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协议名称——必背

合集下载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2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2

各类数据帧格式及协议内容的总结1.HDLC 协议HDLC 协议的全称是高级链路控制协议(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种在网上同步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广泛用于公用数据网,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传输,使用后退N 帧 ARQ 流控方案。

HDLC 定义了 3 种类型的站(主站、从站、复合站),两种链路配置(不平衡配置、平衡配置),3种数据传输方式(NRM、ABM、ARM)。

HDLC 帧格式帧标志 F:HDLC 用一种特殊的位模式 01111110 作为标志以确定帧的边界,采用位填充技术来区分是标志字段还是数据字段,发送站的数据比特序列一旦发现 0 后有5 个1,则在第 7 位插入 0。

地址字段 A:地址字段用于标识从站的地址,用在点对多点的链路中,地址通常是 8 位长。

控制字段 C:帧编号 N(S),捎带的肯定应答序号 N(R),PF 位,P 询问、F 终止帧校验序列 FCS:含有除标志字段之外的所有其他字段的校验和。

通常使用 16 比特的 CRC-CCITT (G(x)=X16+X12+X5+1)标准产生校验序列,有时也采用 CRC-32 产生 32 位的校验序列。

2.X.25 的帧格式及协议(1)协议概述X.25 是 CCITT 公布的用于连接数据终端至分组交换数据网络的推荐标准,X.25 是一个面向连接的接口,采用虚电路传递数据分组至网络上的适当终点处。

在 X.25 的网络中,用户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将与分组/拆装设备(PAD)连接,负责完成分割分组、寻址、重组装分组的工作,而不同的 X.25 网络之间则要发 收收 收使用 X.75 协议互联。

X.25 是一个基于分组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分组交换本身是适于无连接业务的,要为用户提供面向连接的接口服务,则必须借助虚拟电路技术(VC ),虚电路服务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交换虚电路 SVC ,一种是永久虚电路 PVC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笔记精要(从头至尾看一遍上午考试就无忧了)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笔记精要(从头至尾看一遍上午考试就无忧了)

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

软考网络工程师考点汇总(超全版)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网络协议大全

网络协议大全

网络协议大全一、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核心,它由多个协议组成,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TCP/IP协议族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二、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应用层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它是无状态的协议,意味着服务器不会为每个请求保持状态。

三、DNS协议域名系统(DNS)协议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它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存储了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四、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

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文件传输。

五、SMTP和POP3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于发送电子邮件,而邮局协议(POP3)用于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

六、SSH协议安全外壳协议(SSH)用于加密网络服务上的数据,提供了一种安全的远程登录和其他安全网络服务的方式。

七、Telnet协议远程终端协议(Telnet)允许用户在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命令。

它是一种明文传输的协议,现在已被更安全的SSH 替代。

八、RTP和RTCP协议实时传输协议(RTP)用于在网络上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和视频流。

RTP控制协议(RTCP)与RTP一起使用,以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功能。

九、SIP协议会话初始协议(SIP)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例如音频和视频通话。

它是VoIP和其他实时通信应用的基础。

十、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用于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它定义了网络设备应如何发送和接收管理信息。

十一、ICMP协议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它用于诊断网络问题或报告错误情况。

十二、ARP和R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RP)用于将32位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而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则用于将MAC地址转换为IP 地址。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

网络工程师重点目录网络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 - 3 -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 - 5 -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 - 16 - 第四章因特网 ...................................... - 22 -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 - 32 - 第六章网络安全 .................................... - 46 - 第七章网络管理 ................................... - 53 -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 66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网络工程网络工程师必懂的专业术语

网络工程网络工程师必懂的专业术语

网络工程网络工程师必懂的专业术语1. IP地址IP地址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来唯一标识和定位设备的一组数字。

在IPv4中,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人类可读的形式呈现为4个8位十进制数。

而在IPv6中,IP地址由128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冒分十六进制表示。

2.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用于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以便于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路由和寻址。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

3. 网关网关是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桥梁作用的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并负责转发从源网络发来的数据包。

网关通常具有多个网络接口,并通过路由选择算法来决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

4.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服务,用于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以实现互联网上的域名访问。

DNS以分层的树状结构组织域名,每个域名节点都对应着一个IP地址。

5. DHCP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自动配置网络设备的协议。

通过DHCP,网络设备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其他网络参数,以简化网络管理员的配置工作。

6. 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用于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

VLAN可以在逻辑上将不同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以实现更好的网络管理和隔离。

7. 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用于在多个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根据包含在数据包中的目的地IP地址来决定将数据包传递到哪个网络接口,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8. 防火墙防火墙是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种设备或软件。

防火墙通过检查网络数据包并根据预定的规则来决定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以控制和过滤网络流量。

9. VPN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一种通过公共互联网建立私密通信通道的技术。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的网络协议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的网络协议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的网络协议网络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规定和约定,可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的几种重要网络协议。

一、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协议。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因特网协议(IP)。

TCP协议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协议负责寻址和路由。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TCP/IP协议的运作原理,熟悉IP地址的分配和子网划分,以及各种TC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二、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格式,了解常见的HTTP状态码和头部字段的含义。

此外,还需要了解HTTPS协议,它是HTTP协议的安全版本,使用SSL/TLS加密传输数据,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三、DNS协议DNS协议是域名系统协议,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DNS协议的运作原理,了解域名解析的过程和常见的DNS记录类型。

此外,还需要了解反向DNS解析,即通过IP地址查找对应的域名。

四、SMTP和POP3协议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电子邮件,POP3协议(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接收电子邮件。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两个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与电子邮件服务器的交互过程、常见的命令和响应状态码。

此外,还需要了解SMTP协议的扩展协议,如ESMTP和SMTPS。

五、FTP协议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FTP协议的工作模式,包括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了解FTP命令和响应的格式。

此外,还需要了解SFTP协议,它是FTP协议的安全版本,使用SSH加密传输数据。

六、SNMP协议SNMP协议(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设备之间的监控和管理。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SNMP协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了解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和常用的SNMP命令。

软考 网络工程师 路由选择协议知识汇总

软考 网络工程师 路由选择协议知识汇总

路由选择协议知识汇总网络工程师考试对于路由选择协议的考查,主要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络系统中信息包的传递和路由选择过程、各种常用路由选择技术的特性,以及不同路由选择协议间的区别与联系。

从近几次考试的真题来看,本知识点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有涉及,如RIP、OSPF、IGRP等常见路由协议,更加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考查。

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 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范围考试时间分值题号与知识点05.056分【35】【36】RIP内部网关协议【37】OSPF协议【38】OSPF拓扑数据库【39】OSPF协议【40】BGP4边界网关协议05.114分【37】距离矢量路由协议【38】BGP外部网关协议【39】OSPF协议更新时间【40】OSPF协议指定路由器DR06.051分【23】OSPF协议06.113分【24】IGRP路由更新周期【25】RIPv1与RIPv2的区别【26】OSPF协议07.052分【23】BGP 协议的作用【24】RIP协议07.114分【23】OSPF协议基础知识【24】RIP协议与水平分割法【25】链路状态协议与距离矢量协议【26】自治系统AS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以及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进行具体介绍:一、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范围根据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和核心网关协议(GGP)三大类。

其分类如图1-1所示:图1-1 路由选择协议的应用范围l 自治系统(AS):是指同构型的网关连接的互连网络,通常是由一个网络管理中心控制的。

l 内部网关协议(IGP):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行的路由选择协议,主要包括RIP 、OSPF 、IGRP 、EIGRP 等。

l 外部网关协议(EGP):是指在两个自治系统之间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最新的EGP 协议是BGP ,其主要的功能是控制路由策略。

l 核心网关协议:Internet 中有个主干网,所有的自治系统都连接到主干网上,主干网中的网关称为核心网关,核心网关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时使用的是核心网关协议GG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协议名称——必背SAP;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务访问点。

N+1实体从N服务访问点SAP获得N服务。

15CEP;connection end point /连接端点。

N连接的两端叫做N连接端点。

16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是一种以大型主机为中心的集中式网络。

20APPN Advanced Peer-to-Peer Networking 高级点对点网络21X.25;包括了通信子网最下边的三个逻辑功能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22VC;virtual circuit /虚电路连接。

23PAD;packe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device /分组拆装设备。

在发送端要有一个设备对信息进行分组和编号,在接收端也要有一个设备对收到的分组拆去头尾并重排顺序。

具有这些功能的设备叫做PAD.(在以数据报的传播方式中)50CATV;有线电视系统。

51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

52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多路复用。

53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路复用。

53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码。

59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61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数据终端设备。

62DCE;data circuit equipment/数据电路设备。

62TCM;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格码调制技术。

现代的高速Modem(调制解调器)采用的技术。

66 Modem: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调制解调器,家用电脑上Internet(国际互联网)网的必备工具,在一般英汉字典中是查不到这个词的,它是调制器(MOdulator)与解调器(DEModulator)的缩写形式。

Modem是实现计算机通信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

因为计算机的数据是数字信号,欲将其通过传输线路(例如电话线)传送到远距离处的另一台计算机或其它终端(如电传打字机等),必须将数字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传输的模拟信号(调制信号)。

在接收端又要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恢复成原来的数字信号,这就需要利用调制解调器。

66ARQ ;(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技术,主要思想:利用差错检测技术自动地对丢失帧和错误帧请求重发。

停等ARQ协议,选择重发ARQ协议,后退N帧ARQ协议。

73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由SDLC协议扩充开发而成的。

75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永久虚电路。

X.25的分组层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形式中的一种。

另一种是SVC(交换虚电路)。

PVC是网络指定的固定虚电路,像专用线一样,无需建立和清楚连接,可直接传送数据。

PVC 适用于通过路由器维持恒定连接,从而便于在动态网络环境下传输路由选择信息的电路。

81 SVC;switched virtual call /交换虚电路。

X.25的分组层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形式中的一种。

另一种是PVC(永久虚电路)。

SVC是动态建立的虚电路,包含呼叫建立、数据传送和呼叫清除等几个过程。

(以呼叫的形式通过信令来建立和释放)81UNI;用户-网络接口。

87NNI;user-network interface /网络-网络接口。

87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

87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Balanced /链路访问平衡协议。

是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的子集,是链路层提供可靠数据传输的标准。

89LAP-D;链路访问规程D-信道。

是CCITT建议的I系列的一部分。

它是为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连接的D信道而设计的。

D信道是一种ISDN的信号传载信道。

它与传输音频和数据的B信道共存。

D信道也能传输分组交换数据。

LAP-D为建立复杂信道,并在两点之间获得多逻辑链路提供了途径。

帧结构是典型的,它包括标志、地址信息、控制信息、数据、帧检测序列和结束标志。

地址能够确定服务的类型,例如是音频和数据,并终止服务。

89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

分为narrowband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N-ISDN;窄带ISDN和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B-ISDN;宽带ISDN;94 STM;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同步传输模式。

电路交换网络按照时分多路的原理将信息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外一个节点,这种技术叫做STM。

97VCC; CadenceVirtual Component Co-design /它是第一个为IP复用所设计的工业系统级HW/SWco-design开发平台环境。

Cadence VCC通过电子供给链进行交流和交换设计信息,为系统库和SOC提供必要的框架。

104QoS;服务质量。

104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

其作用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城域网的传输速率也在1Mbps以上,其作用距离约为5km--50km。

106Hub;集线器。

星型拓扑结构的中心节点。

110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网络操作系统。

即是,NOS提供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网络管理服务和Internet/Intranet服务。

112MAC;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IEEE802标准吧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

与物理介质相关的叫做MAC子层。

112LLC;Logic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 子层。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

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如网际层的IP协议。

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112SSAP;源地址。

在IEEE802.2中的地址字段用SSAP表示源地址。

113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一种能够实时传输数据、声音、视频和帧中继通信的网络技术。

数据(包括帧中继数据)都被分为多个分别包含 53 字节的数据包,而这些数据包又以 1.5 到 622 Mbps 的速率在系统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进行交换。

ATM 是在宽带 ISDN 协议中与 ISO/OSI 模型的 1 层和 2 层对应的层中定义的。

目前通常用于包含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局域网中。

请参阅“综合服务数字网络”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97 DSAP;目标地址。

在IEEE802.2中的地址字段用DSAP表示目标地址。

113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CSMA基本原理:站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别的站发送的载波信号,若有,说明信道正忙,否则信道是空闲的。

则根据预定的策略决定:1.若信道空闲,是否立即发送。

2.若信道忙,是否继续监听。

118ALOHA协议,和CSMA/CD都是随访问或竞争发送协议。

118NIC;网卡。

127EDLC;Ethernet data link controller /以太网数据链路控制器。

是网卡上的主要器件,有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

127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134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

网桥之间要交换信息,这种信息以网桥协议数据单元的形式在所有网桥之间传播。

142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运营商主干网桥协议。

PBB基于运营商MAC地址,而不是基于用户MAC地址转发流量。

PBB技术主要定义了双层MAC地址的帧结构,在转发行为上并没有改变,仍然是采用了传统的MAC交换,这体现在PBB技术它的名字仍然是桥接(Bridge)上。

不过交换的MAC地址是运营商定义的MAC地址,而不是用户的MAC地址,因而这个MAC交换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看成是MAC标签交换。

148RPR;Resilient Packet Ring /弹性分组环。

是一种采用环型拓扑的城域网技术。

149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无线局域网络。

这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

153AP ;Access Point 接入点,无线终端通过AP访问骨干网络。

154BSA ; Basic Service Area /基本业务区。

一个接入点AP覆盖的区域叫做BSA。

154BSS ; Basic Service Set /基本业务集。

接入点AP控制的所有终端组成一个BSS。

154DS; distribution system/分布式系统。

154PAM;脉冲幅度调制。

156PDM;脉冲宽度调制。

156PPM;脉冲位置调制。

156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直接序列扩展频谱。

157FHSS;fer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频率跳动扩展频谱。

157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 /物理层汇聚协议。

物理层分为物理层汇聚协议、物理介质相关子层和PHY管理子层。

158RTS/CTS;在RTS/CTS机制中,源终端先发送一个“请求发送”帧RTS,目标终端收到RTS后等待一个SIFS时间,然后发送“允许发送”帧CTS。

161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