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后有这些症状表明问题很严重

合集下载

怎么辨别婴儿发烧

怎么辨别婴儿发烧

怎么辨别婴儿发烧作为高级育婴师,我们要了解如何正确辨别婴儿发烧。

婴儿发烧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父母可能会误以为婴儿只是有些许不适,而忽视了婴儿的发烧。

对于婴儿来说,发烧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况,所以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措施,以防止疾病恶化。

为了辨别婴儿是否发烧,我们需要几个基本步骤:1. 观察婴儿的体温正常情况下,婴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如果婴儿的温度高于37.5℃,那么就需要注意是否发烧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婴儿的体温时,我们应该使用口温度计或直肠温度计,而不是耳温度计,因为耳温度计并不是十分准确。

2. 观察婴儿的表现如果婴儿出现发热的症状,那么很可能婴儿已经发烧了。

婴儿的发热症状包括:身体变得很热、皮肤干燥、面颊、胸部、手掌、足底发热、呼吸急促、腮腺肿大,出现皮疹等。

3. 更加仔细地观察婴儿的状况如果婴儿是否发烧还是不确定,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婴儿的状况来判断。

如果婴儿开始变得疲惫、口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绪不好等症状,很可能婴儿已经发烧了。

而且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失眠等症状。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婴儿发烧的原因进行分析。

常见的婴儿发烧原因包括:感冒、肺炎、中耳炎、腮腺炎、鼻窦炎、水痘等。

所以,当我们发现婴儿发烧时,我们需要尽快的了解婴儿是否有其他的症状,以便确定是否是原发性发热或因其他病因导致的发热。

最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婴儿发烧:1. 保持环境卫生婴儿的发烧和病毒有密切关系,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止病毒的传播有非常大的作用。

在照顾婴儿时,我们需要保持家居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及时清空婴儿空气清新剂的容器,洗涤甚至消毒婴儿的衣物等。

2. 注意保持婴儿饮食健康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增强婴儿的身体免疫力,有利于婴儿的康复。

在婴儿感冒发烧时,我们要注意给婴儿提供清淡健康的食物和大量的水果和水分。

3. 打退烧针如果婴儿体温超过37.5℃,就需要注意了,如果体温达到了38.5℃或更高,就需要考虑给婴儿打退烧针了,缓解婴儿的不适。

宝宝发烧症状分析【妈妈必读】

宝宝发烧症状分析【妈妈必读】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

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医生并没有开退热针,也没吊瓶,只是开了3针抗病毒针,打了3天果然就没再高起来过。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

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发烧伴下列情况者应送医院治疗:(一)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

小儿急诊症状注意事项小儿急诊症状是指儿童在急性或突然发生的症状下出现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或寻求医疗救助。

以下是对小儿急诊症状的注意事项:1. 高热:当儿童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时,应立即就医。

高热可能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的迹象,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等。

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脸色、心率和哭声,以及是否有呕吐、疼痛或皮疹等其他症状。

2. 呼吸急促或气促:当儿童出现呼吸急促、气促或呼吸困难时,可能是哮喘、呼吸道感染或心脏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唇色苍白或青紫、嘶哑或喘息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3. 过度嗜睡或昏迷:当儿童出现过度嗜睡或昏迷时,可能是脑部感染、中毒、低血糖、脑震荡等严重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抽搐、呕吐、头痛、高热或皮疹等其他症状,并立即就医。

4. 呕吐和腹泻:当儿童出现频繁呕吐和腹泻时,可能是病毒感染、食物中毒或过敏等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腹痛、脱水、尿少或尿色深黄等其他症状,并及时就医。

5. 意外伤害:儿童在游戏、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例如跌倒、撞头、骨折、烫伤等。

家长应及时处理伤口,止血、冷敷或用纱布包扎,并及时就医。

6. 皮肤反应:当儿童出现皮疹、瘙痒、水泡、红斑或紫斑等皮肤反应时,可能是过敏、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等,并及时就医。

7. 嘴唇和指甲青紫:当儿童的嘴唇和指甲发紫时,可能是心脏或呼吸系统的问题。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急促、嘶哑、咳嗽或出汗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8. 头痛:儿童头痛可能是偏头痛、感染、脑部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的。

家长应观察儿童是否有呕吐、眼睛疼痛、颈部僵硬或失眠等症状,并及时就医。

总之,当儿童出现以上急诊症状时,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然后观察和记录儿童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温、脸色、心率、呼吸、胃肠道反应、皮肤、意识、运动和泌尿系统等。

家长可以给儿童提供适量的水分,并避免给予药物治疗,除非在医生指导下。

孩子发烧的三个过程

孩子发烧的三个过程

孩子发烧的三个过程孩子发烧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通常发烧是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孩子发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病期、高峰期和消退期。

起病期是指孩子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的阶段。

这个过程通常从感染引起的病原体进入孩子体内开始。

当病原体侵入孩子的体内时,孩子的身体会立即作出反应,释放炎症介质。

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以增加免疫细胞的运输和聚集到感染的部位。

这个过程会导致孩子体温上升,出现发热的症状。

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疲倦和食欲减退。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数小时至2天不等。

高峰期是孩子发热最严重和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体温会继续上升,并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喉咙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免疫系统继续释放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以抵抗感染。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1至3天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孩子的抵抗力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消退期是孩子发烧逐渐恢复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体温开始逐渐下降,回到正常水平。

孩子可能会感到疲倦和乏力,但其他症状会逐渐缓解。

免疫系统逐渐将炎症介质清除掉,细胞修复和再生开始进行。

这个过程通常持续1至2天不等。

一旦孩子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他们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和饮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发烧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取决于孩子的个体差异、病原体的类型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因此,在孩子发烧的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为了帮助孩子度过发烧过程,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流通。

这有助于降低孩子的不适感和提高舒适度。

2.给孩子多喝水。

发烧时,孩子的身体会失去许多水分,需要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3.给孩子合适的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孩子合适的退烧药物,例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但是,应正确使用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剂量指导使用。

4.给孩子休息和良好的营养。

孩子在发烧期间需要充分休息和获得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

小孩发烧的原因、后果以及处理方法

小孩发烧的原因、后果以及处理方法

如何判断小孩是否发烧?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

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

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我的原则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

注意环境温度是否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

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另外我想说的是不要迷信输液。

医生说了,可以吃药的不要打针,可以打针的不要输液,关键是要用对药,而不是用重药。

注意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存在。

主要的症状及原因有以下:发烧的同时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持续发烧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热在高温场所发高烧的同时,筋疲力尽——中暑症(日射病)腮腺肿胀——流行性腮腺炎耳朵流水、情绪不稳——中耳炎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呼吸困难——肺炎牙床发红、唾液多——口腔炎呕吐、抽筋、前囟门凸起——脑膜炎呕吐、抽筋、意识不清——肺炎、急性脑病尿的次数多、血尿——尿道感染发烧的同时,抽风——热性抽筋我的孩子有一回发烧,也是的,退烧药才吃下去,不一会就退下去了,过了几个小时又烧起来,如此反复。

送去医院看了,验了个血,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烧,病毒性感染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复发烧。

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发烧了

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发烧了

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发烧了婴儿发烧的现象十分常见,常见的原因有感染、疫苗接种后反应、过度穿衣等。

怎样判断婴儿是否发烧了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婴儿而言,过高的体温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身体问题。

作为高级育婴师,我将分享一些方法来判断婴儿是否发烧。

1. 正确使用体温计。

体温计是判断婴儿是否发烧的最直观方法。

房间温度要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然后让宝宝处于舒适的环境下,如躺在床上或妈妈的怀里,轻柔地把体温计插入到肛门或唇间。

使用体温计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使用婴儿专用体温计,不可使用口腔温度计等其他类型体温计,以避免测量错误。

此外,在使用体温计之前需要进行消毒。

2. 观察宝宝的表现。

宝宝发烧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如果宝宝感到不适,可能会哭闹、躁动、食欲不佳等。

有时候宝宝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婴儿出现发冷、手脚凉等表现,也可能是发烧的信号。

对此需要家长随时注意,如果宝宝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受治疗。

3. 观察宝宝的皮肤。

宝宝发烧时,皮肤的颜色会有所不同。

如果婴儿的皮肤发红,甚至出现发红的斑点,说明宝宝可能已经发烧。

此外,宝宝的额头、脸部、耳朵和颈部等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变得通红,并且毛细血管会突出,这都是宝宝发烧的表现。

4. 观察宝宝的睡眠。

对于小宝宝来说,睡眠是很重要的。

如果宝宝发烧了,他的睡眠质量可能会下降,变得轻浮或不安静。

有时候,宝宝可能会表现出频繁的醒来和哭闹,这也是宝宝发烧的明显表现。

此时,父母要及时判断宝宝是否发烧,并在睡前使用风扇或其他方法降低房间温度以保证宝宝合理的睡眠环境。

以上是判断婴儿是否发烧的方法,不过作为一名高级育婴师,我还要分享一些与此相关的育婴经验,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

1. 合理调节宝宝的服装。

穿衣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婴儿。

在天气转换时,婴儿的穿衣有必要及时调整;在夏天,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给宝宝穿上短袖和薄衣服,并且注意不要让宝宝处于长时间的阳光下,以免晒伤。

小儿高热名词解释

小儿高热名词解释

小儿高热名词解释
小儿高热是指儿童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成人体温平均为36.5-37.2摄氏度,而小儿体温则稍高,平均为36.3-37.8摄氏度。

当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即为发烧。

小儿高热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腹泻等,这些疾病往往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2.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类风湿等。

3.疫苗接种:某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短暂的发热反应,如乙
脑疫苗、肺结核疫苗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

在面对小儿高热时,家长和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症状:除了体温升高外,还要留意小儿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流涕、喉咙痛等,这些症状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高热的原因。

2.控制发热:可以给小儿穿透气、宽松、薄棉质衣物,勿盖过
多被子。

同时可使用房间保持凉爽,并适当通风。

若高热伴有不适或出现痉挛等情况,请及时就医。

3.水分补充:高热时,儿童出汗多,容易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因此需要适量补充水分,可以喝温开水、淡盐水、果汁等。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但家长要注意按照医嘱正确给药,勿滥用药物。

需要强调的是,高热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因此,在出现高热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并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同时,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小儿的体力消耗合理,避免过度劳累,以帮助其康复。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

宝宝发烧后注意事项宝宝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然而,当宝宝发烧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常常会感到担忧和无助。

发烧是宝宝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正确的处理和注意事项对于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宝宝发烧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1. 观察宝宝的症状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

除了体温升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

观察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判断宝宝的病情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发烧会导致宝宝的体温升高,身体会出现脱水的症状。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宝宝的水分摄入,避免宝宝脱水。

可以给宝宝多喝水或者适量的果汁,但是要避免给宝宝喝太多含咖啡因的饮料。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不适,容易感到闷热。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或者使用空调。

同时,要避免让宝宝直接吹到冷风,以免加重病情。

4. 适当调节室温发烧时,宝宝的体温已经升高,我们应该适当调节室温,保持宝宝的舒适度。

可以给宝宝盖薄被,避免过度包裹。

如果宝宝出汗较多,可以及时为宝宝更换干爽的衣物,避免宝宝感到不适。

5. 注意宝宝的饮食发烧时,宝宝的食欲可能会下降。

我们应该根据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饮食。

可以给宝宝提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同时,要避免给宝宝食用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宝宝的胃口。

6. 注意宝宝的休息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出现疲倦和不适。

我们应该给宝宝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宝宝受到外界的干扰。

7. 避免使用退烧药物过量当宝宝发烧时,我们可以使用退烧药物来降低宝宝的体温。

然而,我们应该避免过量使用退烧药物,以免对宝宝的身体造成负担。

在使用退烧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

8. 及时就医如果宝宝的发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宝宝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发烧后有这些症状表明问题很严重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

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

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

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

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

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孩子体温反弹时,不要过分焦躁不安
退烧药并不能治愈那些引起孩子发烧的疾病,只是能在2到4小时内降低孩子的体温。

此后,孩子的体温会反弹。

父母要有准备,接受孩子体温反复的现实。

简便有效的退烧方法
有些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只注意给他吃退烧药而忽略了一些效果显着、简单可行,又能实实在在帮助孩子康复的方法。

比如:
1、海绵擦身浴
一次10到15分钟的海绵擦身可以使发烧的孩子恢复得更快。

只要将孩子放在盛有温水的浴盆里,用海绵吸水擦拭他的手臂、大腿和身体,水分的蒸发会使小身体感到凉爽,从而有助体温下降。

不要使用冷水,那只会令孩子发抖、哆嗦,反而会使体温升高。

也不要用海绵蘸酒精为孩子擦身,酒精的气味会过分刺激已经生病的孩子。

2、轻薄、透气的衣服
把孩子包裹在厚重的衣服里只会使病情更糟。

应该为孩子穿上轻薄、柔软的衣物,使他能通过皮肤散发体热。

孩子睡觉时,盖上薄软的毯子或被单就可以了。

3、凉爽的房间
孩子的房间应保持清凉、透气,可使用风扇通风,使他能通过皮肤散发体热,但不能太冷,以孩子感觉舒适为宜。

4、大量补充液体
发烧的孩子呼吸快而短促,会通过口部的水气蒸发失去许多体内水分。

为了预防脱水,必须让孩子不断地吮饮凉爽的清水或饮料(不太热也不太冷),而不是一下子灌下大量的液体。

由于发烧的孩子胃口不佳,可以为他准备一些有营养的鸡汤、骨头汤、水果等。

专家提示一:怎样处理发烧引起的痉挛、抽搐
有的孩子突然发高烧时,会出现高热抽搐现象:身体变得僵硬,眼珠乱转,手臂、头颈一抽一动。

这种症状常发生在发烧的头24个小时,一般持续4分钟不到,并通常出现在6个月到5岁的孩子身上。

这种情形十分骇人。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孩子痉挛时,让他平躺在床上或是铺地毯的地板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

让孩子侧卧,使他能呼吸顺畅,并且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堵塞气管。

不要试图把孩子的嘴掰开,因发烧或其它一些原因而出现痉挛的孩子并没有咬破自己舌头的危险。

如果痉挛发作的时间超过4分钟,应立刻上医院就诊;如不到4分钟,则可以等孩子感觉舒服些并稍稍休息后再上医院。

如果孩子以前曾有过热病抽搐症状,那么很有可能会再次发作。

此时观察到孩子再次出现发烧迹象时,应立刻果断地给他吃退烧药,并每隔4到6个小时继续喂药以压下高烧。

不过,这通常不会引起脑部损伤,也和癫痫病没有关联。

专家提示二:什么时候上医院
孩子发烧到什么程度才需要立刻就医?以下是一些通常的标准。

当然,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一发现孩子发烧就带他上医院就诊也无不可。

当孩子的体温达到以下度数,请立刻上医院就医:
3个月(或更小)37.9℃;3到6个月38.3℃;6到24个月39.4℃;2岁40℃
如果在深夜,孩子的体温高于37℃,但未达到以上罗列的值,可以等到清晨再进行测量,以作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