公民组成,受瑞士法律管辖。
它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方面保持中立,是世界红十字运动的创建组织,具有国际性质。
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4.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要任务是什么?(1)探视拘禁场所。
委员会派代表探视武装冲突中的战俘和被和被拘禁的平民以及探视因政治原因被拘禁者,是委员会国际性的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出于人道主义。
(2)查找失踪人员,办理国际间的查人、转信工作,帮助离散家庭的人员恢复联系。
(3)对遭受战祸的难民进行救济和医疗援助。
(4)传播国际大会委托的工作。
5.为什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成员都是瑞士人?因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于瑞士,是一个瑞士的民间组织。
由于历史原因,其成员均为瑞士人。
6.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协会(简称“协会”),系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国际联合会。
红十字基本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红十字的起源与发展 • 红十字的组织架构与运作 • 红十字的主要工作领域 • 红十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如何参与和支持红十字运动
01
红十字的起源与发展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1859年,瑞士人亨利·杜南目睹战争造成众多伤员痛苦挣扎的惨状,受到强烈的 震撼。他发起成立一个中立团体,通过签订《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 约》,为现代红十字运动奠定了基石。
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
人道
中立
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尊重人 的生命和尊严,不论种族、宗教、国籍、 政治立场或社会地位。
红十字运动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中立,不 参与任何军事、政治、民族或宗教冲突。
独立
自愿
红十字运动必须保持独立,不受任何政府 或组织的影响和控制。
红十字运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工作, 强调自愿参与和自我奉献的精神。
亨利·杜南将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标志定为“白底红十字”,象征纯洁、普遍、中立 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历程
1863年,国际红十字运动正式 成立,亨利·杜南担任主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红十字运动的影响力迅速扩 大,各国纷纷成立红十字会。
1948年,红十字运动成为联合 国专门机构,更名为“国际红 十字与红新月联合会”。
提供食品、水和生活物资
为难民和受冲突影响的人们提供食品、水和生活物资等基本生活保 障,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提供心理援助
开展心理援助项目,帮助受冲突影响的人们缓解心理压力、重建生 活信心。
宣传与传播人道法
宣传人道理念
01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人道理念,提高公众对人道主义事业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第一部分:会务知识1、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
2、1948年,红十字协会理事会决定把每年5月8日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红十字日。
3、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及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4、1863年,“五人委员会”,首次在日内瓦召开首次会议,它的正式名称是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5、186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了10项决议,其中包括采用白底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
6、白底红新月标志在1876年由土耳其首先使用的,1929年被确认为与红十字具有同等地位的正式标志。
7、亨利·杜南1901年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奖励他为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
8、南丁格尔是现代医务护理的创始人,她的生日是5月12日被定为国际护士节;她被称为红十字运动的先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9、红十字运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各国红十字会三个部分组成。
10、红十字运动1986年被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
11、红十字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是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
12、为确保中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瑞士籍人士担任。
13、和平时期,各国红十字会的寻人工作都是直接联络与合作,只有在战争或武装冲突时期及其他它特殊情况下,中央寻人局才介入。
14、国际联合会的最高机构是大会,执行机构是领导委员会,办事机构是秘书处。
15、在国际救援活动中,红十字运动三个组成部分在不同情况中的分工不同,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起主导作用。
16、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
17、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二者不得混淆使用。
18、红十字标志的法律基础包括国际人道法文书,国际红十字会规章和标志的普遍适用性三方面。
19、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共有七项(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普遍、统一),第一项是人道原则。
20、“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是人道原则最主要的内涵和红十字运动的宗旨。
21、“不歧视,给予苦难者与其痛苦程度相称的帮助、排除个人偏见”是公正原则的内涵。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组织过两个国际军事法庭,分别对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首要战犯进行审判。
23、国际刑事法院设在荷兰的海牙,2002年7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
24、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初名为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25、中国红十字会于1912年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2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与1950年8月进行改组,李德全任是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第一任会长。
27、1952年第18届红十字国际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这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的第一个合法席位。
28、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
、29、1999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表彰彭佩云为中国红十字会会长。
30、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于1990年在金门就双方参与见证其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达成协议,即《金门协议》。
31、1997年7月和1999年12月,香港红十字会和澳门红十字会先后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分会。
32、2001年11月,在国际联合会第13届大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当选为领导委员会成员。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于1993年10月31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国家主席江泽民以第14号主席令公布施行的。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共6章28条。
36、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
37、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
38、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
40、中国红十字会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循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确立的基本原则,依照中国参加的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41、人民政府对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
42、红十字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
43、中国红十字会根据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44、县级以上按行政区域建立地方各级红十字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45、全国性行业根据需要可以建立行业红十字会。
46、各级红十字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47、各级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48、理事会向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49、上级红十字会指导下级红十字会工作。
50、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设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
51、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理事会聘请。
52、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和副会长。
53、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是红十字会的第一项职责。
54、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是红十字会的第二项职责。
55、红十字会的第三项职责是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56、红十字会的第四项职责是参加国际人道主义的援救工作。
57、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是红十字的第五项职责。
58、红十字会的第六项职责时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59、红十字会的第七项职责时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60、红十字会有权处理其接受的救助物资,在处理捐赠款物时,应当尊重捐赠者的意愿。
61、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执行救助任务并标有红十字标志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有优先通行的权利。
62、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63、中国红十字会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
64、红十字标志的保护使用,是标示在武装冲突中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人员和设备。
65、红十字标志的标明使用,是标示与红十字活动有关的人或者物。
66、对于滥用红十字标志的,红十字会有权要求其停止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67、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红十字会会员缴纳的会费,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的款物,动产和不动产的收入、人民政府的拨款。
68、国家对红十字会兴办的与其宗旨相符的社会福利事业给予扶持。
69、红十字会开展救助工作,可以进行募捐活动。
70、红十字会接受用于救助和公益事业的捐赠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
71、红十字会的经费使用应当与其宗旨相一致。
72、红十字会对接受的境外捐赠款物,应当建立专项审查监督制度。
73、红十字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每年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
74、《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于1996年发布施行。
7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红十字会的经费和财产。
76、红十字标志的保护性使用,是指在武装冲突中,冲突各方对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佩带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处所及其物品,必须予以保护和尊重。
77、使用保护性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有国务院或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部门签发的身份证明。
78、红十字作为标明性标志使用时,在红十字下方必须伴以红十字会的名称或者名称缩写,并不得将红十字置于建筑顶部。
79、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法给与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部分:卫生、救护知识1、现场救护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促进复原。
2、当现场发现危重病人时,应迅速向120呼救。
3、当场救护的“生命链”是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早期通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4、救命的黄金时刻为几到十几分钟内。
5、四项技术指的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6、成人血液占身体体重的8%。
60公斤体重的人约4800毫升血液。
7、外伤出血依血管损伤的种类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危险性较大的出血是动脉出血。
8、对严重外伤的伤员应采取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
9、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的上1/3。
10、上止血带的伤员应在明显部位加以标记,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迅速送往医院。
11、上止血带是松紧度要适合,以远端不出血为度,每隔40-50分钟,放松2-3分钟。
12、包扎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减轻疼痛的作用。
13、绷带包扎法主要有环形包扎、回返包扎法、8字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五种。
14、伤病人左手被机器切断,断肢端应采用回返式包扎法包扎。
15、骨折的典型表现为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
16、固定骨折的松紧以制动为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
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化情况。
17、小腿骨折时,现场没有任何固定器材的情况下,可用健肢固定法。
18、前臂骨折固定时,夹板的长度上方应超过肘关节,下方应超过腕关节。
19、怀疑有颈椎骨折的伤病人移动时应当采用多人搬运法。
20、心肺复苏是用于心脏骤停的一种急救方法。
救护基础生命支持程序: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1、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脑组织即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
因此心肺复苏争分夺秒,在心脏骤停4-6分钟以内进行。
22、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超过10分钟,如果病人还没有恢复呼吸和心跳时,不得放弃抢救。
23、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是两乳头正面连线的中点(胸骨下1/2处)。
胸外心脏按压,应使胸骨下陷大于5厘米为适度。
24、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成人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度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应为30:2。
25、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训练用模拟人模型上操作,不得在正常人身上进行。
26、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