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合集下载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中心谢敏张祥我国的边境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等九个省区。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边境九个省、自治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情况,以及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的吸引和利用外资作用的情况。

一、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

1992年,我国成立了首批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2011年,中国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

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这是我国第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目前,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总核准面积约96平方公里。

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如表12所示。

(1)新疆和云南是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多的边境省区。

截至2013年底,除甘肃和西藏,我国九个边境省区均已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

其中新疆和云南除了1992年国家批复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之外,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获批了本省区的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和缅甸边境经济合作较好。

截至2013年底,我国沿边开放城市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靠近与我国接壤的6个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与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呈上升态势。

表1 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二、吸引和利用外资辽宁是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多的边境省区,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吸引和利用外资稳步上升。

近三年,边境省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及其增长情况如图1、图2所示。

辽宁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接近300亿美元,约为其他各边境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总和的两倍。

辽宁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的优势主要得益于其沿海的地理优势以及环渤海湾开发的机遇。

除东北三省外,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保持了较好的增长,特别是新疆和云南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速都接近或超过20%以上。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第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分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第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分
倍 进


增长

均 高 于 当 期 经 济增 速 年


规模

出 口
亿美 元 增 长


万 美元 增
以 上 工 业 增 加 值 增 速创
月 以 来新 髙

达到



贸易 顺 差 拉 大

高出
年同 期

个 百 分点
居 民消 费

生 产 供给 能 力 不 断 增强


三 次 产业 协 同
价格 继续 回 落 创
秘书长
纪 国 刚
自治
区 政府 党 组 成 员

达 木 拉 安 全监 管局 局 长

发 展改 革 委 主 任
堆 人 行 拉 萨 中 心 支行 行 长
扎 西 江措 交 通 运 输 厅 厅 长 张 延 清 拉萨市市 长 张 洪 波

亢 聪 怀 国 家 开 发银 行 西 藏 分行行 长
领 导 小 组下 设 前 期 工 作 组 项

国 书 记 洛 桑 江村 主 席
吴 英杰 常 务 副 主 席 亲 率 自

安 排 部 署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统领 坚 持 两 手 抓 两
, ’


治 区 部 门 组 成 的 工 作 组 加 强 与 国 家 部 委 的 汇 报衔
不误 两促 进



手 旗 帜鲜 明 抓 稳 定 促 和 谐


治区 人民政府 同 意 现印 发


年第

季 度 全 区 经济 运 行 分 析 及 下

2013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数据

2013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数据

79
2013.10 Shanghai Economy Economic Data |
经济数据2013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经济运行数据
2013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的GDP 约为中部地区GDP 的2.4倍、西部地区GDP 的3倍左右,但就增速而言,呈现“西快东慢”的格局。

从对G D P 的贡献率来看,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对G D P 贡献率为10.87%,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G D P 的贡献率超过75%,且整体增速快于东部。

大多数学者认为,投资仍是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需更多依靠财政政策,但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主要应投在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3年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013年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神木县201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神木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煤炭价格下滑、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县委、县政府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果断采取调控补贴政策,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确保了全县经济平稳增长。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1位,居西北第一。

一、综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5.54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2282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670.58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42.82亿元,增长0.7%。

三次产业结构为1.31:72.45:26.24。

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280.45亿元,占全县GDP 的比重为30.3%。

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75户、个体工商户3906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86亿元,增长0.3%。

102030405060708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3172.4526.24三次产业结构(%)表1 神木县2006年—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二、农业优化农产品供应结构,有效保障市场需求。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实现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比上年增长2.5%;油料总产量6799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16209吨,比上年增长12.6%;园林水果33144吨,比上年下降1.6%。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为3.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瓜果种植面积1.6万亩。

林牧渔业生产小幅增长。

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 17891吨,比上年增长3.8 %;其中猪肉7470吨,比上年增长3.5%;牛肉 1331吨,比上年增长0.99%;羊肉 7505吨,比上年增长4.97%;禽蛋总产量6300吨,比上年增长9.3%;牛存栏 36400头,比上年减少0.8%;猪存栏 76670头,比上年下降0.2%;羊存栏 90.1只,比上年增长1.85%。

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

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千瓦特 公顷 公顷 吨 吨 吨 吨 个 万元 万元
人 人 人 床 个 床
295387 7266 3569 3349
82630 8179 7805
49559 80620 16154
12 3128
43 22257
1739 4580
3 10038 97440
24
3
2001
4 60
24310 13913
815 237 7450 7235
93040 66316 2737 2467 7565 5906 4 69
2013年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西藏自治区
指标 一、基本情况
行政区域面积 乡个数 镇个数 街道办事处个数 户籍人口
单位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3211 2491
63299 43059 15256 13334
5388 2619 8443 8404 29682 11312 2504 1801 1608 1222 43020 37552 7641 4658 13497 7841
4
6
2437 1133
66 150
21824 10680
814 515 6361 7960
12
189 25111
2023 1835
6 38385 167004
219600 14575 6713 7262
162200 38571 38236 95946 91536 58774
26
266 25000
2368 3811
12 65535 47250
90400 12130
5765 5500 43300 10150 8856 48457 30004 26771

2013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 年,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年全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101.0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8% ,增速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列第 9 位。

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0.1% ,二季度增长 10.2% ,三季度增长 11.3% ,四季度增长 11.4% ,增速逐季回升。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07.59 亿元,增长 5.3% ;第二产业增加值 1204.31 亿元,增长12.3% ;第三产业增加值 689.15 亿元,增长 9.8%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9.9%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 4.2%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7.3%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5.8%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2.8%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 30.0% 。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68.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 。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24.41 亿元,增长 20.4% ;中央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44.15 亿元,增长 8.1% 。

实现增值税 107.93 亿元,比上年增长0.9% ;企业所得税 60.76 亿元,增长 32.8% ;营业税 70.31 亿元,增长 18.8% ;个人所得税 11.79 亿元,增长 32.6% 。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250.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 。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3.9% 。

其中,城市上涨 4.1% ,农村上涨 3.7% 。

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名称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3.9食品8.1#粮食8.1肉禽及其制品11.1蛋8.1菜11.1干鲜瓜果 6.2烟酒-0.6衣着 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7交通和通信-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居住 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 4.3% 。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14年2月)2013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一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区经济呈现了整体平稳、稳中加快、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势头。

全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实现新突破,从2009年开始,一年一个新台阶,相继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800亿的台阶,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中均排第三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增长8.7%。

一、农牧业生产连获丰收全区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0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0%。

农作物播种面积248.57千公顷,增长1.9%,其中青稞123.85千公顷,增长4.7%。

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6.15万吨,增长1.3%,连续4年保持了万吨以上的增产,其中青稞产量达65.66万吨,增长3.1%;蔬菜66.99万吨,增长2.1%;猪牛羊肉29.21万吨,增长0.9%;奶类32.52万吨,增长2.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7.5%;重工业32.45亿元,增长14.2%。

主要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增长2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58亿元,增长11.4%;医药制造业5.80亿元,增长10.1%;饮料制造业5.46亿元,增长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57亿元,下降2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76亿元,增长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2014年2月)
2013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一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区经济呈现了整体平稳、稳中加快、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势头。

全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实现新突破,从2009年开始,一年一个新台阶,相继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800亿的台阶,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

2013
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中均排第三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增长8.7%。

一、农牧业生产连获丰收
全区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0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0%。

农作物播种面积248.57千公顷,增长1.9%,其中青稞123.85千公顷,增长4.7%。

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6.15万吨,增长1.3%,连续4年保持了万吨以上的增产,其中青稞产量达65.66万吨,增长3.1%;蔬菜66.99万吨,增长2.1%;猪牛羊肉29.21万吨,增长0.9%;奶类32.52万吨,增长2.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7.5%;重工业32.45亿元,增长14.2%。

主要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增长2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58亿元,增长11.4%;医药制造业5.80亿元,增长10.1%;饮料制造业5.46亿元,增长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57亿元,下降2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76亿元,增长8.5%。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53亿元,增长3.1%。

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22.01亿千瓦时,增长10.8%;铬矿石产量13.29万吨,增长45.2%;水泥产量295.82万吨,增长3.2%;中成药(藏药)产量1685吨,增长25.2%;啤酒产量17.29万吨,减少1.3%。

三、投资规模连跨台阶、再创新高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10年连续跨越了4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900亿元的台阶,2013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了近年来最快增速,并且增速首次在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排第一位,在全国也排到第一位。

其中:500万元以上投资876亿元,增长30.6%。

政府投资688.74亿元,增长40.8%;民间投资229.74亿元,增长4.9%。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5.54亿元,增长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2.94亿元,增长58.1%。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8%。

四、市场销售增速继续领军全国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速虽然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但继续在全国排名第一。

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242.11亿元,增长15.1%;乡村实现零售额44.59亿元,增长14.8%。

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24亿元,增长14.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3.58亿元,增长15.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78亿元,增长
5.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5.10亿元,增长13.6%。

五、进出口有所下降
据海关统计,全区全年进出口总额33.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1%。

其中,进口0.50亿美元,下降27.0%;出口32.69亿美元,下降2.6%。

全年自产产品出口4886万美元,增长39.6%。

六、旅游市场持续活跃
在2009年我区旅游市场恢复正常后,每年旅游人数保持了20%以上的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

2013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9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

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268.74万人次,增长22.1%;接待入境旅游者22.32万人次,增长14.5%。

实现旅游总收入165.18亿元,增长30.6%。

七、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9.7%。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14.31亿元,增长12.0%,比上年回落7.4个百分点。

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8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5%;教育支出增长19.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8%。

贷款余额增速从2011年反超存款余额增速,不断拉大差距。

截止2013年底,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实现2499.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8%。

其中,单位存款1896.15亿元,增长28.6%;个人存款496.30亿元,增长22.7%。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076.69亿元,增长62.2%。

其中,短期贷款259.39亿元,增长104.2%;中长期贷款759.55亿元,增长63.6%。

八、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涨幅基本控制在全年调控目标之内。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7.7%;烟酒上涨0.2%;衣着上涨2.2%;家庭
设备用品及服务上涨0.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0.2%;交通和通讯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2.5%。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2%。

九、居民收入增势强劲
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2561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0023元,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增速首次排全国第一位。

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9604元,增长10.9%;经营性收入713元,增长24.9%;财产性收入424元,增长1.4%;转移性收入1820元,增长16.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长15.0%,增速排全国第二位。

其中,工资性收入1475元,增长22.8%;家庭经营性收入4157元,增长13.0%;转移性收入857元,增长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