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调查的农林经济专业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许多人都在关注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生的专业发展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浅谈农林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经济建设取得了快速且稳定的发展“,三农”问题历来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凸显出农业问题的重要性,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是“三农”的重要环节。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林经济管理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的是,农林经济管理显著促进了我国服务三农以及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高效、稳定发展。

一、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的现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我国颁布了一些农业扶持政策,但是相对来说,农村地区的发展显然滞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

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其中农林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在管理体系、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着缺陷,例如当前我国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育模式方面存在着不足,国家教育发展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但是显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远远落后于城市,为此大部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地区进行农村建设;其次我国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例如政府并没有专项的扶持资金支持,另外我国农林经济在现代化的工艺方面缺乏先进技术,进而相对来说,农林经济管理缺乏核心竞争力。

本文针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以期完善我国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

二、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农林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农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涉及到林业、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极多,例如自然条件、市场经济等条件。

当前我国的农业结构逐步调整,我国的农林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然而我国农林经济依旧缺乏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当前的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种植较为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集约化管理规模;其次我国的农林种植产业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最后当前我国的农林种植的工作效率较低,农林经济管理的发展空间狭小。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外引进5名优秀博士毕业生、太行学者和青年拔尖人才, 2.2 依托国家一流专业,构建有农业特色的立体课程新
补充到一线教师队伍中。
体系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广适应”的课程体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第十批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农业院校管理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商学院为例(2018GL05);教育部高等学 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NJX20204);河北省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万计划”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优化升级研究(2019GJJG107)。
(上接 199 页) 参考文献
[1]王魏根,隋娟娟,偶春“. 生物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河北 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2):98-102.
[2]王魏根,赵胡 . 统计软件用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应用[J]. 阜 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121-123.
积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 构建“农业+”“+农业”“互联网+”的新型课程体系,创新探 究式、讨论式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推进 农林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农林课程的高
阶 性 、创 新 性 和 挑 战 度 ,高 标 准 建 设 一 批 农 林 类 一 流 课程。
12% 8%
48% 32%
35 3645 4655 5660
@ 16% 36%
48%
-/* A --/* .
4% 20%
4% 72%
图 1 年龄结构
图 2 职称结构
图 3 学历结构
2.1.2 “内陪+外引”,师资学历水平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 2.1.3 参与众多相关会议交流 多次参加校内外相关会

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面向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旨在应对我国农林人才培养面临的现状和挑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背景、实践策略、具体创新、成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农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当前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和不协调,导致毕业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

为了适应新时代农林人才培养要求,本文提出构建“三衔接三协同三贯通”实验教学体系,以提升我国农林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1.“三衔接”策略:课程体系衔接、实践教学衔接、产学研衔接。

课程体系衔接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践教学衔接注重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和产学研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产学研衔接则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宽学生实践渠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

2.“三协同”策略:师资协同、基地协同、校企协同。

师资协同着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基地协同关注实践教学条件改善,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校企协同则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3.“三贯通”策略:知识贯通、能力贯通、素质贯通。

知识贯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素质贯通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具体实践与创新1.课程体系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科交叉和实用性。

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科交叉、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素养。

通过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3.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实践渠道,促进校企共赢。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调查此问卷对我们分析就业前景有重要作用,感谢您的填写。

1. 您的性别: [单选题] *○男○女2. 你的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吗? [单选题] *○是○否3. 你对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 [单选题] *○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没有掌握4. 你以后是否想找专业对口工作? [单选题] *○是○否5. 择业优先考虑的因素 [多选题] *□地域□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家庭期望□其他6. 你在工作中更看中哪些? [多选题] *□薪水□自我发展空间□领导做事风格□同事之间相处氛围□其它7. 是否对就业信息有关注 [单选题] *○是○否8. 你觉得你和其它就业竞争者优势在哪里? [多选题] *□沟通表达能力强□熟练办公软件□有工作经验□其它9. 你认为毕业后最好的求职选择是 [单选题] *○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10. 你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对你决策影响最大的是 [单选题] *○老师意见○同学朋友意见○自己意见随大流11. 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需求 [单选题] *○加强需求信息的反馈和宣传○对就业的方法进行指导○增加招聘会或双选会12. 你现在的年级是 [单选题]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13. 你最想通过什么方式就业? [单选题] *○校方○找关系○靠自己14. 您对行业的选择主要基于(多选) [多选题] *□朝阳行业,前途较大□该行业收入较高□和自己专业对口□工作稳定15. 现在您对自己的就业意愿清楚吗 [单选题] *○没有想过○不太了解,没有关注○一般了解,有关注过一些○很清楚,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16. 你能接受的实习期间工资为多少 [单选题] *○1000至2000○2000至3000○3000至4000○4000以上17. 若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倾向选择以下哪种方式就业? [多选题] *□农业、林业局□农业公司□农副产品贸易□木材经营□其他18. 您对农林类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 [单选题] *○非常了解○了解过○不了解19. 您的职业取向是 [单选题] *○国家单位○事业单位○中外企业○私营企业○其他20. 您认为本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多选题] *□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或专业面太窄□就业信息不足□就业政策限制□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关系□扩招造成市场需求饱和□其他21. 你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是否困难 [单选题] *○有困难○没有困难○一般般○很困难22. 你希望公司拥有哪些福利? [多选题] *□出国进修□带薪休假□节假日福利□其它23. 您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您以后工作或学习的帮助 [单选题] *○很有帮助○有帮助○一般○没有太大帮助○没有帮助24. 你期望的工作地区? [单选题] *○发达的一线城市○中小城市○家乡○西部地区25. 您选择上述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多选题] *□发展机会较多□人才政策良好□不愿离家太远□生活压力小□经济收入水平高□回报家乡26. 您毕业后的去向 [单选题] *○读研○出国留学○工作○其他27. 你更倾向于高薪工作,还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单选题] *○高薪工作○感兴趣的工作28. 你对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持何种态度 [单选题] *○乐观○悲观○一般29. 选择工作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多选题] *□经济收入□个人发展机会□专业知识运用□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自由度□喜好□符合自己的性格观念□其他30. 你希望你能从第一份工作中学到什么? [单选题] *○宝贵的工作经验○建立广阔的人际网络○规划未来事业发展方向○纯粹-份稳定的工作,作为经济支柱。

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22期农村经济学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孙翠萍丁莹莹(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摘要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涉农人才的支撑。

这是时代交给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命题。

面临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涉农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难题,潍坊科技学院应积极依托学校“大农科”办学优势、“寿光模式”地域特色以及“产学研”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重构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案例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本文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双基双能”实践能力体系构建、“三层三阶”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搭建等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2-0180-04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3.22.04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 Major inApplie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Taking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SUN CuipingDING Yingying(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ouguang Shandong 262700)Abstract In the new era,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equires the sup-port of agricultural talents.This is a new proposition entrusted by the tim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Facing with the problem of mismatch between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talents,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actively rely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school's "big agri-cultural science"education,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uguang model"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closely combine with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reconstru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case college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this paper pro-posed a reform and innovation plan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conomic management,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of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ual foundation and dual ability"practical ability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layers and three levels"practical course syst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and user"five par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platform,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universities.Keywordsapplied university;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program乡村振兴,人才先行。

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拥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和方法,熟悉国内外农林经济管理前沿实践与发展,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沟通协调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能够胜任政府部门、国内外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研究型高水平人才。

二、培养标准与实现途径三、主干学科(中英文对照):农林经济管理(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农业经济管理(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四、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A、微观经济学A、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经济调查方法、金融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组织学、食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

五、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学制:四年制本科,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课内:147.5;课外:4 ;其中理论课程学分: 124,实践环节学分: 23.5。

七、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1、通识教育: 59 学分1-2、大学外语: 8 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听说、人文素养和翻译四个模块(课程名单另附),本科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从四个模块中选修英语课程。

每学期限选2学分英语课程。

1-3、数学、物理、化学: 18 学分;1-4、计算机: 2 学分:本专业学生限选下列课程:1-5、体育:4学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4学分体育类课程,并须每年通过国家要求的体育达标测试。

学生根据本人身体条件,可以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专项体育课、体疗课等取得体育学分。

学校安排达标测试的学期,学生如不参加测试,则不能取得该学期的体育课学分;未修读体育课的学期,学生参加并通过达标测试,可取得0.5学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03.29•【文号】教高司函[2004]81号•【施行日期】2004.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教高司函[2004]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文件提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少数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我司拟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配合,在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首先开展这项工作。

为此,需要对各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调查对象:根据《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32号)要求,截至2003年底,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调查内容:本省市所有高职高专教育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

重点是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等级以及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

调查要求: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计本省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试点专业的有关数据,并按照附件的格式汇总。

请将汇总材料于4月19日之前报送我司高职高专处,同时请将上报材料的电子版发至以下电子邮箱:**************.cn。

有关电子文档可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下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徐秀英李兰英石道金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第12期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制度变迁中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改革(Yb06072)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

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

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

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旭 : 基于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调查的农林经济专业教学改革
市 场 调 研
基 于 毕 业 生 人 力 资 源 水 平 调 查 的 农 林 经 济 专 业 教 学 改 革
连 旭
( 塔里木大学 经济与管理 学院,新疆 阿拉 尔 8 4 3 3 0 0 )
[ 摘 要 ] 当前 高校农林 经济专业教 育教 学体 制 中,全 面管理 意识缺 乏 ,教 学方法相 比社 会进步存 在滞后性 。毕 业生 离
评价体制应 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客观评价构成 ,通过毕业
4 调 查 结 果 分 析
4 . 1 思想道德 、工作态度 在思想道德与工作态度方面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 的总体 表现是满意 的 ,非常满意 比率分 别达到 7 7 . 3 2 %和 1 3 . 1 4 %, 但 是 不 满 意 的 和极 不 满 意 的 比率 也 同 时 高 达 8 . 3 3 % 和 1 . 2 1 % ,说 明在毕业生当中 ,有部分同学思想道德和工作 态
生的工作技能 、思想素质 、心理素质等多方面体现其在本科
教育阶段所获得的能力 ,也同样可以体现出本科教学水平 的 薄弱环节 ,突破 高 校 内部 的封 闭式 教学 改 革 ,以结 合 毕业
生 ,用人单位 的实际情况与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林
经 济 专 业 的教 学 改 革 。
度方面 的欠缺或真空 。在思想道德和工作态度培养 与教育方
续发扬专业教 学的优势 。
4 . 3 团 队 协 作 能 力
在调查 中 ,用人单位对农林经济 管理专业 的大学生 表现 出 良好的满意度 ,优 秀率达 到 7 2 . 3 4 % ,良好率为 2 6 . 1 7 %。
高校教学体 系中存 在丰富的课余 活动社团活动 ,不 仅有利于
大学 生度 过 充 实 而有 益 的课 外 时 间 ,同 时 有利 于 大 学 生 培 养
校后对其 学校 的教 育教 学质量评价及 其 自我能力评价 ,其所在 单位 对高校教 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为高校教 学改革提供 了有利
条件 。文章 通过 实地调研得 出从制度 建设 、教 学改革、完善评 价三方面着手 ,通过教 学改革 ,以期 培养 出高水平、高技 能的
本科毕 业生。 [ 关 键 词 ] 本 科 毕 业 生 ;农 林 经 济 管 理 ;追踪 调 查 ;教 学 改 革
2 . 2 用人单位要求严格
近年来 ,用人单位招聘 考核 制度逐 步完善 ,要求大学 生
在 进 入 用 人 单 位 之 前 就 应 当 具 备 很 好 的 心 理 素 质 和 专 业 知
协同共融 的团队精 神与协作 能力 。用人单位 的满意度说 明了
这个 问题 。
识 ,这是评估 本科 毕业 生对 职业 胜任 度的前提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进 步 ,网络经济的发展 ,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更提 出了 要求 能熟 练应用某 程序 软件 等条件 ,使得相对滞后 的本科 大
说 明 高校 在 培 养人 才 方 面 应 加 强 英 语 教 学 水 平 ,同 时 根 据 自 己所 处 的 相 对 环 境 开 设 更 有 针 对 性 、更 有 实 用 性 的 学 科 , 比
Hale Waihona Puke 3 研 究思 路与 方 法
文章 以高校农林 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生人力资源水平追踪 调查 为出发点 ,以改革 高校农林 经济 管理专业 教育教学模 式 为落脚点 ,从社会学 、教育学等 多种 角度探析 高校教育 教学
面,高校仍然有很长 的路要走 。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现状
2 . 1 毕业生 总量庞大 中国大学 生 自 2 0 0 1 -2 0 1 4年 间一 直处 于递 增状态 ,1 4 年 间累计增 长 6 1 3万大 学毕业 生 ,呈 现 出爆 发式 增长 的态 势 。2 0 0 7 -2 0 1 4 年 ,毕 业 大 学 生 数 量 增 幅 逐 渐 减 缓 , 2 0 1 2 -2 0 1 3年 ,毕业生增长 l 9万人 ,达 到近 l 4年来增 幅最 小年 。但 由于前期积 累毕业生人 口基数较大 ,近几年大学毕 业生 数量 在缓 慢增 长的同时呈现出毕业生数量 仍居高不下的 情况 ,就业前 景不容乐 观。
4 . 2 专业技 能
在专业技能方 面 ,9 7 . 2 6 % 的用 人单 位对所 被调 查 的毕
业生专业知识技能 比较满意 ,表 明在 实际的岗位 中 ,农林 经 济管理毕业生表现 出很好 的专业技 能 ,或者实 际的工作 中对 专业技能 的使用率较低 。由此可 以发现在 高校教学 中应 当继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e . 2 0 1 5 . 3 6 . 0 7 7
1 前

文章采用调查研究法 :即以塔里木大学 2 0 1 0 -2 0 1 4届农
林 经 济管 理 毕 业 生作 为 调 查 对 象 ,通 过 发 放 电子 邮 件 调 查 问
学 生 教 学 培养 模 式 面 临更 艰 巨 的挑 战 。
4 . 4 英语水平 新疆 地区 ,尤其在南疆地区 ,受到少数民族人 口较多 的 影响 ,在 对英 语 水平 的要 求方 面相 对较 弱。在 英语 水平 方 面 ,用人 单位 认 为 优 秀 的 占 2 6 . 3 6 % ,良好 的 占 3 4 . 9 1 %。
在中国高校由 “ 精 英教 育” 向 “ 大众教 育 ”过 渡 的过 程中… ,用人市场 对 高校毕 业 生提 出 了更 为专 业 和多样 的
卷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得 到调研及访谈 回收问卷 5 8 9份 ; 统计分析法 :即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 出相关结论 。
需 求。当前 经济运行新常态的基本情况又为高校的教学改革 提 出了更加严苛 的要求 。中国当前高校教学改革 中,多局限 于高校 内部教材教学方法教 学制度 的改革 。 而高校 毕业生
改革 的相关 问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