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后习题解答及复习资料 (1)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复习题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习题集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C)A.选题、试验、写论文 B.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结论 D.抽样调查、实验验证、形成结论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C)。
A.选题、试验、写论文B.实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选题、查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D.抽样调查、试验验证、形成结论3.因素的水平是指(D)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 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A+B 4.农业试验中十分重视试验结果的(B)。
A.代表性 B.代表性与重演性 C.正确性 D.重演性5.试验方案按其参试因子的多少可以区分为(B )。
A.单因素实验 B.A+C+D C.多因素试验 D.综合性试验6.试验处理是指(B)。
A.不同的水平B.A+C C.不同水平的组合D.均不是7.用于衡量试验效果的指示性状称为(A)。
A.试验指标B.试验效应C.试验因素D.试验环境8.在多因素试验中可能存在(C)。
A.简单效应B.主要效应C.A+B+D D.互作效应9.在根外喷施磷肥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对照应该是(D)A.不施用磷肥B.不施用清水C.什么都不施用D.喷施等量清水10.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
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系统误差D.偶然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试验因素的多少可将试验划分为(ABC)。
A.单因素试验B.多因素试验C.综合因素试验D.大区试验E.小区试验2.与单因素试验相比,多因素试验具有的优势是(ABE)。
A.可估计主效 B.可估计互作 C.试验精确性差D.误差自由度增加 E.可估计简单效应3.确定土壤差异比较好的方法是(AC)。
A.进行目测 B.测定土壤水分 C.进行空白试验D.化验土壤 E.均一性播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系统误差可以完全消除 B.随机误差可以完全消除C.随机误差可以降低 D.随机误差可以估计 E.系统误差不可以消除5.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包括(ABCDE)。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生物统计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田间试验一、名词解释试验指标、试验因素、因素水平、试验处理、试验小区、总体、样本、样本容量、隋机样本总体准确性精确性二、简答题1、田间试验有哪些特点?保证田间试验质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试验误差?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有何区别?田间试验误差有哪些主要来源及相应的控制途径?3、控制土壤差异的小区技术包括哪些内容?各措施有何作用?4、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作用为何?5、什么是试验方案?如何制订一个完善的试验方案?6、简述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条件。
三、应用题1、有5个油菜品种A、B、C、D、E(其中E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试绘制田间排列图。
2、拟对4个水稻品种(副区因素)进行3种密度(主区因素)的栽培试验,重复3次,裂区设计,试绘制田间排列图。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一、名词解释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次数资料计量资料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二、简答题1、试验资料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特点?2、简述计量资料整理的步骤。
3、常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哪些?4、算术平均数有哪些基本性质?三、应用题计算下面两个玉米品种的10个果穗长度(cm)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解释所得结果。
BS24: 19 21 20 20 18 19 22 21 21 19金皇后: 16 21 24 15 26 18 20 19 22 19第三章常用概率分布一、名词解释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定义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两尾概率一尾概率二项分布标准误t分布分布 F分布二、简答题1、事件的概率具有那些基本性质?2、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有何特点?3、标准误与标准差有何联系与区别?4、样本平均数抽样总体与原始总体的两个参数间有何联系?三、应用题1、已知随机变量~(100, 0.1),求的总体平均数和标准差。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生物统计考试复习题第一章田间试验一、名词解说试验指标、试验要素、要素水平、试验办理、试验小区、整体、样本、样本容量、隋机样本整体正确性精确性二、简答题1、田间试验有哪些特色?保证田间试验质量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试验偏差?随机偏差与系统偏差有何差异?田间试验偏差有哪些主要本源及相应的控制门路?3、控制土壤差其他小区技术包含哪些内容?各措施有何作用?4、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源则及其作用为何?5、什么是试验方案?如何制定一个完美的试验方案?6、简述完整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各自的特色及其应用条件。
三、应用题1、有 5 个油菜品种A、 B、 C、 D、 E(此中 E 为比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重复 3 次,随机区组设计,试绘制田间摆列图。
2、拟对 4 个水稻品种(副区要素)进行 3 种密度(主区要素)的种植试验,重复 3 次,裂区设计,试绘制田间摆列图。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与描述一、名词解说数目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次数资料计量资料算术均匀数几何均匀数中位数众数调停均匀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二、简答题1、试验资料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特色?2、简述计量资料整理的步骤。
3、常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有哪些?4、算术均匀数有哪些基天性质?三、应用题计算下边两个玉米品种的10 个果穗长度(cm)的均匀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解说所得结果。
BS24:19212020181922212119金皇后:16212415261820192219第三章常用概率分布一、名词解说随机事件概率的统计定义小概率事件实质不行能性原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两尾概率一尾概率二项分布标准误t 分布分布 F 分布二、简答题1、事件的概率拥有那些基天性质?2、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有何特色?3、标准误与标准差有何联系与差异?4、样本均匀数抽样整体与原始整体的两个参数间有何联系?三、应用题1、已知随机变量~ (100,, 求的整体均匀数和标准差。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习题答案137030032

第三章 常用概率分布 习题P8013、袋中有10只乒乓球,编号分别为1,2,… ,10,现从中随机地一次取3只,求(参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南》,孙国红P25):(1)最小号码为5的概率; (2) 最大号码为5的概率。
解:设事件A ={最小号码为5}, 事件B5},则1 12 24C2 3 3 4 4 5 5 6 6 7 725C 8 89 9 10 1012112010====31025C C (A)P 2011206====31024C C (B)P14. 有6件产品,其中有2件是次品,每次取1件,在有返置抽样和不返置抽两种情况下,分别计算(参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指南》,孙国红P14):(1)取到的2件产品都是正品的概率;(2)取到的2件产品都是正品或者都是次品的概率(即取到2件产品等级相同的概率); (3)取到的2件产品中有次品的概率。
分析:从产品中取产品两次,每次取1件,检验产品的质量,故基本事件数的计算用乘法原理。
解 记事件A ={2件产品都是正品};记事件B ={2件产品都是次品};记事件C ={2件产品中有次品,即2件产品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
返置抽样 第一次有6件产品供抽取,第二也有6件产品供抽取。
由组合法的乘法原理,共有6×6种取法。
即样本空间中元素总数为6×6,对于事件A 而言,由于第一次有4件正品可供抽取,第二次也有4件正品可供抽取,由乘法原理共有4×4种取法,即A 中包含4×4个元素。
同理,B 中包含2×2个元素。
于是取到的2件产品都是正品的概率 946644P(A)=⨯⨯=取到的2件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 916622P(B)=⨯⨯=由于A B φ= ,即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得取到的2件产品都是正品或者都是次品的概率 415999P (A B )P (A )P (B ),=+=+=取到2件产品中有次品,即2件产品中至少有一件是次品 9594-1P(A)-1)A P(P(C)====不返置抽样这一随机事件的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为116530C C =,事件A 的基本事件数为114312C C = 事件B 的基本事件数为11212C C =,所以122305P (A )==, 213015P (B )==21751515P (A B )P (A )P (B ),=+=+=5352-1P(A)-1)A P(P(C)====15、已知随机变量x ~B (100, 0.1),求x 的总体平均数和标准差。
田间试验统计和分析专题复习

田间试验统计和分析专题复习
田间试验设计专指小区技术,特别是重复区和试验小 区的排列方法。
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重复 指每一个处理至少要有两个试验小区。
2、确定显著水平,生物统计学中常取α= 0.05和α= 0.01两个显著性水平。
3、在无效假设正确的前提下,计算概率。 4、推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若计算概率小于确定
显著水平α,则否定无效假设Ho,作出结论。
田间试验统计和分析专题复习
• 假设测验的两类错误?降低两类错误的措施?
1、两类错误: I类错误(α错误):无效假设是正确的,可结果却否定了它。 II类错误(β错误):无效假设是错误的,可结果却肯定了它。 2、降低两类错误的措施 1)提高显著水平,减少了第I类错误的可能,却增加了第II类错误
田间试验统计和分析专题复习
3、观测值要尽可能的多 在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两个
变量成对观测值应尽可能多一些,这样可 提高分析的精确性,一般至少有5对以上的 观测值。同时变量x的取值范围要尽可能大 一些,这样才容易发现两个变量间的变化 关系。
田间试验统计和分析专题复习
4、外推要谨慎 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一般是在一定取值
tb0.66891.4970 sb 0.4468
|t|t2,0.054.30,P 30.0,5接受 H0(4分)
或 F U 13.210 12.2409 Q/(n2) 11.789/29
FF1,2,0.0518.5,1接受 H0
回归方程不成立,因此不能利用这一方程进 行预测。(2分)
田间试验与统计复习题(学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1.某病害的田间发病率为10%,若随机取样5株,则其中有3株发病的可能性为D。
A.0.81% B.81% C.3 5C×0.93×0.12 D.35C×0.13×0.92 2.两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用C 测验。
A.u B.t C.u或t D.F3.下列哪个概率值不可能是显著性水平。
A A.95% B.5% C.10% D.2.5%4.当一个因素的简单效应随着另一因素水平的增加而减小时有 B 。
A.正互作B.负互作C.零互作D.互作效应5.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C。
A.最小B.最大C.等于零D.接近零6.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起的增加或减少的作用是A 。
A.试验效应B.主效C.简单效应D.因素内不同水平间互作7.正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D 。
A.左右对称B.单峰分布C.中间高,两头低D.概率处处相等8.单个样本方差与某一指定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验一般用 D 测验。
A.2χB.F C.u D.2χ或u9.在一个平均数和方差均为100的正态总体中以样本容量10进行抽样,其样本平均数服从D分布。
A.N(100,1) B.N(10,10) C.N(0,10) D.N(100,10)10.对一批大麦种子做发芽试验,抽样1000粒,得发芽种子870粒,若规定发芽率达90%为合格,这批种子是否合格。
C A.不显著B.显著C.极显著D.不好确定11.一个单因素试验不可用 D 试验设计方法。
A.完全随机B.随机区组C.拉丁方D.裂区12.算术平均数的主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的总和 C 。
A.最小B.最大C.等于0 D.接近013.统计假设测验是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C。
A.接受无效假设的过程B.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C.接受或否定无效假设的过程D.接受和否定备择假设的过程14.两尾测验指A A.具有二个否定区的假设测验B.具有二个接受区的假设测验C.具有一个否定区、一个接受区的假设测验D.以上答案均不对15.当多个处理与共用对照进行显著性比较时,常用 D 。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

田间试验统计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田间试验中,试验误差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试验地的选择B. 试验设计C. 试验材料D. 试验操作答案:A2. 田间试验中,哪种试验设计可以减少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系统分组设计答案:A3.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种因素属于固定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A4.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种因素属于随机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C5. 田间试验中,试验重复次数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哪项?A. 试验材料的数量B. 试验地的大小C. 试验误差的大小D. 试验经费的多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A. 试验地的选择B. 试验材料的一致性C. 试验操作的标准化D. 气候条件的一致性答案:ABCD2.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设计可以减少试验误差?A. 随机区组设计B. 完全随机设计C. 拉丁方设计D. 系统分组设计答案:AC3.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试验的随机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BC4.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试验的固定因素?A. 品种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施肥量答案:AD5. 田间试验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试验重复次数的确定?A. 试验材料的数量B. 试验地的大小C. 试验误差的大小D. 试验经费的多少答案:BCD三、判断题1. 田间试验中,试验地的选择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错误)2. 田间试验中,试验材料的一致性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正确)3. 田间试验中,气候条件的一致性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错误)4. 田间试验中,施肥量的增加一定会导致作物产量的增加。
(错误)5. 田间试验中,试验重复次数的增加可以减少试验误差。
(正确)四、简答题1. 田间试验中,随机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答:随机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减少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复习题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习题集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C)A.选题、试验、写论文 B.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形成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结论 D.抽样调查、实验验证、形成结论2.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了(C)。
A.选题、试验、写论文B.实试验验证、形成假说、抽样调查C.选题、查文献、假说、假说的检验、试验的规划与设计D.抽样调查、试验验证、形成结论3.因素的水平是指(D)A.因素量的级别 B.因素质的不同状态 C.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D.A+B 4.农业试验中十分重视试验结果的(B)。
A.代表性 B.代表性与重演性 C.正确性 D.重演性5.试验方案按其参试因子的多少可以区分为(B )。
A.单因素实验 B.A+C+D C.多因素试验 D.综合性试验6.试验处理是指(B)。
A.不同的水平B.A+C C.不同水平的组合D.均不是7.用于衡量试验效果的指示性状称为(A)。
A.试验指标B.试验效应C.试验因素D.试验环境8.在多因素试验中可能存在(C)。
A.简单效应B.主要效应C.A+B+D D.互作效应9.在根外喷施磷肥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对照应该是(D)A.不施用磷肥B.不施用清水C.什么都不施用D.喷施等量清水10.误差根据形成的原因不同,可分为(A)。
A.随机误差、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人为误差C.系统误差D.偶然误差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试验因素的多少可将试验划分为(ABC)。
A.单因素试验B.多因素试验C.综合因素试验D.大区试验E.小区试验2.与单因素试验相比,多因素试验具有的优势是(ABE)。
A.可估计主效 B.可估计互作 C.试验精确性差D.误差自由度增加 E.可估计简单效应3.确定土壤差异比较好的方法是(AC)。
A.进行目测 B.测定土壤水分 C.进行空白试验D.化验土壤 E.均一性播种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系统误差可以完全消除 B.随机误差可以完全消除C.随机误差可以降低 D.随机误差可以估计 E.系统误差不可以消除5.制定试验方案的要点包括(ABCD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习题集及解答 1. 在种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属于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方法为:对比法设计、间比法 2. 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面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采用:拉丁方设计 3. 如果处理内数据的标准差或全距与其平均数大体成比例,或者效应为相乘性,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对数转换。 4. 对于百分数资料,如果资料的百分数有小于30%或大于70%的,则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须作数据转换。其数据转换的方法宜采用:反正弦转换(角度转换)。 5. 样本平均数显著性测验接受或否定假设的根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6. 对于同一资料来说,线性回归的显著性和线性相关的显著性:一定等价。 7. 为了由样本推论总体,样本应该是: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的一部分 8. 测验回归和相关显著性的最简便的方法为:直接按自由度查相关系数显著表。 9. 选择多重比较的方法时,如果试验是几个处理都只与一个对照相比较,则应选择:LSD法。 10. 如要更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并为试验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则宜采用:空白试验 11. 当总体方差为末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但可假设==(两样本所属的总体方差同质)时,作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宜用的方法为:t测验 12. 因素内不同水平使得试验指标如作物性状、特性发生的变化,称为:效应 13. 若算出简单相差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中出现了差错。 14. 田间试验要求各处理小区作随机排列的主要作用是:获得无偏的误差估计值 15. 正态分布曲线与轴之间的总面积为:等于1。 16. 描述总体的特征数叫: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描述样本的特征数叫:统计数,用拉丁字母表示。 17. 确定分布偏斜度的参数为:自由度 18.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作多重比较时,当两处理平均数的差数大于LSD0.01时,推断两处理间差异为:极显著 19. 要比较不同单位,或者单位相同但平均数大小相差较大的两个样本资料的变异度宜采用:变异系数 20. 选择多重比较方法时,对于试验结论事关重大或有严格要求的试验,宜用:q测验。 21. 顺序排列设计的主要缺点是: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 22. 田间试验贯彻以区组为单位的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23. 拉丁方设计最主要的优点是:精确度高 24. 连续性变数资料制作次数分布表在确定组数和组距时应考虑: (1)极差的大小;(2)观察值个数的多少;(3)便于计算;(4)能反映出资料的真实面貌。 25. 某蔗糖自动打包机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每包蔗糖重量具N(100,2)。某日抽查10包,得=101千克。问该打包机是否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此题采用:(1)两尾测验;(2)u测验 26. 下列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仅能用作多因素试验的设计方法有:(1)裂区设计;(2)再裂区设计。 27. 对于对比法和间比法设计的试验结果,要判断某处理的生产力确优于对照,其相对生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10%以上 28. 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有:(1)测验法;(2)二项分布的正态接近法。 29. 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征是: (1)=0;(2)<∑,(a≠)。 30. 为了有效地做好试验,使试验结果能在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水平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试验的目的性要明确;(2)试验的结果要可靠;(3)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4)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31. 表示变异度的统计数最常用的有:(1)极差;(2)方差;(3)标准差;(4)变异系数。 32. 试验某生长素对小麦苗发育的效果,调查得未用生长素处理和采用生长素处理的苗高数据各10个。试测验施用生长素的苗高至少比未用生长素处理的苗高2cm的假设。此题应为:(1)测验;(2)一尾测验。 33. 确定试验重复次数的多少应根据:(1)试验地的面积及小区的大小;(2)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3)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4)试验材料种子的数量。 34. 对单因素拉丁方试验结果资料方差分析时,变异来源有:(1)总变异;(2)行区组间变异;(3)列区组间变异;(4)处理间变异;(5)试验误差。 35. 在方差分析F测验中,当实得F小于F0.05,应接受Ho(无效假设),认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6. 某样本的方差越大,则其观察值之间的变异就越大。 37. 在试验中重复的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38. 自由度的统计意义是指样本内能自由变动的观察值个数。 39. 数据 3、1、3、1、2、3、4、5 的算术平均数是 2.75 ,中数是 3 。 40. 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试验小区的面积,试验误差将会降低。 41. 在=a+bx方程中,b的意义是x每增加一个单位,平均地将要增加或减少的单位数。 42. 田间试验可按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 43. 卡平方测验的连续性矫正的前提条件是自由度等于1。 44.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必须是随机抽取的样本。 45. 从一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数,理论上服从正态分布。 46. 在一定的概率保证下,估计参数可能出现的范围和区间,称为置信区间(置信距)。 47. 试验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48. 在拟定试验方案时,必须在所比较的处理之间应用唯一差异的原则。 49. 在多重比较中,当样本数大于等于3时,t测验,SSR测验、q测验的显著尺度q测验最高,t测验最低。 50. 试验资料按所研究的性状、特性可以分为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资料。 51. 样本可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为:大样本、小样本。 52. 对比法、间比法试验,由于处理是作顺序排列,因而不能够无偏估计出试验的误差。 53. 小区的形状有长方形、正方形。一般采用长方形小区。 54. 在边际效应受重视的试验中,方形小区是有利的,因为就一定的小区面积来讲,方形小区具有最小的周长,使受到影响的植株最少。 55. 完全随机设计应用了试验设计的重复和随机两个原则。 56.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57. 在田间试验中,设置区组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局部控制。 58. 两个变数的相关系数为0.798,对其进行假设测验时,已知=0.798,那么在1%水平上这两个变数的相关极显著。 59. 随机区组设计应用了试验设计的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三个原则。 60. 试验方案试验计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明确的目的性 、 严密的可比性 和 试验的高效性 。 61. 试验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一般所指的试验误差为随机误差。 62. 试验误差:使观察值偏离试验处理真值的偶然影响称为试验误差或误差。 63. 试验指标:衡量试验处理效果的标准称为试验指标(experimental index),简称指标(index)。在田间试验中,用作衡量处理效果的具体的作物性状即为指标,例如产量、植株高等。 64. 准确性(accuracy)与精确性(precision) 统计工作是用样本的统计数来推断总体参数的。我们用统计数接近参数真值的程度,来衡量统计数准确性的高低,用样本中的各个变量间变异程度的大小,来衡量该样本精确性的高低。因此,准确性不等于精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测定值对真值符合程度的大小,而精确性则是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 65. 标准差:统计学上把方差或均方的平方根取正根的值称为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能度量资料的变异程度,反映平均数的代表性优劣。标准差(方差)大,说明资料变异大,平均数代表性差;反之,说明资料的变异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好。 66. 标准差为方差或均方的平方根,用以表示资料的变异度,其单位与观察值的度量单位相同。 67. 参数与统计数 参数:由总体的全部观察值计算得的总体特征为参数,它是该总体真正的值,是固定不变的,总体参数不易获得,通常用统计数来估计参数。统计数:由标本观察值计算得到的样本特征数为统计数,它因样本不同常有变动。它是估计值,根据样本不同而不同。 68. 试验因素:试验因素(experimental factor)指试验中能够改变,并能引起试验指标发生变化,而且在试验中需要加以考察的各种条件,简称因素或因子(factor)。 69. 因素水平(factor level): 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称为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70. 试验处理(experimental treatment): 事先设计好的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叫试验处理,简称处理。在单因素试验中,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就是试验因素的某一水平,故对单因素试验时,试验因素的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在多因素试验中,实施在试验单位上的具体项目是各因素的某一水平组合,所以,在多因素试验时,试验因素的一个水平组合就是一个处理。 71. 试验小区(experimental plot): 安排一个试验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简称小区。 72. 试验单位(experimental unit):亦称试验单元,是指施加试验处理的材料单位。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小区,也可以是一穴、一株、一穗、一个器官等。 73. 试验单位(experimental unit):亦称试验单元,是指施加试验处理的材料单位。这个单位可以是一个小区,也可以是一穴、一株、一穗、一个器官等。 74. 总体(population):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其中的一个研究单位称为个体(individual)。个体是统计研究中的最基本单位,根据研究目的,它可以是一株植物,一个稻穗,也可以是一种作物,一个作物品种等。 75. 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与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包含无穷多个个体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包含有限个个体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76.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供观察测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77. 样本容量(sample size):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常记为n。通常将样本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78. 观测值(observation) 对样本中各个体的某种性状、特性加以考察,如称量、度量、计数或分析化验所得的结果称为观测值。 79. 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 80. 区组:将整个试验环境分成若干个最为一致的小环境,称为区组。 81. 回归: 回归(regression)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异来估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异。 82. 相关: 相关(correlation)是指两个变量间有一定的关联,一个性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另一性状的变化。 83. 无效假设与备择假设 无效假设:无效假设或零假设(null hypothesis),意味着,所要比较的两个总体平均数之间没有差异,记为H0:。所谓“无效”意指处理效应与总体参数之间没有真实的差异,试验结果中的差异乃误差所致,即假设处理没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