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县十里铺乡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襄城县十里铺乡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襄城县十里铺乡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作者:谢会芳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9期襄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谢会芳一、实验目的严格按照《河南省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个处理玉米产量,筛选出适合当地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标准,为当地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襄城县十里铺乡鲁内村北地。
三、试验地块选择(一)地块土壤类型潮土。
(二)地块基本情况长方形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
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450kg/667m2。
(三)该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有机质9.7g/kg、全氮0.78g/kg、速效磷5.7mg/kg、缓效钾189mg/kg、速效钾80mg/kg、pH值8.2。
四、试验作物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五、试验方法(一)试验设计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1设计,“3414”是指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试验(见附表1),3因素指氮(N,下同)、磷(P2O5,下同)、钾(K2O,下同)。
4水平中,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为2水平的0.5倍,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为过量施肥水平)。
(二)施肥水平与施肥品种此“3414”试验是在不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进行的,施肥水平(见附表2)。
加锌处理每667m2施七水硫酸锌(含锌20%)1kg。
施肥品种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含量为14%)、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
磷肥、钾肥及40%的氮肥为底肥于7月17日施用,大喇叭口期(7月26日)追施60%的氮肥,施肥均匀。
(三)田间农事操作记载与管理1、试验地点:襄城县十里铺乡鲁内村北地谢根芳田块。
2、地形地貌:长方形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
3、供试土壤:土类是潮土,土种是壤土,质地是黄壤土;肥力水平中等。
4、前茬作物:小麦,产量水平是450kg/667m2。
5、前茬作物施肥情况:有机肥用量为0kg/667m2、N为13.2kg/667m2,P2O5为7.7kg/667m2,K2O为3.85kg/667m2。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广泛种植和重视。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肥料的使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了探究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并就此进行了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规模较大的玉米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进行的时间是在玉米生长的主要季节内。
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玉米肥料配方,分别是氮、磷、钾混合肥料、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
每种肥料都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了施用。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状态观察在肥料施用后,我们对玉米的生长状态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生长状态最好,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生长势头强劲。
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的生长状态稍显较差,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没有那么理想。
2. 产量比较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我们对三种不同配方肥料的玉米进行了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最高,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相对较低。
三、试验结论通过对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不同配方的肥料对玉米的生长状态、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的生长效果影响最为显著。
3. 在玉米种植中,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配方,并确保适量施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四、建议2. 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或不足,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影响作物生长效果。
3. 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肥料配方和施用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效应。
以上就是我们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的报告,希望可以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肥料使用的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肥料的利用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讨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试验,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统计,对于玉米肥料利用率进行了总结。
以下是我们的试验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1.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玉米肥料利用率。
3.为提高玉米的肥料利用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山地、坡地和平原等不同地形进行试验,针对不同地形进行相应的施肥方案设计。
主要施肥处理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不同比例和施用方式,以及不同时间的施肥和肥料包衣等处理。
试验设立了对照组,用于比较各处理的效果。
三、试验结果1.生长状况观察经过实地观察,发现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
氮肥对于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颜色有着显著影响,磷肥和钾肥对玉米的根系生长和抗逆能力有一定影响。
2.产量数据统计通过对不同处理下的玉米产量进行数据统计,发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对玉米产量有着显著影响。
氮肥的施用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磷肥对于玉米的籽粒形成有着重要作用;钾肥的施用可以增加玉米的抗风抗倒性,从而间接提高产量。
3.肥料利用率分析针对产量数据和施肥量的统计结果,我们计算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的玉米肥料利用率。
发现在合理施肥条件下,玉米对氮肥的利用率最高,其次是对磷肥的利用率,钾肥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且不同地形和不同施肥方式对于肥料利用率也有一定影响,需要结合具体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合理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应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求,科学施肥。
2.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控释氮肥、有机肥等方式来提高氮肥利用率。
3.应该根据具体地形和土壤状况进行施肥方案设计,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玉米的产量。
4.在施肥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肥料包衣等技术手段,以提高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摘要】本次玉米肥料效应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设计与方法的详细描述,对玉米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了玉米产量统计分析和品质分析。
对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且土壤肥力的变化与玉米生长和产量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各肥料对玉米的影响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结论中总结了本次试验的主要发现和对玉米肥料效应的深入认识,为农田肥料管理和玉米种植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玉米, 肥料效应, 试验分析, 报告, 试验设计, 方法, 生长情况, 产量统计, 品质分析, 土壤肥力变化, 总结1. 引言1.1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营养支持,其中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种类和用量的肥料进行施用,并对玉米生长情况、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评估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通过对试验设计与方法的合理安排和严谨实施,我们记录了玉米生长情况的各项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在观察玉米生长情况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的影响,以及各阶段的生长特点。
在产量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肥料的施用方式和剂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显著,从而为肥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玉米品质分析中,我们关注了玉米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以及与肥料施用方式的关联。
土壤肥力变化分析表明,不同肥料的施用会对土壤肥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后续作物的种植效果。
通过本次试验的分析,我们对玉米肥料效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展开讨论。
2. 正文2.1 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化试验设计,共设置了5种不同的肥料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试验田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评估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对于实现玉米高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
玉米的肥料施用量和方式对于其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取了一块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玉米试验田,将其划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有机肥组(施用有机肥),化肥组(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结果与分析:在施肥后的生长期间,我们对玉米植株的株高、叶片颜色、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株高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得最高(平均株高150厘米),其次是化肥组(平均株高130厘米),有机肥组(平均株高120厘米),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最差(平均株高100厘米)。
叶片颜色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片饱满,光泽度高。
化肥组和有机肥组的叶片颜色相对较浅,叶片质量较差。
对照组的叶片呈现出黄绿色,叶片薄弱。
叶绿素含量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了2.5mg/g,其他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肥组(2.0mg/g),化肥组(1.5mg/g),对照组(1.0mg/g)。
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机肥和化肥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量,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
在玉米种植中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玉米的高效种植。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8篇第1篇示例: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肥料则是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探讨和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
我们在田间随机选择了几块相似的地块作为实验区,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在不同地块上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
经过一季的玉米种植生长周期后,我们对不同处理组的玉米产量以及养分吸收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有明显的效果。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用化肥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不过,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降低了玉米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的生长阶段,及时合理施肥,可以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科学施肥技术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在本次田间试验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肥料施用不均匀、养分流失等问题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而且,由于土壤肥力和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肥料利用率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
通过田间试验总结,我们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科学施肥技术、及时合理施肥等是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探索更多有效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方法,为我国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第2篇示例: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养分支持,尤其对氮、磷、钾等肥料需求量较大。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

玉米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总结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肥料利用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探究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情况,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并总结了相关数据,希望对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根据我们的田间试验数据,玉米的肥料利用率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等。
在试验中,我们分别设立了不同的肥料施用处理,观察了玉米的生长情况和产量,最终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施肥量对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非常大。
在试验中,我们设置了不同的施肥量处理组,发现适量的肥料施用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但是过量施肥则会导致肥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肥量来科学确定施肥量,避免盲目追求高产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施肥时间也对玉米肥料利用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试验中,我们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进行了施肥处理,结果发现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施肥对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追肥和秋肥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要,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施肥方法也是影响玉米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试验中,我们比较了不同的施肥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发现不同的施肥方法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
合理选择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同时也可以减轻环境负担。
玉米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特点、气候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我们的田间试验,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提高玉米肥料利用率的建议: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肥量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比例,避免过量施肥和施肥不足的情况发生。
合理施肥时间,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和秋肥,协调作物的养分需求和肥料的供应。
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包括基础施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而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玉米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试验选择了常用的化肥和有机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对比它们在不同用量下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玉米种植的肥料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有效的肥料管理方案。
一、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取了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土壤条件较为一致的地块进行试验。
2. 实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设定了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肥料处理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3. 肥料处理:选取了常用的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进行试验。
不同种类肥料的用量分别设置为0、30kg/亩、60kg/亩、90kg/亩。
4. 作物管理:种植玉米时,统一用机械化种植,保持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
5. 数据记录:在玉米成熟收获前,对试验地块进行定期观测和数据记录,并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玉米产量:经过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不同用量和不同种类的肥料对玉米产量确实有显著影响。
在不同用量下,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存在差异。
在相同用量下,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尿素,有机肥料效果相对较弱。
在不同种类肥料的最佳用量上,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肥的最佳使用量为60kg/亩,尿素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有机肥料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
三、结论四、建议1. 加强土壤管理:定期进行土壤化学性质测试,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并加强土壤施肥和培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2. 科学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根据玉米生长期和需求特点合理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城县十里铺乡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严格按照《河南省夏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各个处理玉米产量,筛选出适合当地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标准,为当地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
襄城县十里铺乡鲁内村北地。
三、试验地块选择
(一)地块土壤类型
潮土。
(二)地块基本情况
长方形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
前茬作物为小麦,产量为450kg/667m2。
(三)该地块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有机质9.7g/kg、全氮0.78g/kg、速效磷 5.7mg/kg、缓效钾189mg/kg、速效钾80mg/kg、pH值8.2。
四、试验作物
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五、试验方法
(一)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1设计,“3414”是指3因素、4水平、
14个处理的试验(见附表1),3因素指氮(N,下同)、磷(P2O5,下同)、钾(K2O,下同)。
4水平中,0水平为不施肥,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为2水平的0.5倍,3水平为2水平的1.5倍(为过量施肥水平)。
(二)施肥水平与施肥品种
此“3414”试验是在不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进行的,施肥水平(见附表2)。
加锌处理每667m2施七水硫酸锌(含锌20%)1kg。
施肥品种氮肥选用尿素、磷肥选用过磷酸钙(含量为14%)、钾肥选用进口氯化钾。
磷肥、钾肥及40%的氮肥为底肥于7月17日施用,大喇叭口期(7月26日)追施60%的氮肥,施肥均匀。
(三)田间农事操作记载与管理
1、试验地点:襄城县十里铺乡鲁内村北地谢根芳田块。
2、地形地貌:长方形地块,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
3、供试土壤:土类是潮土,土种是壤土,质地是黄壤土;肥力水平中等。
4、前茬作物:小麦,产量水平是450kg/667m2。
5、前茬作物施肥情况:有机肥用量为0kg/667m2、N为13.2kg/667m2,P2O5为7.7kg/667m2,K2O为3.85kg/667m2。
6、供试玉米:品种是郑单958,种植密度为4000株/667m2。
7、供试玉米施肥情况:按方案中要求施用。
8、病虫草害发生情况:7月18日人工拔草1次,7月19日喷洒1次微肥和防治病虫的药。
9、灌水情况:无浇水;从6月11日播种至9月23日收获,共降雨17次,合计412.8mm。
(四)玉米生育动态记载表(详见表3)
六、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试验结果(详见表4)
(二)试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5(N2P2K2+Zn)玉米产量577.86kg/667m2,高于其他处理,位居第1。
处理7(N2P3K2)玉米产量555.53kg/667m2,位居第2。
由此可见,处理15和处理7施肥方法都适宜在襄城县十里铺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