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绩溪县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84 gk , 钾 为 4 m /g . m / g速效 9 gk。土 壤肥力 中等 。 22 供 试肥 料 . 氮肥 : % 尿素 , 4 6 山东 省 东平 湖产 ; 磷肥 : 1% 过磷 酸钙 ( 粒 型 ) 铜 陵 铜 官 山产 ; 肥 :0 氯 化 2 颗 , 钾 6% 钾 , 罗斯 产 ( 俄 红钾 ) 。 23 供 试 品种 .
表 1 瀛 洲 村 试 验 施 肥 方 案
和“ 徽省 ‘44 肥 效 试 验 总 体 方 案 ” 求 ,09年 安排 安 31’ 要 20
在瀛洲 镇瀛 洲 村 进 行 水 稻 “ 4 4 肥 效试 验 , 31 ” 通过 田间试
验 进一 步研 究 当地水稻 的最 佳施 肥量 , 以及如 何 提 高肥料 利用率 , 加 经济效 益 , 学施 肥提供 依 据 。 增 为科
关键 词 : 水稻 ; 3 1 ” 效试 验 ; 佳 施 肥 量 ; 荐 施 肥 量 。 “44 肥 最 推 中图分类号 ¥ 1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1 1 — 7— 2 07— 7 1 2 1 ) 1 6 0
本 试验 按照 农业 部 “ 土 配方 施 肥项 目的技术 规 范 ” 测
水 稻 品种 为两 优 一 号 , 常年 产 量 60g 0 k/
3 结果 与分 析
试 验 采 用 “ 4 4 最优 回归 设 计 , 验 小 3 1” 试 3 1 产量 分析 . 据 7月 8日、 2 8月 0日田间调查 观察 , 处 理 1和处 理 2株 高 明显 较 矮 , 色淡 黄 , 病 虫 害 , 理 叶 无 处

要 : 过 在 瀛 洲 村 进 行 水 稻 “ 4 4 肥 效 试 验 , 出该 地 水 稻 的 最 佳 施 肥 量 : 氮 1.9 g67 P O .5 g 通 31 ” 得 纯 2 6 k/ 6 m 、 2 5 0 k/ 4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肥料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小麦种植中,正确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

为此,我们进行了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以探究不同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岑村试验时间:2021年3月25日至6月10日试验方法:把小麦田随机分为4组,每组面积100m^2。

试验组1施用的是有机肥(猪粪、鸡粪),试验组2施用的是化肥(尿素、三元复合肥),试验组3施用的是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二者按1:1的比例混合施用),对照组则不施肥。

试验结果1. 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单株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有机肥、化肥和有机肥化肥混合施用对小麦单株产量均有增效作用。

其中,有机肥组小麦的单株产量最高,达到了102g,比对照组单株增产了32%。

2. 单位面积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对小麦的产量也有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组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到了5210kg/ha,比对照组提高了42%。

化肥组和有机肥化肥混合组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4%和38%。

3. 产量成分施肥还对小麦的产量成分有影响。

有机肥组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都高于其他组,这表明有机肥施用可以增加小麦的籽粒数量和单粒重量。

化肥组和有机肥化肥混合组的产量成分也略有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成分,提高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

其中,有机肥施用效果最佳,可以增加小麦的单株产量,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对小麦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也更为显著。

因此,在小麦的生产中,应根据土地条件、肥料来源和农业技术等因素进行科学施肥,以实现小麦产量的最大化。

第四讲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

第四讲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

21 单 因素 试验 方案 设计 .
或在辅助试验中对次要因素进行研究 。
1 试 验 方 案 的 统 一 性 和 可 比性 . 2
单 因素试验只研究 1 因素的效应,其设计要 个
点是 确 定 因素 的水 平范 围和 水平 间距 。 22 复 因素 试验 方案 设 计 .
221 基 本 概 念 ..
分 别 为 0 1 、0g 67 P、lP 分 别 为 0、 、0 2k/ 6m ,oP、2 5和 lk/6 m , O g67 这样 既 可控 制施 肥 范 围较宽 , 于获得 便
收 稿 日期 :0 6 0 — 2 2o— 2 3
维普资讯
5 9
和 定产 、 肥试 验 , 定 每种 作物 应 在 3个 以上 。
16 设 计 与统计 方 法要 统一 .
文章编号 :0 1 3 1 20 )2 0 5 — 3 10 - 6X(0 60 — 0 6 0
1 试验 方 案设计 原 则
试验 结 果必 须进 行统 计分 析 和 检验 ,不 同 的方
应 设 计统 一 的试验 方 案 ,便 于在 配方 分 区之 间 及不 同年 度之 间进 行对 比 ,便 于建 立统 一 的计算 机 分析 程序 和平 衡施 肥 的数据 库 。 试 验 中 , 了 要 比 在 除 较 的因 素外 , 其它 因素 均保 持不 变或 一致 。 注意 3 要
点 :1 设 肥底 ;2 设对 照 ;3 方 案 要具 有均 衡性 。 () () ()
下 面 以 2素 因肥 料 为例说 明复 因素 肥料 类 型及
其设 计 方 法 。 2221 ... 2因素 3水 平 9处理 完 全均衡 设计
2 . ; 个 相邻 的施 肥 量 应有 足 够 的差 异 , P、 0倍 两 对 K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共59页文档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共59页文档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 基本要求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行相称。——韩非

玉米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玉米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设计

玉米肥效田间试验
一.试验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吉林省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以及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肥料效益,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种子:
供试种子为先玉335,该品种田间表现幼苗长势较强,成株株型紧凑、清秀,气生根发达,叶片上举。

其籽粒均匀,杂质少,商品性好,高抗茎腐病,中抗黑粉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及感大斑病,小班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田间表现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好,早熟抗倒。

(二)供试肥料
尿素(N :46%)二胺(N :18% P
2O
5
:46%)硫酸钾(K
2
O:50%)
三.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3个因素,3个水平,9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

3水平的含义: 2水平指吉林省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 3水平
=2水平*1.5。

最佳施N量=160kg /hm 2,最佳施P
2O
5
量=64kg /hm 2,最佳施K
2
O
量=80kg /hm 2。

四.小区排列:
小区设计:试验小区面积为40 m2,长7.7m ,宽5.2m ,垄宽0.65m ,共8垄。



五.调查记载
按试验方案要求定期调查,并做详细记录。

如出苗时间,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等时值出苗后多少天,定期(苗期,拔节期,成熟期)调查株高、茎粗等。

六.收获考种
作物收获期采样土壤及植株样品。

理论测产并考种。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技术规范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0K0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 1 2 24 N2P0K2 2 0 25 N2P1K2 2 1 26 N2P2K2 2 2 27 N2P3K2 2 3 28 N2P2K0 2 2 09 N2P2K1 2 2 110 N2P2K3 2 2 311 N3P2K2 3 2 212 N1P1K2 1 1 213 N1P2K1 1 2 114 N2P1K1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 (1)常规施肥:蔬菜的施肥种类、数量、时期、 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大多数农户的生 产习惯进行。 (2)优化施肥:即蔬菜的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 肥技术,可以是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科 技种菜能手采用并经土壤肥料专家认可的优化施 肥技术方案作为试验处理。 基础施肥试验是生产应用性试验,可将小区 面积适当增大,不设置重复。
建议测定内容
产量: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生物量;收 获期可食部分产量。
养分:不同生长阶段植株全氮含量、 吸收量。
品质:Vc;硝酸盐等。4.试验实施Fra bibliotek(1)试验地选择
●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 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
●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 块;
●试验地应避开靠近道路、有土传病害、堆 肥场所或者前期施用大量有机肥等地块。
建议测定内容 产量:可食部分产量。 品质:Vc;硝酸盐等。
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2)
在优化施肥量基础上,设3个处理: (1)农民习惯施肥; (2)考虑基追比(3:7)分次优化施肥,根据 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 (3)氮肥全部用于追肥,按蔬菜营养规律分 次施用。
各地根据蔬菜种类,依据氮素营养需求规律和氮素营养 关键需求时期,以及灌溉管理措施来确定优化追肥次数。
试验设置3个处理:(以优化施肥量比为基础) (1)农民传统肥水管理(常规灌溉模式,如沟灌或漫
灌,习惯灌溉施肥管理)。 (2)优化肥水模式(在常规灌溉模式如沟灌或漫灌下,
依据作物水分需求规律调控节水灌溉量)。 (3)新技术应用(滴灌模式,依据作物水分需求规律
调控灌溉量)。 其中处理2和3,施肥按照不同灌溉模式的优化
目 标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生产的条件下,在大田中研究作物对各项处理的 反应的科学试验方法。
2.任务: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下
来研究土壤、作物和肥料三者的关系及其调节措 施,为不断培肥土壤、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改 善品质、保护环境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二、特点
1.优点
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生产,能反映当地农业 生产真实情况 不需要特殊设备,适于开展群众性科学研究
有专门记载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项目,认真记录 应特别包括-环境变化、生长状况、意外情况 记录一般用铅笔,写错时用铅笔划去重写
五、实验的收获
1. 收获的准备工作
(1)适时收获-成熟前3-5天 (2)划出除地-小区局部地方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意外的损 失,如牲畜踏伤、病虫危害、缺苗断垄等,收获前可将该部分 剔除,这种措施叫做“除地” (3)保护行清除-在收获前1-2天先收获 (4)考种取样-收获前一天,在小区内随机取样,作好标 签,其产量计入小区总产量 (5)其它-标签、布(网)袋、收获、脱粒、工具等
20 m2 )
微型小区试验--小区面积4m2左右,条件易控制,但
农业技术方面不具备代表性,适于探索性、观察性或示 踪性肥料试验
第二节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
试验方法设计的核心是提高试验精 确度,而影响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试验 误差,误差只能缩小,不能消除。因此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始终有两点要求: (1)尽可能缩小试验误差;(2)正确 估计误差大小。
2. 小区的划分
试验必须设置保护行 小区间不需保护行
3. 施肥 4. 播种或移栽 5. 其它工作
试验布置后,必须重新检查一遍,发现错误或 缺点,应尽可能设法改正或补救,并记录下来 每小区要有试验牌,上写明小区号及处理代号
四、田间管理与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主要包括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蔬菜和果树作物田间试验。

4.1 大田作物肥料效应田间试验4.1.1试验目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4.1.2试验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设计,取决于试验目的。

对于一般大田作物施肥量研究,本规范推荐采用“3414”方案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研究目的选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部分实施方案或其他试验方案。

4.1.2.1 “3414”完全实施方案“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表1)。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推荐施肥量,1水平(指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指过量施肥)=2水平×1.5。

如果需要研究有机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效应,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处理。

表1 “3414”试验方案处理(推荐方案)试验编号处理N P K1 N0P0K00 0 02 N0P2K20 2 23 N1P2K2 1 2 24 N2P0K2 2 0 25 N2P1K2 2 1 26 N2P2K2 2 2 27 N2P3K2 2 3 28 N2P2K0 2 2 09 N2P2K1 2 2 110 N2P2K3 2 2 311 N3P2K2 3 2 212 N1P1K2 1 1 213 N1P2K1 1 2 114 N2P1K1 2 1 1该方案可应用14个处理进行氮、磷、钾三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还可分别进行氮、磷、钾中任意二元或一元效应方程拟合。

例如:进行氮、磷二元效应方程拟合时,可选用处理2~7、11、12,求得在以K2水平为基础的氮、磷二元二次效应方程;选用处理2、3、6、11可求得在P2K2水平为基础的氮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4、5、6、7可求得在N2K2水平为基础的磷肥效应方程;选用处理6、8、9、10可求得在N2P2水平为基础的钾肥效应方程。

此外,通过处理1,可以获得基础地力产量,即空白区产量。

其具体操作参照有关试验设计与统计技术资料。

4.1.2.2 “3414”部分实施方案试验氮、磷、钾某一个或两个养分的效应,或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3414”完全实施方案,可在“3414”方案中选择相关处理,即“3414”的部分实施方案。

这样既保持了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总体设计的完整性,又考虑到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特点和不同试验目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如有些区域重点要试验氮、磷效果,可在K2做肥底的基础上进行氮、磷二元肥料效应试验,但应设置3次重复。

具体处理及其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列于表2。

表2 氮、磷二元二次肥料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处理编号“3414”方案处理编号处理N P K1 1 N0P0K00 0 02 2 N0P2K20 2 23 3 N1P2K2 1 2 24 4 N2P0K2 2 0 25 5 N2P1K2 2 1 26 6 N2P2K2 2 2 27 7 N2P3K2 2 3 28 11 N3P2K2 3 2 29 12 N1P1K2 1 1 2上述方案也可分别建立氮、磷一元效应方程。

在肥料试验中,为了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参数,一般把试验设计为5个处理:空白对照(CK)、无氮区(PK)、无磷区(NK)、无钾区(NP)和氮、磷、钾区(NPK)。

这5个处理分别是“3414”完全实施方案中的处理1、2、4、8和6(表3)。

如要获得有机肥料的效应,可增加有机肥处理区(M);试验某种中(微)量元素的效应,在NPK基础上,进行加与不加该中(微)量元素处理的比较。

试验要求测试土壤养分和植株养分含量,进行考种和计产。

试验设计中,氮、磷、钾、有机肥等用量应接近肥料效应函数计算的最高产量施肥量或用其他方法推荐的合理用量。

表3 常规5处理试验设计与“3414”方案处理编号对应表处理编号“3414”方案处理编号处理N P K空白对照 1 N0P0K00 0 0 无氮区 2 N0P2K20 2 2 无磷区 4 N2P0K2 2 0 2 无钾区8 N2P2K0 2 2 0氮磷钾区 6 N2P2K2 2 2 24.1.2.3 其它试验方案各地可以结合几年来的“3414”试验结果,布置单因素多水平高产高效肥料运筹试验,为农业高产高效提供科学施肥配方。

对于丘陵山区、黄土高原区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技术推广水平,进行肥料梯度试验、配比试验、肥料运筹试验和施肥方法试验及相应的验证试验。

4.1.3试验实施4.1.3.1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整齐、肥力均匀,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坡地应选择坡度平缓、肥力差异较小的田块;试验地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及院、林遮荫阳光不充足等特殊地块。

同一田块不能连续布置试验。

4.1.3.2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本规范中大田作物是指大田中种植的粮食、油菜、棉花、大豆等作物,田间试验应选择当地主栽的大田作物品种或拟推广品种。

4.1.3.3 试验准备整地、设置保护行、试验地区划;小区应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试验前采集土壤样品;依测试项目不同,分别制备新鲜或风干土样。

4.1.3.4 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一般设3~4个重复(或区组)。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区组间允许有差异。

同一生长季、同一作物、同类试验在10个以上时可采用多点无重复设计。

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20~50m2,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3m,中耕作物不小于4m。

4.1.3.5 试验记载与测试参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2002)执行,试验前采集基础土样进行测定,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进行考种和生物与经济产量测定。

必要时进行植株分析,每个县每种作物应按高、中、低肥力分别各取不少于1组3414试验中1、2、4、8、6处理的植株样品;有条件的地区,采集3414试验中所有处理的植株样品。

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汇总表见附表1。

4.1.4试验统计分析常规试验和回归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参见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或其他专业书籍。

4.2 蔬菜肥料田间试验4.2.1试验设计目的本规范肥料田间试验设计推荐“2+X”方法,分为基础施肥和动态优化施肥试验两部分,“2”是指各地均应进行的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2个处理为基础的对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中常规施肥是当地大多数农户在蔬菜生产中习惯采用的施肥技术,优化施肥则为当地近期获得的蔬菜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技术;“X”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类蔬菜可能存在一些对生产和养分高效有较大影响的未知因子而不断进行的修正优化施肥处理的动态研究试验,未知因子包括不同种类蔬菜养分吸收规律、施肥量、施肥时期、养分配比、中微量元素等。

为了进一步阐明各个因子的作用特点,可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安排试验,目的是为确定施肥方法及数量、验证土壤和植物养分测试指标等提供依据,X的研究成果也将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提供参考,最终形成新的测土配方施肥(集成优化施肥)技术,有利于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

4.2.2基础施肥试验设计基础施肥试验取“2+X”中的“2”为试验处理数:(1)常规施肥,蔬菜的施肥种类、数量、时期、方法和栽培管理措施均按照当地大多数农户的生产习惯进行;(2)优化施肥,即蔬菜的高产高效或优质适产施肥技术,可以是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科技种菜能手采用并经土壤肥料专家认可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作为试验处理。

基础施肥试验是生产应用性试验,可将小区面积适当增大,不设置重复。

4.2.3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设计“X”表示根据试验地区、土壤条件、蔬菜种类及品种、适产优质等内容确定,确定急需优化的技术内容方案,旨在不断完善优化处理。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可与基础施肥试验的2个处理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也可单独布置试验。

“X”动态优化施肥试验需要设置3-4次重复,必须进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至少有3年以上的试验结果。

“X”主要针对氮肥优化管理,包括5个方面的试验设计,分别为:X1,氮肥总量控制试验;X2,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3,有机肥当量试1 说明:表4中,0水平:指不施该种养分;1水平: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的70%;2水平:指适合于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推荐值;3水平: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为2水平氮肥适宜推荐量的1.3倍。

4.2.3.2 氮肥分期调控试验(X2)蔬菜作物在施肥上需要考虑肥料分次施用,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为了优化氮肥分配,达到以更少的施肥次数,获得更好效益(养分利用效率,产量等)的目的,在优化施肥量的基础上,设置3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2)考虑基追比(3:7)分次优化施肥,根据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3)氮肥全部用于追肥,按蔬菜营养规律分次施用。

各地根据蔬菜种类,依据氮素营养需求规律和氮素营养关键需求时期,以及灌溉管理措施来确定优化追肥次数。

一般情况下,推荐追肥次数见表5,如果生育期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追肥次数。

每次推荐氮肥(N)量控制在2-7 kg/亩。

表5 不同蔬菜及栽培灌溉模式下推荐追肥次数追肥次数蔬菜种类栽培方式畦灌滴灌露地2-4 5-8 叶菜类设施3-4 6-9露地5-6 8-10果类蔬菜设施一年两茬5-8 8-12一年一茬10-12 15-18 4.2.3.3 有机肥当量试验(X3)目前在蔬菜生产中,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很普遍。

按照有机肥的养分供应特点,养分有效性与化肥进行当量研究。

试验设置6个处理(表6),分别为有机氮和化学氮的不同配比,所有处理的磷、钾养分投入一致,其中有机肥选用当地有代表性并完全腐熟的种类。

表6 有机肥当量试验方案处理试验编号处理有机肥提供氮占总氮投入量比例化肥提供氮占总氮投入量比例肥料施用方式1空白-- -- --2 M1N0 1 0 有机肥基施3 M1N21/3 2/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4 M1N11/2 1/2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5 M2N12/3 1/3 有机肥基施、化肥追施6 M0N10 1 化肥追施注:其中有机肥提供的氮量以总氮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