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答案

⼤学语⽂练习题答案⼤学语⽂练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战国策》⼀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律诗B、七⾔歌⾏C、五⾔绝句D、七⾔绝句、我国古代最伟⼤的现实主义诗⼈是 A、屈原 B、⽩居易 C、杜甫 D、⾟弃疾、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属于“⽂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A、巴⾦ B、郁达夫 C、⽼舍 D、朱⾃清、诗集《⼥神》的作者是 A、闻⼀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D、冰⼼6、冰⼼《往事》借助对⼤海的描绘。

来抒写⾃⼰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志C、映衬对⽐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法虽A、⽐喻B、拟⼈C、象征D、夸张。

8、在⼀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多项选择题1、下列诗作属于七⾔律诗的是A、王维《⼭居秋瞑》B、李⽩《送盂浩然之⼴陵)C、王昌龄〈从军⾏》D、社甫《登⾼》E、李商隐《⽆题》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D、《欧游杂记》 E、《闲书》、巴⾦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个⽣活技能 B、向他们指⽰⼀条⽣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世界 D、让他们⾛⼀条既⾛的⽣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的理想和善良的⽓质、屠格涅夫《门槛》通过⼀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民为争取民主⾃由⽽英勇⽃争的情景 B、赞颂⾰命者的献⾝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的崇拜 E、斥责诬蔑⾰命事业的庸⼈和帮凶、构成完整的⼩说世界的要素有A、⼈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的是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 1、“_________,悠然见南⼭”是陶渊明《饮酒》中的名句。

、王昌龄《从军⾏》:”___________,孤城遥望⽟门关。

大学语文(高起专)作业网课答案

大学语文(高起专)作业网课答案

大学语文(高起专)作业网课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 (单选题) 《谏逐客书》的作者是( )(本题3.5分)A、贾谊B、屈原C、苏洵D、李斯学生答案: 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3.52. (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代( )家不在四大显学之列(本题3.5分)A、墨家B、法家C、名家D、道家学生答案: 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3.53. (单选题) 下列诗人不属于“后朦胧”诗派的是( )。

(本题3.5分)A、王家新B、于坚C、西川D、海子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3.54. (单选题) 《山乡巨变》的作者是( )。

(本题3.5分)A、赵树理B、王小波C、周立波D、曲波学生答案: 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3.55. (单选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称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 )境界。

(本题3.5分)A、第二种B、第一种C、第三种D、最终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3.56. (单选题) 《山居秋暝》“王孙自可留”的“王孙”是指( )(本题3.5分)A、王家的孙子B、贵族子弟C、作者自己D、王姓隐士学生答案: 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3.57. (单选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称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 )境界。

(本题3.5分)A、第二种B、第一种C、第三种D、最终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3.58. (单选题) 下列作家属于“社会剖析派”代表的是( )。

(本题3.5分)A、巴金B、茅盾C、老舍D、郭沫若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3.59. (单选题) 下列诗人属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 )。

(本题3.5分)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柳宗元学生答案: 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 3.510. (单选题) 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3.5分)A、后宫佳现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完整版)大学语文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答案

大学语文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 1【单选题】谁把王蒙的小说称为“骚饰体” ?()A、xxB、xxC、xxD、xx一川我的答案:D2【多选题】下面关于王蒙的作品特点或语言说法,正确的有()。

A、是迸发性的B、语言感特别强C、幽默和机智D、豪放和细腻我的答案:ABC 3【判断题】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 我的答案:×4【判断题】人类进入长篇小说最辉煌的时候是进入了电脑写作时代。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二)1【单选题】卡西尔认为,()让人有了文化的反应。

A、情感B、语言C、生命D、神经系统我的答案: B 2【单选题】巴尔扎克能写很多故事的原因是()A、他脑中装着故事B、故事发生情节推动着他写C、写作是语言本身推着他走D、他将故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进行整理我的答案: C 3【多选题】王蒙发现的语言的功能包括()。

A、浪漫B、工具C、产生意义D、煽情我的答案:ACD4【判断题】语言形成了感情。

()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1【单选题】在严打中,流氓罪可以叫做()。

A、言不尽意B、反面的xxC、言过其实D、狗屎化效应我的答案:C2【多选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诗通过写(),让人感动。

A、送的人B、走的人C、画面让人想象出那个送的人D、画面映衬走的人我的答案:AC3【判断题】“忍剪凌云一寸心”是李商隐对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发出的()我的答案:√4【判断题】语言的对和错都在于语言不讲对和错。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1【单选题】“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著名作家()所说。

A、老舍B、xxC、xxD、xx我的答案:C2【多选题】下列是王蒙提出的有()。

A、语言创造了人B、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忆C、语言的审美化D、提倡语言交际论我的答案:ABC3【判断题】在今天,语言勾连社会生活。

()我的答案:√4【判断题】语言需要遵循科学。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五)1【单选题】以下哪个词语填入“鬼灯一闪,显出()面”中,最能营造恐怖的氛围?A、狰狞B、獠牙C、桃花D、牛肉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句中体现诗眼的字是A、孤B、思C、欲D、眠正确答案:B2、“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举例B、比喻C、排比D、对比正确答案:C3、按公文的行文方向来划分,“请示”、“报告”属于A、下行文B、上下行都可以C、上行文D、平行文正确答案:C4、公文是()的简称。

A、公文B、文件C、文书D、机关公务文书正确答案:D5、公文的标题应该使用A、黑体字B、仿宋体字C、楷体字D、宋体字正确答案:D6、给直属上级的请示,使用第一人称最恰当的是A、该B、本单位C、本人D、我正确答案:D7、求职人向用人单位自我介绍、谋求工作岗位时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叫A、慰问信B、证明信C、介绍信D、求职信正确答案:D8、联合行文可以是不同级机关或部门吗?A、不知道B、可以C、无所谓D、不可以正确答案:D9、词语“含英咀华”中“咀”字的解释是A、咬碎B、细嚼C、品尝D、掇拾正确答案:B10、按时间顺序将许多延续信息进行综合,有条不紊地概述出来,这种综合技巧叫做A、纵横综合法B、纵横法C、归纳概述法D、汇集概述正确答案:A11、“工作总结”的根本任务是A、关键是找出问题,以利解决问题B、态度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和问题C、总结成绩,介绍经验D、找出工作规律,把工作推向前进正确答案:D12、报告适用于A、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B、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C、请求批准事项或请求批转公文D、传达主要精神或情况正确答案:B13、公文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隔开。

A、用“☆”B、不用C、用“★”D、空1字正确答案:C14、《泰山日出》选自徐志摩的作品集A、《翡冷翠的一夜》B、《巴黎的鳞爪》C、《志摩的诗》D、《猛虎集》正确答案:B15、不含歧义的公文用语是A、本区新建三座一千平方米的教学楼B、谈判双方已就善后事宜达成一致意见C、此案涉及四个课题组成员D、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均可以参赛正确答案:B16、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A、请示B、报告C、函D、请示报告正确答案:C17、“为了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A、目的式B、提问式C、概括式D、根据式正确答案:A18、《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耕地占用税检查工作的通知》按其功能和内容来分,属于A、商榷性通知B、任免性通知C、批转性通知D、周知性通知正确答案:D19、主送机关是A、收文机关B、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C、受理公文的机关D、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机关正确答案:C20、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的奇迹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正确答案:A21、附件具有A、与正件相同的法定效用B、对正件的补充说明作用,因而不具有法定效用C、法定效用仅是某些特定的材料D、法定效用的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A22、“某市政府向所属各区告知特大交通事故”适用A、通知B、合同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D23、求职信属于A、个人书信B、社交书信C、一般书信D、慰问信正确答案:B24、报告和请示都有A、行文的祈请性B、表述的概括性C、行文的单一性D、内容的单一性正确答案:C25、《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A、刘白羽B、余秋雨C、余光中D、巴金正确答案:C26、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收文、发文B、通用公文、专业公文C、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D、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正确答案:A27、××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2001年国资管理工作情况做出总结形成公文上报市人民政府,其公文文种是A、请示报告B、报告C、请示D、函正确答案:B28、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A、直属上级机关B、直属下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正确答案:A29、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应使用的公文是A、通知B、请示C、报告D、通报正确答案:C30、“泸江电信公司减员增效工作总结”此标题是A、公文式标题B、无答案C、文章式标题D、正副标题正确答案:A31、经济合同签订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指的是A、约束性B、双向性C、合法性D、一致性正确答案:C32、《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点之一是A、押韵B、辞藻华丽C、多用叠词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C33、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辽夐(xiòng),阙(qè)B、田父(fǚ),绐(tǎi)C、椽(chuán),氅(chǎng)D、骓zhuī, 刈(yìē)旗正确答案:B34、总结写作要做到A、观点与材料统一B、观点与材料平分C、观点支撑材料D、材料统领观点正确答案:A35、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这种总结的标题类型A、理论式B、公文式C、双标式D、新闻式正确答案:B36、请示的正文包括A、请示目的请示原由请示要求B、请示事件请示事项请示的请求C、请示原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D、请示原由请示时间请示要求正确答案:C37、一般情况下,成文日期以A、抄送日期为准B、印发日期为准C、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D、起草日期为准正确答案:C38、计划属于A、事后行文B、事中行文C、事前行文D、以上三种都对正确答案:C3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完整版)大学语文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答案

大学语文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1【单选题】谁把王蒙的小说称为“骚饰体”?()A、韩寒B、汪曾祺C、莫言D、王一川我的答案:D2【多选题】下面关于王蒙的作品特点或语言说法,正确的有()。

A、是迸发性的B、语言感特别强C、幽默和机智D、豪放和细腻我的答案:ABC3【判断题】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我的答案:×4【判断题】人类进入长篇小说最辉煌的时候是进入了电脑写作时代。

()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二)1【单选题】卡西尔认为,()让人有了文化的反应。

A、情感B、语言C、生命D、神经系统我的答案:B2【单选题】巴尔扎克能写很多故事的原因是()。

A、他脑中装着故事B、故事发生情节推动着他写C、写作是语言本身推着他走D、他将故事写在草稿纸上然后进行整理我的答案:C3【多选题】王蒙发现的语言的功能包括()。

A、浪漫B、工具C、产生意义D、煽情我的答案:ACD4【判断题】语言形成了感情。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1【单选题】在严打中,流氓罪可以叫做()。

A、言不尽意B、反面的东西C、言过其实D、狗屎化效应我的答案:C2【多选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诗通过写(),让人感动。

A、送的人B、走的人C、画面让人想象出那个送的人D、画面映衬走的人我的答案:AC3【判断题】“忍剪凌云一寸心”是李商隐对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发出的。

() 我的答案:√4【判断题】语言的对和错都在于语言不讲对和错。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1【单选题】“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是著名作家()所说。

A、老舍B、巴金C、汪曾祺D、顾城我的答案:C2【多选题】下列是王蒙提出的有()。

A、语言创造了人B、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忆C、语言的审美化D、提倡语言交际论我的答案:ABC3【判断题】在今天,语言勾连社会生活。

()我的答案:√4【判断题】语言需要遵循科学。

()我的答案:×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五)1【单选题】以下哪个词语填入“鬼灯一闪,显出()面”中,最能营造恐怖的氛围?A、狰狞B、獠牙C、桃花D、牛肉我的答案:C2【单选题】“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

大学语文练习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答案A.蒲松龄《聊斋志异》B.曹雪芹《红楼梦》C.吴承恩《西游记》D.施耐庵《水浒》28.人们通常把庄子与(C)并称,把他们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29.下面属于孔子教育理论的是(ABCD)。

A.学而不厌B.因材施教C.循循善诱D.举一反三30.《诗经》中所搜集的诗作的时间是(B)。

A.夏、商两代的古代民歌B.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C.春秋中叶到战国时期的作品D.上限不详,下限是战国时期3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艺术手法的是?(D)A.比B.兴C.赋D.颂32.《诗经》中的“国风”类作品是(AB)。

A.按照不同地域收集的诗歌B.民间流行的歌曲C.用于庙堂祭祀的诗歌作品D.主要是历史叙事作品为主,有少量的抒情诗作33.《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C)。

A.《陈风》B.《小雅》C.《秦风》D.《大雅》34.“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B)。

A.《乐府诗集》B.《昭明文选》C.《玉台新咏》D.《文心雕龙》35.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B)。

A.《诗经》B.《古诗十九首》C.《春江花月夜》D.《归园田居》36.下列诗句中,有用典特点的是(D)。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B.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C.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D.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37.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C)。

A.东晋B.西汉C.东汉D.唐代938.下列选项中对“交疏结绮窗”一句解释错误的是(A)。

A.“交疏”是指镂花的窗帘B.“绮”是指窗户上花纹细腻的绫C.这句诗是对想象中的楼阁的一种描绘D.此句极言花窗玲珑工细39.《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A)。

A.305篇B.300篇C.350篇D.298篇40.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C)。

A.内容B.地区C.音乐4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卫风·氓》),这几句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属于(D)。

尔雅大学语文考试答案

尔雅大学语文考试答案

1大学语文主要培养的是(C)。

A、背诵B、书写C、语感D、文采我的答案:2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C)。

A、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B、要有历史的语境C、关注“整体语境”D、把握主体视角我的答案:3“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社会生活”是(C)的观点。

A、康德B、萨特C、维特根斯坦D、尼采我的答案:4一般认为,张爱玲的成名作是(C)。

A、《半生缘》B、《小团圆》C、《倾城之恋》D、《金锁记》我的答案:5甘地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他的(D)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A、众生平等B、泛爱众C、人道D、非暴力我的答案:6文章有移情换性之功用,传说曹操正是读了(C)的檄文治愈了头疼病。

A、杨修B、嵇康C、陈琳D、王粲我的答案:7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但不包括(D)。

A、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B、批判个性的解放C、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D、对她自身的讽刺我的答案:8张爱玲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D)。

A、《金锁记》B、《半生缘》C、《琉璃瓦》D、《第一炉香》我的答案:9“口香糖主义”是形容一个文学作品(D)。

A、有思想B、无主题C、有趣味D、无个性我的答案:10金圣叹生活的时代是(B)。

A、清朝中期B、明清之际C、宋元之际D、两宋之际我的答案:11“楚人遗弓”的典故出自(B)。

A、《庄子》B、《吕氏春秋》C、《论语》D、《老子》我的答案:12《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A)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

A、道B、物C、俗D、己我的答案:13《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是(D)的演讲。

A、希特勒B、斯大林C、毛泽东D、丘吉尔我的答案:14“语言的局限就是我们全部世界的局限”是(D)的观点。

A、马克思B、费尔巴哈C、黑格尔D、恩格斯我的答案:15王元化《李鸿章办外交》一文的体裁是(C)。

A、小说B、正史C、掌故D、传奇我的答案: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王国维对秦观的评价的是(A)。

(完整版)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课文选讲篇目:1樊迟、仲弓问仁2冯谖客孟尝君3容忍与自由4我的世界观5 又呈吴郎6秋水7张中丞传后叙8婴宁9蒹葭10湘夫人11春江花月夜1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3秋兴八首14长恨歌15无题16苦恼17饮酒18赤壁赋19哭小弟20断魂枪1 樊迟、仲弓问仁练习题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2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先秦诸子语录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施:旧读shì,动词。

众:指众人。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

儒家认为是“圣人”。

病诸:病,担忧。

诸,“之于”的合音。

夫:句首发语词。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

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

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国君)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百姓也会把国君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

把百姓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百姓也会把国君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

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

所以,得到民。

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与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

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

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

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

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

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

天的道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热闹的道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补充有余的。

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

因而圣人干完事情却没有仗恃,成功了自己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非命上》) 因此,立论一定要有三项标准,是哪三项标准呢?墨子说:是推究来历,查清过程,付诸实践。

那么,从哪儿去推究来历呢?要向上去研究古代圣王的事迹。

从哪儿去查清过程呢?要向下考察百姓耳闻目睹的实情。

从哪儿去考验实践呢?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

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

(《管子·牧民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在于违背民心。

人民怕忧劳,我便使他安乐;人民怕贫贱,我便使他富贵;人民怕危难,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灭绝,我便使他生育繁息。

因为我能使人民安乐,他们就可以为我承受忧劳;我能使人民富贵,他们就可以为我忍受贫贱;我能使人民安定,他们就可以为我承担危难;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们也就不惜为我而牺牲了。

二赤壁赋1.本文表现出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他身处逆境仍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02.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作为一篇文赋,本文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具有诗歌和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的音乐美。

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3.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文中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帷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作者以这些景物为意图,来进行抒情、说理:借江水、清风、明月抒遗世独立之乐,借箫声呜咽和由明月,江水联想到的曹操立于赤壁之雄姿,说人生变化无常之理,抒人生无常之悲。

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之不变,宣泄适意自然,热爱生活、抒乐观旷达之情。

4.作品是如何描绘箫声的?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了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箫声的音调之哀怨悲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箫声的描绘,很具艺术功力1.作者是如何形容萧声的?作者从三个角度描写箫声:A.用比喻的手法,直接写箫声的哀怨悲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B.运用通感比喻,写出了箫声的余音绵长: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用对偶、夸张的手法描写箫声荡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艳妇”。

2.《赤壁赋》中是如何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请、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作者用直接描写的方法,“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使江水、明月、清风三者构成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借江水、明月、清风等景物,来抒发其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阐明了事物变与不变的哲理,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完美结合。

3.简析本文是如何做到景、情、理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江水、清风、明月,这三个自然意象,在文中贯串映现,或引启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发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指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生发出即使在坎坷之中,有为的生命仍有其永恒价值的人生哲理。

形象性、情感性和哲理性的统一使本文充盈着诗情画意和理趣之美。

4.你是否赞同作者所作“变”与“不变”的分析?苏轼既看到事物变的一面,又看到事物不变的一面,既看到事物的相对性,又看到事物的绝对性,是符合辩证法的。

5.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人生观是怎样看的?人在遭遇种种挫折时,最好应采取什么态度?面对现实,不怨天尤人及时进行调整三、听听那冷雨1. 这一篇散文比较长,通读以后,请想一想作者究竟是如何结构这许许多多的段落,它们都集中在什么方面,落实在怎样一个主题上?你觉得这些段落对主题都起到某种作用吗?以“雨”为线索结构全文,集中到一缕剪不断的乡愁上。

落实在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和思念这个主题上。

作者从金门街写到厦门街,从时代的变化写到永恒的乡愁,从西方的凄风冷雨写到祖国的杏花春雨,黄梅细雨,凄凄切切地诉说着情感,用各种具体的意象让我们产生了共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

2. 为表现自己文章的主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词,也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比如对偶、排比、双声叠韵、拟人化的手法,等等。

这样的写法当然可以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请尝试设想,假如不使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在我们的阅读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会感到平淡无味,缺乏激情和意境)3. 论文的写作,我们说必须注意有根据、有充分的材料,所谓有所本,从而有所谈论,或者得出某个结论;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常常依靠作者的想象,依靠某种联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浪漫主义的激情去宣泄,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一篇文章,作者将这样的想象和联想发挥到了极致。

请思考,在作者感情的宣泄中,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所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想象和联想的线索就是“雨”。

开始由台湾岛上的“雨季”引入对“大陆”的思念,“大陆”的“春雨”连接着“他的少年时代”。

接着从“看看”、“嗅嗅”、“闻闻”的角度写“雨”,通过“中国风景”特有意趣与韵味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刻骨铭心的思乡愁绪。

再接下来作者将“雨”想象为“一种回忆的音乐”,从“听听”的角度,尽情地抒写他对大陆生活情景的回忆和思念,以及久离大陆、漂泊在外的“凄迷”心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