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理论.ppt
合集下载
企业家才能及报酬

“随着许多雇佣工人的协作,资本的指挥发展成为 劳动过程本身的进行所必须的条件,成为实际的生产 条件。”
3.资本家——企业家的能力
“他自己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对于业务范围之 外所说的话,虽然并不总是很好地考虑,但对于 业务范围之内所做的事,他始终是知道的。”
“资本有一种趋势,就是在直接使用活劳动时, 把它缩减为必要劳动,并且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 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因而 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它还有一种趋势, 要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已经缩减到必要程 度的劳动,也就是说,要把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缩 减到它的最低限度。”
3.创造的喜悦。企业家“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 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
4.坚强的意志。
(4)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而
阻碍创新的因素有: 第一,是信息不充分条件下许多事情处于不可知的
状态; 第二,是人的惰性; 第三,是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进行创新: 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 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1、预测能力;2、组织能力;3、说服能力。
该概念具体包括以下含义: (1)企业家是指某个人,不是团体或组织含义,
因为只有个人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 (2)企业家是提供决策服务的专家,或者说是
在决策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家; (3)企业家做出的决策是判断性决策,是对环
境的认知,从而具有特质性; (4)企业家的职能是对稀缺资源进行协调。
企业家的定义 企业家是市场证明拥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
二、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
(一)传统型企业家理论(资本家——企业家理论) 《 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主要体
3.资本家——企业家的能力
“他自己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对于业务范围之 外所说的话,虽然并不总是很好地考虑,但对于 业务范围之内所做的事,他始终是知道的。”
“资本有一种趋势,就是在直接使用活劳动时, 把它缩减为必要劳动,并且利用劳动的各种社会 生产力来不断缩减生产产品所必要的劳动,因而 尽量节约直接使用的活劳动,它还有一种趋势, 要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用这种已经缩减到必要程 度的劳动,也就是说,要把所使用的不变资本缩 减到它的最低限度。”
3.创造的喜悦。企业家“存在有创造的欢乐,把事情 做成的欢乐,或者只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
4.坚强的意志。
(4)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而
阻碍创新的因素有: 第一,是信息不充分条件下许多事情处于不可知的
状态; 第二,是人的惰性; 第三,是社会环境的反作用。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进行创新: 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 其次,企业家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1、预测能力;2、组织能力;3、说服能力。
该概念具体包括以下含义: (1)企业家是指某个人,不是团体或组织含义,
因为只有个人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 (2)企业家是提供决策服务的专家,或者说是
在决策能力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专家; (3)企业家做出的决策是判断性决策,是对环
境的认知,从而具有特质性; (4)企业家的职能是对稀缺资源进行协调。
企业家的定义 企业家是市场证明拥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
二、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
(一)传统型企业家理论(资本家——企业家理论) 《 资本论》中蕴含的传统型企业家理论,主要体
第8章 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与需求
奥德瑞奇等学者(Audretsch等,2002)接续了舒尔茨的分析传统,把影 响企业家精神的因素划分为需求和供给两类,并且从更开阔的视角审视企 业家精神的各种决定因素。
在奥德瑞奇等学者看来,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创业(即创立新企业)的 活动上。企业家的需求反映着从事创业活动的机会的多寡。个人与厂商从 事创业活动的机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拥有机会也不一 样。
与舒尔茨一样,奥德瑞奇也更为看重供给面的因素。他认为企业家的供给 因素主要指那些捕捉、利用商业机会所需的能力、资源、个人特质等因素 简而言之,需求面因素提供机会,供给面因素利用机会,需求因素和供给 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个人的风险——收益结构,进而影响新创立企业的数 量。
影响企业家供给的因素
经济因素: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把企业家纳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舒尔 茨提出的方案是把企业家视为一种稀缺的经济要素,这样一来就能够运用 价格理论的分析工具研究企业家的需求与供给因素。
舒尔茨认为企业家才能的供给决定于人力资本的存量。教育和培训是对企 业家人力资本迸行投资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增加企业家的供给;通过移 民的方式引入一部分企业家才能也能够起到增加企业家供给的作用,从而 能够促进经济增长(Schultz,1993)。
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奈特是从不确定性出发研究利润的,从而探究企业家本质的。在奈特的解释逻辑 中,利润并不是如新古典主义所称的由随机性带来的幸运馅饼。
在奈特看来,当存在不确定性时,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任务相对于其实施处于支 配地位。而面对不确定性,个人的预测能力是不同的,那些预测能力高的人将因此 成为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并因此控制他人的行为,进而占 有利润,这就是企业家。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

– 企业组织的成本 – 当企业扩张至如此规模,以至于再多组织一项交易
所引起的成本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 ,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静态均 衡就实现了。 – 企业边界的扩张与收缩
路漫漫其悠远
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
• 有限理性 • 机会主义
• 缺陷
– 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 没有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 – 未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 的边界
路漫漫其悠远
二、现代企业理论
1
科斯的企业理论
2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3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4
团队生产理论
5
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1.科斯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存在
– 奈特(Knight)试图从不确定性去解释这一问题。不确 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预测未来的需要。因此出 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即企业家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 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动。
–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 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 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 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 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路漫漫其悠远
成 本
价 格
SAC
P1
SMC
LMC
成价 本格
P LAC
P1
LMC LAC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所引起的成本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 ,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静态均 衡就实现了。 – 企业边界的扩张与收缩
路漫漫其悠远
2.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 对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
–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
• 有限理性 • 机会主义
• 缺陷
– 完全忽略了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 – 没有涉及企业的内部组织问题 – 未令人满意地确定企业 的边界
路漫漫其悠远
二、现代企业理论
1
科斯的企业理论
2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
3
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4
团队生产理论
5
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路漫漫其悠远
1.科斯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存在
– 奈特(Knight)试图从不确定性去解释这一问题。不确 定性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得不预测未来的需要。因此出 现了一个特殊阶层,即企业家阶层,他们向他人支付有 保证的工资,并以此控制他人的行动。
–而且整个行业的厂商的数量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生变 化,即只要现有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就会吸引新 的厂商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数量的增加,反 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而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 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数量的减少。
路漫漫其悠远
成 本
价 格
SAC
P1
SMC
LMC
成价 本格
P LAC
P1
LMC LAC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1803年)最早赋予企业家 突出的地位,认为企业家是指老板、经理,是在 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产业“承担一家公司的直 接责任”和“管理职务的人” • 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 三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 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 高领域的人 • 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结合者和协调人,其功能 “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
第二节、熊彼特及其主要理论
• 熊彼特(J.A. Schumpeter, 1883~1950) • 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 从庞巴维克,后改投马歇 尔门下。1919年出任奥地 利财政部部长。后在德国 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任经济学教授,曾任“计 量经济学会” 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每个周 期包括的4阶段中, • “繁荣”、“衰退”两阶段是本质的, • “萧条”和“复苏”两阶段是非本质的。 •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个人障碍发生于非本质 阶段,能够用政策消除它们。
• 熊彼特认为,历史上的创新千差万别,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也大小不同,因而周期有长有短。他综 合了前人的论点,提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 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周期: • ①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s)——苏 联Н.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大周期(或称长波),这 种周期的长度为50~60年。 • ②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 )——法国C. 朱格拉 (1819~1905)提出的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 ③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美国J.基钦提出 的平均长度大约40个月的小周期,亦称短波。
主要著作有 《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 《经济周期》(193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1951)、 • 《经济分析史》(1954)。
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及现代企业家理论

• 需要指出的是,纵向一体化虽然消除了市场交易中存在的机会主义 行为,但却会增加企业内部所特有的机会主义行为。
路漫漫其悠远
3.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 进一步分析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 张五常认为,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还应该包括信息 成本、度量成本、谈判成本。 • 信息成本是指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商品的每一个 零部件的信息 的成本。 • 度量成本是指直接度量商品中投入所有者的交易 活动的成本。 • 谈判成本是指在达成价格协议时,区分各种投入 所有者的贡献 的成本。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b)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2.企业的规模决定
• 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
–所谓长期是指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 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的时期,即厂商能够根据其准备 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花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 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
5.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
– 延留义务交易问题
• 延留义务的交易是指非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由于货物 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费用很高,所以利用范围很窄。大多数 交易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交易,在销售完成之后,卖方要提 供某种担保,其责任仍然继续。
• 是否存在延留义务问题并不是企业交易与市场交易之间的区 别,延留义务交易并不唯一地依赖组织,但组织的确是保障 其实施的有效机制。
• 传统企业模型中,对投入的单位没有具体说明,为使小时 能用于生产函数分析,事实上做出了实际小时与效率单位 之间成比例的假定,也是不恰当的。
路漫漫其悠远
3.张五常的企业理论
• 进一步分析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
– 张五常认为,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还应该包括信息 成本、度量成本、谈判成本。 • 信息成本是指消费者了解所购买的商品的每一个 零部件的信息 的成本。 • 度量成本是指直接度量商品中投入所有者的交易 活动的成本。 • 谈判成本是指在达成价格协议时,区分各种投入 所有者的贡献 的成本。
路漫漫其悠远
P D
S
E Pe
MC MR MC
P
d=MR=Pe e
S
D
O
Qe
Q
O
qe
(a)
(b)
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路漫漫其悠远
2.企业的规模决定
• 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
–所谓长期是指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其厂房设备的 规模的扩大再生产的时期,即厂商能够根据其准备 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花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 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
5.巴泽尔的企业理论
•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
– 延留义务交易问题
• 延留义务的交易是指非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由于货物 出门概不退换的交易费用很高,所以利用范围很窄。大多数 交易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交易,在销售完成之后,卖方要提 供某种担保,其责任仍然继续。
• 是否存在延留义务问题并不是企业交易与市场交易之间的区 别,延留义务交易并不唯一地依赖组织,但组织的确是保障 其实施的有效机制。
• 传统企业模型中,对投入的单位没有具体说明,为使小时 能用于生产函数分析,事实上做出了实际小时与效率单位 之间成比例的假定,也是不恰当的。
《奥斯本企业家政府》课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总结词
强化团队建设与合作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强化团队建设与合作,通过团队活动、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促进员工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公共部门财务管理
总结词
强调成本效益原则
详细描述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强调公共部 门财务管理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通过合理的预算和成本控制,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力。
谢谢聆听
公共部门服务创新
总结词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服务创新应该利用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 如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优化服务流程和 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
公共部门服务创新
总结词
鼓励员工参与服务创新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服务创新应该鼓励员工参与服务创新,激发员 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推动服务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
总结词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晋升机 制和奖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总结词
培养和发展人才
详细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人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能力,增强组织的 竞争力。
奥斯本企业家政府理论的未来
04
发展
理论发展前景
理论体系完善
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奥斯 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将进一步完善, 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
理论创新
跨学科融合
未来企业家政府理论将进一步融合其 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如经济学、心理 学、社会学等,形成更加综合的理论 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第六章企业家理论

★ 作为市场的风险承担者; ★是创新租金的创造者
★ 作为剩余索取者; ★ 企业家作为自我激励者;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企业理论
二、企业家的研究
对企业家的认识; 对创新的认识; 对风险和利润的认识; 对企业家在企业剩余权利中的地位的认识; 对企业家合约性质
二、企业家的研究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选择生产要素 将自己的资本 的洞察力,高 置于风险之中 效率生产统率 与企业家自由 力、创新能力; 地发挥创造精 选拔人才的能 神的果断性是 力和说服能力 密不可分的
(涉及组织)
投入产出的中 间人;生产要 素的新组合; 监督者;消除 风险;建设性 的投机
熊彼特 承担风险的只 (1934) 是资本家,而
一、定义
克服X无效率。Leibenstein(1968)将他的X效率 理论引伸到企业家分析中,指出企业家作用正在 于克服X无效率。他断定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不可 能有投入和产出间一一对应关系:劳动契约不可 能完全;生产函数不可能特定或完全可知;不是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市场购置。企业家的一 个最重要功能在于找到和运用这些生产要素。企 业家因此起“填充空白”(gap-filling)和“投入 补充者”(input-completer)的作用。
自利,目 的是为了 商品、闲 暇以及地 位
舒尔茨
发现 机会
自有知识、想象 力、实践知识、 分析能力、搜寻 技巧、算计的技 巧、富有远见, 沟通技巧,授权 的技巧、组织技 巧
天赋与后天培养
一个企业家如果 要使他的判断得 到支持就必须调 动资源,于是需 要有个人的财富, 有才能但无资本 的企业家并不合 格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 年1月5 日星期 二5时48 分57秒 05:48:5 75 January 2021
★ 作为剩余索取者; ★ 企业家作为自我激励者;
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企业理论
二、企业家的研究
对企业家的认识; 对创新的认识; 对风险和利润的认识; 对企业家在企业剩余权利中的地位的认识; 对企业家合约性质
二、企业家的研究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选择生产要素 将自己的资本 的洞察力,高 置于风险之中 效率生产统率 与企业家自由 力、创新能力; 地发挥创造精 选拔人才的能 神的果断性是 力和说服能力 密不可分的
(涉及组织)
投入产出的中 间人;生产要 素的新组合; 监督者;消除 风险;建设性 的投机
熊彼特 承担风险的只 (1934) 是资本家,而
一、定义
克服X无效率。Leibenstein(1968)将他的X效率 理论引伸到企业家分析中,指出企业家作用正在 于克服X无效率。他断定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不可 能有投入和产出间一一对应关系:劳动契约不可 能完全;生产函数不可能特定或完全可知;不是 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市场购置。企业家的一 个最重要功能在于找到和运用这些生产要素。企 业家因此起“填充空白”(gap-filling)和“投入 补充者”(input-completer)的作用。
自利,目 的是为了 商品、闲 暇以及地 位
舒尔茨
发现 机会
自有知识、想象 力、实践知识、 分析能力、搜寻 技巧、算计的技 巧、富有远见, 沟通技巧,授权 的技巧、组织技 巧
天赋与后天培养
一个企业家如果 要使他的判断得 到支持就必须调 动资源,于是需 要有个人的财富, 有才能但无资本 的企业家并不合 格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1 年1月5 日星期 二5时48 分57秒 05:48:5 75 January 2021
奥斯本企业家政府理论

—戴维·奥斯本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
第二十八讲 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一、代表人物简介 二、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产生背景 三、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简评
David Osborne
David Osborne graduated with honors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he has taught at Yale University, as a visiting lecturer. David Osborne, co-author of the popula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book in the early 1990s and one of my intellectual mentors in government reform, published a column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Government Executive magazine offering his advice to the next president, titled “Weeding the Federal Garden.”
David Osborne
Focus on customers. Renew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focus on customer service standards and surveys. Pass the Customer Service Enhancement Act which passed the House last year but is languishing in the Senate. Give managers authority to actually serve citizens: encourage innovation like the Clinton Reinvention Labs, waivers to internal rules that stood in their way, and awards to those that succeed. Create performance-based organizations, remove management layers, and finish civil service reform by abolishing the General Schedule job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moving to pay-band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
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 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准时、守纪、
严格,正直、刚毅。在工商管理学专家看来,正是21世纪企业管理所必 备的品质。
图4-2 胜任能力模型
企业家胜任特征
4. 西点军校与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西点军校
美国西点军校(West Point)全称“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是美国军队
培养 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棱。 在西点军校两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 的美国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人成为将军,还有更多的人成为了美国的 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2.企业家的分布现象 3.企业家的特质性与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4.企业家的继任特征与规律 5.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6.中国企业家的稀缺现象 7.华人企业家群体 8.美国西点军校成为培养商界领袖的摇篮
4.2 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比尔٠盖茨没有生长在中国? 2.美国为什么能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企业家?(美国什么样的制度环境 促使了企业家的成长?) 3.为什么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领导力? 4.为什么企业家的继任问题很重要? 5.如何培养企业家的能力与精神? 6.成功的企业究竟是“法治”还是“人治”? 7. 为什么世界上的企业家式创新活动数量和规模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尤其 是在中国与美国? 8.为什么说“一个国家的储蓄低,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穷,而是因为这 个国家的企业家阶级少”? 9.是什么样的因素推动了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0. 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 11. 为什么西点军校会成为培养企业家的摇篮?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企业家“是一切生产手段— — 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和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是“承担公司的直接责任” 和“管理职务的人”。在微观上,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 消 费的产品”,并同时“必须掌握监督与管理的技能”;在宏观上,企业家能够”把经 济资 源从生产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领域。 奈特:企业家就是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人,其获得的收入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卡森和莱宾斯坦因等:企业家的协调功能。企业家是专门对稀缺资源的协调 判断的人。他们的优势是其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优于别人 。 熊彼特:企业家的创新功能 汪丁丁:企业家的制度创新功能 德鲁克:企业家的日常职能是:决策和创新
4.6 课堂专题讨论
——美国为什么能够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大企业家?或什 么因素使美国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企业家?
4.7 本章小结(观点综述)
Thank you
Trait Motive
社会角色 自我认知
特质 动机
图4.1 冰山模型
胜任力特征
胜任能力(Competency)又可翻译为能力素质、资质,著名的心 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 (McClelland) 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 胜任能力方法的创始人。他将胜任能力定义为:胜任能力是用行为方 式描述出来的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这些行为应是 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而且是对个人和企业成功极其重要 的。
2. 企业家理论(职能、能力、精神)
3.冰山模型与企业家的胜任能力模型
4. 西点军校与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5.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与制度安排
2.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的职能理论
卡第隆:在1755年出版的《商业概论》一书中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看 作是企业家 ,并他们要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而承担价格风险,第一次在经济文献中 揭示了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者”形象。
培训 工作经验的积累 在组织中因个人的晋升 而附加的责任
履行一个工作岗位或角色 所必须具备的产品、服务、 步骤流程和技术应用的知 识和能力
这一能力组合必须是明确 的、可以衡量的并且和工 作任务的业绩相关的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提高其 熟练程度:
培训 工作经验的积累 在组织中作为因个人的 晋升而附加的责任
4.3 规律或趋势
1. 业主制企业向经理型企业转变 2.企业家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家的继任计划成为企业持
续成长的关键 3. 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和培养“接班人”的制度 4.企业家的胜任模型与企业家的培养 5.企业家成长的市场选择机制与激励
4.4基本概念与理论
1.基本概念
资本家与企业家 创业家与企业家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胜任能力模型
全员核心胜任能力
所有的组织角色和工作 岗位都需要具备的根本 特点和品质
这一能力组合在很大程 度上是天生的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发展 和延伸其能力:
培训 文化建设活动
领导力
专业胜任能力
反映行业或组织的知识和 履行不同的职能所必须具 备的通用技能
这一能力组合期望所有员 工都具备,只是不同层次 的员工熟练程度不同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提高其 熟练程度:
企业家的能力理论(构成、成因、特点)
企业家的能力构成 企业家才能的成因 企业家才能的特性
企业家的精神(情绪资本)
企业家的精神构成 企业家 的使命与社会责任 美国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3 胜任力模kill Knowledge
技能 知识
Social Role Self-Image
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智商(知识、技能、眼光) 情商(激情、执着与使命) 逆商(刚毅、坚强)
5.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与制度安排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选拔、评价、考核) 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安排:激励与约束
4.5 案例分析
施伟德:伟大的企业家
-伟大的创意(发现新需求) + 偏执的激情 -联邦快递的快节奏 + 准时 (次日抵达) -网络组织 + 严格的操作计划 + 流程 -培养人才 + 内部提拔 -员工 → 服务 → 利润 (理念)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员工孩子的名字命名飞机) -射击(目标)---行动(执行)---联系(协作)
第4章 企业家理论
——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政策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4.1 值得关注的现象 4.2 值得探讨的问题 4.3 规律或趋势 4.4 基本概念与理论 4.5 案例分析 4.6 专题讨论 4.7 本章小结
施伟德: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4.1 值得关注的现象
1.“企业家经济”:从资本家主导的企业到企业家主导的 企业转变
胜任能力的应用起源于21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值美国国务院选拔
外交官。 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 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这
篇 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能力运动的开端。
欧美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胜任能力模型进行实践,世界500 强企业中已有过半数的公司应用胜任能力模型。
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 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
《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准时、守纪、
严格,正直、刚毅。在工商管理学专家看来,正是21世纪企业管理所必 备的品质。
图4-2 胜任能力模型
企业家胜任特征
4. 西点军校与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西点军校
美国西点军校(West Point)全称“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是美国军队
培养 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棱。 在西点军校两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 的美国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人成为将军,还有更多的人成为了美国的 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2.企业家的分布现象 3.企业家的特质性与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4.企业家的继任特征与规律 5.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6.中国企业家的稀缺现象 7.华人企业家群体 8.美国西点军校成为培养商界领袖的摇篮
4.2 值得探讨的问题
1.为什么比尔٠盖茨没有生长在中国? 2.美国为什么能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企业家?(美国什么样的制度环境 促使了企业家的成长?) 3.为什么中国企业普遍缺乏领导力? 4.为什么企业家的继任问题很重要? 5.如何培养企业家的能力与精神? 6.成功的企业究竟是“法治”还是“人治”? 7. 为什么世界上的企业家式创新活动数量和规模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尤其 是在中国与美国? 8.为什么说“一个国家的储蓄低,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穷,而是因为这 个国家的企业家阶级少”? 9.是什么样的因素推动了美国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0. 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 11. 为什么西点军校会成为培养企业家的摇篮?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企业家“是一切生产手段— — 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和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是“承担公司的直接责任” 和“管理职务的人”。在微观上,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 消 费的产品”,并同时“必须掌握监督与管理的技能”;在宏观上,企业家能够”把经 济资 源从生产效率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领域。 奈特:企业家就是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人,其获得的收入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卡森和莱宾斯坦因等:企业家的协调功能。企业家是专门对稀缺资源的协调 判断的人。他们的优势是其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优于别人 。 熊彼特:企业家的创新功能 汪丁丁:企业家的制度创新功能 德鲁克:企业家的日常职能是:决策和创新
4.6 课堂专题讨论
——美国为什么能够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大企业家?或什 么因素使美国拥有那么多的世界级企业家?
4.7 本章小结(观点综述)
Thank you
Trait Motive
社会角色 自我认知
特质 动机
图4.1 冰山模型
胜任力特征
胜任能力(Competency)又可翻译为能力素质、资质,著名的心 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 (McClelland) 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 胜任能力方法的创始人。他将胜任能力定义为:胜任能力是用行为方 式描述出来的员工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和工作能力。这些行为应是 可指导的,可观察的,可衡量的,而且是对个人和企业成功极其重要 的。
2. 企业家理论(职能、能力、精神)
3.冰山模型与企业家的胜任能力模型
4. 西点军校与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5.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与制度安排
2.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的职能理论
卡第隆:在1755年出版的《商业概论》一书中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看 作是企业家 ,并他们要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而承担价格风险,第一次在经济文献中 揭示了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者”形象。
培训 工作经验的积累 在组织中因个人的晋升 而附加的责任
履行一个工作岗位或角色 所必须具备的产品、服务、 步骤流程和技术应用的知 识和能力
这一能力组合必须是明确 的、可以衡量的并且和工 作任务的业绩相关的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提高其 熟练程度:
培训 工作经验的积累 在组织中作为因个人的 晋升而附加的责任
4.3 规律或趋势
1. 业主制企业向经理型企业转变 2.企业家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家的继任计划成为企业持
续成长的关键 3. 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和培养“接班人”的制度 4.企业家的胜任模型与企业家的培养 5.企业家成长的市场选择机制与激励
4.4基本概念与理论
1.基本概念
资本家与企业家 创业家与企业家 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
胜任能力模型
全员核心胜任能力
所有的组织角色和工作 岗位都需要具备的根本 特点和品质
这一能力组合在很大程 度上是天生的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发展 和延伸其能力:
培训 文化建设活动
领导力
专业胜任能力
反映行业或组织的知识和 履行不同的职能所必须具 备的通用技能
这一能力组合期望所有员 工都具备,只是不同层次 的员工熟练程度不同 通过以下行为可以提高其 熟练程度:
企业家的能力理论(构成、成因、特点)
企业家的能力构成 企业家才能的成因 企业家才能的特性
企业家的精神(情绪资本)
企业家的精神构成 企业家 的使命与社会责任 美国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3 胜任力模kill Knowledge
技能 知识
Social Role Self-Image
企业家的胜任力培养
智商(知识、技能、眼光) 情商(激情、执着与使命) 逆商(刚毅、坚强)
5.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与制度安排
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选拔、评价、考核) 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安排:激励与约束
4.5 案例分析
施伟德:伟大的企业家
-伟大的创意(发现新需求) + 偏执的激情 -联邦快递的快节奏 + 准时 (次日抵达) -网络组织 + 严格的操作计划 + 流程 -培养人才 + 内部提拔 -员工 → 服务 → 利润 (理念)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员工孩子的名字命名飞机) -射击(目标)---行动(执行)---联系(协作)
第4章 企业家理论
——毛主席说:“正确的路线政策决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4.1 值得关注的现象 4.2 值得探讨的问题 4.3 规律或趋势 4.4 基本概念与理论 4.5 案例分析 4.6 专题讨论 4.7 本章小结
施伟德: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4.1 值得关注的现象
1.“企业家经济”:从资本家主导的企业到企业家主导的 企业转变
胜任能力的应用起源于21世纪50年代初。当时正值美国国务院选拔
外交官。 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 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这
篇 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能力运动的开端。
欧美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胜任能力模型进行实践,世界500 强企业中已有过半数的公司应用胜任能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