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料试验

粒 饱 满 。1 2区 : 势 长 相好 、 色 浓 、 多 。 1 长 叶 粒 3区 : 色 绿 , 叶 株
高 , 片数 多 。1 叶 4区 : 叶色 绿 , 株 健 壮 。 植 五、 结果 与 分 析 表 2 三 因 素化 肥 投 入 与 产 出效 益 分 析
钾 肥 0千克 、- 克 、. 千 克 、. 克 ,每 区施 尿 素 总 量 的 O3千 06 09千
二 、 验 基 本 情 况 试
次, 头水 前 追 施 尿 素 。1 O月 2 日人 工 收 获 , 进 行 田间 测产 和 并
取样 。 区样 株 进 行 单 收 、 晒 、 打 获 取 实 产 , 理 及 经 济 性 每 单 单 处
状 的测 定 以样 株 为准 。
1土壤 条 件 .
试 验 土 壤 肥 力 中 上 等 , 地 为 轻沙 壤 土 。 验 区全 年 无 霜 质 试 期 1 0 10天 , 1℃积 温 29 0 年 降 水 量 2 0 3 0毫 米 , 5~7 ≤ O 6 ' E, 0 -0
维普资讯
N o n g C u n K e d i
- … … 一~ ¨_- ~ …一 ~ 一 一 ~ 一 一一一 …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玉 米 “ 4 4’ 料 试 验 31 ’ 肥
一
、
试 验 目的
量 3千 克 , 种 时 开 沟施 肥 ,6 播 6 7米 数 480株左 右 。 株 0 三、 田管 记 载
注 : 素含 量 4 %、 料 含 量 4 %、 酸 钾 含 量 3 %。 尿 6 三 6 硫 趋 势 ; 经 中氮 区化 肥 投 入 与 产 出效 益 不 明 显 , 经 济 效 益 不 显 著 ;低 氮 和 无 氮 区 经 济 效 益 呈 现 负 数 , N 1 K N P K 、 2 3 2 理产 出效 益 较 为 显 著 。 3' 2、 2 2 3 N P K 处 2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

“3414”肥料田间试验的操作及结果分析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环节是“3414”肥料田间试验。
目的是获取作物的最佳产量、最佳施肥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根据我区近两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探讨。
1试验设计1.1“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组合成的试验。
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
1处理N0P0K0、2处理N0P2K2、3处理N1P2K2、4处理N2P0K2、5处理N2P1K2、6处理N2P2K2、7处理N2P3K2、8处理N22P2K0、9处理N2P2K1、10处理N2P2K3、11处理N3P2K2、12处理N1P2K2、13处理N1P2K1、14处理N2P1K1。
该方案可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1.2试验设计的关键点试验设计的最关键点是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高,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会内推。
若2水平确定的相对偏小,最佳施肥量会外推。
2水平确定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土肥专家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施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
2试验实施2.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块平坦、整齐、不同肥力水平、均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2试验作物品种和肥料品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肥料应选择氮磷钾单质品种,如尿素、三料过磷酸钙、硫酸钾等,磷酸二铵及其他二元或三元复合(混)肥不能做为试验用肥。
2.3试验地处理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多点采集土壤样品,制备风干混合土样,进行土壤养分测试。
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

t9 4
大 田农 艺
k / m 23 7 5 g h 、 5 k / m2 增幅 分 别为 g h 、 2 k / m2 3 6 0 g h
为 了 掌握 玉 米 的需 肥 规 律 , 了解 N、 、 元 素对 其 P K 3种 产 量 和 品 质 的影 响 , 索 土 壤 的供 肥 性 能 , 进 行 了 玉 米 探 特
“ 4 4 肥 效 试验 , 31 ” 以期 指导 农 民科 学施肥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
3 .1 / g 速 效 磷 2 .1 / g 速效 钾 1 48 mgk 、 机 67 mgk 、 55 mg k 、 1 .7 / g 有
质 94 g k 。 .7 / g 1 试 验 设 计 与 方 法 . 3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不 同 化 肥 施 用为郑单 1。 7
12 试 验 田 概 况 .
试 验 田位 于 大 荔 县 沙底 乡沙 底 村 某 农 户 的责 任 田 . 土 质 属 绵沙 土 , 力 中 等 , 肥 井灌 , 地 平 整 , 溉方 便 。 土 灌 前茬 为
大蒜 , 平均 产量 3t m 。 ̄ 0m 土 壤 养 分 含 量 为 : 效 氮 0/ 2 2c h O 速
收稿 日期 2 0 — 3 0 09 0— 2
22 不 同化 肥施 用 量对 玉米 产 量 的影 响 . 由 表 3可 知 , 施 肥 处理 较 对 照 显 著 增 产 。 各 以处 理 1 0
产 量 最 高 , 1 2 k /m2处 理 7次 之 . 1 7 k / m ̄ 为 10 5 g h ; 为 05 5 g h
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作者:周丽依德萍张亚丽王凤龙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年第01期摘要:合理施肥是玉米获取高产的关键因素,为此,作者为获取玉米施肥模式进行了“3414”试验,获取了该地块先玉335品种的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2.0251 试验目的为了获取玉米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玉米施肥模型奠定基础。
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永吉县一拉溪镇二道村3社。
土壤为白浆土,质地为壤土,中等肥力,全田肥力均匀一致。
2.2 供试材料供试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供试肥料尿素(N 46%),过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 60%)。
2.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3414”完全随机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即0、1、2、3),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14个处理,(具体施肥水平见表1)。
试验小区完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平方米,四周设保护行。
2.4施肥方法磷肥和钾肥全部用于底肥,氮肥的70%用作底肥,30%用作追肥。
3 试验实施及田间管理4月29日播种,株行距为:60×30.2厘米,每小区222株,密度3667株/亩。
5月10日封闭除草,5月17日出苗,5月23日苗齐。
5月27日定苗。
7月1日追肥,7月3日和10日分别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一次。
10月5日收获,小区单打单收,进行测产。
4 结果分析4.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N3 P2 K2处理的株高最高(279.6厘米),比N0 P0 K0高19.4厘米,说明植株的高度与氮肥施用量成正比。
大荔县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大荔县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为了掌握花生的需肥规律,了解氮、磷、钾3种元素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为更好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依据,我站于2008年4-9月实施了花生“3414”肥料效应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安排在大荔县羌白镇白村3组李永信的责任田。
供试土壤为绵土,面积0.25hm2,肥力中等,灌溉方便。
前茬作物为棉花,每667m2产量240kg。
播种前,测定土壤养分基础为:速效氮45.21mg/kg,速效磷25.41 mg/kg,速效钾101.06mg/kg,有机质10.60g/kg,pH值为7。
1.2供试材料及品种供试肥料:氮肥为山西省运城市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素,含N量为46%;磷肥由云南南龙山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含P2O5 16%。
钾肥由北京复兴门外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含K2O 量60%。
供试品种为花育19的自留种。
1.3试验方案设计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设9个处理(其中处理1不施肥,为对照ck),随机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
试验中氮肥和磷肥各按4种施肥水平(0水平、缺肥水平、最佳水平、超量水平),钾肥只有处理1不施肥料,其余均采用最佳施肥水平。
花生整个生育期分2次施肥,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分2次施入,第1次作底肥施入50%,第2次在扬花期作追肥施入50%。
1.4试验管理试验采用人工播种,每667m2留苗8 000穴,行距30cm,株距20cm。
于2008年4月9日灌水,4月25日耕地,施入基肥,4月26日播种,5月10日出苗。
花生整个生育期灌水3次,分别在5月20日、6月10日、8月20日(用河灌),6月24日追肥,除草2次。
2008年9月2日进行田间采样,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化肥用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各处理产量结果见表2,对表2各处理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F值=13.249>F0.01=3.890,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
玉米“3414”试验总结

玉米“3414”试验总结1试验目的为获取霍城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配方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霍城县玉米施肥模型,为施肥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基本情况2,1试验材料供试肥料为尿素(含N46%)、磷酸二铵(P2O546%)、硫酸钾(K2O33%)。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是SC-704。
2,2供试土壤试验设在兰干乡中心村四组,土壤质地为沙壤土,0~20cm土层有机质1.66%、速效氮91ppm、速效磷8.9ppm、速效钾176.9ppm、PH8.56,地势较平坦,中上等肥力水平,前茬作物为玉米。
2,8试验处理试验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40m2,四周设立保护行,试验设N、P、K三个因素、四个水平,共14个处理。
2,4施肥方法磷肥、钾肥全做基肥,氮肥30%做基肥、70%做追肥,严格按照试验方案,施肥时把纯养分量换算成小区实际肥料用量。
2,5田间管理4月13日人工打埂做畦、开沟施肥。
条播,行距50cm,用种量3kg/667m2。
种子与肥料分沟施入,施肥量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称取施入。
4月27日出苗,5月20日定苗,定苗株距为25cm,中耕除草3次,分别在5月16日、5月25日、6月5日。
全生育期浇水4次,分别在6月10日、6月28日、7月28日、8月10日。
6月9日追肥。
6月5日拔节,6月28日抽雄,7月2日吐丝,7月6日开花,9月5日成熟。
3试验结果与分析3,1不同处理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株高:最高处理14,其次为处理13、处理10,株高最低为处理1和处理2,说明增施氮、磷肥能促进玉米生长,钾肥对玉米的株高影响不大。
长势:无肥区和无氮区长势都较差,说明氮对玉米的长势影响最大,其次是磷,钾对玉米的长势影响略小一些。
叶片数:除无肥区叶片数较少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是很大,说明氮、磷对叶片数的影响略大一些,钾肥对叶片数的影响最小。
3414肥料试验意思

3414肥料试验意思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农田肥料施用效果评估的试验方法。
肥料是指供应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物质,而农田肥料试验则是通过对农田中不同施肥处理进行比较,评估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肥料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可以评估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找出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在进行3414肥料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试验地点和试验作物。
试验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出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肥料的效果。
试验作物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种植特点和经济价值进行选择,例如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
然后,需要确定不同的施肥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设置不施肥(对照组)和不同施肥水平的处理组。
施肥水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目的进行确定,例如低、中、高三个水平。
每个处理组需要设立足够的重复,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处理组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灌溉、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同时,还需定期进行观测和测量,包括作物生长情况、叶片颜色、根系发育、产量等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和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的记录。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常见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最佳的施肥处理和施肥水平,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3414肥料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农田肥料施用效果的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比较,确定最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一试验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农民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摘要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试验,阐明各种肥料效应,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同时,找出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探索氮磷钾不同用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以筛选出最经济有效的用肥量和最适宜的肥料配比组合,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供试品种选择睢宁县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郑单958。
1.2 供试肥料为大面积生产施用的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2%),氯化钾(含氧化钾60%),不施用有机肥。
1.3试验地点及设置试验地点位于睢宁县王集镇卜吴村,该区域地势平坦,整齐均匀,肥力差异小,给排水性好。
前茬作物小麦,供试土壤为两合土,耕层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8g/kg,全氮1.26g/kg,速效磷18.35mg/kg,速效钾98.91mg/kg,pH值8.0。
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3.3m2,采用宽窄行条播,小区设有小田埂,防止串水串肥,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2试验方法2.1“3414”肥料效应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的一种,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见表1)。
4水平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2.2肥料运筹氮肥按30%作基肥,70%作追肥,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约在11叶展开时施用;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在耕翻前施用。
2.3试验概况试验于2007年6月14日播种,播量37.5kg/hm2,每个小区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6月14日喷除草剂,7月25日追施拔节肥并防治玉米螟,9月18日进行各小区测产,9月22日收获,单收单打计产。
3 结果与分析3.1农艺性状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玉米农艺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荔县玉米“3414”肥效试验
摘要为掌握玉米需肥规律,在大荔县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
结果表明: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225kg/hm2 60%氯化钾,玉米产量最高,达11 025kg/hm2,较不施肥增产4 175kg/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施用270kg/hm2 46%尿素、120kg/hm2 16%过磷酸钙、150kg/hm2 60%氯化钾,玉米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3.71。
关键词玉米;“3414”肥效试验;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
06-0149-02
为了掌握玉米的需肥规律,了解n、p、k 3种元素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土壤的供肥性能,特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以期指导农民科学施肥。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氮肥为46%尿素,山西丰喜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磷肥为16%过磷酸钙,云南昆明红云磷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60%氯化钾,俄罗斯—白俄罗斯生产。
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17。
1.2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位于大荔县沙底乡沙底村某农户的责任田,土质属绵沙土,肥力中等,井灌,土地平整,灌溉方便。
前茬为大蒜,平均产量30t/hm2。
0~20cm土壤养分含量为:速效氮36.71mg/kg、速效磷
25.51mg/kg、速效钾114.87mg/kg、有机质9.47g/kg。
1.3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14个处理(见表1),以处理1为对照。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40m2。
留苗5.55万株/hm2。
全生育期共施肥2次,氮肥和磷肥每次各施50%,磷肥一次施完。
6月10日苗期施第1次肥,7月4日大喇叭口期施第2次肥。
全生育期灌水3次,中耕除草3次,其他管理同大田。
9月4日成熟取样,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10的植株鲜重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平均单株鲜重0.82kg,较对照增加0.39kg,较处理2(无n区)增加0.35kg,较处理8(无p区)增加0.34kg,较对照4(无k区)增加0.32kg。
穗粒数、千粒重、株高、茎粗以处理10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73.9粒、43.7g、27.7cm、2.9cm。
处理7次之,平均植株鲜重0.80kg,较对照增加0.37kg,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154.1粒和41.0g;株高、茎粗分别增加26.3 cm、2.1cm。
处理6居第3位,平均植株鲜重0.73kg,较对照增加0.30kg,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123.0粒和40.4g;株高、茎粗分别增加25.2cm、1.8cm。
处理10、处理7、处理6的秃顶率分别较对照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分
别为4.3%、3.0%、4.1%。
2.2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施肥处理较对照显著增产。
以处理10产量最高,为11 025kg/hm2;处理7次之,为10 575kg/hm2处理6居第3位,为10 500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4 175 kg/hm2、3 725kg/hm2、3 650kg/hm2,增幅分别为60.9%、54.4%、53.3%。
处理10、处理7和处理6,较其他处理均表现极显著增产。
2.3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以处理10收益最高,施用46%尿素270 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225kg/hm2,合计投入1 836.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4 175 kg/hm2、增收6 26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
处理7施用46%尿素270kg/hm2、16%过磷酸钙180kg/hm2、60%氯化钾150kg/hm2,合计投入1 530.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3 725kg/hm2、增收5 587.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65。
处理6施用46%尿素270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150kg/hm2,合计投入1 476.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3 650kg/hm2、增收5 47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71。
处理3施用46%尿素135.0kg/hm2、16%过磷酸钙120kg/hm2、60%氯化钾150 kg/hm2,合计投入1 152.0元/hm2,和对照相比,施入后增收玉米2 500kg/hm2、增收3 750.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26。
3结论
以处理10,即n2p2k3组合产量最高,平均产量11 025 kg/hm2,较对照增产4 175kg/hm2、增加收益6 262.5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41;处理6平均产量10 500kg/hm2,较对照增产3
650kg/hm2、增加收益5 475.0元/hm2,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3.71。
说明推荐的最佳施肥水平既增产又增效,是最经济的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