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研究
政府干预_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_潘红波

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潘红波 夏新平 余明桂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1—2005年间发生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研究地方政府干预、政治关联对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
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负面影响,而对亏损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有正面影响。
这说明,出于自身的政策性负担或政治晋升目标,地方政府会损害或支持当地国有上市公司,这为政府“掠夺之手理论”和“支持之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我们还发现,盈利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与政治关联正相关。
这表明,政治关联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产权免受政府损害。
关键词:政府干预 掠夺之手 政治关联 地方国有企业 并购* 潘红波、余明桂,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2,电子信箱:phb6442@yahoo .co m .cn ;夏新平,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4。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602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特别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亦感谢香港科技大学Jie Gan 教授、圣克鲁斯加州大学Yin -Wong Cheung 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D onghui Li 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李增泉教授的建议和批评,同时感谢雷鸣、刘元瑞和马先文出色的助理研究工作,当然文责自负。
① 张新(2003)、李增泉等(2005)尽管研究了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但是他们仍然以国外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文献作为参照,而没有以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这类文献作为比较的基础。
一、引 言随着世界并购浪潮的持续进行,并购动机和绩效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西方成熟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如Fuller et al ,2002),而对于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时收购公司的绩效,学者们的研究则一致发现,收购公司会获得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率(如Fuller et al ,2002;Moeller et al ,2004;Masulis et al ,2007)。
政府干预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二 、理论 分 析与研 究假设
政府干预是对 市场失灵 的回应 ,但政 府干预 并一定是有效的我们可 以从 以下两 方面来分析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 的影响。 ( )政府 多元 目标 论 一 政府行为 目标与市场行为 目标不完全 致。政府的多元 目标论认 为 ,政府追求 社会 目标 、社会得益最大化 ;市场则是为 进入市场 的行为者提供 追求私人利益最大 化的平台。冈此 ,政府 干预失 灵的重要原 因是政府行为 目标与市 场行为 目标不完全 致。而 中央与地 方政府 的分权导致 了两 耆在并购行为干预上的价值取 向产生 了差 异。 中央政府来说 , 对 多注重战略性 并购 , 只干预大 型国有企业的并购或行业性垄断 企业的分拆 ,打破条块分割 ,由此可 以预 见中央政府 控制 可 以提高企 业 的并购 绩 效。而分权使地方政府 逐步地确立 了独立 的利益主体地位 ,使得地方政府获得动力 去保护作为他们税 基的当地 公司 ( ae , B it 2 0 )但与此同时 ,为了缓 解财政 资金不 04, 足、降低地方失业率 ,帮助 本地企业脱 贫 解困等政 策性 负担 ,促使地方政府倾 向于 主导 其直接 控 制的企 业进 行兼 并 、重组 ( 陈信元和黄俊 ,2 0 ) 0 7 ,而企业 承担政府 的社会性 职能必然会使企 业 目标多元化 , 从而偏离了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因为随着 金字塔层级的增加 ,政府干预上 目标 ,进 而损 害企业并购绩效。 由此 ,提 市公司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中国各地的市 出如下假设 ,假设 1 :相 比地方政府控制 场化进程程度 不同,受到的政府干预程度
一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有企业 ,中央政府控制企业 井购绩效 更 好。 ( )金字塔 结构 的 “ 二 保护效应 ”和 “ 空 掏 效应” 企业控股股东普遍 利用金字塔结构加 强对 上市公司的控 制(a o t ,9 9 。而 L p ra 1 9 ) 金字塔结构 长期存在的一 个合理解释是 , 一 金字塔结构既存在 “ 保护效应” 又存在 “ 掏 空效 ” 。 Ro 2 0 )认 为,利用 金字塔结构 e(0 3 町以减少政府 等对股东 的侵害 ,从 有利 丁企 业价值 的增加 。基于中国政府分权 的 制度背景 ,F n等 (0 5 a 20 )研 究发现 ,为 了降低政 府干预上市公司构建了更多层级 的金字塔 ,金字塔结构在政府和企 业之间 形成 了一个隔离带 ,随着金字塔层级的增 加 ,政府干预上市公司的能力变小成本变 高 ,对企 业并购决策 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 金字塔层级对企业并购决策起到 I 保护 ,“ 作用” 企业并购绩效更好。随着金字塔层 , 级的增加 ,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也相应增 加 。一方面 ,金字塔结十 易导致大股东对 勾 小股东的掏空效应 ,另 ‘ 而,我同国有 方 企 业 还 仔 在 大股 东 绝 对 控 制 和 _部 人控 制 人 】 问题 。当金字塔层数越大 时,企业的代理 问题也越严重 ,尤其在缺乏 良好的公司治 理和相应的投资者保护制度时显得更为严 重 。 由此 可 知 ,随 着 金 字 塔 层 级 的 增 加 企 业 并购绩 效越来越差。 金字塔结构的作用取决于政治成本和 代 成本的综合 比较。 由上 分析 可知 ,金 字塔结构的国有企业上市公 司中存在两种 成本 , ‘ 种是政府 干预带来的政治成 本 , 另一 种 是 代 理 成 本 ,金 字 塔 层 级 数 的 增 加 意 味着政 治成 本 的减 少和代 理成 本的增 加 ,闪此金字塔结构起到什么效应取决于 政 治成本和代理成 本的综合 比较。 由此 , 提 出如下对立假说 。 假说 2 : a 金字塔层级数与企业并购绩 效呈正相关关系 ; 假说2 : b 金字塔层级数与企 业并购绩 效呈负相 关关系 。 处于同 一 区的每个企业来说受到的 地 行政干预程度是不 同的 。我们发现 以,研 乇 究政府干预对 业价值 及行 为影响的文献 中 ,大 部 分视 处 于 同 地 区 的所 有 企 业 受 到的 行政 干 预 程度 是相 同 的 ( 铮 等 , 孙 20 ) 0 5 ,但 事 实 上 是 使 处 于 同- 地 区 对 一 于每个企业来说受到的行政干预程度应该 是不同的。以上 的分析 已经表明金字塔结 构 在 政 府 和 企 业 之 间 形 成 了一 个 隔 离 带 ,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将基于大量的经验及实证研究,对掏空、支持和并购重组现象进行剖析,探讨背后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掏空现象。
掏空是指控制股东将上市公司财产转移为个人或其他关联企业财产的行为。
掏空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其手段多种多样,如虚构交易、资金转移、关联交易等。
掏空行为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削弱了公司财务状况,损害了股东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心。
其次,我们来讨论政府支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尽管政府的支持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营困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发现,政府支持水平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一定关联,治理不善的公司更容易依赖政府支持,而政府支持会增加公司的政治风险,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扭曲市场竞争。
最后,我们来探讨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并购重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合并或重组其他企业来实现成长和扩张。
研究显示,并购重组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然而,一些并购重组也存在风险,如交易价格过高、整合困难等。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选择合适的并购重组时机和对象至关重要。
那么,上述现象和影响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导致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薄弱,信息透明度不高,也为这些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需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程度。
同时,上市公司需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股东权益保护意识。
此外,投资者也要加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减少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虽然这些现象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可以消解这些问题,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综上所述,掏空、政府支持和并购重组是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其中溢价并购现象尤为引人关注。
上市公司溢价并购是指并购方支付高于目标公司市场价值的价格进行收购的行为。
这种并购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市场反应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的绩效,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对公司的长期影响。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溢价并购的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规模、行业相关性、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此外,并购后的市场反应也是衡量并购绩效的重要指标。
总体而言,适当的溢价并购能够为公司带来长远的利益,但过高的溢价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大,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上市公司溢价并购的案例,对并购双方的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并购动机等进行详细分析。
其次,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并购事件对公司股价的短期市场反应。
最后,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并购后的公司绩效进行长期跟踪分析。
四、实证分析1.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近五年内发生的若干上市公司溢价并购案例,收集了并购双方的财务数据、行业背景、并购动机等相关信息。
同时,收集了并购事件发生前后的股价数据,以便进行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2. 短期市场反应分析通过事件研究法,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溢价并购事件对公司的短期市场反应普遍为积极。
在并购公告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股价往往会有所上涨。
这表明市场对溢价并购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和业绩。
3. 长期绩效分析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法,本文对上市公司溢价并购后的长期绩效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适当的溢价并购能够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过高的溢价可能导致公司财务压力增大,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此外,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也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整合能够使公司实现协同效应,提高整体业绩。
《2024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并购活动的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并购后的绩效表现。
因此,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企业并购实践、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市场反应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包括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同时,国内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事件研究法、会计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对并购绩效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假设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并购绩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并购双方的实力、并购支付方式、并购后的整合能力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近五年内完成并购活动的公司作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市场数据。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等指标来衡量并购绩效,同时考虑了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通过构建模型、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反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在并购活动完成后,财务绩效和市场反应均有所改善。
其中,财务绩效指标如净利润、总资产等在并购后得到提升;市场反应则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衡量,表现为短期内股价上涨。
(二)回归分析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发现并购双方实力、支付方式、整合能力等因素对并购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上市中的作用[权威资料]
![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上市中的作用[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e43e1e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8.png)
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上市中的作用摘要:企业上市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扶持。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以服务企业为核心,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推动企业上市,实现跨越发展,从而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要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推动企业上市过程中应发挥出的一系列作用及其相应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企业上市;政策;措施;作用D625 A 1001-828X(2013)06-0-01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证券市场也日趋完善。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是促进企业完善治理机制、提升企业发展境界、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推动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开始采取政策扶持、引导促进和协调服务相结合的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然而,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艰难而又长期的工作,需由各级地方政府以全面细致、持之以恒的态度,准确做好自身定位,根据企业上市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思路,发挥出相应的统筹规划、政策调控、协调沟通、整合资源和宣传造势等作用,从各个方面强化自身在企业上市过程中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一、统筹规划作用地方政府应该对本地区企业的资本经营做出全面规划,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上市的行政决策实效性。
众所周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合理有效的规划、统筹和推动,而政府履行这系列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将其空间拓宽扩大。
首先,地方政府应该着力于本地区企业的上市统筹规划,对处在区域发展期的企业提出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企业上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其次,在企业资本经营过程中,则重点研究那些涉及全局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最后,通过出台一系列行政规范的方式来提出具有指导促进企业上市的决策性意见,加强决策支持,这方面可以针对税收、项目申报等企业改制的相关问题予以侧重。
政府干预_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

摘要:本文考察了在存在地方政府干预的背景下不同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更易实施本地并购、更多的实施无关的多元化并购,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则可以突破地方政府设置的障碍,实现跨地区并购。
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干预的确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影响,也一定程度支持了我国存在市场的地区分割的结论。
关键词:政府干预所有权并购一、引言并购所具有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价值的功能,使得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领域的浪潮(张新,2003;李善民、曾昭灶、王彩萍、朱滔、陈玉罡,2004),在中国也日益得到监管层的支持和鼓励。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开始考察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李善民、周小春,2007),研究发现按照行业的相关性的相关并购和无关多元化并购对企业绩效具有截然不同的影响(李善民、周小春,2007),前者包括相关行业的横向并购和相关行业上下游的纵向并购,有助于主并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使得绩效得以改善,而多元化并购或者无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或者损害了企业绩效(李善民、周小春,2007;陈信元、黄俊,2007)。
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公司选择多元化并购,而不是相关并购?这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李善民、周小春,2007),他们研究发现公司的经营业绩、规模等特征是影响多元化并购和相关并购的重要因素。
不过他们没有研究制度环境对并购决策的影响,而更有解释力的研究应当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Andrade,Mitchell &Stafford,2001;李增泉、余谦、王晓坤,2005)。
具体到正处于制度转型的中国,地方政府干预这个制度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夏立军、方轶强,2005;方军雄,2007)。
因此,考察地方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自然成为研究的方向。
此外,现有研究并没有区分企业主动发起的市场化并购和政府干预下的“拉郎配”并购。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第一 , 由于 国有 资产 也是 一 种 市场 化 财产 ,具 有营运性 的 属性 ,从 而使政 府 这 一 国 有 资产 的 所 有 者 同样 承担 着财产 的保值 和 增 值 任 务 , 同样 以收 益 最太化作 为 追 求 目标 。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
( u ie &- d. Wu a Onv r t 、 Vu a 3 0 2 ( , ) Bs s h ns o h i .> e f , C h n 4 0 7 , ki J u
Ab ta t I h rcs f etu trn a dc noiaino 【hn l tdm' p ne , l a o en e th v n b pa igasg src : n tepo eso srcu i n o sl t f lc i e r a i r g d o s n s o l v rm n a el g E c g o [yn i nf a trl. whc ] spoc deoani n itr a tk ru d tea to ee yp eots re t d c na da ay i icn e i o ih msi rf ̄n c ̄ l a d hso i l ̄( f t n s h uh rh rb rs t ab i i r u t n n ls t o c c I - } fn o E o s Ke" r s rsr cu ig c roiain:gwemn n ; o t u ( et iu a vn a eo 。 T- ywo d : etu trn ; o ̄ [ t s d o c r e * pi ) b l vo r d a tg f o f a r u℃
维普资讯
20 0 2年 4月
华 东 经 济 管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的影响研究
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带有鲜明的政府主导色彩。
随着证券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参与和监管上市公司并购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以股东和监管者两种身份对并购产生影响,其行为形成正负两种效应。
正效应表现在上市公司因为政府的扶持获得参与外部市场竞争的优势,而上市公司的成功并购同样给政府带来良好收益。
正效应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影响上市公司的并购。
负效应表现为地方政府出于自利动因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实施了政市不分、政企不分、干预过度等行为,并因此给政府自身、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带来不良后果。
本文依据政府规制和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理论,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博弈法、多元回归法对地方政府影响上市公司并购的模式、信息披露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改善建议,期待减少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选择、信息披露和短期绩效的不良影响,最终促进地方政府恰当地履行其经济职能。
本文首先从地方政府影响并购的发展状况入手,定位了地方政府在并购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地方政府影响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形式,以及地方政府影响上市公司并购对地方政府、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关联效应。
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的影响,本文选取云南省昆明市19
家上市公司2001年至2012年发生的116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昆明市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影响比例,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政府政绩指标与
上市公司横向、纵向、混合并购收购金额一阶差分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做出了若干结论。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和市区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促使上市公司采取横向并购模式;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市区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市辖区在岗职工平均人数和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促使上市公司采取纵向并购模式;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市辖区单位从业人员,促使上市公司采取混合并购模式。
为消除政府影响上市公司并购模式的负面效应,地方政府应降低影响程度,完善就业制度,改善政府预算内支出现状。
本文主要运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影响,分析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上级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行为。
在地方政府的一般规制行为中,上市公司并购违规披露信息的溢出收益过高、
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高和上市公司并购违规披露信息的惩罚太低导致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屡禁不止。
本文基于上述结论,进一步剖析出政府为了不当得利与上市公司合谋,参与违规披露信息时的影响因素是上市公司所要缴纳税率、上市公司并购违规披露信息而上级监管机构不规制(或规制力度小)时的溢出收益、政府机构或官员的寻租收益、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并购违规披露的惩罚及上级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案”和“中山公用案”应用模型结论,并从地方政府的股东和监管者身份提出建议减少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不良影响。
在研究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和信息披露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并购模式、信息披露三因素对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的影响。
通过建立上市公司并购公告前后35个交易日的短期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地方政府三个影响指数、横向、纵向、混合并购模式、信息披露是否合规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分析地方政府、并购模式、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的影响,做出了若干结论。
提高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和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能增加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原因之一即违规披露被曝光前,虚假信息对上市公司的短期绩效起促进作用:横向、纵向、混合三种并购模式下,进行混合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最好,横向并购次之,纵向并购最差。
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减少商品市场上的地方保护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