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含答案)-推荐下载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64篇(带翻译)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64篇(可能有微调,请以当年高考大纲为准!!)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高中语文古诗48首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48首及答案》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48首及答案》《高中语文古诗48首及答案》.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
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高中古诗60首田园诗1.归园田居(其三)(五言古体诗)(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思考与练习](1)体会第四句“带月荷锄归”中诗人的心情。
(2)诗中的“愿”究竟指什么?(3)联系诗人的整体情况,说说你陶渊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看法。
(4)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渭川田家(五言古体诗)(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①。
[注释]①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卑微,卑微,怎么不归?)[思考与练习](1)开头两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有什么作用?(2)有人说这首诗“诗中有画”,请作具体分析。
(3)这首诗以作为全诗线索。
(4)最后诗人为什么要“怅然吟式微”?前后内容有何联系?3.浣溪沙(词)(宋)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商人渴漫②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缫车:用来抽丝的车。
②漫:泛,满。
漫思茶,很想喝茶。
[思考与练习](1)上片侧重在声音的描摹上,共写了、、等三种声音。
其中以描摹的声音最为新奇。
(2)上片写,下片写。
(3)有人说这首词“笔笔赞美野人,句句是感叹自己”。
究竟作者有没有“感叹自己”?(4)这首词的“奇”历来被人称道。
联系词所写的题材,说说它“奇”在何处。
4.鹧鸪天(词)(宋)辛弃疾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落,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①,荐溪毛②,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黎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1.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洵美且异。
匪(易误写为“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景默写】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答案1.搔首踟蹰说怿女美2.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易误写为“协”)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情景默写】1.关于《无衣》这首诗,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
”一句“”,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引得无数将士同声响应,“”“”“”。
2.《无衣》这首诗反映了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响应“”的号召,且“,与子同仇”,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3.《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修我矛戟修我甲兵4.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氓(méng) 《诗经》氓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语文中,必须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一些高中语文必背的古诗文,供大家参考。
1.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著名的短诗之一,朴素、简洁、富有意境。
这首诗通过描写明月、霜、故乡等物象,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思乡的愁绪和对家乡的眷恋。
2.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现出杜甫追求高远、超拔的精神和热爱自然、关注社会的情感。
诗人以观景、聆听风声、观赏动物等方式,借以抒发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3.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描述了春夜中雨后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活动,表现出作者的喜悦和感慨。
诗中富有音乐性和鲜明的画面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的名篇之一,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和老渔翁的寂寞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悟。
诗中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是一首传世佳作。
5. 《鹿柴》——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王之涣的一首小诗。
诗中以山、人、树等自然景物为媒介,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诗中音乐性和画面感都很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卓有建树的古诗文。
以黄河的气势和山的高耸为印象,表达了作者进取的精神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高中语文篇必背古诗文

高中语文篇必背古诗文新课标高考考纲规定必背古诗文篇目64篇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XXX:“士不可以不XXX,任重而道远。
XXX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XXX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鱼,我所欲也——XXX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成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XXX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得了所不辟也。
如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消也?令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消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XXX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XXX;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虑,死于XXX——XXXXXX发于畎亩当中,XXX说举于版筑之间,XXX举于鱼盐当中,XXX吾举于士,XXX举于海,XXX举于市。
高中语文(共五册)必背古诗文21篇

高中语文(共五册)必背古诗文21篇目录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短歌行/曹操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4.登高/杜甫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劝学/荀子7.师说(第一段)/韩愈8.赤壁赋/苏轼必修下册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阿房宫赋/杜牧3.六国论/苏洵选择性必修上册1.《论语》十二章2.大学之道/《礼记》3.《老子》四章选择性必修中册1.屈原列传(第三段)/司马迁2.过秦论/贾谊选择性必修下册1.离骚(第三段)/屈原2.蜀道难/李白3.蜀相/杜甫4.陈情表/李密5.兰亭集序/王羲之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新课标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0篇参考答案

高中古诗文必背60篇理解性默写参考答案一、必修( 10篇)1.《<论语>十二章》(1)人而不仁,如礼何?(2)人而不仁,如乐何?(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7)任重而道远(8)吾止也。
吾往也(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其“恕”乎(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可以群,可以怨(1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5)敏于事而慎于言(16)就有道而正焉(17)克己复礼为仁2.《劝学》(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1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1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屈原列传(节选)》(1)“离骚”者犹离忧也 (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6)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8)其文约其辞微 (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1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谏太宗十思疏》(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7)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师说》(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0)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1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6.《阿房宫赋》(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4)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7)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8)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9)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0)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7.《六国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弊在赂秦(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是又在六国下矣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8.《答司马谏议书》(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含答案)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 1 页(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湘夫人》)5.古诗文填空。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6.古诗文填空。
(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4)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王勃《滕王阁序》)(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7.古诗文填空。
(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诗经·氓》)(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李密《陈情表》)8.古诗文填空。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杜牧《阿房宫赋》)(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9.古诗文填空。
(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3)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屈原《湘夫人》)10.古诗文填空。
(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蜀道难》)(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行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5)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屈原《湘夫人》)11.古诗文填空。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2.古诗文填空。
(1)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冷清凄凉的景象;《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明媚中有几分落寞。
(4)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李白《蜀道难》)(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13.古诗文填空。
(1)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5)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运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湘夫人》)14.古诗文填空。
(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15.古诗文填空。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苏轼《定风波》一词中表现作者不畏困难,不为外物所左右的两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述而》)16.古诗文填空。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屈原《湘夫人》)(3)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4)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5)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7.古诗文填空。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18.古诗文填空。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并序》)(2)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9.古诗文填空。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风食贪(《诗经·氓》)(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马嵬(其三)》](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抒发自己“乐天安命”情怀的两句是: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5)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20.古诗文填空。
(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