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德威集团董事长访谈录
2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2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2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正文局部(参考格式见下,可以不拘泥于此建议,主要风格为简洁、美观、大方)一、一级标题名称(一级标题)(注:一级标题用黑体加粗)(一)二级标题(二级标题)(四号,宋体,间距为预设值)(二)二级标题(二级标题)二、二级标题名称(一级标题)(注:一级标题用黑体加粗)(一)二级标题(二级标题)职业访谈报告及职场体验总结说明依据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活动的整体安排,各高校要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实践,为使学校及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实施此环节,现将此环节作如下说明:1.职场人物访谈选手需结合自身规划选取与规划职业一样或者相似的职场人物进行职业生涯访谈。
在选手进行访谈之前,要列出访谈问题清单,确定访谈重点。
在访谈结束后,要将人物访谈过程、搜集的资料及心得撰写成《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报告要突出选手访谈心得及自身对于职业认知方面的思考。
2.职场体验选手要结合自身规划选取与自身职业一样或者相似的职位进行职场体验,过程为13天。
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完整的工作流程,并撰写《职场体验总结》。
所有参赛选手的《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和《职场体验总结》将作为附件内容和职业规划书一同提交,作为职业规划作品的重要参评内容。
进行此环节时,选手要仔细准备,积极参加,用心思考,善于总结,注意相关图片资料的收集。
3.《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的内容要求:结合访谈收获和个人职业规划写出目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题目自拟。
内容包括:目标职业生涯人物的选取、目标职业生涯人物简介、访谈过程简介、访谈问题总结、对目标职业的分析、自身的认识变化、对自己就业和将来职业发展的帮助等。
其中,需撰写《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要真实全面记录访谈中的对话内容,并注明所访谈的生涯人物职业,每1份访谈记录所包含的问题不少于6个,文字不少于600字,不多于1500字。
《职业人物访谈记录》作为《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的附件。
对话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

对话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对话》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30日 13:43主嘉宾:伟凯文美林国际董事长特邀嘉宾:王巍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席刘二飞美林中国区主席左小蕾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赵学军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珠林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主持人(陈伟鸿):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对话》节目,今天的《对话》我们将继续来关注金融领域,其实在国际的资本市场上美林可谓是大名鼎鼎,作为一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的投资银行,他们的投资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领域。
今天我想节目一开始,我们先从一个大屏幕短片来让大家加深一下对美林的了解和认识,请看。
主持人:今天除了我们将要请到的主嘉宾之外,在现场还有很多业内的专家和学者,他们最渴望问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不妨在现在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王巍:美林的这几年的进步是业界大家都看到的,特别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所以我们很关心。
在中国目前,经济崛起的过程当中,美林的下一个战略是什么。
主持人:下一步计划到底在哪里,好,谢谢王巍先生。
假设说您要对我们即将出场的嘉宾,有一些挑战的话,你的挑战的点在哪里赵学军:美林在中国过去的形象呢,是以头行,也就是说,它把很多的中国很好的企业,然后在国际市场融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了很多的贡献。
但是今天像美林成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也进入中国市场,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这个市场,我想听一听美林在这一方面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的自身强化这些方面的。
主持人:好,您有什么样的想法。
左小蕾:那么我非常想知道这样一个巨人,这样一个非常地有经验的,这样一个大的投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以后,它会怎么样在这里施展,它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下一步的证券市场,这种经济业务的投资中间,它会有什么高招儿,谢谢。
“做大,并非我们的初衷做强,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访谈

“做大,并非我们的初衷做强,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访谈翟昕【期刊名称】《资源再生》【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4页(P6-9)【作者】翟昕【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在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宏大队伍中,有许多企业家来自于回收利用的第一线。
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与各种金属材料打交道,几十年下来,他们熟稔金属材料的性能,对各种金属废料的用途和冶炼的方法了然于胸,而且对于冶炼加工企业的建设也十分在行,他们不断地学习、观察,不少企业家从回收废料起家,后来又建设了自己的冶炼厂,办起了颇具规模的冶炼加工企业,这些人是行业的灵魂所在。
在《资源再生》杂志社举办的历届中国再生铝产业链发展论坛上,这些企业家成了论坛的踊跃参加者,几乎每一次论坛都能见到这些熟悉的身影。
今年6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上,来自山东省的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王永利总经理见到我之后说起了他们企业的新变化,他盛情地邀请我到临沂来,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采访。
2017年,以铝合金锭、铝棒和铝液为主要产品的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在技术改造和装备的提升方面有了大动作,今年4月25日,铝合金生产二期工程正式投产运营。
7月30日,在大暴雨之中,我来到位于临沂市南部的罗庄工业区的利信铝业二期工程已经投产的铝合金车间,看到的是一个具有先进水平的铝合金生产企业。
该项目占地面积160亩,公司现有人员150余人,总投资1.5亿元,主要产品为铝液、铝合金锭、铝棒,目前装置生产能力为100000吨/年,年营业额逾15亿元。
陪同我参观车间的利信铝业董事长王之后告诉我:“这个二期工程4月份投产以后一切顺利,目前已经有几个大型企业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今天中午你就能跟他们一起在食堂里共进午餐了。
”说起这个二期工程,王之后告诉我,当初他们建设的一期工程今年10月就要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现在已经有的五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
惠州德威集团董事长访谈录

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林庆得,现年42岁,祖籍潮阳。
1989年,刚刚20出头的林庆得从商人之乡潮阳来到惠州,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从做建筑工程包工头起家,后涉足房产开发。
现任德威集团董事长、惠州市政协委员。
上世纪90年代初,席卷惠州的房地产泡沫让他损失了几千万,但也积累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宝贵经验。
先后开发金碧花苑、数码工业园、南山诗意、德威大厦、摩卡小镇、朗琴湾等楼盘。
除了开发商的身份,林庆得还身兼惠州市青联副主席、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本期走进我们“高端访谈”里的是林庆得,德威集团董事长,选择他做专访,是因为他有两个不同,一、他是上一轮房地产泡沫的惨痛经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惠州的房地产泡沫中,他亏得一干二净,他一定有很多故事与我们分享。
二、他只做项目,不做规模,不寻求大量的土地储备,这很明显与上一轮的惨痛经历有关,那让他学会了赚钱是第二位的,不亏钱是第一位的。
对业界来说,他的这两个不同,在目前房地产史无前例的大调控中,显得更有意义。
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上轮泡沫净亏380万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一个很深的烙印,一定要稳健。
南方都市报:你很年轻,竟然经历过上一轮楼市泡沫?林庆得:我那个时候做建筑,通俗点说就是包工头。
我接触房地产最初是因为我合作的开发商还不起工程款,让我卖房子抵债。
那个时候我的事业刚起步,他欠了我1000多万。
那时候1000多万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数目了。
那个开发商还不起钱,就给我一些房子让我去卖。
卖完了房,最后他还欠我380多万。
那个开发商,到现在都没有起来。
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了一个很深的烙印,就是一定要稳健。
我们公司到现在也不是不想去扩大经营,也不是不想走出去,关键是这个烙印去不掉。
南都:当年房地产最火的时候狂热到什么程度?林庆得:那个时候个个头脑膨胀,连银行都主动找人贷款,主动提供资金给开发商去做项目。
所以造成了很多人思想膨胀,全国各地的钱用麻袋装的、用汽车运的集中到惠州。
发挥媒体作用为苏州机电企业服务

苏州三光 集团公 司艰 辛的创业历程和 光辉岁月 纪实) 勇者 无畏—— 为庆祝 ) 、《 苏州高中压 阀门厂成立 四十 周年而作 》 也受到读者 的好评 ……这些宣传报道产 生了较好 的社会影 响 不但 被宣传的企 业在 社会 上提 高了知名度 .而且也扩大
了 《 中国机 电工业) )杂志在 苏州地区 的
维普资讯
■ 采 剪 i 编 影
发挥媒体作 用 为苏州机 电企业服务
革 的经验 :《 车轮滚滚 风光无限—— 苏 州机 电行业 为城 市 交通作 贡献 》 和
《 强服 务 意 识 发 挥 行 业 优 势 — — 访 增
苏州电镀协 会理 事长许 金福》反映了苏 州机电、电镀等行业在为地方工业服务 方面所 发生的变化 和取 得的成绩 :( 《 精 诚铸就 ” 三光” 品牌) ( )《 、 苏高阀:让 苏 字品牌重放 异彩 )和 《 ) 苏州一光:打 造 自 主 品 牌 》宣传 了名牌企业 的品牌 效应:还有 《 创新 : 国企思想政治 工作 的 重大课题一访苏州晶体元件有限公 司党 委书记戚德威) 《 ) 虞永俊 :金诚轴承人 、( 才济济》和 《 创建学习型企业 的实践和 探 索》 等报 道 反映 了企 业思 想政 治工 作、人 才建设 和企业 文化建设 。 文 /本刊江苏报道中心 ( 苏州) ( 《 中国机 电工业杂志》上发表了2 0 0 余篇 稿件 ,有各类消息 、人物专访、长 篇通 由来 自原机 电行业报刊的记者、特 约记 者和 通讯 员组成 的 ( 《 中国机 电工 业) )江苏报道 中心 ( 苏州)已走过了五 个 年头 , 在杂志社领导 的关心、支持下 , 我们热爱机电行业、热爱行业: T 的痴 N I J 心不改:我们立足苏州 、关注江苏 的行 讯连 载和图片新 闻等 .多角度、全 方位 地报道 了苏州机电行业企业深化改革和
致敬40年

致敬40年,决胜后疫情时代——首届深圳高科技高成长论坛举行作者:暂无来源:《经理人·深商》 2020年第2期科技防疫的背后,体现的是深圳这座特大型城市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综合应对能力,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科技战“疫”提供硬核支撑。
6月23日,由深商会、深商投融资产业联盟、深商生命健康产业联盟、深商专利运营产业联盟、深商低碳智慧产业联盟、深商高端制造产业联盟、深商文化时尚产业联盟、深商产业园服务联盟、深商新材料产业联盟、深商AI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深商品牌发展产业联盟,以及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青岛国际职教城联合主办的“致敬40年,决胜后疫情时代——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长论坛”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共设3个分论坛:“抗疫真英雄,破局高科技”论坛、“聚焦硬核新基建,智慧城市加速器”论坛以及“后疫情时代,软实力还需要硬支撑”论坛,聚焦高新技术、前沿科技,论道后疫情时代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伟东集团董事长、香港工商总会会长、青岛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王端瑞,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三诺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志雄,北科生物科技董事长胡隽源,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波顿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明凡,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总经理陈焱等深商知名企业家、相关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近200人参会。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面对疫情,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在病毒溯源、对症药物、疾病预防、疫苗研制、重症救治等方面发挥出了关键作用,充分展现了深圳科技防疫的“硬核”和力量。
在“抗疫真英雄,破局高科技”论坛中,深商AI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主席、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深商投融资产业联盟主席、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深商生命健康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北科生物科技董事长胡隽源,三位大咖集聚,共话科技抗“疫”高光时刻,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高度没有极限——访惠州世贸中心董事长邓星明

后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 。但在惠州,多少年来都被后
代 无 数 次 地 阐 释, 那 里 的人 甚 至 将 这 句话 当作 一 生 的
化,风景名胜之外,更津津乐道地跟人说 起那里 的家
电,那里 的饮食,那里 的购物等等,俨然去的是一个
句千古名诗是苏东坡在惠州有感而发的,更在于他们 懂得 苏东坡能 因为一颗小小的荔枝 而发 出这样经典的 咏叹,并不是 因为贪图 口腹之欲,而是苏东坡对惠州 这块土地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与其说是情感, 不如说是诱惑。其中的真 昧,惠州人祖祖辈辈都 用自
己 的身 心 来 领 悟 , 去 认 同 。
商业城市 。是惠州改变 了人们的印象,还是人们 的印 象改变了惠州?都在改变。邓星明就是参 与这其 中改 变的一个 。3 0 月3 日,李 嘉诚 投资惠州港 的消息,使
得 全 惠 州 都 振 奋 了, 当 然这 其 中也 包 括 邓 星 明, 惠 州
荣耀 ,一 生的资本,一生的精神支柱。不仅是 因为这
情 ,将来人们会 因为苏东坡而爱上这里,更会因为这
里 的城 市 品质 而 爱 上 这 里 。 ”
邓星明说话 很儒雅,很配合他的举止,不知道 的 人,哪里会 相信他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旗 下拥有 着这么庞大机构 的董事长—— 惠州亿丰 集团,惠州广
信 物 业 发展 有限 公 司 , 惠 州 广 信物 业管 理 有 限 公 司 , 惠 州世 茂 百 货 有 限 公 司 , 惠 州市 亿 丰 装 饰 工 程 有 限 公
维普资讯
,r
. '
维普资讯
7 554 9 7 4 8 89 5 5 8388 5 4 4 8 5499 68 5 5 8987 542 9555 4 6358 4 328 ● 7 5●7 5●● 42 7 S43 232● 32
中国企业家论坛-介绍

中国企业家论坛()成立于2000年11月,论坛创始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源博士担任主席,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博士担任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滑雪胜地--黑龙江亚布力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永久会址,中国深圳是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永久会址。
中国企业家论坛()从2001年举办首届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年。
首届论坛于2001年1月10日至13日举行,以"新千年、新经济"为主题,中国企业家们就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传统企业如何融入新经济;国企、民企、外企怎样构筑"共赢规则";未来5到10年,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需要一流的企业家论坛。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外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不仅富有理想、富有创新精神,更重要是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象征。中国的企业家已经走过了"个体奋斗"的阶段,需要在一个更广阔平台交流思想,沉淀企业家精神,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中国企业家论坛因此孕育而生。
中国企业家论坛()是一个"创造知识资本的舞台",同时也是中外企业展示自己创业精神的舞台。
中国企业家论坛()的举办旨在为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企业家提供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中国企业家论坛是中国大陆最前卫、最新锐的顶级企业家论坛,论坛最大的特色就是思想的碰撞,参会人员平等相待,各种相信思想在这里诞生,是最具挑战性的论坛。中国企业家论坛曾被企业家誉为"企业家自己的论坛,是企业家的草根论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林庆得,现年42岁,祖籍潮阳。
1989年,刚刚20出头的林庆得从商人之乡潮阳来到惠州,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从做建筑工程包工头起家,后涉足房产开发。
现任德威集团董事长、惠州市政协委员。
上世纪90年代初,席卷惠州的房地产泡沫让他损失了几千万,但也积累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宝贵经验。
先后开发金碧花苑、数码工业园、南山诗意、德威大厦、摩卡小镇、朗琴湾等楼盘。
除了开发商的身份,林庆得还身兼惠州市青联副主席、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本期走进我们“高端访谈”里的是林庆得,德威集团董事长,选择他做专访,是因为他有两个不同,一、他是上一轮房地产泡沫的惨痛经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惠州的房地产泡沫中,他亏得一干二净,他一定有很多故事与我们分享。
二、他只做项目,不做规模,不寻求大量的土地储备,这很明显与上一轮的惨痛经历有关,那让他学会了赚钱是第二位的,不亏钱是第一位的。
对业界来说,他的这两个不同,在目前房地产史无前例的大调控中,显得更有意义。
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上轮泡沫净亏380万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一个很深的烙印,一定要稳健。
南方都市报:你很年轻,竟然经历过上一轮楼市泡沫?林庆得:我那个时候做建筑,通俗点说就是包工头。
我接触房地产最初是因为我合作的开发商还不起工程款,让我卖房子抵债。
那个时候我的事业刚起步,他欠了我1000多万。
那时候1000多万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数目了。
那个开发商还不起钱,就给我一些房子让我去卖。
卖完了房,最后他还欠我380多万。
那个开发商,到现在都没有起来。
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了一个很深的烙印,就是一定要稳健。
我们公司到现在也不是不想去扩大经营,也不是不想走出去,关键是这个烙印去不掉。
南都:当年房地产最火的时候狂热到什么程度?林庆得:那个时候个个头脑膨胀,连银行都主动找人贷款,主动提供资金给开发商去做项目。
所以造成了很多人思想膨胀,全国各地的钱用麻袋装的、用汽车运的集中到惠州。
资金充裕,市场又没那么规范,图纸出来就可以卖钱。
开发商收了钱之后就乱用,搞来搞去做不下去了,就烂尾了,留下好多问题。
南都:你什么时候走出那个漩涡的?林庆得:直到1998年才把各种债务关系结算清楚,我净亏了380多万。
每平方米售价里400元给银行我认为一线城市肯定是有泡沫,二、三线城市泡沫不大。
南都:你怎么看现在的市场,很多人说中国楼市有泡沫?林庆得:我认为一线城市肯定是有泡沫,二、三线城市泡沫不大。
现在一线城市动不动就卖两万三万(元/平方米),利润非常高。
二、三线城市,以惠州为例,去年年底最高卖到6100多元/平方米。
你看看成本,就知道这里面没啥空间了。
南都:为什么?对开发商的成本论很多人质疑。
林庆得:我给你分析你就不会质疑了,成本主要有几方面:土地、建安、税收、资金。
土地方面,现在都很透明了,通过招拍挂拿地,楼面地价都1500元左右一平方米。
建安成本包括土建园林配套,加起来要2500元左右一平方米,材料和人工今年比去年都涨了20%。
另外,我们从拿地到售罄差不多要3年,这期间还要还银行利息,我粗略算过,我公司在自有资金很充足的情况下,(售价里)每平方米要给银行400多元,正常贷款的利息都要这么高,那从其它渠道融资的,资金成本就更不用说了。
南都:建安成本有那么高吗?林庆得: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之前开发商也提得不多。
开发商建1万平方米的项目,最终可销售的只有8000多平方米。
为什么?人防车位、架空层、配套设施不能卖,还要代建居委会、警务室之类的公共配套,这些配套政府不仅不补偿成本,反而还要计入容积率,要开发商出钱。
所以,最终的建造成本,按照可销售率80%来讲,大概还要再乘以1 .2倍,所以,2500元/平方米是很正常的。
南都:这种情况你是不是特例?林庆得:不,全惠州都是这样。
工程没推迟反而都在加快把工程尽快建好,越早达到可销售的状态,你就越早能掌握主动权。
南都:你今年同时开发两个项目,体量很大,压力大不?林庆得:你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但压力不是来自资金方面。
我一向是比较胆小的,压力主要在于对政策摸不透,现在的政策今天这个样,明天那个样,作为开发商来讲,很难去把握。
南都:摩卡小镇和朗琴湾工程推迟了吗?林庆得:不但没有推迟,反而还在加快。
可能一些公司减少了自己的开工量,但我需要加快。
比如我的摩卡小镇,现在部分已经建到了地面7层了。
整个工程投入最大的是做前期,也就是说我的成本大头已经投进去了,所以只能继续建。
为什么要加快呢?我有个观点,就是把工程尽快建好,越早达到可销售的状态,你就越早能掌握主动权。
对我们来讲,拖着不切合企业实际。
达到了预售条件,我就主动了,因为销售节奏我可以控制,我自信我的房子是很好的,始终是会有人买的。
南都:这两个项目,你想卖多少钱?林庆得:嗯,可能后期就是价位问题。
朗琴湾也一样,我们工程比原来计划得都要快。
我天天早上七点多都要到两个工地去兜一圈,看看工程的情况。
南都:这两个项目有多大的利润?林庆得:这些我看谁也预测不到,因为市场在不断地变化,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定比较科学稳妥。
谁都想赚多点钱,但要赚得到才行。
产品定位瞄准刚需和首改项目都以100至130多平方米这种户型为主,最符合刚需和首改。
南都:你对未来德威产品线定位是怎样的?林庆得:摩卡小镇和朗琴湾是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做的。
前期拿地的时候就确定了这个项目的档次。
我未来的产品定位,从朗琴湾这个项目也看得出来,都是以100至130多平方米这种户型为主,很少有160、170平米那么大的。
我们认为,这个面积区间,最符合刚需和首次改善型需求的需要。
南都:那你对今年这两个项目的销售有信心吗?林庆得:很有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户型和产品定位,是契合市场真正有居住需要的这部分人的,不管怎么调控刚性需求永远都存在。
第二是两个项目的地段,都是在惠州这几年的热点发展片区,江北和东江新城是惠州现在前景最好的新兴片区。
南都:德威在产品研发方面有怎样的计划?林庆得:我们是个小公司,目前还没有考虑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产品线这块,始终都建适合老百姓住的房子,面积定位100-130平方米。
我不说我是做高端的,高不高端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朗琴湾一期近20万平方米,我投入10个亿。
两期做好,要20个亿。
南山诗意封盘是想完整展示既然买家对产品还有疑问,我就把所有的东西完整呈现出来。
南都:现在回头看南山诗意这个项目,是你的得意之作吗,有没有遗憾?林庆得:南山诗意肯定不是我的得意之作,这个项目当时设计时没有做很详尽的前期论证,所以面积比较大,这是我的遗憾。
南都:南山诗意2008年逆市封盘,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林庆得:封盘当时是不得已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你画一个蓝图给人家,说服力肯定没有做出来好。
就想把整个园林都做好了,再来卖。
南都:你封的时候别人也卖不掉,解封又刚好赶上市场复苏,怎么这么巧?林庆得:封盘节奏和市场节奏很契合,这是个巧合,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
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卖不动了,买家对我的产品有很多疑问,那我就把所有的东西完整呈现出来,给客户看到底值不值。
刚好很巧的是,我把这些都做好了,市场就转暖了,就顺利卖了。
我不是会算,我会算我就去算命了(笑)。
南都:你判断市场有没有自己独到的参考依据?林庆得:做开发,国际国内的重要经济指数肯定是要看的,但我们是本土企业,主要还是看惠州的发展形势。
我主要的参考依据还是惠州的G D P,看这个城市的发展动力怎么样。
近两年不会走出惠州土地在洽谈的还是有几块,但起码近两年不会去惠州以外拿地。
南都:你觉得跟光耀等本土企业相比,德威的优势在哪里?林庆得:我们完全没优势,光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南都:可有人说光耀步子迈得太大了,但你们稳健。
林庆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计划,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了。
南都:德威现在的土地储备怎样?林庆得:我们现在还是做一个成一个,走一步看一步。
没有计划去做大规模的扩张。
土地洽谈的还是有几块,但起码近两年不会去惠州以外拿地。
南都:什么条件下你才会走出去?林庆得: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是人脉,在中国做企业,没有人脉怎么发展呢?要走出去的地方要有人脉关系;第二是人才;第三是资本。
这三个方面如果哪一个欠缺,就算走出去了最后也要倒回来的,惠州不乏走出去又倒回来的例子。
现在我们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不考虑走出去。
德威大厦卖了6成没亏没赚没亏没赚,剩下的40%我想要赚钱了。
南都:你很谦虚,但敢碰商业地产,做德威大厦压力大吗?林庆得:德威大厦这个项目不错,但投入不是很大。
首先这个项目对提升我们德威的品牌知名度有很大贡献,在市政府旁边,金色外立面又是惠州独一无二的,也是惠州唯一做这么大的写字楼,现在都停满车了。
虽然我们在商业运营方面没有大的经验,但我认为惠州企业的意识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更看好写字楼的发展空间。
南都:德威大厦现在的销售率有多少?林庆得:6成,还有4成没有卖,我考虑将来可能留一部分只租不售。
南都:这个项目也捂了几年了,是不是过程也很痛苦?林庆得:也没有捂很久,2006年开工,2007年卖,我们的目标就是卖一半留一半。
刚好现在完成了这个目标。
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就是前期销售,产品很好,但市场的认知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销售过程拉得比较长。
南都:卖的部分是不是利润低于你的预期?林庆得:是。
主要是惠州企业的观念问题。
之前我们卖的价格不高,5000-6000元/平方米也有,基本都是在6000元左右一平方米。
南都:卖出去的赚钱了吗?林庆得:这6成没有仔细算过,但我估计是平了,没亏没赚,剩下的40%我想要赚钱了。
南都:你认为江北写字楼的春天什么时候能到来?林庆得:就这三两年吧,华贸中心开业后,整个江北的配套上来了。
跟龙光竞拍不为哄抬地价龙光那块地我们确实是想要拿下来,不是要哄抬地价。
南都:德威一直低调,但去年却高调跟深圳龙光抢地,有传言说你是为了哄抬朗琴湾的价值。
林庆得:这没道理吧。
德威的低调是因为我们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高调不起来。
龙光那块地我们确实很想拿,不是要哄抬地价。
在拍卖现场我和我的拿地团队列了几条价格红线,我们很认真地论证了参与竞拍的五家企业的实力,哪家会出到什么价位,我们自己的底线是怎样的。
当时我们的叫价已经突破红线了,确实是想把它拿下来。
到最后,这块地从2.3个亿一直搞到了4.01个亿,我们看到太高了,就放弃了。
南都:你最后的底线是多少?林庆得:我们到3.5个亿还想要,这个价格换算成楼面地价是多少?我现在来推算一下哈(打计算器),1400多元/平方米,也很高了。
最终拍出来的楼面价是1695元/平方米,我们的红线是不超过1500(元/平方米)。
拍卖现场当时是很不理性的,我们设了三条红线,都冲破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