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和发展讲

合集下载

词的发展史及鉴赏

词的发展史及鉴赏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的流派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词起源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

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才补救了这方面的缺陷。

敦煌词曲数量很大。

其中有温庭筠、李野(唐昭宗)、欧阳炯词共五首,其余为无名氏之作。

作者范围广泛,多属下层,写作时间大抵起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

开元、天宝时代,词受到统治阶级的热烈爱好和广泛采用,把它们大量引进了为宫廷演奏的教坊。

它们在社会各阶层的流传影响和吸引了文人们来参加曲调,曲辞的创作,推动了文人词的发展。

中唐,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了《忆江南》等调,不少诗人亦间或作词,词始在文学创作中占了一席地位,并且有了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

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

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六十六首。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共收集了由十八个词人写的五百首词。

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

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

不过在这同时,民间词也随着被忽略甚至被埋没了。

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词的发展起源

词的发展起源

词的发展起源
词的发展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的起源。

人类最初是通过声音和手势进行交流的,这种交流方式称为原始语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和丰富的形式,出现了词汇和语法,并逐渐形成了各种语言。

在最初的语言中,人们使用一些基本的声音和手势表示简单的意思,例如表示“水”可以用一个手势或一种特定的声音来表达。

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更为具体和抽象的概念,例如“树”、“爱”等。

不同文化和语言对同一个概念的命名也有所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和词汇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复杂。

人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创造了许多不同的语言和词汇。

这些经过漫长时间和演化的词汇,不仅包含了人类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

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语单词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演变。

1.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5-11世纪)英语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当时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大不列颠岛,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古英语。

古英语是一种日耳曼语,与荷兰语、德语等有密切关系。

在这个阶段,英语词汇相对简单,主要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自然现象。

2. 诺曼征服时期(公元11世纪)公元11世纪,诺曼人征服了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

他们的语言——古法语,对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诺曼人征服英国,古法语成为统治阶级的语言,大量法语词汇进入英语,使得英语词汇变得更加丰富。

3. 中世纪英语(公元11-15世纪)在这一阶段,英语逐渐演变为中世纪英语。

随着文学作品的兴起,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英语开始变得更加规范。

此外,由于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吸收了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语词汇。

4. 近代英语(公元16-18世纪)公元16世纪,英语开始进入近代阶段。

这一时期的英语以英王詹姆斯钦定的《圣经》英译本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

在此阶段,英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了现代英语的雏形。

5. 现代英语(公元19世纪至今)从19世纪开始,英语的书面语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基本上一致。

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语吸收了来自其他语言的众多词汇,使得英语词汇更加丰富。

此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互联网的普及,都为英语词汇的拓展创造了条件。

总结: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经历了古英语、中世纪英语、近代英语和现代英语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英语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汇,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之一。

如今,英语词汇丰富多样,蕴含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知识。

了解英语单词的起源和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这一世界语言。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词的历史发展演变历程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通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从最初的简单符号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

以下将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描述词的历史发展。

人类的语言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通过简单的声音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

这些声音并非有意地构成词汇,而是一种简单的沟通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形成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对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观念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示特定的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于是,他们开始创造和运用一些特定的语音符号,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为了最初的词汇。

最早的词汇可能是一些简单的指示性词汇,比如表示动物的声音或者天气状况的词汇。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开始创造更加复杂和抽象的词汇,以表达更加复杂的概念和观念。

例如,人们开始创造描述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词汇,以及描述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词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交流和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词汇和语法规则,这为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奠定了基础。

词汇的发展也与人类文化、科技和思想的发展紧密相连。

例如,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创造了大量描述新事物和概念的词汇,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汇也不断地演变和变化。

一些词汇可能因为不再使用或者被取代而消失,而一些新的词汇也不断被创造出来。

这反映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对于更准确表达的追求。

词的历史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创造和运用词汇,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词汇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为人类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词的起源

词的起源

词的起源初探关于词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总体说来,词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诗歌这种文体由盛而衰形成的对新的文学体式的一种召唤。

凡事盛极必衰,诗歌发展到了晚唐时,无论长篇巨制、古体律绝都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作家很难再有新的突破,诗歌的风格、格律等都已经趋于饱和,于是便由诗歌这样一种整齐划一,四平八稳的格式逐渐走向参差不齐的新道路,形成“长短句”的新体式,因此词也称为“长短句”。

这样一种长短兼有的句式就能够有效的弥补诗歌表达不足的缺点。

二、新的音乐的迫切需要公元384年,后梁吕光通西域带回大量西域乐器,有琵琶等弹弦乐器,也有羯鼓、腰鼓等击打乐器。

随着后来隋唐的逐渐强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新的音乐,也随之大量涌入中原。

中原音乐在吸收了胡乐成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也称“宴乐”,主要用于歌舞娱乐,具有丰富的乐调和强烈多姿的抒情意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就是一个典型的燕乐场面。

三、经济方面的原因任何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强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词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

隋唐以来,国势强盛,经济发达,宋随偏安一隅,外乱不断,但内部来说相对稳定,尤其是商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唐初,随着经济的划分,住宅区、商业区不再被严格划分,都市经济除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局面,城乡差异被进一步拉大,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许多人脱离了土地,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群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阶层,据史料记载,当时两宋的京城中(即今天的开封与杭州),有着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行业与店铺,如饮食行业(包括酒楼、饭店)服务性行业,包括修路、箍桶、掌鞋、刷腰带,还有专门给人打水,砍柴,换扇子柄,帮人杀鸡宰鹅的人,甚至还有专门为人家操办婚丧喜事的人员,只要出钱雇请之后,他们就按照当地的风俗和主人的要求,办的井井有条。

宋词讲解完美版PPT

宋词讲解完美版PPT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骤雨过后,暮色苍茫,诗人 面对送别的长亭,周围响起一片凄切的蝉声,在这凄凉冷寂的 景物之中,寄寓了诗人离别的凄苦,情景交融,动人愁思。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诗是想象中的虚景。诗人想象着自己离开之后,烟波 浩渺千里,暮色深沉,天空广袤。诗人用想象中水天一色的 空阔,茫无边际,烘托出诗人独自远行的落寞悲伤,表达出 对恋人的万分不舍。
北宋慢词第一人——柳永
词的分类: 清代毛先舒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
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填词名解》)。王力在 《汉语诗律学》中则认为:62字以下的为小令,以上的为慢词。
慢词丰富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表现力。词至柳永,体 制始备。
“柳词总以平叙见长”善于层层铺陈描绘,曲尽其妙
中国宋词讲解(一)
词的起源:
在隋唐,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 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 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 辞,就是后来词的鼻祖,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 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 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 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 种新体歌辞,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3.《雨霖铃》整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 句赏析其表达效果。(虚实结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虚写: 想象或回忆之景,抽象的只可感不可见之情)
诗人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阙开篇实写送别时的 情景:急雨初停,暮色苍茫,蝉声凄切,船就要出发了,诗人 和佳人执手凝望,难分难舍,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 “念去去”“今宵酒醒何处?”“此去经年”这些诗句则是诗 人在想象别后的情景:自己独自一人漂泊的凄凉怅惘,以及满 腹情怀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哀伤。整首诗虚实结合,将离别的 哀愁渲染到十分,感人深挚。

论述词的起源与发展作文

论述词的起源与发展作文

论述词的起源与发展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词的起源与发展哟!
你们知道吗,词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宝贝,有着超级有趣的来历呢!最开始呀,人们用简单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

然后呢,慢慢地这些话语变得越来越有韵味,就成了词啦!这就好像一颗小种子,慢慢发芽长大,变成了一棵大树。

想想看,古代的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情,开心啦、难过啦、生气啦,他们就用特别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心情。

比如说看到美丽的景色,就会有“山清水秀”这样的词出现;要是伤心了,可能就会有“悲痛欲绝”这样的词来表达。

这多有意思呀!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的发展就像坐火箭一样快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也就有了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词。

就好像不同的花朵,各自绽放着独特的美丽。

而且呀,词还能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易懂,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古代的诗人、词人可厉害啦!他们用那些美妙的词写出了一首首让人陶醉的诗词。

就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画面感简直绝了!这词用得,真的是太妙啦!我们读着这些诗词,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和那些诗人一起感受他们的心情。

再看看现在,我们也在用词呀!我们聊天、写作文、唱歌,都离不开词呢。

词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

我觉得词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我们一定要好好了解词,学习词,让词这个宝贝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哟!。

宋词简介

宋词简介

范仲淹《苏幕遮》
词(曲子词)的别名
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 又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诗》、汉魏六朝 乐府配乐歌唱 唐以后的近体诗 和唐乐府不配乐
歌词随音乐长短、错落,奇偶相间
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南宋时词作为一种正式的名称。
词的形式 词牌:表示音乐的词调; 片(阕):一首词多分为数片
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二、 范仲淹
例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
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按字数分类 小令 58个字以内, 中调 59-90个字, 长调 91个字以上。
或者 小令:62字以内 慢词:其它
词为“小道”、“艳科”
陆游: 抑制词的 受到轻视,不登大雅之堂,作者不明 创作 “晚而悔之”
毫无顾忌,尽情抒发哀感顽艳之情 新鲜活泼的口语,具有活跃的生命力
欧阳修: 诗歌:美刺 词: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 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 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 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 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第一节
苏轼的词
阅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雨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 《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 聊发”)
第三章 南宋词
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南宋前期词人 第三节 南宋中后期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亡国之君的一曲哀歌。
?宋词
?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的黄金时代, 词作、词派众多,名家辈出,佳 作如林。宋词与唐诗一起成为我 国古典诗歌的两朵奇葩。
宋朝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士人妇女,都爱 好词章。今人唐圭璋编的《全宋词》,收录词 人1330家,词作19900多首。
北宋:词的发展高峰(四个时期)
1、令词为主的时期: 宋初晏殊,欧阳修 等为代表, 词的体制与题材,与《花间集》相近,清丽闲雅。 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 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2、柳永时期: 开创宋慢词时代 ,雅俗共赏。柳永 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 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 民的生活面貌。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 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 的声誉。柳永善于化旧曲为新声,创制大量的篇幅 较长、句子错综不齐的慢词,使词的体式趋向完备 了。
?南唐词
?代表词人不是一般的文人,而是帝王大 臣。 ?南唐后主李煜。唐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 的,是唐五代词集大成者。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 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 又东风,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 在,只是朱颜 改。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4、周邦彦时期: 婉约词风 。周邦彦 以高度形式格律 化被称为“集大成”的词人 ,他的词精于词法,在词 的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开了长调咏物的风气。周邦 彦精于音律,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使词的语言 风格趋向典雅、含蓄,受到文坛词人的推崇。
南宋:词发展的又一高峰 1、婉约女词人李清照: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 兽) 2、 辛弃疾的词:爱国主义词作的杰出代 表
词的分类
小令:58字以内
词 按长短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分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阕、片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二、词的发展过程
1.民间词:
如《酒泉子》: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 犯皇宫,只拟夺九重。长枪短剑如麻乱,争 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 芳。
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五代词 (西蜀词和南唐词)
西蜀词
以温庭筠为宗,题材内容大多是歌舞宴饮之事, 男欢女爱之情。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文人词合集 《花间词》,花间派由此得名。 花间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韦庄。“温韦”。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 乡须断肠。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晚唐是词的成熟期。
这时依声填词形成了风气,词家众多, 而且出现了以词名世的大家:
大量词作问世,还出现了 文人词集。 题材内容依然多为 男女情爱,柔靡绮丽 逐渐成为词的主要特色。 晚唐词人将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推向成 熟,但是使词走上了狭窄了道路。 内容香艳,风格清软,语言绮丽。
3、苏轼时期: 豪放词风,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 。高 举创新的旗帜,首先打破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开拓 词的内容,提高词的意境,开创了一种新的豪放词的 风格。苏轼 “以诗为词” ,不仅用诗的某些表现手法 作词,而且把词看作和诗具有同样言志的作用,使它 具有较以前宽广得多的社会功能。他特别重视词的文 学方面的意义,不把它作为音律的附庸,不让思想内 容和艺术表达受损害,给词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代表词人:温庭筠。“温李”。 “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他是词史上第一个致力于填词的作 家,他的词是文人词成熟的标志。
代表作: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 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 双双 金鹧鸪。
温庭筠
《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
词写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情景。上阕写 义军入京,下阕写唐军与官僚们败退,对比 强烈,爱憎分明。
2.文人词
初盛唐已经出现了一些文人词的创作 ,如
沈佺期的《回波乐》,张说《舞马词》,但它 们是由诗入词的过渡性作品。
直到中唐 ,词的发展才真正有了转机,开
始出现了较多的文人词 锡等。
如张志和《渔父词》(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中唐文人词的佳作,还有白居易 的《忆江南》,其一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早期文人词的主要内容是描写男女爱 情。 如刘禹锡《竹枝词》,富有民歌情韵。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 秋) 3、 姜夔的词:婉约派词的代表
宋初词坛继承了晚唐五代绮靡婉约之风,
书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代表作家是 晏殊、晏几道、张先,他们多写小词, 风格委婉精美。
还有一些风格苍劲意境宏大富有现实 意义的边塞词。 如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 《忆秦娥》两首词,曾被人誉为“百 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
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词的起源和发展
一、词的名称、起源
词是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 宋代。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 “ 词 ” ,又名乐府、近体乐 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 歌曲、长短句。
唐代城市繁荣,歌楼妓馆随处 可见,处处管弦,处处笙歌,涌现 了很多乐工歌妓。他们演奏、歌唱 并创作曲词,这就促进了词的产生 和发展。唐代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 “唐音”,词就是随着这种音乐的 广为流传而兴起的合乐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