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与推拿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大纲《推拿手法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课程名称:《推拿手法学》Course:Tuina Manipulation课程编号:02116 适用学生:针灸推拿专业Course Number:02116 Designed for:Acupuncture and Tuina学分:4总学时:68Credit: 4 Class hour: 68预修课程:《推拿功法学》实验学时:34《中医理论基础》Experiment hour: 34Preparatory Courses:《Chinese Traditional exercise in Tuina》《Basic theory of TCM》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医骨伤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它与中医学的各门基础与临床学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但是,推拿手法又有着鲜明的中医学特色,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推拿手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各种推拿手法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推拿临床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范围以教材为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章节内容,充分应用图表、实验操作、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自学、讨论、比赛等多种形式,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本门课不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实践课,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实践操作和安排临床见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手法作用原理与效应的实验室测试,使训练检测趋于客观化和科学化。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1.推荐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手法学》,赵毅、季远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6月第3版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Tuina Manipulation》2.参考教材:《推拿学》,范炳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Reference Books:《Tuina》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具体方式:闭卷考试(占总成绩60%)+技能考试(占总成绩40%)+平时成绩(扣分制)。

按摩实训大纲

按摩实训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按摩学专业实训指导方案《按摩学基础》课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包括理论与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两部分)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保健推拿的基本知识和常用保健推拿方法,了解与推拿相关的保健方法。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基本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为主,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技能水平必须达到中级以上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标准,结业时取得中级以上保健按摩师技术等级证二、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第一学期理论课实验课或实践课学时合计 教学内容学时 教学内容学时 绪 言 概述22 一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 4 验证性实验 4 8 二 按摩的治疗原理及治法 4 综合性实验4 8 三 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 2 保健操作基本程序 6 8 四 按摩介质 4 常见保健推拿的操作方法6 10 五 按摩基本手法 4 技能性实验 8 12 六 按摩基本手法4技能性实验2024 学时合计244872第二学期理论课实验课或实践课学时合计 教学内容学时 教学内容学时 一 按摩手法 2 技能性实验 10 2 二 按摩手法 2 技能性实验 10 2 第二章 按摩手法2 技能性实验 10 16 第三章 人体各部位按摩手法练习 2 技能性实验 8 2 第四章 人体各部位按摩手法练习 2 技能性实验8 16 第五章 按摩练功 2 运动按摩 6 10 第六章 按摩练功2运动按摩64 学时合计145872四、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绪论概述一、概述二、起源及发展第一章按摩的作用及原理本章教学重点:按摩的概述、经穴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难点:经穴基本知识。

一、疏通经络二、调和气血三、调整脏腑四、平衡阴阳五、理筋整复,滑利关节第二章按摩的治疗原侧及治法第一节按摩店治疗原侧一、调整阴阳二、治病求本三、扶正祛邪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二节按摩的基本治疗方法一、温法二、通法三、补法四、泻法五、汗法六、和法七、散法八、清法第三节按摩手法补泻一、轻重补泻二、方向补泻三、频率补泻四、时间补泻第四章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第一节按摩的适应证第二节按摩的禁忌证第三节手法操作注意事项第四节手法操作的体位与姿势一、患者体位二、医者体位第五节按摩介质一、常用介质的分类及作用二、介质的选择第六节按摩手法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处理一、手法的良情反应二、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第五章按摩基本技能本章教学重点:摩擦类手法、挤压类手法、摆动类手法、扣击类手法的技术特点。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范文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范文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范文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范文中医推拿按摩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通过手法的运用,以调理人体经络、气血、脏腑功能为目的,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为了规范中医推拿按摩的教学,制定了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大纲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纲的结构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通常分为导论、基础理论、基本技法、常见病症、特殊技法和实习等几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导论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医推拿按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础理论部分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经络学、气血学、脏腑学等基本理论。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中医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

基本技法部分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揉、捏、推、拿、按、抓等基本手法的学习和实践。

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这些手法的正确使用和技巧。

常见病症部分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实践应用,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中医推拿按摩的理论和技法进行实践操作。

特殊技法部分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进阶内容,包括针灸推拿、腹部推拿、儿童推拿等特殊技法的学习和实践。

这些技法需要更高水平的理论和技巧,学生需要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实习部分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到临床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治疗。

通过实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二、大纲的内容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医推拿按摩的各个方面。

在基础理论部分,学生需要学习经络学、气血学、脏腑学等基本理论,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还需要学习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以及中医推拿按摩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在基本技法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揉、捏、推、拿、按、抓等基本手法的使用和技巧。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

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中医推拿按摩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疗法,它通过按摩人体穴位和经络,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为了规范中医推拿按摩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中医界制定了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大纲的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实践操作等。

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经络学、穴位学、经络病理学等,这是中医推拿按摩的理论基础。

基本技术包括按摩手法、推拿技巧、拔罐、刮痧等,这些技术是进行推拿按摩的基本功。

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是中医推拿按摩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中医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并能够运用推拿按摩进行治疗。

实践操作是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其次,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

传统的中医推拿按摩教学主要采用师傅传徒的方式,即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临床经验,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

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方法也逐渐应用到中医推拿按摩教学中,如多媒体教学、模拟实验等。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推拿按摩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的实践意义不可忽视。

中医推拿按摩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医推拿按摩,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中医推拿按摩也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因此,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中医推拿按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是规范中医推拿按摩教学的重要文件,它对于提高中医推拿按摩的教学质量和推动中医推拿按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中医推拿按摩教学大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中医推拿按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推拿手法与功法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本科90课时)

推拿手法与功法学教学大纲(针灸推拿本科90课时)

推拿手法与功法学教学大纲(Tuina technique and merit legal science)(供5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和针灸推拿学专升本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推拿手法与功法学》是研究推拿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推拿手法与功法的术式结构、技能训练方法、动作原理、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推拿专业课程中,是一门核心技能基础课程。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功法、手法技能训练,要求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推拿功法、手法技术的发展简史及其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推拿手法基本操作技能与实验研究方法和临床辨证应用规律,为学习《推拿治疗学》与日后从事推拿临床工作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西医诊断基础》。

后续课程:《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

先修课程是本课程的讲述基础,后续课程是此课程的具体应用,后续课程应在此课程开设的下一学期进行教学。

二、课程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总学时90学时,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操作示范、技能训练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合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及视听教材等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加强手法操作的示范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

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教学(实训)6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1 王之虹等.推拿手法学.2001年8月第1版.中国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2.主要参考书1 周信文等.推拿手法学.2000年10月第1版.中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2 张建华、何光远等.推拿学.2007年1月第1版.中国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3 俞大方等.推拿学.1985年10月第1版.中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四、课程考核考试(包括期末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其中理论考试50%,技能考试50%。

按摩推拿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按摩推拿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按摩推拿基础课程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按摩推拿的基本理论、手法和操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按摩推拿服务。

3. 增强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让学生了解按摩推拿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理论教学1. 按摩推拿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 中医经络、穴位基础知识3. 按摩推拿的基本手法及操作要领4. 按摩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5. 案例分析:常见病症的按摩推拿治疗第二部分:实践操作1. 基本手法练习:揉、推、摩、搓、抖等2. 案例实操:肩颈按摩、腰背按摩、足底按摩等3. 按摩推拿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四、教学时间安排:1. 理论教学:共计8课时2. 实践操作:共计16课时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按摩推拿的基本理论、手法和操作要领。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按摩推拿手法,学生观摩学习。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按摩推拿操作练习。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按摩推拿基本理论、手法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按摩推拿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七、课程教案示例:课时一:按摩推拿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按摩推拿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了解按摩推拿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按摩推拿的基本概念2. 按摩推拿的发展历程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按摩推拿的基本概念2. 教师展示按摩推拿的发展历程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学评估:1. 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按摩推拿基本概念和发展的掌握程度2.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通过以上课程教案设计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医经络推拿教学大纲模板

中医经络推拿教学大纲模板

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中医经络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员具备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常见疾病的能力。

3. 增强学员对中医经络推拿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学员的中医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中医经络推拿基本理论1. 中医基础理论简介- 阴阳五行学说- 脏腑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诊断方法2. 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 经络的定义- 经络的分类- 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经络的作用3. 穴位学说的基本概念- 穴位的定义- 穴位的分类- 穴位的定位- 穴位的功效第二部分:中医推拿手法1. 推拿手法的分类- 按法- 摩法- 揉法- 擦法- 拿法- 点法- 拍法- 振法2. 推拿手法的操作技巧- 力度与速度- 方向与路线- 节奏与频率- 配合与协调第三部分:常见疾病推拿治疗1. 常见疾病诊断- 颈椎病- 肩周炎- 腰椎间盘突出- 肩关节损伤- 坐骨神经痛- 肌肉劳损- 妇科疾病2. 常见疾病推拿治疗方案- 颈椎病治疗方案- 肩周炎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案- 肩关节损伤治疗方案-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案- 肌肉劳损治疗方案- 妇科疾病治疗方案第四部分:实践操作与考核1. 实践操作- 学员分组进行推拿手法练习- 教师指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学员互相观摩、交流、纠正2. 考核- 理论考核:笔试形式,考察学员对中医经络推拿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践考核:现场操作,考察学员推拿手法的熟练程度和治疗效果。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2次,每次2小时。

2. 实践教学:每周2次,每次3小时。

3. 实习教学:在规定时间内,学员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习课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籍:1. 《中医推拿学》2. 《中医经络腧穴学》3. 《中医临床按摩治疗学》六、教学评估:1. 考核成绩: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占总成绩的60%。

2. 实习报告:学员需完成实习报告,占总成绩的40%。

七、课程总结:1. 对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按摩技术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

按摩技术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

按摩技术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
高级)
按摩技术师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初、中、高级)
计划概述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想要成为按摩技术师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按摩
技能和知识,从初级到高级分阶段进行培训。

初级教学大纲
1. 按摩概述:简述按摩的历史、种类、作用等基本概念。

2. 常用手法:介绍按摩时所用的常见手法,如揉、按、推、拍、捏等。

3. 操作技巧:讲解按摩时的正确操作姿势及方法,如手势、节奏、力度等。

4. 常见穴位:介绍按摩中常用的穴位及作用,如推沉、抠揉、
搓揉等。

5. 实践操作:结合以上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中级教学大纲
1. 基本解剖学:讲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如肌肉、脊髓、骨骼等。

2. 按摩与疾病:介绍按摩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 深层按摩:讲解深入肌肉组织进行按摩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4. 特殊按摩方式:介绍针对某些特殊人群或特定部位的按摩方式,如产妇按摩、足底按摩等。

5. 实践操作:结合以上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高级教学大纲
1. 高级手法:介绍按摩师所需掌握的高级手法,如拔罐、刮痧、穴道按摩等。

2. 按摩与养生:讲解按摩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 高级实践操作:讲解按摩时的灵活应用及策略,如面部按摩、舌头按摩、局部疗法等。

4. 实践操作:结合以上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以上为按摩技术师培训计划的初、中、高级教学大纲。

希望所
有学员通过这些内容,能够掌握丰富的按摩技巧和知识,成为一名
优秀的按摩技术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与推拿》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按摩与推拿
课程编号:140520
课程类别:必修
总学时:64
学分:4
教学对象:2014-1社区康复
先修课程:
一、教学目标
按摩与推拿是中医康复的一本专业课教材,对培养中医特色康复专门人才,提高我国传统医学适应社会需要和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能力,促进中医康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介绍了按摩推拿的康复适应症的病理基础、评定方法、康复方法,以及康复治疗的禁忌症和适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按摩推拿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手法,以及不同部位的病症所使用的推拿套路,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今后临床学习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保健按摩师素质及按摩前准备
基本要求:
掌握按摩师职业素质
熟悉按摩前准备工作
重点:
按摩师执业道德
第二章头面及颈肩部保健按摩
基本要求:
掌握头面及颈肩部按摩的基本操作手法,及操作套路
熟悉不同手法的主要功能,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了解不同人群保健按摩方法
重点:
头面及颈肩部按摩的基本操作手法,及操作套路。

难点:
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第三章胸腹部保健按摩
基本要求:
掌握胸腹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腹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
熟悉不同手法的主要功能,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了解不同人群保健按摩方法
重点:
胸腹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腹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
难点:
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第四章四肢部的保健按摩
基本要求:
掌握四肢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四肢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熟悉不同手法的主要功能,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了解不同人群保健按摩方法
重点:
四肢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四肢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
难点:
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第五章腰背部保健按摩
基本要求:
掌握腰背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腰背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
熟悉不同手法的主要功能,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了解不同人群保健按摩方法
重点:
腰背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手法,腰背部保健按摩的基本套路难点:
常见症状的保健按摩
第六章全身保健按摩套路
基本要求:
掌握每一个部位所选用的手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熟悉全身保健按摩的操作程序
重点:
掌握每一个部位所选用的手法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难点:
每一个手法的正确操作方法
第七章常用推拿手法
基本要求:
掌握松解类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适用部位。

熟悉整复类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适用症状
重点:
松解类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难点:
整复类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八章常见颈肩腰退痛的推拿
基本要求:
能根据病例给出案例分析,并给出正确的推拿康复解决方案重点:
根据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给出正确的推拿康复解决方案难点:
根据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
第九章颈肩腰腿痛康复操
基本要求:
掌握至少3种康复功法,并在平时多加练习三、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教学方式:四、实验环节
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五、成绩核算及考核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
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