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早癌-消化道早癌系列-曲卫总结(一类特选)

合集下载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
19/75
病理分型
溃疡型:较多,占50%,分化低,转移早。 肿块型:髓样癌、菜花型癌,低度恶性。 浸润型:硬癌,易肠梗阻,分化低,转移早。 75%-85%为腺癌 粘液腺癌占10-20% 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其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20/75
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
Dukes分期见结肠癌。 Broder分级: Ⅰ级:2/3以上癌细胞分化良好,属高分化、低恶性。 Ⅱ级:1/2~2/3癌细胞分化良好,中等分化、一般恶性。 Ⅲ级:分化良好癌细胞不足1/4,低分化、高恶性。 Ⅳ级:未分化癌。
结直肠癌
主讲:
胃肠外科
蔡学宏主任医师
1/75
结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40~50岁发病率最高。 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 肠炎、克隆氏病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有关。 与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有关。 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 >肝曲脾曲
恶病质 肿块
肉眼血便
少见 不易触及
多见
常见 易触及
少见
10/75
诊断
中年以上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消瘦, 贫血、腹部肿块结者,需进一步检查。 X线:全消钡餐及钡灌肠。可出现肠壁僵硬、粘 膜破坏、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 结肠镜检查:直视下活检。 B超、CT和MRI检查: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 一定价值。 血清癌胚抗原(CEA):60%,可判定预后。 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可筛查高危人群。
2/75
病理
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 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生长较慢, 恶性程度低,好发右半结肠,尤盲肠。 浸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 引起肠腔狭窄和梗阻。转移早,恶性程度高。 好发左半结肠,尤乙状结肠和直乙交界处。 溃疡型:最常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侵 润,易发生出血、感染、穿透肠壁。转移早, 高度恶性。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什么是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癌病理诊断?

什么是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癌病理诊断?

什么是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癌病理诊断?发布时间:2023-04-23T12:18:03.1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月24期作者:白晓英[导读]什么是消化道癌前病变、早期癌病理诊断?白晓英(大英县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300)前言恶性肿瘤在当前生物医学研究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因为恶性肿瘤属于一种致死性、致残性非常明显的疾病,并且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患者数量较之于日本、西方发达国家更高。

在医学研究中,学者习惯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对肿瘤进行命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恶性肿瘤之间的区别仅仅是生长位置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专科医生负责。

消化系统是恶性肿瘤滋生的高发部位,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人数占据世界前列。

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当前依旧推崇“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早期恶性肿瘤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若能够察觉到癌前病变则更有利于预后改善,那么,消化道癌前病变具体包括哪些?涉及的早期癌变病理诊断包括哪些?一、消化道癌前病变1、癌前病变定义癌症令人们“谈癌色变”,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症状命名一旦和“癌”字沾边就以为自己已经患了癌症,而癌前病变在其中出现频率较高。

在病理学诊断中,无论何种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必然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即: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当病情发展到原位癌之后,则标志恶性肿瘤成型,此时在临床实践中才会考虑患者罹患xx癌,也就是说癌前病变阶段代表患者并不是癌症;但是癌前病变有相当可能性会演变为癌症,因此需要患者重视,而医生也会在此时特意嘱咐患者节制不良习惯。

2、消化道范畴结合解剖学、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定义,消化道具体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部、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位。

3、消化道癌前病变较为典型、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等。

可能演变为口腔癌且常见癌前病变为:口腔黏膜白斑,该情况下口腔黏膜癌变的可能性较低,而口腔红斑癌变可能性更高,此外,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也是常见的口腔癌前病变,其中,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患者本人长期嚼槟榔存在直接的、关键的联系,这些口腔症状需要患者注意。

下消化道疾病诊断

下消化道疾病诊断

淋巴瘤
溃疡性结肠炎

部位(范围):全结肠炎,左侧结肠炎, 直肠炎,右侧或区域性结肠炎 分期:活动期、缓解期

活动期内镜分类
Crohn病
纵行溃疡 卵石隆起 肠腔狭窄 节段病变
肠结核
肠结核
单纯性溃疡,阿弗他溃疡
Ischemic Colitis at a Glance
Definition Incidence Location Etiology Term used to denominate the transient or irreversible damage to the colon as a result of inadequate tissue perfusion. Most frequent in elderly patients (>60 years). The splenic flexure, the descending colon and transverse colon are the most common affected sites. Atherosclerosis with arterial occlusion or hypotension with low flow state are predisposing factors.
Definition
Incidence
Etiology and Deletion in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 gene on pathogenesis chromosome 5. Multiple colorectal adenomas appearing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decades (usually asymptomatic stage). Clinical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 100% by age 40, with presentation changes in bowel habits, abdominal pain and passage of blood per rectum.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3)直肠指检:推荐对 未行结肠镜检查的直肠
肿瘤可疑患者行直肠指
检,可以发现下段直肠 的病变,但一些较为平 坦的病变亦较难发现。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结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最有 效的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前病变
腺瘤(包括锯齿状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非家族性腺 瘤性息肉病)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筛查--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指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意大小的结直肠 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局限于黏膜层者称为黏 膜内癌(M期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称为黏膜下癌 (SM期癌)。
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1.常规结肠镜检查
早期结直肠癌以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2.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检查 推荐有条件者对结直肠病变宜应用全结肠喷洒0.4%靛 胭脂+0.2%醋酸和/或电子染色内镜或结合放大内镜对可疑 病变进一步观察,通过对黏膜腺管开口以及毛细血管的观 察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和浸润深度。 推荐结直肠病变黏膜腺管开口分型采用Pit pattern 分型,黏膜毛细血管分型采用Sano分型,仅有电子染色内 镜无放大内镜者宜对病变采用NBI下结直肠病变国际化内 镜分型(narrow band imaging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NICE)。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主整版)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减轻人群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

但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进一步改善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趋势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新发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位及第2位,死亡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1]。

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33.17/10万),死亡率第4位(15.98/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第5位[2]。

结直肠癌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 万[3]。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

美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64%左右;欧洲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60%。

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57.6%崖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 , 但仍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4],原因是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

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I〜II期占39% , m期和IV期分别占32%和24%[5]。

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I期占13.9% , II期占26.7% , III期和IV期结直肠癌分别占34.6%和23.7%[6]O我国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 ,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是中晩期。

纪小龙--消化道早癌病理要点pdfx

纪小龙--消化道早癌病理要点pdfx

消化管早癌病理要点纪小龙粘膜下层2内镜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粘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前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67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1415男58Y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25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3032 50年代33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70年代34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SILLow-grade LSIL ,High-grade HSIL 2000年代从dysplasia 到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IN)•Dysplasia–mild–moderate–severe dysplasia( carcinoma-in-situ )2000年WHO新分类中在维也纳分类标准的基础上, 引入了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的名称.35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上皮内瘤变道化消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 原位癌low grade 2000前2010 high grade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39轻度异型增生 中度异型增生 重度异型增生 原位癌L- GIN 1970s 1990sH- GIN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GIN)40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 原位癌low grade 2000前2010 high grade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胃癌的发生发展胃固有腺体的腺颈部细胞起源肠化腺体的细胞起源414344451 管状腺瘤2 癌变3 粘膜下层4 正常粘膜123414464750。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约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20%。

因此,降低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临床科学问题。

结直肠癌的转归及预后与病变的分期紧密相关。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7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2%;且患者生活质量低。

然而,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

但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明显低于欧美国家。

因此,逐步普及结直肠癌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为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方案,我国卫生部先后颁布了《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和《结直肠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肠道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指南。

但目前我国尚缺乏侧重于结直肠癌内镜早期诊治且兼顾筛查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共识意见。

因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的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并邀请澳大利亚谭达恩教授及新加坡霍光明教授共同制定本指南意见。

一、定义和术语1.早期结直肠癌:根据1975年日本结直肠癌研讨会上的讨论意见,目前我国普遍将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癌定义为早期结直肠癌,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的为黏膜内癌,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侵犯固有肌层者为黏膜下癌。

而2000年版的WHO肿瘤分类则规定结肠或直肠发生的上皮恶性肿瘤,只有穿透黏膜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时才被认为是恶性的。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推荐使用WHO推荐术语,但也可暂时沿用原位癌、黏膜内癌等术语。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发布时间:2021-05-17T12:49:26.7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9期作者:苟维杰[导读] 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有什么价值?苟维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医医院四川省广元市 628300 一、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好发年龄在40~50岁。

目前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

根据肿瘤的形态又可分为息肉状、溃疡型、隆起型等。

有研究表示,结肠癌的发生原因主要与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关,具有结肠息肉的患者结肠癌发生率可比普通人高出5倍。

早期结肠癌患者无明显的症状,直到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排便习惯的改变、腹胀、消化不良、血便、腹痛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贫血、发力、消瘦、下肢水肿的症状。

当肿瘤较大,出现完全性或者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则可在体表触及包块,局部压痛,听诊可闻及肠鸣音。

结肠癌又分为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主要以溃疡型为主,由于此处肠腔较大,所以不易发生梗阻,左半结肠肠腔较细,易引起环状狭窄。

晚期结肠癌患者通常会伴有远处淋巴结的转移,所以当查体时,如若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就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二、什么是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是指关于手术的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时开始,直到手术治疗后康复的过程,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一整段过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治疗水平以及护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围手术期期间的护理方法一定要具备多种,目前临床中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护理,通过各个方面来帮助患者抵御疾病、恢复健康。

三、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治疗价值?对于结肠癌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就要开始进行相应的治疗,通常临床中主要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如下:1.手术前准备:(1)风险评估: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状态、大小、分期、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情绪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来判断是否具有手术风险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结直肠癌(早癌系列一曲卫总结)
一、基础知识:■□★☆▲△◆◇※
◆早期结直肠癌:指局限于结直肠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局限于粘膜层的叫粘膜内癌,局限于粘膜下层未超过固有肌层的叫粘膜下癌。

◆早期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鳞癌、腺癌(微乳头癌、锯齿状癌、筛状粉刺型腺癌,粘液腺癌、髓样癌、印戒细胞癌6个类型)、鳞腺癌,梭形细胞、未分化癌共6类。

◆侧向发育肿瘤(LST):指直径≥1cm,沿着肠壁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性结直肠病变。

依据表面形态可分为颗粒型和非颗粒型。

颗粒型分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非颗粒型分为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

LST不是组织学分类,病理可能是腺瘤或锯齿状病变,有粘膜下浸润的风险。

◆结直肠腺瘤:分为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腺瘤,以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管状最低,大多数结直肠癌由腺瘤-腺癌途径形成。

◆进展期腺瘤: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1、直径大于1cm。

2、含有绒毛成分。

3、存在重度异性增生或高级别内瘤变。

◆电凝综合征:又称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或透壁综合征。

表现为结肠镜高频电息肉切除后出现局限性腹痛、发热、白细胞增高、腹膜炎但无明显穿孔征象。

病变较大、形态平坦、高血压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采取禁食、抗感染及补液支持治疗,预后多较佳。

◆早期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类
名称浸润深度
M期粘膜内癌:局限于粘膜层
SM1期粘膜下癌:粘膜下层上1/3(距黏膜肌层1000um以内)
SM2期粘膜下层中1/3
SM3期粘膜下层下1/3
◆胃癌高风险人群:符合第1条和2~3任意1条,一般风险人群指无上述任意1条。

1、年龄50-75岁以上,男女不限。

2、既往患有癌前疾病:腺瘤性息肉、UC、CD等。

3、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息肉病
◇APC基因相关性息肉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经典型和轻表型)、Gardner 综合征、Turcot综合征。

◇MUTYH相关息肉病: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PJ综合征: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

◇幼年性息肉病(JPS):
二、诊断知识: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下巴黎分型: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3种类型。

名称分型(巴黎分型)
隆起型0-Ⅰp型(有蒂型)
0-Ⅰs型(无蒂型)
0-Ⅱa型(浅表隆起型)
平坦型
0-Ⅱb型(完全平坦型)
0-Ⅱc型(浅表凹陷型)
凹陷型0-Ⅲ型
混合型混合型根据隆起、凹陷比例占优模式组合。

说明:0-I型与0-IIa型的界限为隆起高度达到2.5mm(活检钳闭合厚度),0-Ⅱc型与0-Ⅲ型的界限为凹陷深度达到1.2mm(活检钳张开单个钳厚)。

度)。

◆早期结直肠癌腺管开口分型(工藤进英Pit分型):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