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肥料的施用。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本次试验选择了常用的“3414”肥料进行田间试验,并对其效应进行分析与总结。

一、试验设计及方法1. 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在同一块土地上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施肥处理组(分别为施用“3414”肥料的不同比例),每个处理组设有3个重复,并且设置了对照组。

在整个试验期间,对各处理组的土壤性质、植株生长情况、产量等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

2. 试验方法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在试验前对土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包括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

在施肥前后,还对土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了监测,并对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定期观测和调查。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性质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施肥处理组的土壤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施用“3414”肥料的处理组中,土壤的氮磷钾含量普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肥料比例的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随之增加。

这一现象表明,“3414”肥料的施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2. 植株生长情况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马铃薯植株生长情况进行了定期观测和记录。

结果显示,在施用“3414”肥料的处理组中,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情况普遍优于对照组,包括植株的高度、叶片数量、叶片颜色等方面。

随着肥料比例的增加,植株的生长情况也明显提升。

这表明,“3414”肥料的施用对马铃薯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试验总结通过对“3414”肥料的田间试验分析与总结,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3414”肥料的施用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促进植株的生长;2. 随着“3414”肥料比例的增加,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产量也相应增加;3. 合理施用“3414”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3414肥料方案

3414肥料方案

肥料“3414”完全方案设计“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为便于汇总,同一作物、同一区域内施肥量要保持一致。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4-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0K0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 1 2 24 N2P0K2 2 0 25 N2P1K2 2 1 26 N2P2K2 2 2 27 N2P3K2 2 3 28 N2P2K0 2 2 09 N2P2K1 2 2 110 N2P2K3 2 2 311 N3P2K2 3 2 212 N1P1K2 1 1 213 N1P2K1 1 2 114 N2P1K1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选用处理2、3、6、11可求得在P2K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4、5、6、7可求得在N2K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6、8、9、10可求得在N2P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方程。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1、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2、试验作物品种选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3、试验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采集土壤样品;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土样。

小麦3414肥效试验

小麦3414肥效试验

小麦3414肥效试验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而肥料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不同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小麦3414肥效试验。

实验方法:选取相似的土地和天气条件下的两块小麦种植区,分别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每个区域又分别进行了不同氮肥的处理,共六组处理。

具体如下表:|组别|肥料类型|施肥量(kg/hm2)||:-:|:-:|:-:||1|无肥料|0||2|化肥|N:P2O5:K2O=120:60:60||3|有机肥|40||4|化肥+有机肥|N:P2O5:K2O=90:60:60+20||5|有机肥+化肥|N:P2O5:K2O=60:60:60+30||6|化肥|N:P2O5:K2O=180:60:60|在试验期间,我们对各组小麦施肥后的生育指标(株高,叶长,茎粗等)、产量和品质(粒径,蛋白质含量,筋度等)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实验结果:生育指标方面,在施肥处理下,小麦的生育状况较好,组别6的小麦生长最为迅猛,而组别1的小麦生长较差。

不同施肥组别之间差异较小。

产量方面,施肥处理组别的小麦产量均高于无肥料处理组别,其中组别6的小麦产量最高,可达到7023.3kg/hm2。

施肥组别之间差异显著,有机肥处理组别的产量最低,仅为3075.6kg/hm2。

总结: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但不应单一施用化肥或有机肥。

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组别的小麦产量虽较低,但其品质相对更好。

因此,在选择施肥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作物3414肥料试验方案

作物3414肥料试验方案

XXXX作物3414肥料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3414”试验,确定XXXX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生产实现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试验布设在…,地势平坦、整齐。

前茬……三、试验设计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完全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14个处理。

氮、磷、钾肥分别用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钾补充。

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3m×5m)。

区距50㎝。

指示品种XXXXXX,行距XX㎝,每小区种XX行,亩留苗密度XX 万。

各处理因子编码见下表。

其中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 0.5,3水平=2水平× 1.5。

根据历年肥料试验结果,本年度统一将2水平确定为:纯氮10公斤、纯磷8公斤、纯钾2公斤。

设置校正试验(不施肥)。

亩施肥量表小区(15㎡)施肥量表小区(15㎡)施肥量折算成化肥表注:尿素含N:46.4%;重过磷酸钙含P2O5:43 %;硫酸钾含K2O:45%。

四、测试项目:1、试验播种前和收获后(梅花取样)多点采集不同处理的土壤样品(播前取一个样,收获后每个小区均取样,取样深度0-20cm测试检测。

2、试验播种前和收获后各处理1m土壤水分。

3、各生育期植株生长量和田间叶面积系数变化。

五、记载要求田间试验记载和室内考种项目严格按照设计的记载表执行。

试验记载情况应包括如下基本信息:1、地址信息:省、县、乡、村、邮编、地块、农户姓名等;2、位置信息与气象因素:经度、纬度、海拔、气温、降水、日照等;3、土壤信息与施肥情况:土壤质地,施肥种类、数量等;4、田间管理信息:前茬、灌水、中耕、病虫害防治、生育性状调查、考种和经济产量测试等。

“3414”试验设计田间种植顺序图重复一重复二重复三。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

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分析与总结马铃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为了探究马铃薯肥料施用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们进行了“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

试验设计如下:在马铃薯种植区域选择合适的土地进行试验,将土地划分为四个区域。

每个区域施用不同的肥料组合,分别为:1. 第一区域施用有机肥料(猪粪)和化肥(氮磷钾肥)的混合物,比例为3:4:1。

2. 第二区域施用纯有机肥料(猪粪)。

3. 第三区域施用纯化肥(氮磷钾肥)。

4. 第四区域作为对照组,不施用任何肥料。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对四个区域进行了如下观测和测量:1. 对每个区域的土壤进行了初步分析,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指标。

2. 在马铃薯种植期间,对每个区域进行了定期的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3. 在收获期间,对每个区域的马铃薯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评估,包括单株产量、品质指标(如块茎外观、干物质含量等)。

经过试验的一系列观测和测量,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有机肥料与化肥的混合施用在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出最佳效果。

这可能是由于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化肥能够迅速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2. 纯有机肥料的施用也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虽然比不上有机肥料与化肥的混合施用效果。

3. 纯化肥的施用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由于纯化肥缺乏有机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物质。

4. 对照组没有施用任何肥料,导致了显著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适当的肥料施用对产量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料与化肥的混合施用效果更佳,但纯有机肥料的施用也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种植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组合,以达到最佳的产量和品质效果。

小麦3414肥效试验

小麦3414肥效试验

小麦3414肥效试验引言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受到了广大农民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科研人员们不断进行肥效试验,以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

本文即是基于这一背景,对小麦3414品种进行肥效试验的一个研究成果报告。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小麦3414品种在不同施肥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表现,以此来比较各种施肥方法的肥效,并为小麦生产中的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我国北方地区一个典型的小麦种植区作为试验地点。

2.试验对象:选择小麦3414作为试验对象,该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3.施肥处理:本次试验设置了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氮、磷、钾肥)、有机肥施用、复合肥施用和微量元素肥施用。

4.试验设计:采用了随机化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5.测定指标:主要测定了小麦3414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生长情况、产量表现以及经济效益。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1.生长调查结果通过对小麦3414品种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生长情况有着明显的影响。

不施肥处理下的小麦3414生长较为缓慢,株高和叶片颜色均不如其他处理组。

而有机肥和复合肥施用处理下的小麦3414生长情况较好,株高较高,叶片颜色翠绿。

2.产量表现在收获期进行的产量调查显示,不施肥处理下小麦3414产量最低,常规施肥和复合肥处理下的小麦3414产量较为稳定,而有机肥处理下的小麦3414产量最高。

微量元素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与有机肥处理相近。

3.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和成本进行对比发现,有机肥处理下的小麦3414产量较高,且施肥成本较低,因此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复合肥处理次之,微量元素肥处理相对较低,而不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差。

四、结论与建议1.通过本次试验可以看出,对于小麦3414品种而言,有机肥处理是最为合适的施肥方法,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节约施肥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大豆3414田间试验方案

大豆3414田间试验方案

2010年大豆“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我场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14个处理,各处理见表。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本试验将设14个处理,田间排列方式随即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中间分1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小区四周设行间道,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和调查。

大豆肥料效应试验方案1.试验点数:10个2.品种:垦鉴豆27(171),密度35万株/公顷,统一到种子公司领取。

3.施肥量:纯量9公斤/亩,N:P:K=1:1.3:0.3氮水平:N0=0kgN/亩,N1=1.73 kgN/亩,N2=3.46kgN/亩,N3=5.19kgN/亩。

磷水平:P0=0 kgP2O5/亩,P1=2.3 kg P2O5/亩,P2=4.6 kgP2O5/亩,P3=6.9 kgP2O5/亩。

钾水平:K0=0 kgK2O/亩,K1=0.5 kgK2O/亩,K2=1 kgK2O/亩,K3=1.5 kgK2O/亩。

4.肥料采用统一供肥品种:肥料在种子公司领取,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硫酸钾含K(50%)。

试验肥料采用一次基施。

5.小区设计:每区7行,行长8米,小区面积36.4平方米,小区采用随机区分组法,一次重复。

6.实验设计各小区施肥量如下表:7.试验小区排列图8.试验地号安排9.各试验点土地养分等级根据2009年化验结果10.试验记载及样品采集试验记载按附表填写。

“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

“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1. 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推荐采用“3414”设计方案,我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部分实施方案及“3414”扩展实施方案。

(2)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应用效果试验。

(3)配方肥校正试验3.“3414”完全实施方案全称为: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1)“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与码值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原因是此方案不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311—B”,“311—A”等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2)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3)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手册。

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3414”试验设计的码值方案处理X1X2X3号1000202231224202521262227232822092211022311322122111312114112根据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1. 试验目的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可以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设计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研究目的。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推荐采用“3414”设计方案,我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部分实施方案及“3414”扩展实施方案。

(2)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应用效果试验。

(3)配方肥校正试验
3.“3414”完全实施方案
全称为: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
(1)“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与码值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原因是此方案不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311—B”,“311—A”等含带有小数的码值。


(2)该方案除了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的拟合以外,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的拟合。

(3)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的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手册。

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肥料试验设计

根据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得到施肥量:
设X为施肥量,转化为1平方米施肥的克数:
Xkg*1000/10000(m2)=X/10(g)
每垄宽度为0.65米,6垄为3.9米,取正方形小区,面积为3.9*3.9=15.21 m2
此时再转化为1垄的施肥量:(X/10)*15.21/6=X*0.2535(g)。

尿素:含N为46%; 二氨:含P2O5为46%,含N18%; 硫酸钾:含K2O52% (具体可参照所购买的肥料标签)
每垄所用的肥料量为:
首先计算二氨的用量:
X*0.2535/46%
(二氨水平为0、45、90、135)
0——0(g);
1——24.8(g);
2——49.6(g);
3——74.4(g)。

(硫酸钾水平为0、45、90、135)
X*0.2535/52%
0——0(g);
1——21.9(g);
2——43.8(g);
3——65.8(g)。

(尿素水平为0、90、180、270)
X*0.2535/46%-相应的二氨用量*18%
设X为施肥量,转化为1公斤土壤施肥的克数,再有每盆为13公斤土壤,则每盆的施肥量为:Xkg*13*1000/150000*15公斤=X*0.0058(g)
同小区,先算二氨和硫酸钾,再算尿素
小区及盆栽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