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德国文化

德国文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地处欧洲中心位置,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和最大城市为柏林。
公元前境内居住着日耳曼人并逐渐形成封建国家,1871年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并逐渐走上侵略扩张道路,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914年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1939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分裂成东德(民主德国)和西德(联邦德国),国土被分区占领,后形成了东德及西德两个国家,于1990年重新统一。
德国国民生活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位,并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第二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
德国是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实体之一。
还是欧洲联盟创始会员国、以及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拥有高度技术的劳动力、庞大股本、罢工较少发生且具高度创新能力。
德国为欧洲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
德国同时在科学技术的多个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文明起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
拥有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如西门子、爱因斯坦等。
德国也是共产党的发源地。
境内文化遗产众多。
德国国民生活水平高,具备世界建立最早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
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在德意志大地上。
1918年德意志帝国垮台后,魏玛共和国也采用黑、红、黄三种颜色的旗帜为国旗。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区别。
德国介绍课件图

德国教育分为幼儿园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
2
课程
德国教育体系注重学术和实际技能培养,提供多元化的课程选择。
3
大学教育
德国拥有众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德国流行旅游目的地:柏林、慕尼黑等 城市
柏林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文 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 遗迹、博物馆和艺术场所。
德国经济:主要产业、出口和经济政策
主要产业
德国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 车、机械、化工和电子工业。
出口
经济政策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 一,主要出口汽车、机械设备、 化学品和电子产品。
德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 极的产业政策,注重科技创新 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教育体系:结构、课程和大学教育
1
教育结构
德国气候
德国文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雨。
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以音乐、 文学、艺术和戏剧闻名于世。
德国历史: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现代德国
1
神圣罗马帝国
德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圣罗马
普鲁士王国
2
帝国时期,它对当前的欧洲影响深远。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和崛起对德国的形
成和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慕尼黑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 府,以啤酒节、皇家宫殿 和繁华街道闻名。
其他城市
除了柏林和慕尼黑,德国 还有很多其他受欢迎的旅 游城市,如汉堡、科隆和 法兰克福。
德国美食和啤酒文化:著名的菜肴和啤 酒节
德国美食
德国菜以香肠、酸菜、土豆和 面包为特色,酸甜可口。
啤酒文化
德国啤酒文化源远流长,啤酒 节如慕尼黑的“十月啤酒节”是 国际知名的庆祝活动。
德国文化

中德文化比较
德国人非常地排外。 遵守规则纪律 倔强死板 表达方式比较直率 缺乏幽默 因循传统、守旧、古板 团队 爱喝啤酒
中国人热情好客。 遵守规则纪律性差 灵活变通 间接委婉的方式。 幽默 灵活变通 个人 爱喝白酒
公私分明 讲究卫生、整洁 意志坚强 喜欢养狗 性格保守,不容易交 朋友 遵守公共秩序
四、德国家庭关系
1/3的单身在35岁以下。 柏林、汉堡、慕尼黑的单身家庭占60%。 坚持独身到底的人只占单身贵族的5%。
五、德国社会关系
个人主义 德国人崇尚个人主义 和自由主义,人际关 系泾渭分明、不相干 扰。
公司里的德国人
1、德国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 2、上班时间更早(8点以前),下班时间也 更晚(有时会在晚8点后)。 3、德国人讲究信誉,在商业活动中都会依 靠自己的技巧与知识,绝不投机取巧。 4、他们会任用踏实勤劳、作风严谨、稳重、 工作积极性高的人。
欧洲报纸上一则报道:
在德国某城市做试验:把“男”、“女”两字贴在马 路边两个电话亭门上,然后躲在一边观察。来打电话 的男人走进了“男”字的电话亭,女人则用“女”字 的电话亭。过了一会儿,“男”电话亭外站着几个等 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电话亭却空着。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匆匆走来的男人看到“男”电话 亭人多,便毫不犹豫地推开“女”电话亭的门。上前 一问,这个男人是法国人,而排队等候打电话的男人 则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法国人说,电话亭又不是洗手间,分什么男女? 德国人说,既然门上贴上了字,总是有原因的,那就 先遵守规定再说吧。
德国文化历史学习(配图)

一、帝国国会大厦大会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2016年),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主要宗教有基督新教、天主教。
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
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图为德国国会大厦(德语: Reichstagsgebäude),简称国会大厦;官方名称为“帝国国会大厦大会场”(德语: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中心区蒂尔加藤区的一座建筑。
本身原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
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国联邦总统,从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二、亚琛工业大学亚琛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德、比、荷三国交界处,是西欧中心,被称为是德国“最国际化的城市”。
亚琛工业大学,全称为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莱茵-威斯特法伦工业大学),简称RWTH-Aachen(又译作亚琛工业大学、亚琛科技大学),成立于1870年,是欧洲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
目前学校有学生4.5万余人,包括5000名左右外国留学生(其中以中国,印度,土耳其,荷兰国家的留学生居多)、教授540名,另外还有260个附属研究所,9个联合研究中心。
德国为什么采用联邦制而不是单一制

1、德国为什么采用联邦制而不是单一制?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联邦制比较适合当时的德国。
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
2、魏玛共和国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魏玛宪法,这是20世纪最自由、最民主的宪法,结构严谨到几乎完善,条文令人钦佩,读起来使人觉得完美无暇的民主制度似乎就此获得了保障。
而且这部宪法的确博采众长,内阁制取法英法,总统制仿效美国,人民复决制则源自瑞士。
在宪法思想与制度安排上也让人动容,“政治权力属于人民”这样的原则贯彻其中,特别是不分男女皆有选举权这点让德国人在自由民主政治史上占有先机。
3、魏玛共和国宪法失败的原因。
完善的民主宪法却没有能够为魏玛带来稳定的宪政状态。
因为魏玛宪法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总统的权力过大;二是绝对比例代表制的采用。
魏玛宪法赋予总统具有英国君主的地位———对外代表国家、主持国家重要庆典之外,还给予美国总统式的实权,统帅海陆空三军,有任命总理和国家官吏的大权,其任命权不受议会的约束,同时宪法48条规定总统还有宣布紧急状态的特权。
总统可以在紧急状态时局部或全部取消宪法规定的各项民主自由的权利。
宪法这样规定的总统的权限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规定的皇帝的权限。
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布紧急状态时须事先宣布戒严,并且是在国会休会期间。
而魏玛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后,到1932年为止,总统宣布紧急状态有233次之多。
仅1930年到1932年短短三年中,宣布紧急状态有191次;相反,国会颁布法令的次数是135次;而国会开会的次数是148次。
可以看出议会民主制在经济危机的年代其民主性的大大削弱。
魏玛共和国没有一届国会是满了任期的,因而魏玛共和国的总统也被称为“皇帝的替身”。
宪法第二缺陷是绝对比例代表制的引入及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二战德日法西斯的欧亚新秩序

4.控制工资水平。
• 纳粹当局公开声称,为了提高国防能力,提高德国商品在 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德国必须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 • 希特勒执政丌久,绊济部就提出封顶式的最高工资额。纳 粹统治时期,工人的计时工资额基本冻结在绊济危机期间 的低水平上。
5.控制物价
• 纳粹执政之初就着手控制物价。 • 1936年10月政府颁布《价格冻结法》 • 为了强制执行,当局明令一切零售商品都必须明 码标价,所有手工业,修理业,旅馆业等也必须张贴 完整的服务价目表,以便戓时物价与员署和警察 部门实行监管。
• 同年,外务大臣松冈洋史在上台后的演说中首次正式提出 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在政治上以“共存共荣”为幌 子,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以日、满、华的牢固结 合为基础的”,嚢括印度以东、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北的 所有地区和国家的殖民大帝国;在绊济上由日本垄断“共 荣圈”内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在军亊上通过占领南洋 地区,利用兵资源和戓略基地,不英、美迚行争夺亚太地 区霸权的持久戓,建立日本的势力范围。
7.管制外贸。
• 从希特勒上台之初就开始实斲,觃定对全部迚出口贸易实 行监督和控制。同时,国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觃定出 口所得的外汇必须卖给国家,私藏外汇者将被送往集中营 实行劳劢改造。
对外的经济侵略和经济管制
• • • • • 法西斯占领一个国家后,立刻对这个国家开始肆意掠夺: 1.奴役所统治地区的劳劢力 2.坚持以戓养戓政策 3.大肆掠夺侵占地区的资源 其体表现为:
• 所要建设的“新秩序”,就是对占领区的人民迚行奴役、 掠夺和屠杀,使兵服服贴贴地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戓争服 务。为此,首先取缔一切政党和工会、青年、妇女等组织, 取消一切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日本军警、宪兴和密探遍 布各国,严密监规和追捕爱国志士,首先是各国共产党人。 稍有反抗嫌疑的人卲遭惨杀。新加坡沦陷后,日本宪兴屠 杀了15万人以上的和平居民,兵中大半为华人。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德国历史简介1.古代德国历史1.1 原始部落时期1.2 罗马帝国时期1.3 日耳曼部落入侵1.4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2.中世纪德国历史2.1 君主制的确立2.2 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2.3 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3.近代德国历史3.1 普鲁士崛起3.2 经济和文化的繁荣3.3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3.4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4.纳粹德国时期4.1 希特勒的崛起和纳粹党的统治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5.冷战时期的德国5.1 分裂的德国:东德和西德5.2 柏林墙的建立和拆除5.3 德国统一和欧盟的形成6.当代德国6.1 德国的政治体制6.2 德国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发展 6.3 德国的文化和艺术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德国历史地图(示意图)附件2:德国历史时间轴(简表)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个政治实体,由800年至1806年存在。
它包括了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一部分。
2.宗教改革.16世纪时,马丁·路德等宗教领袖对天主教教会的体制和教义提出批评和改革。
宗教改革遂在欧洲迅速传播,成为基督教的分裂和新教派的形成的引子。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个全球战争,涉及到大部分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
德国是三整合同盟的一员,最终战败。
4.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二十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战争,涉及到全球各大洲。
纳粹德国是轴心国的领导国之一,最终在1945年战败。
德国历史-从史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德国历史——从史前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作为一个以严谨认真闻名于世的民族,作为一个出现过康德,黑格尔等伟大哲学家的国家,作为一个曾两次使世界陷入癫狂的国度,作为中国目前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德国,有怎样令人着迷的历史呢?根据目前研究所知,早在旧石器时代,在现在的德国境内及附近就有人类活动。
从现有的资料看,日耳曼(Germanen)部落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人的记载中。
当时的日耳曼部落指居住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包括今天丹麦)的一些部族。
这些部族的生活习俗等彼此接近,从而构成了一个文化圈。
后来随着气候变坏,他们开始迁徙。
约公元前450年他们分布在莱茵河沿岸,南至阿尔卑斯山附近。
大概在公元前2世纪,这些部族有开始了新一轮的迁徙,并开始和罗马世界有更多的接触。
当然,接触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摩擦。
日耳曼部族经常和企图征服他们的罗马帝国发生冲突。
公元9年,日耳曼各部族在条顿堡战役中成功伏击强大的罗马帝国军队,歼灭了三个罗马军团。
很多人也将这一事件看作德国历史的开始。
这场战役打击了罗马帝国的扩张野心,从此,罗马再没有考虑将它的东部边界推进到莱茵河沿岸。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联合罗马帝国的下层人民,推翻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
此时的日耳曼民族主要包括三个部落联盟:巴勒曼尼亚,萨克森和法兰克。
紧接着,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我们也就进入了德意志的立国时期。
公元5世纪末法兰克领导其他部落建立了法兰克福王国。
公元800年,法兰克福国王查理曼大帝(卡尔大帝)接受罗马教皇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
在查理曼大帝时期,帝国的行政,司法,军事,经济特别是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法兰克福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他甚至被尊称为“欧洲之父”。
然而在他死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并且在843年,帝国分裂为三个国家:法兰克福王国(相当于现在法国地区),东法兰克王国(相当于现在德国和奥地利的部分地区),意大利中部王国(现今的意大利、部分奥地利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文化
“建国时期”
1870-1890 俾斯麦时期Otto von Bismarck 用“铁和血”统一德国,扩大领土
1871年1月18日德军占领巴黎,俾斯麦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史称“第二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在凡尔赛宫的镜厅被拥立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至此完成
“创业时期”
工业化发展,大资产阶级左右政治,工会、工人的政党成立,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城市化
鲁尔区
工人运动与社会保障体系
资本家的剥削——工人运动——社会保障
拉萨尔Lassalle 第一个工人政党“全德工人联合会”Allgemeiner Arbeiterverein
德国社会民主党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n Deutschlands
社会保障Krankenversicherung, Unfallversicherung,
Invalide- und Altersversicherung
社会风气:追求奢华、排场
精神生活
歌剧瓦格纳Wagner 取材于德国中世纪的历史,感染力强哲学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超人”(有优秀的血统、具备精力、智力、骄傲的高贵人种)
文学自然主义Naturalismus 德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主张作品贴近生活,冷静的剖析社会和人。
科技的发
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口说无凭,一切都要经过
实证才能得到证明。
这种实验室式的思维方式影响了
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被置于严格的因果关系的链条
中,容不得一点偶然性。
心理学、社会学、遗传学及
其他自然科学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
世纪末的维也纳
奥地利在与普鲁士争夺对德统治权中败北,普鲁士以“小德意志方案”统一德国,奥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事物以外。
1867年,迫于国内少数民族,尤其是匈牙利人的压力,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人缔结了奥匈协约,规定匈牙利内部实行完全自治,只是战争和外交由奥匈帝国管理。
奥匈帝国Ödterreich-Ungarn有两个首都,两套行政机构的二元帝国。
艺术
音乐“音乐之城”维也纳
文学长于哲理性,心理独白innerer Monolog,心理分析(弗洛伊德Freud),唯美主义Ästhetizismus(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感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