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报告货物差异处理程序
仓库物品差异及索赔流程

仓库物品差异及索赔流程仓库物品差异及索赔流程协议书甲方:[甲方公司名称]地址:[甲方公司地址]联系人:[甲方联系人姓名]电话:[甲方联系电话]乙方:[乙方公司名称]地址:[乙方公司地址]联系人:[乙方联系人姓名]电话:[乙方联系电话]鉴于甲方与乙方为保证仓库物品的准确性及双方权益的保护,特签订以下协议:第一条任务描述1.1 甲方作为乙方委托的仓储服务提供商,将负责接收、存储和管理乙方交付的物品(以下简称“货物”)。
货物的数量及品质应与乙方交付时的清单相符。
1.2 如发生货物数量或品质与清单不符的情况,甲方将遵照本协议的规定进行差异核查及索赔处理。
第二条差异核查流程2.1 乙方发现货物数量或品质与清单不符时,应及时通知甲方,并提供准确的差异核查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差异清单、货物照片、签收单等。
2.2 甲方收到乙方的差异核查通知后,应立即成立由双方共同组成的核查小组,负责核实差异及原因。
2.3 核查小组应在收到乙方差异核查通知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并及时向乙方反馈核查结果。
2.4 如核查结果确认为甲方责任造成的差异,甲方同意进行相应的索赔处理;如核查结果确认为乙方责任或第三方因素造成的差异,则不需进行索赔处理。
第三条索赔流程3.1 乙方在收到核查结果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应向甲方提交索赔申请,包括但不限于索赔金额、索赔依据及相关证据等。
3.2 甲方在收到乙方的索赔申请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应对索赔申请进行审核,并及时向乙方反馈审核结果。
3.3 如甲方确认索赔申请符合协议约定的,甲方将在收到乙方提供的相关证据后的十个工作日内,支付相应的索赔金额至乙方指定的账户。
3.4 如甲方认为索赔申请不符合协议约定的,甲方应向乙方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其判断。
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第四条保密条款4.1 双方同意根据本协议的约定,保守协议的内容和商业秘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4.2 如因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需要共享或交换商业机密,双方应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及保密期限。
报告货物差异处理程序

报告货物差异处理程序货物差异是指实际货物与预期货物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订单延迟、客户满意度下降以及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货物差异处理程序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货物差异处理程序的报告。
一、引言货物差异处理程序是为了解决实际货物与预期货物之间的差异而制定的一套流程和规范。
通过该程序,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货物差异,以保证订单的按时交付和客户的满意度。
二、程序的目标和目的货物差异处理程序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和解决货物差异,从而确保订单的准确交付,并满足客户的期望。
具体目的包括:1.及时发现和纠正货物差异,以防止订单延迟和交货问题。
2.提高运营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物流成本。
3.加强客户满意度,维护和巩固客户关系。
三、货物差异处理程序的步骤1.发现差异当货物到达时,与订单进行比对,并进行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差异。
发现差异后,必须立即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
2.分析差异对于发现的差异,必须尽快进行分析。
首先,确定差异的原因,如供应商误发、仓库操作失误等。
然后,评估差异对订单交付时间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3.确定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差异是由供应商误发引起的,可以与供应商协商更换错误货物。
如果差异是由仓库操作失误引起的,可以加强仓库操作流程的监控和培训。
4.实施解决方案5.跟踪和评估解决货物差异后,需要跟踪和评估解决方案的效果。
确保所采取的措施能够解决差异,并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报告和记录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报告和记录。
包括以下内容:1.差异报告:记录差异的详细信息,如差异的类型、数量和原因等。
2.解决方案报告:记录制定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情况。
3.跟踪评估报告:记录解决方案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五、培训和绩效评估为了确保货物差异处理程序的顺利实施,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培训内容包括理解货物差异处理程序的重要性、差异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的制定等。
报告货物差异处理程序文档

汇报货物差异处理程序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汇报货物差异处理程序1.0目的设立本程序以标准在各个环节的操作,以预防货物丧失、篡改或混入不明的危险物品.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觉察和汇报货物短缺与过多、货物差异及意外处理.3.0执行程序3.1觉察和汇报货物短缺与过多3.1.1对每批货物的收货都应详细查验与货物的名称、数量、品种、重量、供货商进行记录,核对送货单/定单上的名称、数量、品种、重量、供货商.当有超额、短缺、损坏或其它反常现象时应及时向治理层汇报,并填写《货物收入异动表》;3.1.2当货仓人员调查时觉察货物有多/短缺应马上反响给采购人员通知供货商作出相应的调查及处理,并通知保安检查是否有不法活动存在,预防引入不明材料或其它物品;3.1.3生产包装部门通过生产报表和入库数量核对成品货物是否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以确保成品货物入库时的数量正确及平安状况良好,觉察有任何疑问须马上汇报主管和平安主任进行检查.3.1.4成品在入库储存后,成品仓管应每天依照《成品进出仓单》及成品标示记录进行核对成品货物是否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以确保成品货物储存的数量正确和平安状况良好,觉察有任何疑问须马上汇报主管和平安主任进行检查.3.1.5装货过程中监管人员和装柜人员必须依照出货清单及其它相关数据检验所装载货物的品名、规格、重量、数量、是否X,有任何可疑现象必须马上停止装货,并汇报主管和平安主任进行检查.3.1.6货物在发运前,船务人员须将出货资料正确完整地发给客户,以确保客户在接收货物时可以核对出货数据和托运单进行确认货物的品名、规格、重量、数量、是否X.3.2 货物差异及意外处理措施3.2.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须马上进行调查,甚至马上报警及通知海关部门,以预防货物丧失、篡改或混入不明的危险物品等不法活动,并填写《货物收入异动表》:1〕供货商送货材料数量、品名、规格、重量等与相关数据描述不相符时;2〕生产包装部门通过生产报表和入库数量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3〕成品进出仓单及成品标示记录显示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法等不相符时;4〕装货过程中觉察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法等不相符时;5〕运输途中或海关检查觉察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法等不相符时;6〕目的地货物接收觉察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法等不相符情况时;4.0 相关文件4.1 《货物收入异动表》4.2 《成品进出仓单》。
产品,货物多数和少数问题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

产品,货物多数和少数问题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货物登记调查程序报告进口转关货物报关程序plc夹货物程序框图一般货物的报关程序篇一:货物异常分析和处理程序貨物異常分析和處理程序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貨物異常分析和處理程序1.0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我公司在进行产品的接收、生产、储存、运输的过程中对关货物超额、短缺、不明货物、损坏或其它货物异常的现象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遵守美国海关的C-TPAT (海关—贸易伙伴防恐)安全要求. 2.0范围2.1本程序適用於來料控制、貨物收發控制、貨物流轉控制、成品數量控制 2.2本程序適用於貨物異常分析處理3.0主要职责和权限3.1貨倉負責核實收發貨單據及收發貨物和记录的控制 3.2各部门负责提供收发货的凭证单据及盘点 3.3 PMC部与货仓部负责物料异常的追溯、调查 4.0工作程序4.1货物凭据管制本厂制定货物凭证安全控制程序明确有送货单据的开具、经手、保存等管制措施,以保证我公司出进货物的帐目清晰、手续完善。
对运输资料或资料系统的控制以防无许可接触,预防货物的异常,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造成盗窃或恐怖事件。
此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1货仓工作人员核实收发货单据,点收或发放货物后签名确认,货仓主管审核、保存原始单据交公司财务负责人。
4.1.2货仓工作人员要收到相关的指令性文件资料方能进行收发货工作,如PMC部发出的《采购单》、船务部发出的《出货通知书》等,货仓工作人员务必核实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非货单物料的进入,在确认无误后才可签批。
4.1.3对于收发货单据,托运成品货单据等资料的原始单据于收发货后次日(最好在二十四小时内)交财务部有关分管负责人。
4.1.4货仓部只保存货运单据复印件一个月,在每月月底将所有复印单据交公司存盘。
对于公司的运输资料和资料系统要严格保密。
4.2来料控制4.2.1所有来料由货仓部核对PMC发出的《采购单》,对无货单物料一律拒收看待,以防不明物料进入厂区.4.2.2经核实后的外来物料,由货仓部填写现场收货登记表,第一时间进入独立的验收区域,并由IQC 对货品质量的检验。
配送差异处理工作总结报告

配送差异处理工作总结报告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配送服务成为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配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差异处理工作,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也会给商家带来一定的损失。
因此,对配送差异处理工作进行总结报告,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配送差异处理工作需要及时响应。
当消费者收到的货物与订单不符时,
商家需要及时响应并处理。
这包括了及时与消费者沟通,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并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商家需要保持耐心和友好的态度,以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
其次,配送差异处理工作需要严格的管理和记录。
商家需要建立完善的差异处
理工作流程,确保每一次差异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同时,商家也需要对差异处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案以及消费者的反馈等信息。
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商家对配送流程进行优化,也能够为日后的差异处理提供参考。
最后,配送差异处理工作需要不断改进。
商家应该定期对差异处理工作进行总
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
这包括了对配送流程的优化、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
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提高配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总的来说,配送差异处理工作是商家在配送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及
时响应、严格管理和记录以及不断改进,商家可以有效地处理配送差异,提升配送服务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希望本报告能够对商家在配送差异处理工作上有所帮助。
货物商品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及流程

5.实际收到的护理用品的重量与外包装标注有较大差异
1.有问题的货品,必须在其外包装上贴上《次品单》,并由店长/店铺主管签名
2.填写《收货验货单》,通知并将该单传真给出货方,要求在24小时内回复处理办法,如需退回,则返程费用由出货方支付;
3.确认可返回货品,必须填写《店铺调拨单》随货返回对方
货物商品质量问题处理方法及流程
一般的质量问题分为以下几项:
货品类:已售货品的、未售在仓货品、新到货品、赠品、护理用品等
装修类:货场灯光、音响、货柜以及仓库内货架,门窗等
道具:货场内的陈列道具及物件等
货品类处理流程如下:
类型
情况述说
处理方法
使用表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注
已售货品
国家及地方规定的三包范围内
由店长/店铺主管判断是否属于可退换/维修的范围后,先进行更换同款或同价货品/维修,如需退货,必须通知区域督导,再按指令执行。
4.货品发出后,请填写《转柜空白表格》并传真给对方及确认
1.《收货验货单》
2.《次品单》
3.《店铺调拨单》
4.《转柜空白表格》
未售在仓货品(包括赠品和护理用品)
1.断底、断跟、皮裂、顺脚、鸯色、鸯码
2.内里不一、有铅笔划痕、货品有被水或其他液体浸过痕迹、货品是装盒货号是否一致等导致不能正常销售的
3.护理用品如出现过期,而导致影响其原有的护理功能
1.必须在其外包装上贴上填写正确的《次品单》
2.问题货品归类摆放在仓库,并注明“非销售,待处理”
1.《次品单》
2.《退换货申请》
3.原客人的购货的销售小票/发票
4.换出货品的销售小票
货物差异处理原则

货物差异处理管理细则一、处理原则:1、重量原则:货物交接一切以重量为凭,当出现收发方对库存有异议时,以重量为准。
2、赔偿原则:1)按上游客户核定折扣价格赔偿;2)如丢货时产品系统内面单金额为0,并该产品金额零售价不统一时,按该产品的最高零售价进行定价赔偿;3)对同一产品有不同价格,按当月最高价赔付;3、发出方跟踪原则:货物从发出到签收由发货方负责跟踪,出现货物差异由发货方负责跟踪、举证;4、书面处理原则:1)由少货方书面报告给质控部;质控部核实后交信息平台按合同赔付原则与厂商沟通后发出索赔函转物流或运营部领导处理;处理结果交财务作赔付手续并由财务收款后通知质控部作库存销减处理。
2)货物转移任一环节要有交接手续;无交接手续,下环节未做签字确认的由上环节承担赔偿责任;下环节已签字确认的由下环节承担赔偿责任。
3)由信息平台文员负责各自客户的库存,每月必须取得客户盖章确认的对帐单;5、真实性原则:货物报失必须真实,如个人从中谋取私利,一经发现除产品按零售价赔付外,另行罚款200元/票;6、赔付时限原则:1)当库存出现差异时,必须在下月12号赔付完毕,赔付金额从工资中扣除;2)厂商赔付不得超过下月25号;3)15天内必须将上月或上次退货等库存差异清理完毕,否则一旦扣赔款后即使站点找到货物,对公司已赔付给厂家站点又退回货物的,公司不给予处理;4)信息平台文员已审核通过的退单,必须按时退货,不得以返货数量达不到一定量而延迟返货时期;7、系统为准原则:1)库存以公司系统为准则,以手工打包清单退回如出现差异责任自负;与系统不符时,应在系统中特别注明;2)不管是总仓发货或站点退货,当系统中已做收货确认而后差货,发货方自查库存无异,由收货方负赔偿责任;如该单收货方系统操作员操作失误时,由系统操作员承担60%赔偿,验货人承担40%赔偿。
3)站点在仓库发货后24小时内没有收到货必须与总仓联系确认是否发货,仓库通知过已发货而站点一直没有在系统内确认者视为默认收到货(相关处罚按《运单信息、退货及现场操作规定》执行。
货物的追踪及处理程序

货物的追踪及处理程序场景描述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货物损失、交付延误或其他异常情况时,需要进行货物追踪和处理。
这些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遗失;•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延误,导致客户无法按时收到货物;•货物送达后,客户发现货物损坏或与订单不符合等问题。
本文档将介绍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如何进行货物追踪及处理。
追踪程序1. 货物运输过程中损坏或遗失步骤一:发现货物异常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是否存在货物异常。
如果客户发现货物有问题,物流公司应该在1个工作日内给出回复并告知处理流程。
步骤二:确认责任方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应通过物流追踪系统查找货物去向并确认异常发生的时刻,找到对应的责任方。
如果是物流公司责任,应当进行全额赔付,同时和客户协商处理方式。
如果是客户责任,需要和客户协商解决办法,如补发货物或进行赔偿。
步骤三:提供赔付物流公司应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全额赔付,赔付方式和具体金额应按照协议进行。
同时,物流公司需要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追踪和挖掘,找出问题所在,进行问题处理。
2. 货物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延误,导致客户无法按时收到货物步骤一:通知客户物流公司一旦发现货物出现延误,应及时通知客户,告知延误原因和预计送达时间。
步骤二:加快送货进度物流公司需要全力以赴加快送货进度,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货物送达客户手中。
步骤三:赔偿客户如果物流公司的原因导致了延误,应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对客户进行赔偿。
如果延误是由于天气等自然原因造成的,物流公司不需承担责任。
3. 货物送达后,客户发现货物损坏或与订单不符合等问题步骤一:收集证据物流公司应收集所有相关的证据,并索要客户提供更多的证明材料,以便更好地判断责任方。
证据包括但不限于拍照、单据等。
步骤二:确认责任方物流公司应该在3个工作日之内进行调查,找到责任方,并对客户进行赔偿或协商其他解决方式。
步骤三:解决问题在确认责任方后,物流公司应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赔偿或补发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货物差异处理程序
1.0
目的
设立本程序以规范在各个环节的控制,以防止货物丢失、篡改或混入不明的危险物品
.
2.0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发现和报告货物短缺与过多、货物差异及意外处理
.
3.0
执行程序
3.1
发现和报告货物短缺与过多
3.1.1对每批货物的收货都应详细查验与货物的名称、数量、品种、重量、供货商进行记录,核对送货单/定单上的名称、数量、品种、重量、供货商.当有超额、短缺、损坏或其它反常现象时应及时向管理层汇报,并填写《货物收入异动表》
3.1.2当货仓人员调查时发现货物有多/短缺应立即反应给采购人员通知供货商作出相应的调查及处理,并通知保安检查是否有不法活动存在,防止引入不明材料或其它物品;
3.1.3生产包装部门通过生产报表和入库数量核对成品货物是否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以确保成品货物入库时的数量正确及安全状况良好,发现有任何疑问须立即报告主管和安全主任进行检查. 3.1.4成品在入库储存后,成品仓管应每天依照《成品进出仓单》及成品标示记录进行核对成品货物是否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以确保成品货物储存的数量正确和安全状况良好,发现有任何疑问须立即报告主管和安全主任进行检查.
3.1.5装货过程中监管人员和装柜人员必须依照出货清单及其它相关数据检验所装载货物的品名、规格、重量、数量、是否准确,有任何可疑现象必须立即停止装货,并报告主管和安全主任进行检查.
3.1.6货物在发运前,船务人员须将出货资料正确完整地发给客户,以确保客户在接收货物时可以核对出货数据和托运单进行确认货物的品名、规格、重量、数量、是否准确.
3.2 货物差异及意外处理措施
3.2.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须立即进行调查,甚至立即报警及通知海关部门,以防止货物丢失、篡改或混入不明的危险物品等不法活动,并填写《货物收入异动表》:
1)供货商送货材料数量、品名、规格、重量等与相关数据描述不相符时;
2)生产包装部门通过生产报表和入库数量出现短缺、盈余、包装损坏等情况;
3)成品进出仓单及成品标示记录显示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式等不相符时;
4)装货过程中发现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式等不相符时;
5)运输途中或海关检查发现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式等不相符时;
6)目的地货物接收发现出货列表及其它相关数据与实物品名、规格、重量、数量及包装方式等不相符情况时;
4.0 相关文件
4.1 《货物收入异动表》
4.2 《成品进出仓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