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 第七章 能量代谢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第一、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二、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第三、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第四、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第五、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根本任务是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中概略养分的概念和检测原理与方法,了解养分利用率和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评定或确定方法,加深动物营养基本概念和动物生产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的理解,具备营养分析和饲养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二部分。

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总学时54学时,3学分。

实验教学以学生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共54学时,重点开展6大概略养分及部分纯养分的测定分析。

实践环节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试验的形式进行,共安排一个学期,不占计划内学时。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

《动物营养学》能量营养

《动物营养学》能量营养
1)未消化的饲料 2)内源性物质


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酶) 消化道脱落组织 消化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

内源性物质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粪能(FmE) 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真消化能(TDE)
FE中扣
4. 表观消化能 = 总能-粪能, 即:ADE = GE – FE 5. 真消化能 = 总能 -(粪能 -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即: TDE = GE-(FE - FmE) FmE:代谢 粪能 TDE反映饲料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困难。
部分营养物质及饲料的总能(DM基础)(kJ/g)
葡萄糖 淀粉 纤维素 脂肪平均值 牛奶乳脂 玉米油 乙酸 15.65 17.50 17.50 39.54 38.07 39.33 14.60 蛋白质平均值 酪氨酸 尿素 尿酸 玉米粒 燕麦秆 豆饼 23.64 24.73 10.54 32.30 18.41 18.83 23.01
6.影响消化能的因素 ⑴ 总能 影响不大
消化能(Kcal /Kg)= 总能 - 粪能
⑵ 粪能
⑶ 动物种类
损失最大的部分
消化率取决于饲料中的粗纤维(CF)含量

反刍动物
饲喂粗饲料 饲喂精饲料 粪能占总能的40%-50% 粪能占总能的30%


马 粪能占总能的40% 猪 粪能占总能的20% 哺乳动物(其它) 粪能占总能的比例 10% 家禽因粪尿难分开,一般不测定禽类的消化能
3.尿能(UE) 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参与机体代谢,其中饲料蛋白质和机体蛋 白质不能充分被氧化,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排出,这些由尿中排出 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能。尿能取决于蛋白质的高低和AA平衡。 ※ 测定不同动物尿中含N量,就能测出尿能 猪: 尿素 UE = 28M M为尿素含量 禽: 尿 酸 UE = 34MO MO为尿酸含量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精品文档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精品文档

★ 3.常见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5.日粮电解质平衡对生产有何意义? 6.生产中如何补充微量元素?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1.简述维生素的定义、作用特征。 2.各种维生素的主要作用及其典型缺乏症。 3.简述生产中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的主要原因。 4.生产中如何发挥维生素的营养功能?
★ 5.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七章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解释生长、肥育的概念。
2.简述种用动物与生长肥育动物营养需要及饲养 管理方法的异同。
★ 3.简述测定生长肥育动物的能量需要量的方法?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绪 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 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
第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 营养需要量及饲养标准的概念。
2.生产中如何正确运用饲养标准指导实践?
3.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4.确定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5.论述饲养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动物的采食量

1.名词:日粮、饲粮、采食量、适口性。 2. 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 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 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

动物营养学重点

动物营养学重点

第一章化学组成水:游离水(自由水、初水): 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CP%=N% X 6.25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作用单胃草食动物(猪)消化道特点切齿呈铲状,臼齿连续排列,顶端扁平,下颌左右移动范围大,咀嚼肌发达;嗅觉和味觉发达,唾液腺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胃分泌大量盐酸和酶,体积适中;小肠~ 13-15倍体长,容积相对较大,吸收能力强;后肠具有一定的发酵能力;胃肠发育较均衡,整体消化吸收能力强。

反刍动物(牛)的消化特点唇和舌灵活,切齿发达;反刍行为;胃分化为四部分;肠道长;大肠中微生物发酵能力较强。

单胃草食动物(马)消化道特点切齿发达;胃壁薄,胃容积相对较小;小肠相对较短;盲肠和结肠发达,体积大,微生物活跃。

消化率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指标:消化率=(食入养分-粪中养分)/ 食入养分*100%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来源:饮水,即需水量,主要来源饲料水,变幅大,饲喂青绿饲料,可保证其来源。

代谢水,三大有机物在动物体内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需水量的5%-10%,具有重要的生命意义。

水的流失:肾脏,以尿液形式随体内代谢废物一起排出皮肤,以汗液形式散发体内产生的过量能满足动物的热呼吸,意蒸汽形式随CO2 排出消化道,以粪的形式随未消化物质一起排出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必需氨基酸(EAA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学:第七章 能量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七章 能量营养
可被机体利用的部分,生理有效能
尿能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蛋白质的 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尿氮在哺乳动物中主要来源于尿素 禽类主要来源于尿酸
每克尿氮能值:反刍动物31KJ,猪28KJ,禽类34KJ
来自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
经肛门、口腔和鼻孔排出。 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
通过消化试验测定 禽类?
有一定生理意义 部分在消化道发酵损失,不能全部为机体利用 基本生理能值指标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
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 体的能量(Eg,energy in gaseous products of digestion)后剩余的能量 ME=DE – (UE+Eg)=GE – FE – UE – Eg
动物营养学 第七章 能量营养
目的要求
重种能值 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动物维持一切生命活动
呼吸、心跳、血液循环、肌肉活动、神经活动、腺 体分泌等
生产活动
生长(增重)、繁殖、泌乳、使役等
动物可利用的唯一能量形式
——储存于饲料营养物质分子化学键的化学能
饲料三大养分中的化学能
15
葡萄糖供能
糖酵解
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16
挥发性脂肪酸供能
丙酸
丁酸
17
脂肪酸供能
脂肪酸氧化成乙酰CoA
18
β-氧化
氨基酸供能
19
二、能量单位
饲料能量含量只能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将能量从一 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来测定
在营养学上,饲料能量基于养分在氧化过程中释放 的热量来测定,并以热量单位来表示
消化能:见书20页 尿能

动物生理学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学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调节
㈠ 能量的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量来源、呼吸 商、基础代谢,静止代谢,影响 能量代谢的因素)。 ㈡ 家畜体温及其正常变异,体热 的产生和散失,体温的神经和激 素调节,外界高温及低温条件下 机体的反应。
㈠ 能量的代谢
※※能量代谢:是指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 ※※能量代谢:是指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 量释放、转化和利用的过程。 1. 动物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⑴ 能量的来源 动物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能量只能来自食物。 食物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含有大量 可利用的能量。当食物分解时,食物中包含的各种 能量转变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光能, 最终变为热能释放出体外。 ⑵ ※能量的转化 饲料的能量可相应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如图所示: 饲料的能量可相应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如图所示:
Ⅰ. 寒颤性(战栗)产热 战栗是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的表现, 战栗是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的表现,, 可使代谢率增加4 可使代谢率增加4-5倍。 Ⅱ. 非寒颤性(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 虽然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有代谢产热的功能, 虽然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有代谢产热的功能, 但代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brown 但代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brown fat tissue)的 tissue)的 产热量为最大, 约占非战栗产热总量的70%。 产热量为最大, 约占非战栗产热总量的70%。
⑶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①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队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 肌肉活动队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机体能量 代谢同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机体任何 代谢同肌肉活动的强度成正比关系。机体任何 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 ② 精神活动 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5%, 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5%,但在安静状态下却 有15%左右的循环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这说 15%左右的循环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 明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是很高的。在精神处于紧 明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是很高的。在精神处于紧 张状态,如烦恼、恐惧和情绪激动时, 张状态,如烦恼、恐惧和情绪激动时,由于肌 紧张增强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因素, 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动物营养学第七章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动物营养学第七章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2)是许多酶的必需辅助因子,起着活化酶的 作用而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如焦磷酸酶、磷酸转移酶、胆碱脂酶、ATP酶、肽
酶等--糖、蛋白质、脂肪、能量代谢、高能键断裂等)。
(3)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Mg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缺乏症:
镁不足,动物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严 重者发生痉挛、抽搐等症状。
此外,硫胺素、生物素、含硫粘多糖、硫酸 软骨素、硫酸粘液素以及谷胱甘肽等含有硫重
要活性物中都。
2.生理功能与缺乏:
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含硫有机物实现。如参 与合成各种含S蛋白质、激素并起作用;硫 胺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粘多糖参与胶 原和结缔组织代谢等。
硫缺乏:消瘦,角、蹄、爪、毛、羽生长缓 慢,饲料利用率↓,掉毛,毛质量↓
菌作用。氯还参与淀粉酶的激活等。
2.来源与供给:饲料中所含钠和氯的量常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食盐是钠和氯的主要来源。还有调味增进采 食量的作用。有资料显示,适当的食盐可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缺乏症:动物活力下降、食欲减退、精神不 振;生长动物生长缓慢、发育停止等;成年 动物体重下降;奶牛出现被毛逆立、体重和 泌乳量下降。
其中钙、磷、钠、氯动物常感缺乏; 反刍动物日粮 中还需补充硫;牛在春季大量采食幼嫩青草时需补 充镁。
微量元素15种:
即铁(Fe)、铜(Cu)、锌(Zn)、碘(I)、锰(Mn)、 硒(Se)、钴(Co)、钼(Mo)、氟(F)、铬(Cr)、镍 (Ni)、硅(Si)、锡(Sn)、钒(V)、砷(As)等。
为三大造血元素,三者间有协同作用。
(一)铁 1.体内分布:
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运铁 Pro、乳铁Pro、细胞色素酶和多种氧化酶、含铁 血黄素等。

动物生理分章节总结-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分章节总结-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总结(5)-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一、能量代谢(一)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1、食物热价: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2、食物的氧热价:某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即耗氧量)量之间的比值(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1、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2、肌肉活动:动物在剧烈运动(或使役)停止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能量代谢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是因为摄氧量暂时跟不上肌肉实际代谢消耗氧量的需要,机体只能凭借贮备的高能磷酸键和进行无氧代谢供能。

运动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则必须将前面的亏欠补偿回来。

这部分的亏欠称为氧债。

3、环境温度:哺乳动物安静时,其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寒战和肌肉紧张性增强而使代谢率增加。

环境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代谢率也会增加,这与体内化学反应加速及发汗、循环、呼吸机能加强有关。

4、精神活动(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机体在惊慌、恐惧、愤怒、焦急等精神紧张状况下,能量代谢将显著升高。

(三)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1、基础代谢: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清醒、舒适、安静环境中,静卧、空腹12-15小时)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指在室温20℃(或为热中性区18~20℃、清晨空腹、静卧、清醒而又极其安静状态,既没有能量的输入,没有作功,动物所消耗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散发出来。

能量来源于体内贮存的物质。

机体所消耗的能量仅用于维持心脏、肝、肾、脑等内脏器官的活动。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一、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2.基础代谢3.氧热价4.等热范围5.蒸发6.辐射7 基础代谢8 恒温动物9 变温动物10 辐射散热11 传导散热12 蒸发散热13 对流散热14 行为性体温调节15 生理性体温调节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能量来源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单糖、寡糖、淀粉 单胃动物:单糖、寡糖、 反刍动物:单糖、寡糖、淀粉、 反刍动物:单糖、寡糖、淀粉、 纤维素、 纤维素、半纤维素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4.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代谢能
表观代谢能(AME) 总能(GE) 粪能(FE) 表观代谢能(AME)= 总能(GE)-粪能(FE)尿能(UE) 尿能(UE) - 气能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 粪能-代谢粪能) 尿能-内源尿能) (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GEFmE) UeE) 即TME = GE-(FE - FmE)-(UE - UeE)- Eg
不能反应饲料学价值的差异。 不能反应饲料学价值的差异。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
定义: 1. 定义: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
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 消化能(DE) 总能(GE) 粪能(FE)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四、净能(Net Energy,NE) 净能(Net Energy,
1. 定义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 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 分能量。 分能量。 NE = ME - HI=GE - DE - UE -Eg – HI
3. 粪能的来源
• 粪能 • 未消化的饲料 • 内源性物质 消化酶 消化道脱落组织 • 消化道微生物及代谢 产物 内源性物质所含的能量 称为代谢粪能(FmE) 称为代谢粪能(FmE) 代谢粪能
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 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 中扣除FmE 消化能称真消化能(TDE) 消化能称真消化能(TDE) 真消化能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UE = 34MO UE = 31M
MO为尿酸含量 MO为尿酸含量 M为尿素含量 M为尿素含量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energy,ME)
尿能的来源: 尿能的来源: 饲料中未被利用的物质 蛋白质周转产生的含氮化合物 沉积N 合成N 周转N (沉积N = 合成N - 周转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 体蛋白动员产生的含N化合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energy,GE) 一、总能(gross energy,GE) 总能(
2. 饲料的总能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含 其能量与分子中C/H C/H、 量,其能量与分子中C/H、O、N含量 相关,C/H高,O越低,则能量越高。 相关,C/H高 越低,则能量越高。
• 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
•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 2. 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
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 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
反刍动物 粪能占总能的40%-50% 饲喂粗饲料 粪能占总能的 饲喂精饲料 马 猪 哺乳动物(其它) 哺乳动物(其它) 粪能占总能的30% 粪能占总能的 粪能占总能的40% 粪能占总能的 粪能占总能的20% 粪能占总能的 粪能占总能的比例< 粪能占总能的比例< 10%
第七章
能量代谢
目 的 要 求
重点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 体内的转化过程和各种能值 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第一节 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第二节 能量代谢 第三节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第一节 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 二、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
UeE:内源尿能,也称内源氮, UeE:内源尿能,也称内源氮,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 分解的产物。 分解的产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氮校正代谢能(MEn) 5. 氮校正代谢能(MEn)
TME受体内N TME受体内N沉积的影响 受体内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energy,ME)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UE)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1.传统: cal) 1.传统: 卡(cal) 1Mcal = 103Kcal =106 cal 传统 2.焦耳( 2.焦耳(J): 焦耳
1MJ = 103KJ = 106J
3.卡体系和焦耳体系的转化: 3.卡体系和焦耳体系的转化: 卡体系和焦耳体系的转化
1 cal = 4.184J 1Kcal = 4. 184 KJ 1Mcal = 4.184MJ
2. 热增耗(HI) 热增耗(HI)
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 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 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体增热 = 采食动物产热量 - 绝食动物产热量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6.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6.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energy, energy,ME)
ME = 总能 - 粪能 - 尿能 - 气能 ⑴ 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 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 ⑵ 碳水化合物含量 ⑶ 蛋白质水平 AA平衡 ⑷ AA平衡 粪能 气能 尿能 尿能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绵羊 甲烷( .14x 甲烷(g)=2 .14x+ 9.80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energy, energy,ME)
牛 甲烷( 甲烷(g)= 4.012 x + 17.68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反刍动物 通用公式: 通用公式:
energy, energy,ME)
甲烷(KJ/100Kg饲料总能)= 1.30 + 0.1120 – 饲料总能) 甲烷(KJ/100Kg饲料总能 D) L(2.37 - 0.050 D)
D:维持饲养水平时能量的倍数 L:饲养水平为维持水平时的倍数
6.影响消化能的因素 6.影响消化能的因素 ⑴ 总能 影响不大
消化能( /Kg) 粪能/进食量(DM) 消化能(Kcal /Kg)= 总能 - 粪能/进食量(DM)
⑵ 粪能
损失最大的部分
消化率取决于饲料中的粗纤维(CF) 消化率取决于饲料中的粗纤维(CF)含量 DE(MJ/Kg)=17.15 - 0.41CF DE(MJ/Kg) CF: CF:粗纤维含量 ⑶ 动物种类
家禽因粪尿难分开, 家禽因粪尿难分开,一般不测定禽类的消化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1.定义: 1.定义: 定义
energy, energy,ME)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 的能量(Eg) 剩余的能量, 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 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Eg)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气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 2.气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 气能
的损失)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甲烷(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甲烷(cH4)的损失) 甲烷能占 总能3% 10%。 3%总能3%-10%。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二、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
总能-粪能, 4. 表观消化能 = 总能-粪能,即: ADE = GE – FE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5. 真消化能 = 总能 -(粪能 - 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 GEFmE) 即: TDE = GE-(FE - FmE) FmE: FmE:代谢粪能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代谢能(metabolizable 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 energy,ME)
3.尿能( 3.尿能(UE):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一部参与集机体 尿能
代谢, 代谢,其中饲料蛋白质和代谢机体蛋白质不能充 分被氧化,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排出, 分被氧化,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排出,这些由尿 尿能。 中排出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能 中排出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能。尿能取决于蛋 白质的高低和AA平衡。 AA平衡 白质的高低和AA平衡。 测定不同动物尿中含N ※ 测定不同动物尿中含N量,就能测出尿能 M为尿素含量 猪: 尿素 UE = 28M M为尿素含量 禽: 尿酸 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尿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