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和FACTS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8-FACTS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二维的,只有两个独立的分量。由此,建立α 、β两相直角
坐标系,取α 轴与a相绕组轴线重合, β轴落后α轴90 。
d
O
i u
id ud
O
静止两相坐标系到旋转两相坐标系变换
2s/2r变换
电流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id i cos i sin iq i sin i cos
q
N 2i
Fs (is )
d
N 2iq
N2id
1
O N 2i
两相静止和旋转坐标系中的磁动势矢量
静止两相-旋转正交变换(2s/2r变换)
旋转正交变换
如果控制磁通的空间位置在d轴上,就和直流电动机物 理模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
绕组d相当于励磁绕组,q相当于伪静止的电枢绕组。
图7-4 静止两相正交坐标系和旋转正交坐标系的 物理模型
坐标变换的任务
如何求出iA、iB 、iC 与 i、i 和 im、it 之间准确的等效 关系,这就是坐标变换的任务。
坐标变换包括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两相静止-两相 旋转变化(2s/2r变换)
三相绕组A、B、C和两相绕组之间的等效变换,称作三 相坐标系和两相正交坐标系间的变换,简称3/2变换。
ABC和两个坐标系中的磁动势矢量,将两个坐标系原点 重合,并使A轴和α轴重合。
坐标变换:3相/2相变换
所谓3/2变换是用相互独立的对称两相绕组等效代替原三相 绕组,等效的原则是产生的磁动势相等。
u u2
HVDC&FACTS-2

电压:幅值、 电压:幅值、相位
对应于功率、 对应于功率、稳定
三、FACTS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FACTS概念提出前存在的FACTS控制器 FACTS概念提出前存在的FACTS控制器 概念提出前存在的FACTS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1、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2、静止调相器(STATCON) 、静止调相器( ) 3、次同步振荡阻尼器(NGH) 、次同步振荡阻尼器( ) 4、可控串补(TCSC) 、可控串补( 5、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静止同步补偿器( ) 形式上:串联、并联。 形式上:串联、并联。
HVDC&FACTS
FACTS 部分
Flexible AC transmissFra bibliotekon System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或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谭伟璞
一、FACTS概述 概述
80年代末,由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 80年代末,由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的Narain 年代末 Hingorani先生提出 先生提出F 的定义: G. Hingorani先生提出FACTS的定义: 的定义 采用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和其他静止控制器改善 控制性能并提高输送能力的交流输电系统。 控制性能并提高输送能力的交流输电系统。
1.提高输电电压等级 1.提高输电电压等级 2.增建新的传输线路 2.增建新的传输线路 3.串联补偿 3.串联补偿 4.线路中间并联无功补偿 4.线路中间并联无功补偿 5.采用移相器 5.采用移相器
二、FACTS对系统的主要作用 对系统的主要作用
稳定性问题: 稳定性问题:
1.小扰动稳定 1.小扰动稳定 2.暂态稳定 2.暂态稳定 3.电压稳定 3.电压稳定 稳定性的本质是功率平衡。 稳定性的本质是功率平衡。 稳定性是动态特性, 稳定性是动态特性,要求快速的潮 流控制调节。 流控制调节。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2-换流器工作原理

2.1 概述
电流源换流器与电压源换流器特性比较
交流系统 侧的作用
电流源换流器(CSC)
1. 作为恒定电压源 2. 需要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 3. 需要大型滤波器以消除谐波 4. 需要无功补偿与提高功率因数
电压源换流器(VSC)
1. 作为恒定电流源 2. 需要电感元件作为储能元件 3. 需要小型滤波器以消除较高频率的谐波 4. 不需要无功补偿,因为该换流器可以四象限运行。
2.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m
Ld
Id
eU
N eV
eW
eU
U
Lr
V
Lr
W
Lr
eV
V1 V3 V5 i1 i3 i5
i4 i6 i2 V4 V6 V2
n
eW
V1为什么能关断 ,V3为什么能导 通?
Id
t
- 11 -
2 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
2.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m
Ld
Id
V1 V3 V5
eU
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
HVDC and FACTS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and 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 )
2 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
2.1 概述
直流输电换流技术
整流:将送端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 换流
➢ 整流电路合闸启动过程或电流断续时,须保证同时导通2个晶闸管均有 触发脉冲。
-9-
2 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
2.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m
Ld
Id
V1 V3 V5
eU
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4 HVDC控制系统

10
整流侧定角,逆变侧定角运行特性
11
整流侧定角,逆变侧定角运行特性
12
3. 换流器理想控制特性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整流侧采用恒定电 流 控制,使整流器运行于恒定电流(CC)状态以 保持系统的稳定,逆变侧采用定熄弧角控 制,使逆变器运行于恒熄弧角(CEA)状态以 保 证有足够的换相裕度。
30
逆变器控制特性(续)
I d I dor I doi
其值一般为0.1倍的额定电流值。 图中线段TU表示最小a限制,防止逆变器 变为整流器运行,其值一般为100°110°。
31
6.3 变压器分接头控制
每当 δ和α超出了所需范围数秒之后,即用 分接头控制将换流器的触发角调回到这个 范围以内来。 逆变器运行在恒熄弧角,从而和分接头切 换器的叠加电压控制一起来固定线路电压。 整流器运行在电流控制方式,配之以分接 头切换器的叠加 α= αnorm控制。
控制特性概括(续)
(2)对于逆变器,必须维持一个确定的最小熄 弧角以避免换相失败。确保换相完成且有足 够的裕度很重要,这样可以保证在a =180° 或δ = 0°换相电压反向之前去游离。因为即 使换相己经开始,直流电流和交流电压仍有 可能改变,所以在最小δ角限制的基础上必
须有足够的换相裕度,一般15°左右。
43
主控制(续)
对于整流侧,应使直流电流等于指令电流 值且换流器触发角。在换流器触发角在 15°左右。 对于逆变侧,当采用最小熄弧角控制方式 时,调节该侧换流变抽头以获得预定工作 点所需的直流电压; 当采用恒电压控制方式时,应调节抽头保 证在获得指定直流电压的同时,熄弧角γ 等于或略微大于其最小限制18°。
32
6.4 控制特性概括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6-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6.2 高压直流架空线路
6.2.2 导线截面和分裂导线数
2020/10/22
6.2 高压直流架空线路
6.2.2 导线截面和分裂导线数
➢ 电流密度
J I
✓ 式中I——流过极导线的电流,A;
SC
✓ SC——极导线的截面积,mm2
➢ 电流密度计算中, 导线的截面积一般指导线载流截面积,即导线中承
载电流的导体部分截面积,对于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绞线等, 导
➢ 交流线路的可听噪声,在晴天时很小,一般是在小雨、雾、 下雪时,导线表面受潮,表面附着水滴,此时可听噪声大, 是线路设计考虑的主要条件。但直流线路的可听噪声在下 雨时较晴天反而有所减少,下雪天的噪声与晴天差别不大。 因此晴天的可听噪声是设计直流线路时首先要考虑的条件。
2020/10/22
6.2 高压直流架空线路
6.2 高压直流架空线路
6.2.3 直流架空线路的绝缘
➢ (1)绝缘要求。对直流架空线路绝缘的基本要求和交流架空 线路相似, 可分为三个方面:
✓ 1)能承受正常运行电压。在污秽地区要采取防污措施,如增加绝缘 子的个数,采用特殊绝缘子, 增加绝缘子清扫次数等。
✓ 2)能够承受正常操作及故障跳闸等原因引起的内部过电压的作用, 而对由特殊原因造成的特高过电压应另行考虑保护对策。
➢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结构简单、造价低、走廊较窄、损耗小,运行 费用也较省。
➢ 直流电缆线路能承受的电压高、输轮送容量大、寿命长。
单极大地回线方式
单极金属回线方式
直流输电线路采用 大地作为导线
同极大地回线方式
直流输电线路不宜 采用大地作为回线
双极一端中性点接 地方式
双极两端接地方式
双极金属中线方式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

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随着国民经济得发展,科学技术得进步与生产过程得高度自动化,电网中各种非线性负荷及用户不断增长;各种复杂得、精密得,对电能质量敏感得用电设备越来越多。
上述两方面得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电能质量得要求也更高,在这样得环境下,探讨电能质量领域得相关理论及其控制技术,分析我国电能质量管理与控制得发展趋势,具有很强得观实意义。
强得观实意义。
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关注或表征电能质量得角度不同,人们对电能质量得定义还未能达成完全得共识,但就是对其主要技术指标都有较为一致得认识。
致得认识。
1、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衡量电能质量得主要指标(1) 电压偏差(voltage deviation):就是电压下跌(电压跌落)与电压上升(电压隆起)得总称。
得总称。
(2) 频率偏差(friquency deviation):对频率质量得要求全网相同,不因用户而异,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各国对于该项偏差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3) 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表现为电压得最大偏移与三相电压得平均值超过规定得标准。
电压得平均值超过规定得标准。
(4) 谐波与间谐波(harmonics & inter-hamonics):含有基波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谐波。
含有基波非整数倍频率得正弦电压或电流称为间谐波,小于基波频率得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小于基波频率得分数次谐波也属于间谐波。
5(5) 电压波动与闪变(fluctuation & flicker):电压波动就是指在包络线内得电压得有规则变动,或就是幅值通常不超出0、9~1、1倍电压范围得一系列电压随机变化。
闪变则就是指电压波动对照明灯得视觉影响。
响。
2、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电能质量问题得产生2、1电能质量问题得定义与分类电能质量问题得定义与分类电能质量问题就是众多单一类型电力系统干扰问题得总称,其实质就是电压质量问题。
电能质量问题按产生与持续时间可分为稳态电能质量问题与动态电能质量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1 绪论

30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中国2020前规划的直流输电工程
(总共约25项,占世界HVDC工程大于50%) (1)小湾、糯扎渡送广东的± 800 kV, 600万kW工程; (2)溪落渡、向家坝三回向华中± 500 kV 、华东送电
± 800 kV, 1600万kW;
(3)西南水电送江西、福建的300万kW项目; (4)广东与海南用直流电缆联网,输送容量为100万kW; 开远一江门,士600 kV,300万kW直流工程;糯扎渡 一湛江市,士600 kV , 350万kW,向海南送电。
三峡
锦屏至苏州 金沙江至华东
华东
西藏
荆州-惠州 直流
南方电网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中国的HVDC发展 20HVDC projects have been run (include 5 back-to-back HVDC)
4 HVDC project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UHVDC)
2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 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谐波和滤波器
第四章 直流输电系统的调节与控制 第五章 VSC-HVDC系统
第六章 FACTS概述
3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第一章 绪论
直流输电基本概念 直流输电发展历史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的比较 直流输电的主要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方式 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4
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1.1 直流输电基本概念
高压直流输电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HVDC)
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Ch7 典型的FACTS装置共7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华北电力大学-直流输电与FACTS技术 -Ch7 典型的FACTS装置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d
中性点 接地极
Id
极Ⅰ
极Ⅱ
Id
交 流 系 统 Ⅰ 换流站Ⅰ 直流输电系统 换流站Ⅱ 交流 系统 Ⅱ
整流站: 整流站:把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 换流站
的换流站
逆变站: 逆变站: 把直流线路送来的直流电变
换成交流电的换流站
极: 换流站与直流线路的连接端点
特点
• 只输送有功功率,不输送无功功率 只输送有功功率, • 换流阀在运行时,它对交流、直流 换流阀在运行时,它对交流、 系统两侧都将产生谐波 ∴ 在换流站两侧均必须采用滤除谐波的 措施
K4 K6 K2 K4 K66 K K 22 4 i2i ii 6 6 2 6 2
K5K6导通— K1开通— K5断开— K6K1导通— K2开通— K6断开— K1K2导通
六组轮流导通 K5、K6 K3、K2 K1、K6 K3、K4 K1、K2 K5、K4
每一可控硅导通时间为1200电角度,每组可控硅导通时间 电角度, 每一可控硅导通时间为 600电角度。 电角度。
换流器的功能是把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或直流电变换 换流器的功能是把三相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或直流电变换 成三相交流电,前者称为整流,后者称为逆变。 成三相交流电,前者称为整流,后者称为逆变。相应的换 流设备称为整流器 逆变器。 整流器和 流设备称为整流器和逆变器。换流器中最基本的元件是阀 元件,现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所用的阀元件为普通晶闸管。 元件,现代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所用的阀元件为普通晶闸管。 为了满足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需要, 为了满足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需要,用于直流输电的换流器 可由一个或多个换流桥串并联组成, 可由一个或多个换流桥串并联组成,换流桥为三相桥式换 流电路, 个桥臂 桥臂由阀元件组成。 个桥臂, 流电路,有6个桥臂,桥臂由阀元件组成。
所谓直流输电是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用整 所谓直流输电是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用整 直流输电 流器变换成直流,经直流线路送至受端, 流器变换成直流,经直流线路送至受端,再 经逆变器变换成三相交流后送往用户。 经逆变器变换成三相交流后送往用户。
换流器
直流输电系统的原理接线图(双极)
极 极
换流阀 阀 阀臂
一.直流输电的接线方式
• 单极直流输电 • 单极两线直流输电 • 双极直流输电
1.单极直流输电
特点: 特点
结构简单, 结构简单,经济 地电流对地下埋设设备的 金属物腐蚀严重
阳极(铁 阳极 铁) Fe++ + 2OH − → Fe(OH)2 阴极
2e + 2H → H2
− +
Fe(OH)3
不腐蚀阴极
• 六组轮流导通过程演示
eaa ea
ebb eb ecc ec e
L LSS LS
ii1 1 i1
K K11 K1
i ii3 3 3
K K 33 K3
iii5 5 5
L K L K 5 5 L ddd K5
Udd U Ud
iiaa LSS ia L LS
LSS LS L ii 4 4 4
III d d d
优点
5.可以实现不同频率或相同频率交流 可以实现不同频率或相同频率交流 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系 6.直流输电线路在稳态运行时没有电容电流 6.直流输电线路在稳态运行时没有电容电流
沿线电压分布平稳 线路电压降较小(仅电阻性压降) 线路部分不需要无功补偿装置
直流输电的主要用途
1. 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2. 海底电缆送电 3. 不同频率或相同额定频率非同步运行 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络 4. 用地下电缆向用电密度高的城市供电
2.单极两线直流输电
整流 送端
I
逆变 受端
I
• 无大地回流所造成的腐蚀问题
3.双极直流输电
整流
I
逆变
I
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
最简单的直流输电系统, 最简单的直流输电系统,它由直流输电线 两端的换流站组成。 路、两端的换流站组成。 换流站中主要设备有:换流器、 换流站中主要设备有:换流器、换流变压 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 器、平波电抗器、交流滤波器、直流滤波 无功补偿设备和断路器。 器、无功补偿设备和断路器。 功率传输从交流系统1开始 开始, 功率传输从交流系统 开始,经整流变压器 送入整流器变成直流; 送入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通过直流输电 线路送至逆换流器, 线路送至逆换流器,变成三相交流后再经 逆换流变压器送给交流系统2。显然, 逆换流变压器送给交流系统 。显然,直流 线路输送的完全是有功功率。 线路输送的完全是有功功率。
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Vdr
Vdr =
= 3
∫α π
π α+
3
3
π α+
3
(e − eb )d(ωt)
a
α π∫
3Sin(ωt + ) ⋅ d(ωt) 3
π
=
3 3
π
⋅ Em ⋅ Cosα
= VdoCosα
直流输出电压随控制角的增加而减少
Vdr = Vd 0 cos α
当α由0→900时,Vdr由Vd0 →0;有功功率从交流系 由 ; 统流向直流系统, 统流向直流系统,换流器为整流状态 当α由900 →1800时,Vdr由0 → -Vd0 ;有功功率从 由 直流系统流向交流系统, 直流系统流向交流系统,换流器为逆变状态
换流变压器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其变比可方便地控 换流变压器的作用是通过调节其变比可方便地控 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换流器运行时产生的谐波电 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换流器运行时产生的谐波电 压和谐波电流,以保证电能质量。 压和谐波电流,以保证电能质量。 平波电抗器(电感值很大) 平波电抗器(电感值很大)的作用是减小直流线 路中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 路中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保证直流电流在轻 负荷时的连续, 负荷时的连续,在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时限制整流 器中的短路电流峰值。 器中的短路电流峰值。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是为换流器提供无功电源 的作用是为换流器提供无功电源,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是为换流器提供无功电源, 因为换流器运行时需要从交流系统吸收大量的无 功功率, 功功率,其稳态时吸收的无功约为直流线路输送 的有功的50%,暂态过程更多。 %,暂态过程更多 的有功的 %,暂态过程更多。
导通时压降为零, 导通时压降为零,关断后阻抗为无穷大
4)换流变压器的等值电感 Lc= 0,则换相可以 ) , 瞬时完成
触发延迟角α=0时(阀阳极电压一旦高于阴极电压,便立 时 阀阳极电压一旦高于阴极电压, 触发延迟角 即在阀控制极上加触发脉冲,使阀立即导通。 即在阀控制极上加触发脉冲,使阀立即导通。 α =ω τ ):
优点
1.当输送功率相同时 其线路造价低 当输送功率相同时,其线路造价低 当输送功率相同时 线路: 根 线路:2根 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较简单 线路走廊较窄 2. 当输送功率相同时 其功率损耗小 当输送功率相同时,其功率损耗小
输送功率: 输送功率 •三相交流 三相交流
Ud 交流对地电压有效值Ua = 2
可控硅导通条件
1. 阀承受正向电压 2.控制极得到触发脉冲信号 2.控制极得到触发脉冲信号 控制极得到
可控硅导通后关断条件
1.阀承受反向电压 阀承受反向电压 2.电流过零 电流过零
假设
1)三相电源对称 ) 2)平波电抗很大 ,负载电流 d无纹波 负载电流I ) 负载电流 3)可控硅阀 )可控硅阀K1~K6为理想状态 为理想状态
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电
特殊输电方式: 特殊输电方式:
1. 多相输电(6、9、12相) 在1972年由美国学者 多相输电( 、 、 相 年由美国学者 提出,可降低相间电压,从而减小线间距离, 提出,可降低相间电压,从而减小线间距离, 大幅度提高输送功率的极限 2. 分频输电 在1995年由中国学者提出,目前仍在 年由中国学者提出, 年由中国学者提出 实验阶段, 实验阶段,在输送过程中降低频率以缩短线间 距离 3. 无线输电 不用传输导线的输电方式,包括微波 不用传输导线的输电方式, 输电、激光输电等, 输电、激光输电等,目前还存在很大技术难题 4. 超导输电 采用超导发电机、超导变压器和超导 采用超导发电机、 电缆, 电缆,目前距离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触发延迟角α≠0时(阀电压为正后延迟一段时间τ再加触发脉 时 阀电压为正后延迟一段时间 再加触发脉 触发延迟角 即阀延时导通。 冲,即阀延时导通。 α =ω τ ):
ea = Em cos(ωt + π / 3) eb = Em cos(ωt − π / 3) e = E cos(ωt − π ) m c eac = ea − ec = 3Em cos(ωt + π / 6) eba = eb − ea = 3Em cos(ωt − π / 2) e = e − e = 3E cos(ωt + 5π / 6) c b m cb
自然功率
对于无损耗线路,在传输自然功率时 对于无损耗线路,在传输自然功率时,线路单位 自然功率 长度电感内吸收的无功功率恰好等于单位长度的 电容容纳所放出的无功功率, 电容容纳所放出的无功功率,即线路各处无功功 率保持平衡,使得线路首端到末端的功率、 率保持平衡,使得线路首端到末端的功率、电压 都相等 如果输送功率大于自然功率时, 大于自然功率时 如果输送功率大于自然功率时,单位长度电感吸 收的无功将大于电容所放出的无功, 收的无功将大于电容所放出的无功,导致线路无 功不足,末端电压将会降低 反之, 降低; 功不足,末端电压将会降低;反之,当输送功率 小于自然功率时 自然功率时, 小于自然功率时,单位长度电感吸收的无功将小 于电容所放出的无功,导致线路无功剩余, 于电容所放出的无功,导致线路无功剩余,末端 电压将会升高 升高。 电压将会升高。 对于远距离交流输电线路,由于稳定条件限制, 对于远距离交流输电线路,由于稳定条件限制, 使得线路传输功率往往达不到自然功率。 使得线路传输功率往往达不到自然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