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 关爱他人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重点】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难点】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课前准备】视频资料、小品【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视频:《关爱别人,快乐自己》的公益广告。

问题:广告中的一系列画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得出结论:关爱他人(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本课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课题。

)【过程】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活动1.交流分享提问:什么是关爱?生:关心、爱护。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是对其他生命表现出来的亲切之情;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

区分关爱与关心的区别。

)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关爱他人和被他人关爱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关爱。

出示有关图片得出结论: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明确关爱是无条件的利他行为,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奉献。

为了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要关爱他人,在交流分享环节我运用情感体验法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关爱他人和被他人关爱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活动2.表演小品《公共汽车上》情景:售票员在司机的提示下搀扶一位腿脚不便的老爷爷上车。

售票员:“老大爷,你慢点,别着急,我们都等着你呢。

”老爷爷:“咳嗽,人老了腿脚不好,让大家久等了。

”售票员:“老大爷,您上车,您慢点。

哪位乘客为老大爷让个座。

”1号乘客(年轻人)假装看手机,把脸扭到一边专门不给让座。

2号乘客(小学生):“老爷爷,老爷爷,您坐我这吧。

”老爷爷:“谢谢,好孩子,你还小又背着个大书包,你坐吧。

”3号乘客(老人):“大哥,你坐我这吧。

《关爱他人》课程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课程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课程教学设计《关爱他人》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

《关爱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内容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阐述了关爱的含义及表现,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涉及关爱他人的方法和策略。

本框题对应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内容标准是: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通过前几课内容的研究,学生已经懂得了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框题《关爱他人》的研究打下基础,而本框题的研究也为研究下一框题《服务社会》作铺垫。

所以本框题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

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

在社会实践中,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关爱他人,但是仍有少数学生的表现令人担忧。

有的学生虽然表示要积极主动关爱他人,但在实践中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由拒绝向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因此,通过对本课的研究,能使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通过逐步阐明关爱他人应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方法,能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将关爱他人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二、教学目标1.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常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绪,相识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把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考前须知;运用全面的、开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关爱他人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关爱他人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课题关爱他人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上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

2.道德修养:感受关爱的力量,养成关爱他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3.法治观念: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注重尊重他人权利,维护自己权利。

4.健全人格:具有真诚、友爱互助的精神,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5.责任意识:在学习中、生活中自觉做到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外卖小哥彭清林跳桥救人6月13日,31岁的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5米高的杭州钱塘江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跳进滔滔江水,救起一名轻生女子,这一跃,使他成为2023最美跳水员。

➢你怎么看待彭清林不顾自身安危跳桥救人的行为?·彭清林不顾自身安危跳桥救人的行为是一种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行为。

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图片欣赏——关爱他人的做法➢你身边有类似的做法吗?你对这些做法的感受如何?观看视频思考交流图片欣赏讨论发言初步知道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认识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的作用。

引入课题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情景探究——刻在骨子里的善良情景1:5位女生深夜数着红灯结束,飞奔帮司机推车。

情景2:几名放学的小学生,一起上前帮白发老人推车。

情景3:轮椅老人被困大雨中,外卖小哥伸出援助之手。

情景4:农民工怕弄脏地铁座椅,大哥陪坐地上暖心畅聊。

➢这些情景的共同之处是什么?➢思考:什么是关爱?小结: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关爱就是关心和爱护。

图片欣赏——关爱无时不在小结: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2)表现:◆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

关爱他人+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关爱他人+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段:八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章节名称《关爱他人》学时 1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

法治观念: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增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健全人格:树立关爱意识,关爱他人的同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且讲究策略。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内容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一课时,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

学习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关爱他人。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

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心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但仍存在部分同学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也存在方法不得当等问题,需要给予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环节理解关爱,感受关爱的力量。

2.通过探究与分享、情景分析、观看视频等环节了解关爱他人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教具多媒体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回忆关爱他人的经历。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景分析法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出示题目:关爱他人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提到“关爱”,你能想到什么?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谈谈对关爱的理解。

开门见山式导入,主题清晰,简单明了。

环节一出示自主预习目标,布置预习内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与交往》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关爱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和原则,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2)关爱他人的表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3)如何关爱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给予适当帮助。

(4)关爱他人的原则:讲解关爱他人的原则,如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公平公正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一个关爱他人的场景,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和原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1)意义(2)表现(3)方法与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关心家人、为他人提供方便等。

(2)示例: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复习功课、关心朋友的情绪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部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

部编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关爱他人

精品教案二关爱他人【教材分析】本框题主要引导学生明确关爱他人的意义,认识到我们应做一个关爱他人的人。

本框题包括两个目题的内容:第一目“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主要介绍关爱他人的内涵和意义;第二目“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主要介绍怎样做到关爱他人。

【学情分析】当代青少年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很受宠溺,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心态,造成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不够。

因此,当代青少年接受有关关爱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真诚助人的态度,做到心怀善意。

2.能力目标提高关爱他人的智慧,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

3.知识目标知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可以收获幸福;在关爱他人时要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2.教学难点: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教法学法】1.教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思考,课堂讨论启发学生思维,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资料、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2.学法: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感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尊敬老人要像对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对待晚辈要像对待自己家的晚辈一样。

思考:你能明白这句话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爱护、关心他人,要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人,为社会的和谐美好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课教学环节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多媒体播放视频:《普通一天的时间日记》思考:(1)钟锦莲老师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2)钟老师的一天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的友谊的珍贵……每个人都被他人爱着,也都在爱着他人。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美好关系的桥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以外的世界。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对于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准备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关爱他人的场景。

3.准备纸张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关爱他人的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写在纸张上,也可以口头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爱他人》,涉及教材的章节为7.1《关爱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的内涵,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与法律,关爱他人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内涵、意义、表现及道德与法律边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关爱他人的意义b. 关爱他人的表现c. 如何关爱他人d.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关爱他人的正确方式,强调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的定义与内涵2. 关爱他人的意义3. 关爱他人的表现4. 如何关爱他人5.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论述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2. 答案:b. 关爱他人应遵循尊重他人权益的原则,做到关爱与尊重并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将关爱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同时,组织相关活动,如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难点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框内容内容,填写本框教材中留白内容。
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黎晓明是一位爱学习的学生。一天,他患了传染性水痘,仍然坚持到校上课。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做法?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运用你的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温馨片断
提问:关爱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表现: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2.出示图片,说明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得出结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讲一讲盲人提灯的故事
2.师导入:听了盲人提灯的故事,让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我们也要像盲人一样,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板书课题)
二、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75-P79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关爱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2.关爱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3.如何关爱他人?
3、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结论: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也要量力而行。
4.出示南朝名士范元琰的故事,之后让学生看教材79页阅读与感悟:闫肃让座,思考:阎肃和他的朋友为什么还没到站就提前下车了?我们应怎样向他们学习?
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5.理解关爱他人,要保护好自己
4.分析教材76页南瓜大王的故事,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5.知识总结:关爱的意义(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过渡:播放天堂和地狱的漫画,这个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要学会关爱他人。
1.分析教材77页骑自行车的故事,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2)朋友圈里的轻松筹图片
生思考讨论:该如何帮助他们?
得出结论: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3.继续话题讨论:经过小丽的同意后,班里发动了捐款。但捐款较少的同学遭到了其他同学背后的议论。对此,你怎么看?
3.分析教材76页探究与分享:公交车等待老人的一幕
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播放视频《爱的传递》,这个视频给你什么启示?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点滴关爱汇聚成爱的海洋。
活动:讨论老人倒地,该不该扶?
讨论后引导: 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难以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基本素养,始终心怀善意,也要讲究策略。
2.展示二个情境:(1)我们班同学小玉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同学交流。听说她的爸爸患了重病,但因家境困难,治疗被迫暂停……
6.知识总结:怎样关爱他人?
7.知识拓展:小组活动—讨论关爱他人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此处可有选择的播放视频《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可播放视频《关爱他人》,让学生感知并坚定关爱的决心。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1.背会二个重点。2.练习册
选做题
练习册
板书设
(1)哈尔滨市松花江狗岛上,十名大学生在江边聚会时一人溺水,同学三人手拉手下水营救,其中一人也发生溺水。附近巡逻快艇接警后及时赶到救援,不幸的是,一名男学生溺亡,另一名男学生在送医后不治身亡。
这次事件在“关爱他人”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
(2)出示“江歌遇害案”,思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得出结论:善良是有底线的,一定要建立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
2017年秋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7.1关爱他人
单元
第三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Nhomakorabea能力目标
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