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物体的内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习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物体的内能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精选练习考点一、物体的内能1.(2018·合肥中考)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小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内能的因素。
同一物体分子个数是一定的,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则分子的动能就越大,从而可知物体的内能就越大,故A、B错误;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越大,则物体内能就越大,故C正确,D错误。
考点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2.(2019·新疆中考)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阳光下晒被子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放在额头上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答案】选C。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在阳光下晒被子、冷毛巾放在额头上、凉牛奶放在开水中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3.(2018·山西中考)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烧水时,水逐渐变热B.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C.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D.流星穿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答案】选A。
【解析】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B、C、D选项都是通过做功把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4.(2017·嘉兴中考)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
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答案】选B。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2. 甲、乙两杯水的温度各为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4.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5.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6. 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7.(多选)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t3时刻物体内能比t2时刻小D.t4时刻物体分子动能为零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13.1物体的内能训练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同步训练
基础题
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 1.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 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 高温的铁水具有内能,0 ℃的冰块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水内能相同
(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 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甲所示。手压活塞快速 打气,如图乙所示。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 数 变大 ;这个实验说明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
内能增大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创新拓展题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向外喷雾,如图丙所 示。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这个实验说 明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丙瓶与乙瓶 相比,水的分子动能变 小 (填“大”或“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题
【点拨】 钻木取火实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
取暖,双手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 能,故A不符合题意;小朋友溜滑梯时,臀部克服摩擦做 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热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和水的温度不同,内能从鸡蛋传给 冷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 意;压缩空气时,对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故D不 符合题意。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综合应用题
【点拨】
由图像可知,热水和酒最后的温度相同,故A正确;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一课一练13.1物体的内能(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下列属于热量单位的是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2. 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放在炉子上加热的水,温度升高B.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C. 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热D.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3.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为,物体的内能也为零D.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4.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 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增大5. 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后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空气瓶中,说明二氧化氮分子是运动的,空气分子是静止的B.乙图中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C.丙图把活塞迅速压下,玻璃筒中的硝化棉燃烧,说明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减少D.丁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6. 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 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 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D. 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7. 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冰块,内能可能为零B.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了热C. 一碗水倒掉一半后,内能減小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8. 如图所示,下列实例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煤气炉烧水B.搓手使手温暖C.用暖水袋取暖D.用冷毛巾降温9.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10. 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物理量是A. 功B. 内能C. 功率D. 热量11.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C. 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12.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 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 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 软木塞的机械能守恒13.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A. 在地热喷泉架一个锅,能煮熟食物B. 1988 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现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 下雨时,天上先出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 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14. 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15. 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内能就是热量,它们的单位、物理意义均相同B. 零摄氏度以上的物体有内能,零摄氏度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 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叫做物体的内能D. 内能和机械能一样,也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16.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练习: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附答案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知识点1内能1.分子因做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选填“所有”或“部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单位是。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杯水的内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图-13.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它也不具有内能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因此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4.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比乙物体的温度高,这说明()A.甲物体的内能大B.乙物体的内能大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样大D.甲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剧烈知识点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5.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和。
其中,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和。
太阳的光和热是通过的方式传到地球的。
6.如图-2所示,当将活塞迅速下压时,活塞对筒内部的空气,空气的内能,温度,这说明:。
图-27.“钻木”能“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选填“等效”或“不等效”)的。
8.写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变热:。
(2)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3)热鸡蛋放到冷水中变凉:。
(4)一盆冷水放在太阳下晒热:。
(5)搓手感到手变热:。
(6)冬天往手上呵气,感到手变暖和:。
(7)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9.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醚达到着火点C.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流星在空气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知识点3热量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间叫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表示,常用单位是,符号为。
1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也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能力提升】12.如图-3所示的现象中,使物体内能减小的是()图-313.[2019·广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能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14.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 沪科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3.1 物体的内能练习(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物体的内能》1、(2016•绥化)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的方法改变内能。
(选填“做功”、“热传递")2、(2016•济南)如图所示是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先将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然后迅速压下活塞,会发现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在迅速压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将浸有乙醚的棉花放入筒内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也能闻到乙醚特殊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15•龙岩)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升高,内能增大,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4、(2016•揭阳)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5、(2016•淄博)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增大而降低D.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7、(2016•安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8、(2016•随州)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B.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9、(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10、如图所示,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前夕,主办方通过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在几分钟内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请你用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答案与解析1、做功;热传递2、内能;分子3、温度;做功4、B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正确;描述热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具有、所含”,故C错误;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状态和温度都有关系,所以单凭温度不变,不能确定物体的内能就不变,故D错误。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3.1《物体的内能》练习题(含答案)

物体的内能一、选择题1.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热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E.热物体在通风的地方凉得快2.关于热传递的概念,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是物体内能的转移B.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C.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时,温度发生迁移D.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使物体温度升高3.关于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内能多少的量度B.是非做功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C.是物体温度高底的另一种表示方法D.是物体所含能量的多少4.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的多少可以用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来量度B.内能大的物体热量多C.两物体发生热传递,达到平衡后,它们的内能必定相等D.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5.关于做功和热传递,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两者无本质区别B.从热功当量可知,功一定可以转化为热,热一定可以自然地完全转化为功C.在国际单位制中,功和热单位一样,所以两者是一回事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7.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可能减小B.物体机械能变化时,它的内能可能减小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内能可能减小D.物体既吸收热量,又对外做了功,它的内能一定不变8.当物体温度没有改变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没有吸热B.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C.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D.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E.物体与外界可能有热传递和做功功当量和功热当量含义相同,数值相等10.在水蒸发成同温度水蒸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不增加,不做功,也不要吸热B.内能增加,但对外不做功,要吸热C.内能不增加,但对外做功,要吸热D.内能增加,对外做功,也要吸热二、填空题11.历史上第一个用实验来测定热功当量的人是英国物理学家,热功当量的数值为J= ,12.一个气缸里的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了800J的功,同时向外放出了300焦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或减小)多少焦耳J.13.瀑布从10m高处落下,如果下落中减少的机械能全部被水吸收,水的温度将升高 . (水的比热是4.2×103J/(kg·℃)14.从枪膛射出一粒25g的子弹,假定火药爆炸时可产生3.2×104J的热,其中有25%转变为子弹的动能,那么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 m/s.三、计算题15.用2.0×103N的力把一根粗一点的钢筋拉长变细,最后钢筋伸长了20m.若这根钢筋的质量为50kg,它的比热是4.4×102J/(kg·K),假设在拉伸过程中有一半的热量散失.求钢筋的拉伸过程中升高的温度.同步试题三参考答案一、1.B、C 2.A、B 3.B 4.D 5.D 6.D 7.A、C 8.D、E 10.D二、11.焦耳;4.2焦耳/卡(或4.2J/ cal);对物体传递1cal 热量和对物体做4.2J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效果是一样的; 17.64 12.减小1100 13.0.023℃ 14.800三、15.Δt=0.87℃。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 物体的内能(含答案)

13.1 物体的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烤火时手感到暖和B.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C.炒菜时锅铲发烫D.铁块在火炉上被烧得通红2.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引火3.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双手互搓发热C.晒太阳取暖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4.图是汽车刹车原理图,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一根能绕O点转动的杠杆,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塞向左移,活塞挤压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
行驶中的汽车刹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脚踩刹车踏板时,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摩擦力越大C.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省力杠杆D.刹车过程中汽车的惯性减小5.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6.信阳毛尖明前茶色翠香幽,味醇形美,闻名全国.如图所示,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B.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C.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二、多选题9.关于图中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用力压下活塞棉花燃烧,说明气体比液体的分子间隙大B.抽去玻璃板,瓶中的两种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后将盖在试管口上的橡皮塞冲出,说明液体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D.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三、填空题11.端午节那天,妈妈在锅中放水煮粽子,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1、今年5月18日复课后,为了保障每位师生的安全,学校每天都要对公共场所喷酒84消毒液来进行消杀。
消杀过后,同学们都闻得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______
现象;在治疗高烧病人时,可以采用敷冰袋的方式来退烧,这实际上就是
采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物体内能。
2、在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中,老师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
瓶内的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填“增加”
或“减少”),温度(填“升高”或“降低”)。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
能(填“增加”或“较少”),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而成小液滴。
3、生活中我们常常提到“热”字,但从物理学角度看,其含义各不相同。
例如“①天气炎热、②摩擦生热、③铁锅传热”中,表示热量的是______,表示温度的是______,表示内能的是______。
(填序号)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在使用打气筒时,筒壁下部会发热,主要原因是通过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再通过方式使筒壁内能增加.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B.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
C.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
6、下列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双手互搓手掌变热
B. 烤火时手掌变热
C. 用热水洗手时手掌变热
D. 抱热水袋手掌变热
7、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物体放热,温度一定下
降
8、关于热量、内能、温度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9、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摩擦能发热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钻木取火 D.锯木材锯子发烫
10、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 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 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11、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14、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
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B.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15、如图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 迅速下压活塞,
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 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 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 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试题1答案:
(1). 扩散 (2). 热传递
【解析】(1)同学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2)高烧病人温度高,而冰袋温度低,当冰袋与病人接触时,热量从病人传递给冰,冰吸热熔化,病人放出热量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这是采用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试题2答案:
增加升高减少降低液化
试题3答案:
③,①,②;
试题4答案:
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在使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然后空气中的内能又以热传递的方式传给打气筒壁,使打气筒壁温度也升高;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做功;热传递.
试题5答案:
A
【解析】A、发生热传递是因为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少的物体的温度可能比内能多的物体的温度高,所以内能少的物体可以把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故A正确;
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表示,故C错误;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试题6答案:
A
【解析】A.双手互搓使手暖和是克服摩擦做功让手暖和的,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符合题意;
B.烤火时手掌变热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热水洗手,使手变热是水通过热传递让手热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热水袋焐手,使手暖和是通过热传递让手暖和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试题7答案:
C
试题8答案:
D
试题9答案:
B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A、双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烧水时,水从火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在锯木料时,锯条的温度会升高,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根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试题10答案:
A
【解析】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铁丝的内能,符合题意;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是热传递改变钢球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热传递改变水蒸气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试题11答案:
B
试题12答案: B
试题13答案: C
试题14答案: C
试题15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