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间试验方案复习过程
大豆生产试验试验方案

大豆生产试验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咱为啥要搞这个大豆生产试验呢?就是想看看哪种种植方法、哪种大豆品种能让大豆产量更高、质量更好,这样以后咱种大豆就能更有把握,赚更多的钱或者让大家都能吃到更好的大豆制品啦。
二、试验地点。
咱找了一块地,这块地得有代表性。
就选在村东头那片平坦又肥沃的大田,这地之前种过玉米,土壤肥力比较均匀,周围的灌溉和排水条件也都不错,而且离村子近,方便咱们平时去照顾这些大豆宝宝。
三、试验材料。
1. 大豆品种。
选了三个不同的大豆品种,一个是本地老品种“黄胖子”,这个品种一直以来在咱这儿适应得挺好,就是产量不太稳定。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绿巨人”,听说这个品种在别的地方产量高得很,咱也想试试在咱这儿咋样。
另外一个是新培育的品种“黑珍珠”,说是抗病性特别强,咱就把它也拉来比试比试。
2. 肥料。
准备了有机肥,就是咱村里那些家畜粪便堆肥的,肥力持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再加上一些复合肥,氮磷钾配比合理的那种,给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及时补充各种营养。
四、试验设计。
1. 小区划分。
把这块大田分成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大概是50平方米。
就像给每个品种和施肥方法都划了个小地盘,让它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好好表现。
每个小区之间用小垄隔开,防止不同小区的大豆互相串门儿,影响试验结果。
2. 品种和施肥处理组合。
这9个小区呢,咱这么安排。
3个小区种“黄胖子”,3个种“绿巨人”,3个种“黑珍珠”。
在每个品种的3个小区里,1个小区施有机肥,1个小区施复合肥,还有1个小区一半施有机肥一半施复合肥,看看不同施肥方式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五、试验方法。
1. 播种。
在合适的播种季节,也就是谷雨前后吧,把大豆种子播下去。
每个小区的播种密度都一样,行距大概是50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就像给大豆宝宝们安排好了座位,让它们舒舒服服地生长。
播种深度大概3 5厘米,播完后轻轻地盖上土,就像给它们盖了层小被子。
2. 田间管理。
浇水:根据天气情况来浇水。
第二节 大豆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

第二节大豆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一、生育期调查标准1.播种期播种当日的日期。
2.出苗期50%以上的子叶出土并离开地面的日期。
3.分枝期50%的植株出现二节分枝的日期。
无分枝,可按第二片复叶刚展平时作为分枝期。
4.始花期开花株数达10%以上的日期。
5.盛花期开花株数达50%以上的日期。
6.末花期90%以上植株己开完花的日期。
7.结荚期幼荚长度为2cm以上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
8.鼓粒期豆荚放平籽粒显著凸起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
9.成熟期籽粒完熟(粒形、种皮呈品种固有的形状和颜色,用指甲不能刻伤)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
10.收获期收获当日的日期。
11.生育期指出苗到成熟的日期。
12.封垄期从地头目测大豆行间1.5m远以外叶片互相交叉,看不清地面的日期。
二、生长发育状况1.株高自子叶痕到主茎生长点的高度。
2.茎粗自子叶痕到真叶节间较扁的一侧直径长度。
3.叶大小调查功能叶片中间小叶的叶长和叶宽(不同生育期的功能叶片指各时期时自上向下数第二个全展的复叶)。
4.叶面积指数指单位面积上的绿叶面积,即每平方米土地上绿叶的平方米数。
叶面积侧定用打孔称重法。
具体操作过程为:(1)根据取样面积和密度确定株数;(2)将主茎和分枝叶片分开摘落;(3)将完好无损的叶片10片一组对齐主脉,叠撂在一起;(4)在叶片的中上部打孔,生育前期每片叶打孔一个,生育中后期叶片大,可打三个孔,一般每个样品打孔100个;(5)称烘干后的叶片和小孔叶片干重;(6)计算:叶片总面积(m)=叶片总干重×小孔叶片面积/小孔叶片干重小孔叶片面积=半径×3.1416按叶片总面积、计算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每公顷绿叶面积(m)/10000m5.干物重指地上部各器官(包括茎、叶片、叶柄、花、英、粒)烘干称得的重量。
方法为将样品按不同器官分开,放在烘箱中,105℃烘干半小时,然后降至80℃烘干直到恒重后称重。
叶片比茎干得快,宜适当早称。
大田实验实施方案

大田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大田实验的方式,对不同种植条件下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对象本次实验选择水稻和小麦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分和光照条件下进行种植。
三、实验地点实验地点选择在农田中,分别选取不同土壤肥力的地块进行实验。
四、实验步骤1. 土壤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不同肥力的土壤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土壤质地均匀。
2. 种植作物:按照实验设计,分别在不同地块种植水稻和小麦,注意保持种植密度的一致性。
3. 施肥浇水:根据实验要求,在不同地块分别施加不同量的肥料和水分,确保每个地块的作物生长条件不同。
4. 养护管理: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保证作物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5. 观察记录:定期对不同地块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生长速度等方面的数据。
五、实验数据处理1. 数据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地块作物生长情况的差异性。
2. 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直观地呈现不同种植条件下作物生长情况的对比。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大田实验的实施,我们得出了不同种植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也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实验地点进行作业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实验人员和作物的安全。
3.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地点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八、实验总结本次大田实验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对于今后的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希望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农业生产贡献更多的科学和技术成果。
以上就是本次大田实验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农业科研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大豆田间试验方案

应用化学三班施东洋 03095306
大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我场采用“富万钾拌种”“汉枫混合肥完全实施方案。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9个处理,各处理见表。
1指当地推荐施肥量,。
本试验将设9个处理,田间排列方式随即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中间分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小区四周设行间道,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和调查。
大豆肥料效应试验方案
1.试验点数:3个
2.品种:黑河52,黑河53,登科1号。
统一领取。
3.施肥量:纯量 16公斤/亩
4.肥料采用统一供肥品种:肥料统一领取试验肥料采用一次基施。
5.小区设计:每区8行,行长8米,小区面积 48平方米,小区采用随机区分组法,3次重复。
6.实验设计各小区施肥量如下表:
7.试验小区排列图
8.试验地号安排。
《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是一门针对大豆发展发育过程中的管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的课程。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大豆的发展特点、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1. 第一讲:大豆发展特点及发展期管理- 大豆的发展发育特点- 大豆的发展期划分及管理要点2. 第二讲: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大豆病害及防治措施- 常见大豆虫害及防治方法3. 第三讲:大豆施肥管理技术- 大豆对养分的需求- 大豆施肥的时机和方法4. 第四讲:大豆的灌溉管理- 大豆的水分需求- 大豆的灌溉技术5. 实践操作课:田间管理技术实操- 大豆种植技术实践- 大豆病虫害防治实操- 大豆施肥灌溉实践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教室讲解、PPT演示等方式,系统地介绍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书籍和论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 网络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大豆田间管理技术动态。
四、作业设计与评判1. 教室作业:每周安置一定量的阅读任务和练习题,稳固学生的理论知识。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编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题撰写一篇关于大豆田间管理技术的论文,展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4.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
五、课程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对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大豆的田间管理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学生的进修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砚的支持与配合!。
4 任务四 大豆田间测

商丘商贸学校种植专业
一、大豆田间测产
• 大豆子粒成熟时,应及时收获。先在测产田中采用对角线选择测产小 区5个。按下列方法测产: • 1、取样采点 在生长整齐并有代表性的地段,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 • 2、测株行距 在所取样点内,每点测11行的总宽度,除以10求出平 均行距。再取2行各5米长,数出株数,求出平均株距。计算667m² 株 数。 • 3、查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 在所测样点内,连续查30株,数取每株有 效荚数和每荚的实粒数,计算出单株平均有效荚数及平均荚粒数。 • 4、计算并预测产量 先估测该品种的百粒重。再估测单位面积产量。 • 每667m² 产量(Kg)=每667m² 株数×单株有效荚数×每荚实粒数 • ×百粒重×10-5 • 生产中的实际单产,由于收获、运输及脱粒等造成炸荚落粒损失,一 般与理论测定相差10---15%。
二、收获与贮藏
• 大豆的收获期,因收获方法不同而异。 • 人工收获 黄熟末期,此时叶片已经大部分脱落, 茎和荚全变为黄褐色,籽粒与荚壳脱离,呈现本 品种固有色泽,摇动植株有响声。 • 机械联合收割 完熟初期,此时叶已全部脱落, 茎荚和子粒都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变硬, 摇动植株有清脆响声。 • 大豆子粒因富-10º С,同时注意仓内 温度的变化,并做好定期检查。
作业
• 1、简述大豆测产的步骤 • 2、简述大豆收获时的形态特征
大豆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大豆试验示范实施方案一、前言。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我们制定了本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大豆的指导和帮助。
二、试验示范内容。
1. 选取适宜的试验示范地点,确保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符合大豆生长的要求。
2. 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包括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和抗逆性强的品种。
3. 对大豆的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示范,确保大豆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
4. 对大豆的田间管理、采收和加工技术进行示范,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三、试验示范步骤。
1.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作为试验示范地,进行深翻和施肥,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确保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3.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生长习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大豆植株之间的通风和透光。
4. 施肥和灌溉,根据大豆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确保大豆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防治大豆的病虫害,保证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6. 田间管理,定期松土、除草、追肥,保证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7. 采收和加工,根据大豆的生长期和成熟度,科学采收和加工,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四、试验示范效果。
通过试验示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效果:1. 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2. 推广适宜的大豆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3. 促进当地大豆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
4. 增加大豆的供应量,保障粮食安全。
五、结语。
大豆试验示范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大豆生产技术、增加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方案的推广和实施,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种植技术支持,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13 大豆

实验13 大豆、棉花田间测产与室内考种一、实验目的1.学习大豆、棉花产量测定的标准与方法。
2.学会利用所测数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大豆、棉花产量提出建议。
二、实验用具及材料皮尺、钢卷尺、托盘天平、电子天平、大田大豆、棉花、尼龙种子袋、标签三、实验内容(一)大豆田间测产与室内考种大豆是豆科作物的典型代表,是山西省主要的豆类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学习和掌握大豆测产对农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
大豆田间测产具体方法如下:1.在大豆籽粒成熟时,应及时收获。
先在测产田中选取测产小区5个。
用皮尺测定小区的实际面积,面积单位以m2或hm2表示。
然后测定每个小区的大豆株数。
2.每小区选取代表性的植株10株,测定下列指标。
表15 形态指标把10株大豆带入实验室风干,测定下列指标。
表16 大豆测产指标(二)棉花田间测产及室内考种棉花是纤维作物的典型代表,是山西省主要作物,是重要的工业纺织原料。
学习和掌握棉花测产对农学专业学生非常重要。
作物标本区测产具体方法如下:1.在棉花下部棉桃吐絮时,在棉花地中选取5个测产小区,先用皮尺测定小区的实际面积,面积单位以m2或hm2表示。
然后测定棉花小区株数。
2.每小区选取10株,挂牌标号。
测定下列指标。
表17 形态指标3.每隔7d采收一次吐絮棉桃,把挂牌棉花另收另晒,待棉花全部收完后,在室内测定下列指标。
1. 根据大豆、棉花田间测定计算棉花、大豆的形态指标。
2. 根据大豆、棉花考种结果计算大豆、棉花经济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田间试验方案
2012年大豆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通过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场的实际情况,我场采用“富万钾拌种”“汉枫混合肥完全实施方案。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加上一个空白对照,共计9个处理,各处理见表。
1指当地推荐施肥量,。
本试验将设9个处理,田间排列方式随即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中间分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平方米,小区四周设行间道,便于以后的田间管理和调查。
大豆肥料效应试验方案
1.试验点数:3个
2.品种:黑河52,黑河53,登科1号。
统一领取。
3.施肥量:纯量公斤/亩
4.肥料采用统一供肥品种:肥料统一领取试验肥料采用一次基
施。
5.小区设计:每区8行,行长8米,小区面积平方米,小区采用随机区分组法,3次重复。
6.实验设计各小区施肥量如下表:
试验编号处理N P K
亩施肥存量(Kg) 小区施肥量(g)
N(kg) P(kg) K(kg)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
1 N0P0K0
2 N0P2K2
3 N1P2K2
4 N2P0K2
5 N2P1K2
6 N2P2K2
7 N2P3K2
8 N2P2K0
9 N2P2K1
7.试验小区排列图
8.试验地号安排
统一编号管理区作业站地号承包人试验负责人联系方式Y011
Y012
Y013
Y014
Y015
Y016
Y017
Y018
Y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