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医疗器械的包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合理的包装可以保护医疗器械的完整性和质量,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

另一方面,医疗器械的包装也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以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那么,在医疗器械包装验证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内容和方法呢?首先,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主要包括包装完整性、材料和质量标准等方面。

包装完整性是指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损、漏洞或其他不良情况。

验证包装完整性的方法可以包括目测检查、压力测试、水密性测试等。

目测检查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检查包装外观是否完整来判断。

压力测试和水密性测试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进行,以确保包装在外力和水压下仍能保持完整性。

材料和质量标准是指包装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医疗器械包装通常要求材料具备防水、防污染、防静电等特性,这些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测试等方法进行验证。

例如,可以通过取样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手段,检测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另外,医疗器械包装验证还需要考虑到运输和储存环境等因素。

在运输过程中,医疗器械包装可能会受到振动、震动、温度变化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振动测试、震动测试和温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模拟实际运输和储存条件,在实验室中进行,以确保包装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完好。

对于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方法来说,目前主要包括物理测试、化学分析和仿真调试等。

物理测试是指对包装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刚度、渗透性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

化学分析是指对包装材料的成分、含量、残留物等进行检测。

仿真调试则是通过模拟实际的运输和储存环境,使用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来验证包装的性能。

除了这些基本的方法外,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和方法,比如电子产品包装的验证方法,食品包装的验证方法等。

总结起来,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非常重要,并且需要多个方面的考虑。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

标题: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1. 引言医疗器械包装是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在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器械包装检验的参考标准、检验项目及方法,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2.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参考标准2.1 我国医疗器械包装检验标准我国医疗器械包装检验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GB/T 19633-2005《医用包装、容器和材料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验证》- YY/T 0681.1-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YY/T 0681.2-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2部分:可重复使用灭菌容器》- YY/T 0681.3-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3部分:一次性使用无菌容器》- YY/T 0681.4-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4部分:纸制无菌包装》- YY/T 0681.5-2008《医用包装材料与容器第5部分:塑料制无菌包装》2.2 国际医疗器械包装检验标准国际医疗器械包装检验主要参照以下标准:- ISO 11607-1:2006《医疗器械包装第1部分:通用要求》- ISO 11607-2:2006《医疗器械包装第2部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验证》- ASTM D 4169-2004《运输包装件的振动、冲击和堆码压力试验》3. 医疗器械包装检验项目及方法3.1 物理性能检验3.1.1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检测方法:参照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板》进行测试。

3.1.2 热封强度检测方法:参照GB/T 8807-1988《塑料薄膜热封强度测定方法》进行测试。

3.1.3 抗摆锤冲击性能检测方法:参照GB/T 8809-1988《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3.2 阻隔性能检验3.2.1 水蒸气透过率检测方法:参照GB/T 1037-1988《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进行测试。

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方案

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方案I. 引言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是确保产品安全、有效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步骤。

本方案旨在详细描述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的过程和要求,以确保初包装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及满足医疗器械行业的需求。

II. 背景医疗器械的初包装是指器械在出厂前进行的首次包装,用于保护和维持产品的完整性。

初包装验证是确保初包装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的关键步骤,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封装过程的验证和符合性测试等。

III. 包装材料的选择1. 材料选择的标准初包装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初包装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a. 合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包装的完整性;b. 耐受产品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c. 无毒、无异味,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d. 简化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包装材料的验证对于初包装材料,应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预期的性能要求。

验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包装材料的物理特性测试,如拉伸强度、穿刺强度和耐热性等;b. 包装材料与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测试,如与器械表面的粘附性和过敏原测试等;c. 包装材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如耐压性和耐湿性测试等。

IV. 封装过程的验证1. 封装过程的标准和要求封装过程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法规要求,以确保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封装过程的验证标准和要求:a. 清洁和消毒措施的验证,确保封装环境的无菌性;b. 封装设备的验证,确保设备满足产品封装的需求;c. 封装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d. 标签和标志的正确性和醒目度,确保产品信息的准确传达。

2. 封装过程的验证方法为验证封装过程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 环境监测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封装环境的洁净度和无菌性;b. 对封装设备进行核查和验证,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和时间控制等;c.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确保其操作符合规范和要求;d. 对产品标签和标志进行视觉检查和验证,确保其完整、准确、清晰可辨。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包装的质量和完整性对于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和方法参考。

一、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内容1. 物理性质验证物理性质验证是包装验证的基础性工作。

它包括了对包装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检测和验证,例如耐撕裂性、耐刺穿性、耐磨损性等。

通过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验证,可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器械产品,防止外界因素的侵害。

2. 包装完整性验证包装完整性验证是验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验证过程中,需要检查包装的密封性能,确保包装没有破损、污染和泄露等问题。

对于易受外力影响的包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抗压和抗震性能验证。

3. 包装稳定性验证包装稳定性验证是为了确保器械产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这一验证包括了对包装的稳定性和耐受性进行测试,以确定包装在长距离运输或恶劣环境下是否能够保持其原有的物理性质和完整性。

4. 灭菌效果验证对于需要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包装,灭菌效果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这包括了对灭菌方法、灭菌周期和灭菌指标的验证和测定,以确保在灭菌过程中微生物的完全清除,并且不会对包装材料和器械产品产生不良影响。

5. 标签和说明验证标签和说明验证是验证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是否准确、清晰和易于理解。

这包括了对标签的内容和格式进行检查,以及对说明书的内容和缺陷进行审查。

确保标签和说明的准确性可以避免因误导或错误信息导致的器械使用错误。

二、医疗器械包装验证的方法参考1. 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法是通过对包装线的实际生产环境进行检查来评估包装的质量。

包括检查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质、包装完整性、包装稳定性等方面。

同时,还可以观察和记录包装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和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实验室测试法实验室测试法是通过对包装材料和包装产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测试来评估包装的性能。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

第一部分、总则本包装是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在规定的生产、灭菌、运输、贮存过程中,能够保持产品无菌性、完整性、无相互兼容性、强度等理化特性的一次性使用包装材料。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的包装。

二、过程要求(本包装需满足特性):1、微生物屏障2、无毒性3、物理和化学特性的符合性4、与材料所用的灭菌过程的适应性5、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6、包装材料灭菌前后的贮存寿命7、变更时的再确认三、验证方案1、目的:通过各种试验和过程验证来证明此包装材料能够满足预期用途。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纸塑、复合(透析式)单包装。

3.试验和验证方法及预计完成时间:封口验证;2010年7月完成。

包装完好性试验;2010年7月完成。

阻菌性试验(微生物屏障)2010年7月完成。

毒性试验(生物兼容性测试);2010年7月完成。

化学特性测试;2010年7月完成。

灭菌适应性试验;2010年7月完成。

贮存试验;2010年7月完成。

四、验证小组人员职责权限第二部分试验和过程验证一、封口验证:1、验证方案:(1)目的: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多个生产运转过程进行鉴定,来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适用于薄膜封口机封口的塑料复合袋和纸塑包装袋。

(3)参与人员:盛春如、陈玲、晏国女、晁淑红。

(4)验证步骤:薄膜自动封口机。

过程控制参数的评价。

过程控制参数的确定。

2、验证内容、程序:(1)验证要求:监控关键参数的能力。

所有仪表的校准。

密封、传动系统测试。

(2)设备验证经过、结果:a)设备名称:薄膜封口机封口机型号:FRT—10W封口机所示温度0~300℃之间封口机编号:A0501、A0502、A0503封口机速度固定封口压力调至确定位置b)设备的密封、传动系统经动力房测试均合格。

(3)过程控制参数评价(失败分析、在封口压力一定条件下):a)温度过低会造成达不到材料熔点,无粘合造成包装漏气。

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

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

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
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包装、保护和运输医疗器械的材料,其质量和性能
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

因此,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家对医疗器械包
装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都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材料的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方面。

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其次,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耐
磨性、耐压性等方面。

医疗器械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挤压、震动等外力作用,因此包装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保护器械不受损坏。

另外,医疗器械包装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医疗器械在包装后需要长
时间保存,因此包装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空气、水分等外界物质的侵入,从而保证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医疗器械包装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医疗器械在包装后可能需
要长时间保存,因此包装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以防止细菌的滋生,影响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医疗器械包装材料还应符合环保要求。

包装材料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可降解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包装材料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只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密封性能、抗菌性能和环保要求的包装材料,才能有效地保护医疗器械,确保其质量和安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DOC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DOC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DOC一、目的和范围本医疗器械包装验证文件的目的是确保医疗器械的包装可以正确、安全地保护器械产品,并满足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包装标准要求。

本验证文件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器械包装,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外包装、包材、包装设计等。

二、验证方法和步骤1.确认验证对象根据医疗器械的类型和特性,确定验证对象,包括器械产品外包装和包装材料等。

2.制定验证计划根据验证对象的特性和要求,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确保验证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进行物理性能验证对验证对象进行物理性能验证,包括包装材料的强度、刚度、耐冲击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器械产品。

4.进行生物相容性验证对验证对象进行生物相容性验证,根据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包装标准,进行生物毒性测试等,以确保包装对人体无害。

5.进行环境适应性验证对验证对象进行环境适应性验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包装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性能。

6.进行运输适应性验证对验证对象进行运输适应性验证,模拟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压力、温度等环境条件,以确保包装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护器械产品不受损坏。

7.进行开封易用性验证对验证对象进行开封易用性验证,模拟用户使用包装的流程,确保包装的开封过程简单、安全,不会损坏器械产品。

8.分析验证结果根据验证过程中的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验证对象是否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包装标准要求,如果不符合,制定改进方案。

9.编写验证报告根据验证过程和结果,编写详细的验证报告,包括验证对象的描述、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分析结论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三、验证记录1.验证对象:XX型医疗器械外包装2.验证计划:根据ISOXXXX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制定。

3.物理性能验证:采用拉力测试、冲击测试等方法,测试验证对象的强度、刚度、耐冲击等性能。

测试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医疗器械验收标准(详细)

医疗器械验收标准(详细)

医疗器械验收标准(详细)医疗器械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器械供货商的产品验收过程。

二、验收标准1. 包装要求:(1)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应清晰易识,无涂改、污损、掉落之处。

(2)内包装应无明显破损,保护器械不受外力损害。

(3)器械及其零配件的包装物应能抵御常见运输中的冲击、振动、压力和倾斜等。

2. 尺寸、质量、计量要求:(1)尺寸应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

(2)质量应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

(3)计量应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

3. 外观质量要求:(1)器械应无锈蚀、变形、划痕、破损、裂纹等此类不良变化。

(2)器械应无异味、刺激性气味等不良气味。

(3)器械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麻点、斑点、气泡、夹杂等明显外观缺陷。

4. 功能性能要求:(1)器械应无渗漏、扭曲、变形、卡滞、绕线不良等功能性不良问题。

(2)器械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标准要求的使用标准。

5. 安全性要求:(1)器械应不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过程中保证用户安全。

(2)器械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

(3)产品需要符合医疗安全标准和法规,例如CE认证等。

三、验收程序1. 收货前:(1)进货人员应查收包装标签、封装有无损坏。

(2)仓库管理人员应对货物的数量和外观进行检查,如有疑问,可要求供货商出具包装单、交货单等证明材料。

2. 收货时:(1)验收人员应检查货物的外观、数量、质量等。

(2)验收人员对尺寸、质量、计量、外观质量、功能性能、安全性等要求进行检查。

(3)验收人员要求供货商将质量问题整改后重新交货,商品数量不足时也需整改后重新交货。

3. 收货后:(1)验收人员应对收货记录和验收合格证明进行整理。

(2)验收人员应将验收结果及时提示库存管理工作,及时送货上架以便使用。

四、附件列表1. 包装单2. 交货单3. 验收合格证明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CE认证: 是由欧盟颁布的强制认证制度,对欧盟内的医疗器械等产品做出强制性认证规定,是欧盟市场准入的必经关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一、总则1 包装材料的要求参考依据: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Y/T0681.1➢YY/T0313。

用作制造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1 试验目的对的包装系统,按照YY/T0681.1、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产品及其包装3 试验依据:YY/T0681.1、YY/T0313。

4 试验项目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C) 单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

5 试验结论按“包装完整性验证方案”对所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6 验证和试验小组成员:7 试验日期:8 附件附件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报告;附件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试验报告;附件C 单包装材料的毒性检测报告;附件A单包装初始污染菌试验报告A1 试验项目单包装初始污染菌A2 试验方法A2.1 样品制备在10万级洁净条件下,脱去单包装的外包装物,取出单包装10只,置于密封的无菌容器内,作为试验样品待用。

A2.2 供试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菌的浸有氯化钠溶液的棉拭子在单包装内壁涂抹120cm2,然后放在试管内充分振荡待用。

A2.3 试验方法a) 用灭菌操作技术,将供试液置于Φ90mm的培养皿内各1ml,共10只,再注入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混匀,待凝固后,在37℃的恒温箱中,放置培养48h。

b) 取出后,每平皿以总计细菌菌落,以两平皿为1组取平均值。

C) 试验数据分析计算将每样取5份平均样,按以下公式计算菌数:若每组平皿平均菌数≤10cfu,则判供试品合格。

若每组平皿平均菌数>10cfu,则判供试品不合格。

A2.4 试验结果每组平均数≤10cfu。

A3 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供试样品初始污染菌试验合格。

产品初始污染菌检测记录附录B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试验报告B1 试验项目单包装封口的阻菌性(不透气性)。

B2 试验方法按SOP运行机器,待机工作正常后,选择如下温度点进行热封。

热封后的封口处应平整,密封良好。

每个温度点热合10个样品。

验证结果:根据上述结果,们认为75—85℃的温度区间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并且,公司将按照上述封口工艺进行封口的样品进行单包装的封口剥离检测,检测结果为:检测结论为:符合要求。

同时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单包装的封口剥离强度试验,其按照《ASTM F88-09》的方法要求,采用电脑拉力试验机,对封口的剥离强度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阻菌性试验(琼脂接触攻击试验)A.样品名称:产品及其包装B.批号:规格:测试依据:参照供方检测报告方法试验方法:1、细菌准备:取粘质沙雷氏菌株—接种环,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5°C 培养24h备用。

2、将已灭菌的包装材料放于净化工作台内。

以无菌操作取样一块,小心贴于营养琼脂平板表面,然后用无菌吸管取粘质沙雷氏菌液1ML(内含5.610 cfu/ml ), 滴于包装材料上, 防止菌液延渗或滴漏至包装材料边缘。

盖上平板,放35℃培养24h 观察平板上生长物情况。

结果:经培养,包装材料与培养基接触的底部未见粘质沙雷氏菌生长。

结论:经检测,微小粘质沙雷氏菌不能穿透包装材料。

提示包装材料可以阻菌。

另外,公司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送检测中心进行琼脂接触攻击试验(阻菌性试验),其按照《DIN 58953-6:2010》的方法要求,对琼脂接触攻击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注:“+”表示有菌生长;“--”表示无菌生长。

经培养,5个血琼脂平板菌未发现无菌生长。

检测结论:经检测,本次试验结果可以接受。

具体见《检测报告》。

并且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无菌检测,其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要求,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三代进行阳性对照,检测结果为:结论:样品经实时老化保存135天后,经检测仍保持无菌状态,提示该产品包装材料性能和密封性能均良好。

亦表明,该产品及包装在普通环境下可保存60个月。

附件C检测项目为:“细胞毒性试验”。

检验依据为:GB/T16886.5-2003,检测结果为: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6%。

检测结论:细胞毒性反应为1级。

三、渗漏性试验1.样品名称:产品包装(特卫强透析纸)规格测试依据:按EN868-1附录F的方法试验方法:取10个产品包装,从底部中间切开,丢弃产品,然后用滴管吸取试验液(0.15%的若丹明B、0.15%的表面活性剂、5%的丙醇和94.7%的蒸馏水),分别对包装材料封口部位滴入1-5滴试验液,确保每个密封均湿润,放置样品15分钟,以密封处没有颜料渗入为合格。

结果:对10个产品包装封底部,经颜料试验,未发现颜料渗入。

结论:经检测,包装材料的封口部位,性能良好,无颜料渗入。

同时将实时老化的产品(含包装)进行染料渗漏试验,其按照《ASTM F1929-98》的方法要求,对染料渗漏进行试验性检测,结果为:注:“+”表示发生渗漏;“--”表示未发生渗漏检测结论:经检测,包装材料的封口部位,性能良好,无渗漏和剥离情况。

四、包装堆码设计验证 1 运输包装设计的依据1.1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单瓦楞纸箱》; GB/T 6544-2008《瓦楞纸板》1.2各产品的灭菌单包装/中包装的尺寸和重量及产品运输综合环境。

2 选材2.1 种类:按GB/T 6543-2008表1,根据内装物最大质量和最大综合尺寸,和预计的储运流通环境条件(本产品,运输批量较小,大中城市相对集中,流通环境较好)选择2类双瓦楞纸箱。

2.2材质:本公司的外包装纸箱采用了双瓦楞纸箱。

它的耐压强度较高,承载能力强,弹性好,形状恢复力强,粘接强度和胶黏剂用量适中,在制楞过程中瓦楞不易磨损,芯纸的瓦楞楞峰较少被压溃,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愣形。

本公司外包装的瓦楞纸板采用AB 型组合愣形。

外层为B 型,抗冲击性能好,平压强度较高,印刷性能较好。

而里层为A 型,垂直耐压性能好,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AB 型的组合能够很好的保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2.3瓦楞纸板材质:最小综合定量580g/㎡,本公司用的瓦楞纸箱包装件的质量如下:根据瓦楞纸箱供货商给出,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为1000N, 根据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8.9⨯-•=hhH GK P 1)的堆码高度:mm h G K h P H 21353508.910235010008.9=+⨯⨯⨯=+⨯••=则外包装堆码层数1.63502135===h H n结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确定产品的运输包装堆码层数极限为5箱,这是安全保险的,因此,本公司选择的外包装能够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产品在运输后的完整。

五、外包装箱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 检验项目1.1箱承压强度1.2耐冲击强度2检验方法3 样品制备随机抽取产品外包箱5只,待用。

4 试验参数设置4.1箱承压强度:20Kg~25Kg;4.2耐冲击强度:自由跌落高度H≥2.5m;4.3跌落次数:不少于5次。

5 检验方法:5.1包装箱抗压试验,将包装箱相关数据代入下式,并计算所得结果:式中:P=抗压强度值(kgf/cm2)强度系数K值k=强度系数贮存期小于30天 K=1.6G=瓦楞纸箱所装袋货物重量(kg)贮存期30天~100天 K=1.65H=堆码高度cm 贮存期100天以上 K=2 h=箱高 cmS=箱底面积cm25.2包培箱耐冲击强度:在装箱条件下,自由落体,跌落高度≥2.5m时,连续5次跌落试验,内装物无撒漏。

6检验结果:6.1装箱抗压强度最高为25Kg时,样箱无损坏现象。

6.2自由落体高度为3m,连续跌落7次后,包装箱无破损,内装物无撒漏。

7 结果根据上述结果外箱抗压强度试验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