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
黑木耳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

黑 木 耳  ̄ r ua i u iua( . x Ho k Au i lraa rc l L e o ) c
Un ew. 是 一种 食 药 两 用 的 胶 质 真 菌 , 有 降 dr ] 具
低血脂 胆 固醇 和甘 油 三脂 、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等作 抗 用口 ] 。然而 , 目前 国 内 外 关 于黑 木 耳 液 体 培 养
基 础 培 养 基 :5 麸 皮 煮 汁 、0 2 . % KH2 O 、 . M g O , H 自然 。 P 0 1 S p 深 层 发 酵 培 养 基 : % 麸 皮 煮 汁 、 蔗 糖 、 8 5
0 5 酵 母 膏 、 . % KH2 O 、 . % Mg O 、 . 02 P 0 1 S
验 因 素 和 水 平 见 表 1 。 1 2 4 深 层 发 酵 培 养 ..
液体 菌种 培养 基 : 芽 汁 ( x ) 0 0mL 麦 B 3 [ 0 、 1 蛋 白胨 2 0g KH2 O . 、 S 1 0g p . 、 P 2 0g Mg O . , H
自然 。
1 0mL, 种 量 5 , 2 ~ 3 ℃ 、0 / 培 养 0 接 于 8 0 1 0rm
S D大 鼠为 实验 动物 , 过 脂 代 谢 紊 乱 模 型 一 预 通
防性 给受 试 样 品法 研 究 了 黑 木 耳 液 体 发 酵物 的 降血脂 功能 , 现将 试验 结果 报道 如下 。
[课程]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培养产黑色素培养条件优化
![[课程]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培养产黑色素培养条件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87ce61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预实验: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黑色素培养基优化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菌种:黑木耳1.1.2 主要试剂土豆KH2PO4 MgSO4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酵母膏硫酸铵尿素盐酸1.1.3 主要仪器摇瓶培养箱分析天平150r/min 摇床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真空冷冻机1.2 培养基的制备1.2.1 PDA培养基土豆汁20%+葡萄糖2%+琼脂2%,pH值自然。
1.2.2 发酵液液体种子培养基PDB土豆汁20%+葡萄糖2%,pH值自然。
1.2.3 摇瓶发酵实验培养基1)碳源筛选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碳源2%2)氮源筛选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葡萄糖2%+氮源2%3)无机盐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葡萄糖2%+蛋白胨0.15%+不同配比的微量元素4)pH试验培养基: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葡萄糖2%+不同pH条件5)转速:土豆汁20%+KH2PO4 0.3%+MgSO4 0.15%+蛋白胨0.15%+葡萄糖2%+不同转速6)正交试验培养基:设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1.3 实验方法1.3.1 黑木耳菌丝发酵培养1) 菌种培养(活化菌种):从母种试管中取菌丝块接种于PDA平板中,于25℃培养7d2) 液体种子培养(扩大并制备液体菌种):将活化的菌种切割成黄豆大小的菌丝块,接种入装有100mL液体培养的250mL三角瓶中,30℃,150r/min培养7d,备用。
3) 发酵培养(单因素实验):摇瓶中装入不同的摇瓶发酵实验培养基100mL,接种量为10%,于30℃,150r/min培养4d。
1.3.2 黑色素的分离与提纯①将培养一段时间的发酵液取出,过滤除菌体;②用1moL/L的HCl调节滤液的pH为2,10000r/min离心15min;③去上清,取沉淀,在沉淀物中加蒸馏水震荡混匀,用1mol/L的HCl调节pH为2,10000r/min离心10min;④反复三次后,去上清,沉淀用蒸馏水洗离心3次;⑤取沉淀冷冻干燥,即为黑色素纯品。
黑木耳黑色素的液体发酵培养及提取工艺研究

25、29、33℃的培养温度下,以 150 r/min 培养 7 d,每 对黑木耳黑色素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
个不同处理 3 个重复。随后,按照 1.2.3 和 1.2.4 中的 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研究,选取
方法进行黑木耳黑色素得率的测定。
最优的温度、pH 以及培养天数 3 个因素,每个因素选
净工作台制作 PDA 平板,并使用接种环挑取黑木耳 性[19],所以分别设置起始 pH 值为 4.5、5.0、5.5、6.0、
斜面菌种,接种于 PDA 平板,然后将平板置于 28 ℃培 6.5 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 40% 的装液量将摇瓶液
养箱中培养 10~14 d,冰箱 4 ℃保存备用。
体发酵培养基分装在 250 mL 三角瓶中,每个处理 3
1.2.2 液体发酵培养。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16]:20% 个重复,在 121 ℃下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待灭菌
葡萄糖,2%酵母膏,0.2% KH2PO4,0.1% MgSO4·7H2O。 将上述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 40% 的装液量分别装于
冷却后,无菌条件下分别接入 3~4 个约 1 cm2大小的 菌种块。接种后,置于 28 ℃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
中图分类号 Q939.96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5-0031-06
Study on Liquid Fermentation Culture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Melanin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ta
式压力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SW-CJ-1BU,苏 为黑色素纯品,干燥后置于-20 ℃保存。
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高速离心机(H2-16K,湖 1.2.4 黑色素得率的测定。黑色素的质量采用恒重
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及条件

山西农业科学 2023,51(6):653-662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配方及条件周超 1,马银鹏 1,包旭翔 1,戴肖东 1,孔祥辉 1,张介驰1,2(1.黑龙江省科学院 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黑龙江省科学院 高技术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摘要:液体菌种已在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但提高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生产效率仍是菌包生产企业的重要技术需求。
为深入探究发酵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效率的影响,为黑木耳液体菌种高效生产提供有益参考。
试验以国家认定品种黑木耳2号为试验菌株,以发酵醪中菌丝量为响应值,采用经典的响应面法对液体菌种发酵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发酵基质营养与环境条件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试验范围均出现影响峰值;基质营养条件中的碳源浓度、环境条件中与溶氧水平密切相关的装液量和摇床转速都与其他发酵条件有很强的交互作用。
结合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分析和验证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为葡萄糖22.3 g/L 、蛋白胨2.7 g/L 、KH 2PO 4 2.0 g/L 、MgSO 4·7H 2O 1.5 g/L ,同时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3 g/L ,菌丝生物量达13.22 g/L ,与预测值13.05 g/L 相比,相对误差为1.3%;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 ℃、时间7 d 、摇床转速165 r /min 、装液量105 mL (250 mL 锥形瓶),菌丝生物量达到14.32 g/L ,与预测值14.11 g/L 相比,相对误差为1.49%。
研究结果表明,此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调控条件有效可行、菌丝得率高。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响应面法;交互作用;发酵配方;发酵条件中图分类号:S6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23)06‒0653‒10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Formula and Conditions of Auricularia heimuerLiquid Strain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ZHOU Chao 1,MA Yinpeng 1,BAO Xuxiang 1,DAI Xiaodong 1,KONG Xianghui 1,ZHANG Jiechi 1,2(1.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00,China ;2.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Liquid strain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actory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heimuer , and good effects have been achieved. However, improving the fermentation efficiency of Auricularia heimuer auricularia liquid strains is still an important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s of Auricularia heimuer .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ermentation nutritional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Auricularia heimuer liquid strain, an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heimuer liquid strain, in this paper, a national recognized variety Auricularia heimuer 2 was taken as the test strain, and the amount of mycelium in the fermentation mash as the response value, and the classic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nduct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Auricularia heimuer liquid str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tri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fermentation substrat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ycelium biomass of Auricularia heimuer , and the influence peak values were found in all experimental ranges. The carbon source concentration in the substrate nutrient condition, the liquid volum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solved oxygen level in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the shaker speed all had strong interaction with other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single factor test, response surface test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test, the optimal formula was determined as glucose 22.3 g/L, peptone 2.7 g/L, KH 2PO 4 2.0 g/L, MgSO 4•7H 2O 1.5 g/L, and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3 g/L. The mycelial biomass reached 13.22 g/L,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 of 13.05 g/L, the relative error was 1.3%.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emperature 30 ℃, time 7 d, shaker rotation speed 165 r/min, liquid volume 105 mL(250 mL conical flask), mycelial biomass was up to 14.32 g/L,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ed value of 14.11 g/L, the relative error was 1.49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formula and regulation conditions we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nd the mycelium yield was high.Key words :Auricularia heimuer ; liquid stra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teraction effect; fermentation formul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doidoi:10.3969/j.issn.1002-2481.2023.06.08收稿日期:2022-10-14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 -20);黑龙江省科学院双提雁阵特别计划(YZ202002)作者简介:周 超(1996-),男,河南安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黑木耳栽培与遗传育种。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

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优化摘要:黑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作为担子菌门中重要的药食同源真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糖、黑色素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补血、补脑、抗衰老、抗凝血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保健效果和药用功效,是维持人体健康的绝佳食材。
近年来,随着“菌粮”等新名词的出现,黑木耳在人类健康重要性中的体现越为明显。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优化引言木耳属(Auricularia)真菌是我国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常生长于林间阔叶树倒木及枯死木桩,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木耳属真菌能够分解多种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
木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从初期的椴木“砍花”栽培到如今的袋料菌棒培育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过食用菌工作者的努力和研究,木耳人工栽培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多篇文献报道了菌种驯化、栽培种生产、替代基质筛选等方面的内容,为食用菌产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指导和借鉴。
1.菌丝培养将退化的黑木耳菌种接种到相应的母种培养基中(以ADA培养基为对照,不同浓度的麦麸、木屑、稻杆ADA培养基为实验组),每个培养基接种直径3mm的黑木耳菌块,接种后置于26℃恒温箱中避光培养9d,期间注意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2.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1)培养时间、温度、pH值、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筛选:无菌条件下分别将2种野生木耳菌种打孔为大小相同的“菌饼”(直径0.5cm),接种至不同pH值(pH值为5、6、7、8、9)、不同碳源(蔗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葡萄糖)、不同氮源(蛋白胨、牛肉膏、尿素、(NH4)2SO4、酵母膏)、不同无机盐(MgSO4、CaCl2、CuSO4、NaCl、KH2PO4)的基础培养基中,于25℃,16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10d;培养时间及温度实验将菌种接种至基础培养基中,分别于25℃,160r/min条件下培养不同天数(2、4、6、8、10d)、以及不同温度(20、25、30、35、40℃)条件下,160r/min摇床培养10天。
黑木耳液体菌种 标准

黑木耳液体菌种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的质量要求、培养基选择、培养条件、发酵工艺、菌种鉴定、安全性评估、标签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1. 菌种质量-------黑木耳液体菌种应具备以下质量要求:1.1 菌种纯度高,无杂菌污染;1.2 菌丝体生长旺盛,颜色鲜艳,无老化现象;1.3 液体培养时,菌丝体生物量大,且无异常气味;1.4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规定。
2. 培养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基应选择适宜于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麦芽糖、蛋白胨等,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培养基配方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筛选和优化。
3. 培养条件------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和通气量等。
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之间,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pH 值控制在4.0-6.0之间,通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 发酵工艺------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发酵工艺包括种子制备、发酵罐接种、发酵控制和菌丝体收集等步骤。
种子制备应选择优良的固体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发酵罐接种后,应控制好温度、湿度、pH值和通气量等参数;发酵控制应根据菌丝体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培养条件;菌丝体收集时应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等处理。
5. 菌种鉴定------黑木耳液体菌种鉴定应采用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包括菌落形态、菌丝体显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和测定。
同时,也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等辅助鉴定。
鉴定结果应符合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和分类学依据。
6. 安全性评估-------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安全性评估应包括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等。
急性毒性试验应观察动物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液体菌种后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观察动物在长期摄入液体菌种后的中毒症状和生理生化变化;遗传毒性试验应检测液体菌种的致突变性和致畸变性等。
安全性评估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050000摘要:黑木耳作为食药两用真菌,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人类健康中展现出巨大的开发前景。
从药用角度来讲,主要是黑木耳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相关药品、保健品的开发等;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相关药品甚少,部分产品只是局限于动物试验测试。
从食用角度来讲,我国是世界黑木耳产量最多、食用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黑木耳已成为我国栽培量第二大的食用菌品种,但各个产地生产的黑木耳品质参差不齐,具有优良性状的黑木耳新品种更是少见。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菌种;工艺;质量引言多糖是木耳属真菌中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木耳子实体、菌丝体等组织中,近代研究表明,包括木耳在内的多种食用菌多糖是一类具有开发价值和利用潜力的天然化合物,对调节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
例如,黑木耳中的水溶性多糖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来降低由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角质木耳、毛木耳、黑木耳胞内多糖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对抗炎和抑菌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同时,黑木耳子实体中的吡喃糖多糖还具有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的作用。
以心脑血管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阶段的黑木耳多糖摄入治疗,通过病人的康复自愈能力分析结果发现黑木耳多糖能够促进心脑血管人体的康复。
对黑木耳多糖进行了提取及结构解析并发现黑木耳多糖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吞噬能力,该作用在人体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培养基固体培养基(CPDA):液体母种培养基,为不添加琼脂的CPDA培养基;基础发酵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0g/L、蛋白胨3.0g/L、麦麸10.0g/L、葡萄糖20.0g/L、KH2PO42.0g/L、MgSO4·7H2O1.0g/L,初始pH值自然。
2.母种培养基A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琼脂粉20g,加水至1000ml。
1.1.3.2母种替换培养基在ADA培养基的基础上,分别用不同量的麦麸、稻杆和木屑替换A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
黑木耳荞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

#l(42!应用技术—92-DOI:10.12161/j.issn.l005-6521.2021.02.015黑木耳养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周琦,任天琦,汪琢1(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122)摘要:以养麦和黑木耳为主要原料,预处理后添加草莓汁为发酵供糖,通过乳酸菌发酵制成发酵饮品。
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法,对发酵饮料的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当乳酸菌粉添加量为0.3%,养麦与黑木耳质量比为发酵时间为36h,草莓添加量25%时该发酵饮料感官评分最高,饮料均匀细腻,无分层,无沉淀,具有天然黑木耳和养麦发酵出的特殊香气。
关键词:黑木耳;养麦;复合发酵;响应面法;感官评分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Fermented Beverage of Black Fungus Buckwheat withLactic AcidZHOU Qi,RENTian-qi,WANGZhuo'(College of Life Engineering,Shenyang Inst i t ute of Technology,Fushun113122,Liaoning,China) Abstract:Buckwheat and black fungus were used to ferment for developing a fluit drink.Following the pretreatment,strawberry juice was added to provide sugar and Lactobacillus was used as the strain for fermenting.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 has the impact on fermentation process,and it was also analyzed by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method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based on the sensory scores.The result showed that,when thelactic acid bacteria inoculum0.3%,the mass ratio of buckwheat to black fungus5, fermentation time36h and strawberries25%,the sensory score could be elevated obviously.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drink was even delicate,hierarchy-free and generated the special aroma of natural black fungus and buckwheat.Key words:black fungus;buckwheat;compound fermentat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sensory score引文格式:周琦,任天琦,汪琢•黑木耳养麦复合乳酸发酵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几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92-97.ZHOU Qi,REN Tianqi,WANG Zhuo.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Fermented Beverage of Black Fungus Buckwheat with Lactic Acid[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2(2):92-97.黑木耳是一种食用性真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素,脂肪含,蛋白质含是牛6,、、、纤维素含,外,还含有甘露聚糖、萄糖、木糖,及脂、和维生素C等,有,并且在黑木耳中含有一种纤维素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13201093)作者简介:周琦(1999—),女(汉),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微生物发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木耳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摘要:研究了营养因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优化了黑木耳液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黑木耳液体发酵物的降血脂作用。
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5%蔗糖、5%麸皮煮汁、0.5%酵母膏、0.2%KH2PO4、0.1%MgSO4、pH自然。
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发酵物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关键词:黑木耳,液体发酵,降血脂文献标识码:S646.6;R285.5A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是一种食药两用的胶质真菌,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2]。
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黑木耳液体培养及其发酵物降脂作用的研究报道不多。
因此,我们进行了黑木耳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样品法研究了黑木耳液体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菌种黑木耳菌株Au-5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发展中心提供。
1.2发酵培养1.2.1培养基液体菌种培养基:麦芽汁(Bx3)[3]1000 mL、蛋白胨2.0 g、KH2PO4 2.0 g、MgSO4 1.0 g,pH自然。
基础培养基:5%麸皮煮汁[3]、0.2% KH2PO4、0.1% MgSO4,pH自然。
深层发酵培养基:8%麸皮煮汁、5%蔗糖、0.5%酵母膏、0.2% KH2PO4、0.1% MgSO4、0.05%泡敌,pH自然。
1.2.2液体菌种制备在含100 mL液体菌种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接入5~6块0.5 cm 2大小的菌种块,28~30 ℃、100 r/m培养5 d,摇匀作为液体菌种用于液体培养实验。
1.2.3液体发酵条件试验1.2.3.1 辅助氮源筛选试验基础培养基中按5 g/L分别加入蛋白胨、酵母粉、牛肉膏、硫酸铵、尿素、酵母膏等辅助氮源,采用500 mL三角瓶进行摇床试验,装液量100 mL,接种量5%,于28~30 ℃、100 r/m培养3 d后于3500 r/m离心20 min,去掉上清液,菌丝体在105 ℃烘干至恒重,天平称重,考察各种辅助氮源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1.2.3.2 辅助碳源筛选试验基础培养基中按30 g/L分别加入葡萄糖、蔗糖、高梁粉、糊精、玉米粉、淀粉等各种辅助碳源,采用500 mL三角瓶进行摇床试验,装液量100 mL,接种量5%,其它处理同1.2.3.1,考察各种辅助碳源对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
1.2.3.3 培养基优化试验选取蔗糖,酵母膏,麸皮汁进行正交实验,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1。
1.2.4深层发酵培养40 L液体发酵罐中装入27 L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接种量5%,于25~30 ℃、通风量1∶0.5(v/v)、120~180 r/m培养3 d,然后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粉碎过100目筛。
1.3黑木耳液体发酵物降血脂实验1.3.1试验动物SPF级雌雄性SD大鼠,体重150~200 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动物合格证号:SCXK(粤)2006A015。
环境设施合格证号:SCXK粤2003-002。
1.3.2饲料基础饲料:SPF级饲料购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高脂饲料:基础饲料78.8%、蛋黄粉10%、猪油10%、胆固醇1%、胆盐0.2%。
1.3.3剂量设置将黑木耳深层液体发酵物用水配制成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为0.15 g/kg、0.25 g/kg和0.4 g/kg。
1.3.4给药方法SD大鼠喂食基础饲料7 d后取尾血,测定凝血时间、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值。
根据TC值,随机分成5组,10只/组,分别是空白组、高脂对照组、黑木耳发酵物低、中和高剂量组。
空白组自由摄取基础饲料,每天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高脂对照组自由摄取高脂饲料,每天生理盐水灌胃(3 mL/只);各用药组自由摄取高脂饲料,每天用黑木耳发酵物溶液灌胃(3mL/只),连续喂养45 d。
实验结束前禁食16 h,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凝血时间、TC、TG、HDL-C和LDL-C值[4]。
1.3.5降血脂各指标的测定毛细玻管法测定凝血时间[5];TG、TC、HDL-C、LDL-C采用试剂盒(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ECHO LCD,意大利LOGOTECH公司),上述指标委托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检验。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发酵培养基成分对菌丝干重的影响2.1.1辅助氮源筛选辅助氮源筛选试验结果见图1。
添加有机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产生的菌丝体生物量显著高于添加无机氮源的,而以添加酵母膏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因此酵母膏为最佳辅助氮源。
2.1.3培养基优化试验由表2可看出,3因素中以A因素(蔗糖)对黑木耳菌丝体产量的影响最大,C因素(酵母膏)的影响最小。
培养基最优组合是:A3B2C3,即5%蔗糖,5%麸皮煮汁和0.5%酵母膏。
2.1.4液体深层发酵试验供试菌株在发酵罐中深层发酵培养后,经浓缩、干燥、得干物质总量为600 g。
2.2液体发酵物降血脂实验对比表3和表4的结果表明,处理前后凝血时间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空白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TC值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大鼠TG值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显著性水平分别为P<0.01和P<0.05;空白组HDL-C值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HDL-C值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空白组和用药各组LDL-C 值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1),表明中、高剂量的黑木耳液体发酵物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TC、TG、HDL-C和LDL-C。
表4 用药后各组大鼠血脂情况表Table 4 Blood lipid levels in mice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A. auricula fermentation products组别Group凝血时间Blood coagulation timeTCTGHDL-CLDL-C空白组Blank group38.6 ±10.211.57 ±0.17**0.94 ±0.240.97 ±0.12**0.96 ±0.29**高脂对照组High lipid group41.1 ±10.762.08 ±0.300.89 ±0.290.73 ±0.071.37 ±0.43低剂量组Low dosage group43.18 ±7.651.80 ±0.350.75 ±0.190.73 ±0.160.63 ±0.22**中剂量组Intermediate dosage group44.45 ±7.631.39 ±0.27** 0.55 ±0.09**0.69 ±0.170.50 ±0.23**高剂量组High dosage group45.91 ±4.441.54 ±0.26**0.66 ±0.19*0.50 ±0.09**0.84 ±0.36**“*”P<0.01;“**”P<0.01(与高脂对照组比较Compared with high lipid group)3 小结通过黑木耳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成分,即5%蔗糖、5%麸皮煮汁、0.5%酵母膏、0.2%KH2PO4、0.1%MgSO4。
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样品法进行黑木耳液体发酵物的降血脂功能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发酵物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用于降血脂产品的开发。
[1]陈和生,孙振亚.黑木耳多糖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5):300-301.[2] 张秀娟,季宇彬,曲中原,等.黑木耳多糖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6):373-372.[3] 徐锦堂. 中国药用真菌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37.[5] 吴祯久,洪淳赞,金长炼,等. 洋虫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的影响[J]. 中药材,1996,19(7):361-362.朱丽娜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s for SubmergedCultur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and HypolipidemicFunction of Mushroom Fermentation ProductsXIE Yizhen1,2,ZHOU Jingwen 2,LI Chong 11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510070,China; 2Guangdong Yuewei Edible Fungi Technology Co.Ltd., Guangzhou, Guangdong510070, ChinaThe effect of selected nutritional factors on the mycelium yield from submerged cultures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was evaluated. Highest mycelium yield was recorded when yeast extract and sucrose were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as supplementary nitrogen and carbon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ptimized medium (pH 6.0) was 5% (w/v) sucrose, 5% (v/v) wheat bran juice, 0.5% (w/v) yeast extract, 0.2% (w/v) KH2PO4 and 0.1% (w/v) MgSO4. Incorporation of combined fungal mycelium and spent culture fluid into the die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blood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mice.Auricularia auricula;hypolipidemic function;liquid fer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