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服装创意实践教学大纲(3篇)

服装创意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服装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人才,本课程旨在通过服装创意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历史、流派和风格;(2)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服装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3)使学生熟悉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1. 服装设计基本理论(1)服装设计的历史与发展;(2)服装设计的流派与风格;(3)服装设计的审美原则;(4)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

2. 服装设计基础技能(1)服装画技法;(2)服装结构设计;(3)服装材料与工艺;(4)服装搭配与时尚。

3. 服装创意设计实践(1)创意设计主题选择与定位;(2)创意设计构思与草图绘制;(3)创意设计作品制作与展示;(4)创意设计作品评价与反馈。

4. 服装市场调研与分析(1)国内外服装市场动态;(2)消费者需求分析;(3)竞争对手分析;(4)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

5. 服装设计项目实践(1)设计项目选题与策划;(2)设计项目团队组建与分工;(3)设计项目实施与进展;(4)设计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服装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服装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设计概论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造型基础1、2 色彩基础1、2 形式基础1、2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先导课。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服装设计的概念,明确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体系,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较为系统地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一、服装基础知识1、服装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2、服装发展的基本脉络及社会功用3、了解服装的基本分类及形态特征二、服装造型设计1、服装设计的概念及其造型特征2、服装设计造型要素及形式美原理3、服装设计方法分析。

(包括设计条件、设计过程、设计思维)三、服装的流行和美学原理1、服装流行的概念及基本特征2、服装美学的范畴及基本特征3、服装流行的原理和规律四、服装设计师职业与职业素质1、了解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特点及基本素质2、国际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历程及风格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技能指导□作业点评□其它考核方式:□开卷□闭卷■作业论文□技能测试■其它作业与考核标准:完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课程学习小结。

成绩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记分。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教材《服装设计概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教研室编《服装设计概论》刘晓刚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2008年1月第1版参考书:《服装学概论》李当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1998年7月第1版《服装设计学(第三版)》袁仄等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服装设计》杨永庆,张岸芬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服装效果表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服装效果表现英文名称:学时: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选□专业限选□专业任选□公共必选□公共任选□其它必选前修课程:服装设计概论服装制图与工艺基础1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服装效果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达到掌握多种工具、材料的表现技法,并获得多种服装设计表现效果的训练,能逐步熟练运用。

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与任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及骨干专业,而服装设计课是本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

本课程以服装画人体、服装款式图、服装色彩、服装画技法及系列装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

其任务是使学生在两年时间内掌握服装设计理念,服装画绘画技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不同风格的系列装设计作品。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服装设计课各种专业知识及技法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和热爱本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服装款式图的画法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各种类型、不同角度的服装款式图的描绘方法,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技能目标:能进行各种服装造型款式的描绘。

掌握不同款式、不同面料质感的款式图线条的具体画法。

从而提高服装款式造型能力。

德育目标:热爱生活,掌握一技之长。

用知识,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创造美的生活。

教法与学法:1.教法: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课件演示大量图片讲解,结合黑板演示如何描绘不同风格的服装款式图。

2.学法:采用先临摹后默画的方法掌握服装款式图的描绘。

结合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理论:1、服装设计的概论(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2)服装设计与设计师(3)服装设计与服装产品2、服装款式图的绘制(1)服装造型基础知识(2)服装造型与廓形变化(3)服装造型与结构变化(4)服装款式图部件及整体设计(不同款式、不同角度、不同面料质感)(5)服装款式图衣纹及衣褶的描绘实践:画各种领型,袖型,衣袋,及完整的服装款式图。

各20款要求:比例准确,画面整洁,构图合理(二)服装人体造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形成立体概念,学习不同角度不同动态的服装人体的描绘,人体局部细节的描绘,学习不同绘画风格服装人体的表现技法及人体着装规律。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2024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2024

服装史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服装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穿着和服饰发展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并揭示了时尚的起源与演变。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服装史教学大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服装的起源、演变和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

正文:一、早期人类的服装1. 早期人类穿着的目的与方法2. 早期人类服装的材料和制作工艺3. 早期人类服装与环境的关系4. 早期人类服装的文化意义5. 早期人类服装的影响与遗产二、古代文明的服装1. 古代文明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社会等级制度3.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宗教信仰4.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政治文化5. 古代文明的服装与绘画、雕塑艺术三、中世纪的服装1. 中世纪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中世纪的服装与封建等级制度3. 中世纪的服装与宗教与信仰4. 中世纪的服装与艺术与文化5. 中世纪的服装与贸易与经济四、近现代的服装1. 近现代的服装类型与特征2. 近现代的服装与社会文化变革3. 近现代的服装与时尚产业的兴起4. 近现代的服装与性别与身份认同5. 近现代的服装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五、当代流行服装1. 当代流行服装的潮流与趋势2. 当代流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3. 当代流行服装与时尚品牌4. 当代流行服装与大众文化的传播5. 当代流行服装与个人表达与身份认同总结:服装史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对人类穿着和服饰发展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服装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时尚的起源与演变。

通过对早期人类服装、古代文明的服装、中世纪的服装、近现代的服装以及当代流行服装的探究,学生将能够深入探讨服装在社会、文化、艺术中的意义与作用,并理解服装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服装表演策划教学大纲

服装表演策划教学大纲

《服装表演策划》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英文名称:3、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4、课程学时:理论课时16,实践课时445、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专业6、先修课程:服装表演基础、镜前表演7、开课单位:服装商贸分院二、课程任务和目的服装表演编导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编”和“导”的双重技能,培养他们对整体方案的构思能力,及组织、排练、指挥各部门围绕演出所产生的综合舞台效果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服装编导的职能、组织机构的职能以及服装表演策划方案撰写的要素和方法,能够独立制定策划方案,并使表演主题确定与音乐、服装风格的和谐一致,表演序列结构的合理安排。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服装表演的分类和活动形式第一节服装表演的种类第二节服装表演的活动形式及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服装表演组织机构设置第三部分服装表演组织方案撰写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格式与撰写方法第三节组织方案书的图表应用第四部分服装表演预算控制第一节预算编制第二节常规费用预算第三节费用的调整控制第五部分媒体宣传第一节媒体的重要性第二节媒体的选择第三节寻找事件切入点第六部分舞美设计第一节如何选择舞美团队第二节设备的选择和预订第三节结构设计---控制成本的关键第四节制作人员素质第七部分特殊表演形式设计第一节服装设计大赛的组织第二节模特选拔大赛的组织四、实践教学(实验)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实验一表演诸因素的确定(实践 4学时)实训内容:表演服装选择和表演主题确定;表演序列结构的设计与表演音乐的选择。

基本要求:确定表演的服装与主题;了解序列结构基本规律及组接方式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开场、高潮、和尾声。

实训步骤:主题确定---构想----设计图稿---策划撰写实验二表演设计、排练与合成(实践 6课时)实训内容分配、试穿及服装管理;表演设计和排练;表演舞台诸因素的合成。

礼服教学大纲设计模板

礼服教学大纲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礼服设计与制作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礼服的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2)使学生掌握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3)使学生熟悉礼服制作工艺流程,提高制作技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1)礼服发展历程及分类;(2)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3)礼服设计方法;(4)礼服制作工艺流程;(5)礼服制作材料与工具;(6)礼服制作实践。

2. 教学要求:(1)学生应掌握礼服的基本知识,了解礼服的发展历程和分类;(2)学生应熟悉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礼服设计;(3)学生应掌握礼服制作工艺流程,具备制作技能;(4)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能够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礼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礼服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礼服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礼服制作实践,提高制作技能;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设计作品(40%):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礼服设计作品;(3)制作作品(30%):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礼服制作作品。

2. 评价标准:(1)设计作品:设计创意独特、符合礼服设计原则、制作工艺规范;(2)制作作品:制作工艺精细、符合礼服制作要求、成品效果良好。

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礼服发展历程及分类;(2)第二周:礼服设计的基本原则;(3)第三周:礼服设计方法;(4)第四周:礼服制作工艺流程;(5)第五周:礼服制作材料与工具;(6)第六周至第十周:礼服制作实践;(7)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设计作品创作与展示;(8)第十四周:制作作品创作与展示;(9)第十五周:课程总结与考核。

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是指在服装设计学专业中制定的、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的规划计划。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系统地规划服装设计学专业课程,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历史、理论、技术和市场的全面了解,提高其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提高其手绘、平面设计、立体裁剪等技术水平;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集体合作中表现突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服装设计史概论:介绍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2. 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探讨服装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原理与技巧;3. 服装结构与面料:学习服装结构设计和面料选择的基本知识;4. 时尚趋势分析:了解时尚界的最新动向,培养学生的时尚敏感度;5. 服装设计软件应用:学习常用的服装设计软件操作和应用技巧;6. 创意设计实践:进行实际的服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动手能力;3.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设计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1. 书面作业:包括课堂笔记、设计计划书、设计报告等;2. 定期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的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情况;3.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设计项目实践,评选出优秀作品;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设计作品和综合素质,进行绩效评定。

结语:通过服装设计学教学大纲的规划和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推动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勤奋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为服装设计行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 (1)《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4)《服装结构》教学大纲 (7)《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10)《服装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2)《服装结构CAD》教学大纲 (14)《服饰图案》教学大纲 (16)《女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19)《男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4)《童装设计项目》教学大纲 (29)《服装陈列项目》教学大纲 (33)《服装营销项目》教学大纲 (39)《美术欣赏》教学大纲 (44)《服饰色彩》教学大纲 (46)《服装史》教学大纲 (49)《摄影》教学大纲 (53)《服装整理》教学大纲 (56)《民族服饰文化》教学大纲 (59)《服饰手工艺》教学大纲 (61)《服装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63)《服装材料概论》教学大纲 (66)《服装外贸跟单理单》教学大纲 (70)《服装生产管理》教学大纲 (72)《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77)《立体裁剪》教学大纲 (80)《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82)《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84)《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86)《服装效果图》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效果图》课程代码:203039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0学时,3学分(理论14学时,1学分;实践26学时,2学分)先修课程:《服装设计》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服装效果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性学科,是服装类课程中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熟练的掌握服装与人体之间的表现方式及服装效果图的各种表现技巧,以便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

二、课程内容《服装效果图》以服装为对象,研究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和表现技法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从人体研究入手,由浅入深,运用各种技法对服装的款式、质感、发型、配件等加以表现,使画面达到完整性与艺术性兼备。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着装效果图及平面效果图的表现。

课程难点:人体结构的准确表现、着装的合理性及时装画的表现技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概述1、服装效果图的概念2、服装效果图的种类3、服装效果图的特征4、服装效果图的学习方法第二章人体绘画一、人体比例与动态1、人体大形各部分比例2、人体动态,人体动态正面、3/4侧面、正侧面及背面的画面安排3、男人体、女人体、儿童体的比较二、人体局部的刻画1、头部与脸部五官的画法2、脸部五官的位置3、手的画法4、脚与鞋的画法。

第三章服装的表现一、着装效果图1、服装的局部表现(领、袖克夫、口袋、褶裥、门襟、省)2、人体着装练习(紧身、宽松和合体的服装)服饰与人体关系,服装线条的特性与表现,以款式定动态。

二、平面效果图1、平面效果图的分类。

2、平面效果图表现技法。

第四章服装效果图技法的表现技法的种类及表现:淡彩法、平涂法、晕染法、撇丝法等。

第五章面料的质地和图案的表现缎子薄纱画法,裘皮画法,编织织物,透花织物,多层收褶画法,服装图案描绘等。

第六章服装效果图的艺术风格写实风格、写意风格、装饰风格、卡通风格、波普风格、超现实风格。

第七章服装效果图鉴赏中外时装设计师、时装画家、学生作品鉴赏。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1、《服装效果图》是一门绘画性极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做大量的练习,特安排16学时实践学时。

2、在练习中,较熟练的掌握各种服装的表现技法,尤其是平面图的表现。

1、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2、考核方法:最后一张综合作业作为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二)推荐参考书制定:冯越芳审稿:侯凤仙审定:服装设计专业指导委员《服装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设计课程代码:203027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80学时,5学分(理论:30学时,2学分,实践:50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服装效果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服装设计》课程是07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中职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服装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开发能力。

课程要求掌握:1、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2、服装设计的设计思维方法;3、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二、课程内容通过服装设计理论学习及设计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基本的设计方法,为服装设计相应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的重点: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服装设计的方法、服装设计创意、服装的系列设计课程的难点:服装的形态构成、服装设计的角度、服装设计的表达。

(二)课程内容第一学期共4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24学时)第一章服装设计概论1.服装的基本概念2.服装设计的属性与概念3.服装设计师的素养4.服装设计的程序(1)服装的设计任务分析(2)服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3)服装的设计构思(4)服装结构与缝制工艺的设计第二章服装的设计要素及应用1.服装设计中的点、线、面、体形态构成2.服装设计的材料要素3.服装设计的色彩要素第三章服装的款式设计1.服装造型与人体2.服装款式设计(1)服装的外廓形的设计(2)服装内结构线的设计(3)服装的细节与装饰的设计3. 服装整体造型设计第二学期共40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践26学时)第四章服装的设计创意1.服装的创意思维形式2.服装设计的角度:风格、主题、材料、装饰纹样、功能、造型3.服装设计的构思方法:仿生、联想、借鉴、模仿4.创意服装设计的表达(1)(灵感源)意境图的表达(2)灵感的抽象与关键词(3)设计元素解析(4)款式设计的表达(A)成衣效果图(B)正背面款式图与款式细节表现(C)设计文字说明第五章服装的系列设计1. 服装系列设计的概念2. 服装系列设计的原则3. 系列服装设计的形式:主题系列、色彩系列、廓形系列、面料系列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1、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授课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通过讲解、示范向学生传授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训练中加深服装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逐步进行实践项目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实践技能。

四、考核办法1、本课程为考试课。

2、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总评40%,期末考试成绩(综合作业)占总评成绩60%。

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制定:徐逸审稿:侯凤仙审定:服装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服装结构》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结构课程代码:20301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80学时6学分(理论:30学时,2学分;课内实践:50学时,4学分)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服装结构》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程,主要讲授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变化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掌握服装外轮廓造型和内部省道、褶裥、分割线及服装部件、细节的变化技巧,能在充分了解款式设计意图的同时针对不同款式进行纸样设计。

二、课程内容了解人体体型特征、人体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了解并掌握服装外轮廓造型和内部省道、褶裥、分割线及服装部件、细节的变化规律及其在服装上的应用;较好地掌握基本款式变化和常规服装的制板及推档。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掌握服装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处理方法,特别是掌握男、女装的基本型与人体、款式的内在联系以及结构的变化规律。

本课程的难点:男、女装结构变化款的样板制作。

(二)课程内容07~08学年第一学期,50学时,理论20,实践30第一章绪论1.服装结构课程概述2.服装结构设计方法重点:了解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及服装结构设计的不同方法。

难点:比例制图、原型制图、立裁方法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服装结构基础知识1. 人体体型特征2. 人体测量3. 服装号型与服装成品规格设计重点:了解人体体型的主要特征及服装号型与服装成品规格设计,掌握人体测量。

难点:服装成品规格设计及人体测量。

第三章下装结构1. 裙装结构设计及应用2. 裤装结构设计及应用重点:以基本裙、裤为基础,掌握裙、裤装的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难点:裙、裤装结构变化及应用。

第四章衣身及领、袖结构1.衣身结构设计原理与变化2.领子结构设计原理与变化3.袖子结构设计原理与变化重点:各种领型、袖型、衣身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难点:各种领型、袖型、衣身结构的变化应用07~08学年第二学期,30学时,理论10,实践20第五章上装结构设计及应用1.女上装结构设计及应用2.男上装结构设计及应用重点:男女上装款式变化及结构设计,各种领型、袖型、衣身结构设计的变化应用。

难点:男女上装款式变化及结构设计,规格尺寸设定。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训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实践教学内容,样板制作达到“样板中级工”以上水平四、考核办法1、本课程考试2、本课程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学时分配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制定:卓开霞审稿:侯凤仙审定:服装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装工艺》课程代码:20301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0学时(理论:16学时,2学分;实践:24学时,4学分)先修课程:《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学》、《服装结构制图》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中职)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服装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女时装工艺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服装工艺的原理、方法,掌握服装人体工学、人体测量等实际运用,以及制作技巧。

使学生了解服装制作工艺的内在规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的能力,对服装工艺与造型、材质、相互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女时装的量体、裁剪、缝制工艺理论及其缝制方法,及女时装的缝制操作中的变化工艺的应用。

课程难点:女时装操作中部件及组合的制作方法及推归拔工艺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二)课程内容女时装的缝制工艺1、女时装的工艺简述(1)女时装的外形(2)女时装的部件分析及练习(3)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流程(4)女时装的质量要求。

2、女时装的工艺流程与实践操作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女时装的缝制工艺,掌握各步骤的缝制工艺技巧,配裁里料的要点。

掌握女时装的推、归、拔是本章节的教学难点。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服装缝制理论知识及熟练掌握基础型服装的制作工艺,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一般服装的能力。

1.本课程考试2.本课程的评分标准以服装工艺的评分标准为准,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