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母亲读后感

合集下载

《爱的教育》千里寻母读后感800字

《爱的教育》千里寻母读后感800字

《爱的教育》千里寻母读后感800字《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一部作品,它以一个12岁男孩恩里科的视角,讲述了他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悟。

其中,千里寻母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中,恩里科的母亲为了寻找他的舅舅,独自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然而,她在旅途中遭遇了许多困难,甚至生病住院。

恩里科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寻找母亲。

他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一个小村庄找到了母亲。

在这个过程中,恩里科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这个故事让我深感震撼。

首先,恩里科的母亲为了家庭的幸福,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亲之路。

她的勇敢和坚定让我感叹不已。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母亲都是这样默默地为家庭付出,她们的付出往往被我们忽视。

然而,正是这些母亲的付出,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珍惜母亲的爱。

恩里科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历经了许多困难。

他在陌生的环境中不断摸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让我明白了成长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和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恩里科找到母亲的那一刻,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他们在短暂的团聚中分享了彼此的思念和喜悦,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和呵护它。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母爱是无私的,她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为我们的成长操劳。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母亲的爱。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独立,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他们陪伴着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爱。

《爱的教育》中的千里寻母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寻找母亲》读后感

《寻找母亲》读后感

《寻找母亲》读后感《寻找母亲》是一部由鲁迅先生所著的小说,以村庄中失散的母亲为主题,深情地叙述了一个少年的寻母经历。

在这个故事中,鲁迅通过细腻描写人物心理,真实地反映了残酷的现实。

该作品引发了我对于母爱、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思。

故事以村庄中一个名叫曾青的少年为主人公展开,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只有一对哥哥和嫂子相依为命。

哥哥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而少年则留守在家,却一直念念不忘曾经失散的母亲。

在心中,他把母亲描绘成一个美丽、温柔的女人,对母爱抱有深深的渴望。

故事中出现的几位人物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少年的哥哥和嫂子,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们对少年的关爱一直如雷贯耳。

哥哥为了生活费,拼命挣钱,也曾经制订过留下少年外出谋生的计划。

嫂子虽然不肯说太多安慰的话语,但每次少年为了母亲而难过的时候,她总是安静地陪伴在少年的身旁。

他们的爱让我感到温暖,生活中的牺牲和关爱,是这个村庄中最出彩的精神。

其次是村庄里的杨大娘,她是一位勤劳朴实的老太太,也是最后带给少年幸福的人。

看似粗糙的杨大娘却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少年,她不仅为少年提供了住所和饭食,更是以她的生活经验指引并支持少年的行动。

杨大娘的善良和智慧,让人们看到了在这个封闭的村庄中也是有爱和温暖存在的。

而最让人痛心的是村庄中冷漠、自私的人们。

村庄中的人面对少年的寻母行动并不关心,甚至嘲笑他。

有人说他是“疯了”,有人甚至恶意地挑拨离间,说少年的母亲早已过世。

曾青在寻母的路上遭到尽人皆知的冷遇,心灵受到了巨大伤害,而这些冷漠的人们也让我忍不住感到悲哀。

通过对这些人物和情节的描写,鲁迅揭示了人性中对于爱和亲情的渴望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

曾青对母亲的渴望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情感,这种情感超越了年龄和出身,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但是,他的寻母之旅却被村庄中的人们刻意地阻扰。

这让我思考,人性中为何会有这样的恶意?是社会发展的原因?还是因为人们自私的本性?《寻找母亲》中的寻母经历让我想到了一个社会问题,即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受伤、困境和渴望的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而不是冷漠和嘲笑。

《寻母记》的读后感

《寻母记》的读后感

《寻母记》的读后感(精选5篇)《寻母记》的读后感1爱,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似沙漠上的一汪清泉;像饥饿中的一碗米饭。

爱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感动着别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爱的教育》是许许多多爱的结合体。

我觉得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那为了亲人而不顾一切的爱尤为突出,《千里寻母记》就是最好的代表!《千里寻母记》主要写了一个年仅13岁的热那亚男孩子,为了寻找他的妈妈,独自一人从热那亚去往美洲,共走了6000里路,终于找到了妈妈的感人故事。

是啊,一个才13岁的小孩子,竟然独自一人行走了6000里路。

支撑他走完这么多路的信念是什么?是他心中对母亲浓浓的爱。

在行走途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挫折,可他有放弃吗?没有。

大家可能不知道6000里的概念吧?那就让我来换算一下:6000里等于3000公里,3000公里等于3000千米,3000千米等于3000000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有200米,我们跑一圈就累得气喘吁吁,而那个男孩竟然惊人要马不停蹄地走相当于绕操场走15000圈的路程!这种毅力和执着,是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没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爬香炉峰。

刚刚走了没多久我就累得大喊:“不爬了,不爬了!”想想那个为了寻找母亲而走了6000里路的男孩,他一路上没有充足的食物,饥肠辘辘地走了6000里路,再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太不应该了!同学们,让我们学习热那亚男孩的执着精神,不让自己陷在父母的蜜罐温床中。

用自己的力量,走好人生路上的那‘6000里’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脱离父母的溺爱和呵护!《寻母记》的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里的《千里寻母记》,每每读到这个故事我都会受益匪浅。

《千里寻母记》讲述了马克的家境非常贫寒,负债累累。

两年前,他的母亲何塞法为了赚钱还债,去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给富人家做女佣。

一年过去了,但自她寄来一封长信说她身体不好之后,家里人就再也没有得到她的消息了。

马尔科万里寻母记读后感

马尔科万里寻母记读后感

马尔科万里寻母记读后感
马尔科这小子可真够有胆量的。

你想啊,他小小年纪,就敢踏上万里寻母这么个超级艰巨的任务。

这就好比我要从家出发,徒步去月球找我妈(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啦,只是打个比方)。

他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世界,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牛鬼蛇神,可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出发了。

这决心,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

在寻母的过程中,他遇到的困难那是一个接一个。

一会儿是没钱了,饿着肚子咕咕叫,就像我饿肚子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吃的,估计他也一样。

可他没有放弃,还去打工挣钱。

我感觉他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不管遇到啥挫折,都能重新站起来。

要是我,估计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了。

而且他在路上还遇到了好多好心人。

这就像游戏里突然出现了很多辅助角色一样,给他提供帮助。

这也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如果没有这些好人,马尔科可能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当他终于找到妈妈的时候,我的心都要化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藏一样。

他们母子重逢的画面,我能想象到,肯定是又哭又笑的,就像我和我妈好久不见,再见面的时候肯定也是紧紧抱在一起。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亲情的力量是超级强大的。

马尔科对妈妈的爱能让他克服那么多困难,跨越那么远的距离。

我也更加珍惜我和我妈妈在一起的时光了。

而且它也告诉我,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像马尔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妈妈一样,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这故事就像一碗超级暖心的鸡汤,让我喝了之后,充满了力量,也让我知道,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像马尔科一样勇敢和坚定,就一定能闯过去。

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1它是意大利人写的。

里面讲的故事意思是:有一个小学生,他们家很穷。

她的妈妈为了补贴家用,就到别的地方去打工。

有一天,小学生的爸爸接到一封信,信上说他的妈妈得了病,就快死了。

于是,那个小学生收拾了一点东西就去找妈妈了。

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

当时他妈妈就要放弃治疗的时候,是决心让他走到了那儿,是毅力挽救了小学生妈妈的性命!我读了这本书后受到的启发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事情不管多困难都会成功。

相反,如果你很聪明,但是没有毅力与决心,最终什么事也干不了。

例如: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去克服它,就会被困难所压倒。

只要你有决心和毅力,所有困难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所以只会耍小聪明是不够的,要脚踏实地的做事才能万无一失。

我们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只要我们有决心与毅力,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

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2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多么孝顺的孩子啊!他就是一剂灵丹妙药,治好了母亲的病。

我们应该向玛尔可学习,学习他爱父母,爱家人。

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父母呵护我,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我经常会管不住自己,让父母操心。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惭愧。

爸爸妈妈每天非常的辛苦,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万里寻母记的读后感3《万里寻母记》讲述了马尔可的母亲为了家庭尽快摆脱贫困,到异国他乡去打工了,离别时他们个个泪流满面,后来母亲与家中失去联系,十三岁的马尔可决定去美洲寻找母亲。

马尔可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仍然坚持着,他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可是好几次母亲都不巧搬家了。

马尔可不放弃寻母的决心,最终找到了母亲,也使病重的母亲得救了,在寻母的途中,马尔可还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马尔可能找到母亲是爱给他无穷的力量,使他在困难中仍然坚持着。

我们要向马尔可学习,爱自己的父母,要有自信心,对任何事情都不放弃。

孙道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读后感

孙道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读后感

孙道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读后感After reading the heart-wrenching missing person notice of Sun Daolong searching for his mother, a wave of empathy and sorrow swept over me.It"s a story that touches upon the core of human emotions, highlighting the intrinsic value of family bonds and the helplessness one feels in the face of separation.在阅读了孙道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后,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同情和哀伤。

这个故事触及了人类情感的核心,凸显了家庭纽带的内在价值以及面对分离时的无助感。

The notice, written with a mix of urgency and desperation, paints a vivid picture of a son"s unwavering determination to find his mother, no matter the cost.It"s a testament to the strength of love and the lengths one will go to reunite with their loved ones.这份寻人启事,字里行间透露出紧迫与绝望,生动描绘了一个儿子寻找母亲坚定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

这证明了爱的力量以及人们为与亲人团聚所愿意付出的努力。

Each sentence in the notice is a cry for help, a plea to the universe for a miracle to happen.It"s a raw and honest portrayal of the void left in one"s heart when a loved one goes missing, the ache that never seems to subside.寻人启事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求助的呐喊,是对宇宙的恳求,希望奇迹能够发生。

读韩国小说寻找母亲有感

读韩国小说寻找母亲有感

读韩国小说寻找母亲有感读韩国小说寻找母亲有感近日,读了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一部小说《寻找母亲》,引发了我对母亲的追忆与思考,寻找母亲读后感。

有人说《寻找母亲》书中的故事是琐碎的,而我想到的是这本书里面的妈妈,和国籍无关,她同世界上许多妈妈一样,为子女为家庭操碎了心,日日夜夜地在忙碌,而家人却习惯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关怀,很少去过问有关妈妈的一切。

以至于有一天当家人发现妈妈丢了后想要发个寻人启事时,甚至不确定妈妈的出生年月。

太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了接受,而妈妈则把付出当成了终生的使命。

想要写母亲的故事,只能是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

即便是伟人的母亲,相信也是琐碎的片段。

法想像母亲的故事,能有几人会被刻画成具有传奇色彩,读后感《寻找母亲读后感》。

因此这种琐碎,应该是正常的本来面目。

而作者能从这种琐碎里提取浓重的爱的符号,着实是令人敬佩的。

“像织毛衣一样在‘编织’小说”(王安忆语) 。

“织毛衣”应该与琐碎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里之所以“像织毛衣”,应该是从叙述风格和小说的编写结构上来讲的。

是否能在脑海里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女子低垂着头,眼睛也不眨巴一下,只因为她的'手里捧着编织毛衣的活儿,不用去问这个毛衣织给谁,但一定是每一寸里都融汇了最为细腻温柔的情感,缜密而灵巧,深怕打错了,说不定还会由于过度地投入,而习惯性地努起嘴来。

另外,这个故事按照几个家庭成员的追忆片段组成,从“自我”出发,来描绘自我心目中的妈妈来,于是就被他们描绘成了不同版本的几个妈妈形象。

然而,这些影像的交错和重合,恰好是作者想要刻画的最为真实而平凡、丰满的妈妈的形象。

当初读完这部小说,心里的感觉道不出来,就像自己的妈妈,知道母爱深厚,而且一直想用文字来写点什么,但是“琐碎平凡”得不知从何写起才好。

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的细腻文笔以及娓娓道来似的故事,才会如此地细水长流般地流淌在我内心最温柔的河床里吧?。

母亲的寻找读后感

母亲的寻找读后感

母亲的寻找读后感
这篇文章里的母亲啊,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你想啊,她就像一个执着的探险家,不过她探索的不是什么神秘的宝藏,而是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

她的寻找不是那种马马虎虎的,而是充满了深情和专注。

从母亲的寻找中,我看到了母爱的伟大。

这种伟大不是那种挂在嘴边说的伟大,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她可能会在孩子突然沉默的时候,在孩子莫名其妙生气的时候,开始她的“寻找之旅”。

她得像个侦探一样,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一个小眼神或者是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里,找到线索,去破解孩子心里到底在想啥。

这可不容易啊,就好比在一团乱麻里找线头,还得小心翼翼的,不能把麻弄断了。

我也不禁想到自己的妈妈。

我发现妈妈们好像都有这种“寻找”的本能。

有时候我考砸了,心情低落到谷底,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

我妈呢,她不会上来就教训我,而是开始她的“寻找”。

她会跟我聊天,从今天吃啥聊到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慢慢地把话题引到考试上。

她就是想找到我内心真正害怕的东西,是怕她失望呢,还是怕自己以后没出息。

这时候我就觉得妈妈真的很厉害,她能穿过我那些倔强和沉默,找到最真实的我。

而且啊,这篇文章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孩子,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小刺猬,竖起浑身的刺,把自己包裹起来。

可母亲呢,她不怕被刺伤,还是要努力靠近我们,去寻找那个最柔软、最需要关爱的我们。

这让我觉得有点愧疚呢,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母亲出难题,让她们在寻找的道路上磕磕绊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忏悔
―读《寻找母亲》有感
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给了我们生命同时又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生都在为家人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我们最离不开又最容易忽略、遗忘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某天突然消失了,找不着了,或者,永远回不来了,我们该有多害怕,紧张,悔恨,甚至不肯相信、面对这个事实,我们一直认为,母亲始终会在那个地方,从来不会变,每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任何需要的时候,她总会出现,总会出现,是的,我们一直这样认为。

倘若有一天母亲真的不见了,我们该怎么办?我真的不敢想象。

寻找母亲。

小说从女儿、儿子和丈夫的视角写了关于母亲的事。

母亲失踪了。

写寻人启事才第一次知道母亲出生于1936年,而不是身份证上的1938年,才发现谁也没有母亲的近照,才想起母亲守在身边时曾被遗忘到九霄云外的往事。

看到母亲喊着“哥哥”跑向舅舅的情景之前,从未想过母亲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

母亲走了。

回忆往事才想起来,给家人做了一辈子饭的母亲到底喜不喜欢厨房,才发现自己的那么多计划中唯独没有陪母亲。

寻找母亲才发现母亲的头疼病有多严重,才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记不住路了,才发现自己早就忘了母亲不识字,才发现母亲记得孩子们住的每一个地方。

寻找妻子才后悔为什么不听妻子的话慢点儿走,才知道自己的妻子有多伟大,十几年来一直帮助希望院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几乎已经忘却了妻子的存在,没有忘记的时候大部分也是有求于她,或者责怪她,要么对她就是置之不理。

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关心和照顾的妻子失踪了,却对她产生了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对于妻子的唠叨,总是左耳听右耳冒,此时此刻竟无比怀念妻子的唠叨。

打开太极图箱子,看着自己和她的寿衣,这才意识到,希望妻子比自己活得长久的心愿是多么自私。

小说的最后,母亲“回来了”。

她化成了一只鸟飞回来了。

她还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又看看自己的孙子,还想到了那个人,之后又回家看看,看见了孩子们的姑妈,突然觉得姑妈也没那么讨厌,最后,她走了,虽然舍不得,但也不想留下,带着回忆走了。

一个女人,忘记了出生时的喜悦,忘记了童年和少女时代的梦想,赶在月经初超前早早结婚,接连生了五个孩子。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这个女人渐渐消失了。

为了孩子,她无所畏惧,从不动摇。

她的一生都在为家人牺牲,最后却失踪了。

其实母亲需要的并不多,只是有人听她诉说就好。

我们都是这样,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想想吧,想想我们和母亲之间的事,大事,小事,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回忆。

我可能比较幸运,还记得我几个月大时的事,那时候躺在床上,睡醒就哭,母亲就会笑着过来抱我,即使我的语言只有哭和笑,母亲也很懂我。

会站的时候,母亲就用大围巾勒在我的腋窝教我走路,会走的时候,母亲一从田里回来我就扑上去,母亲就会笑着抱起我。

我还记得冬天的时候,母亲总会把我的棉裤在炉子上烤热了再给我穿,母亲的手很粗糙,通常被冻得像树皮一样粗糙,看着就让人心疼,和衣服接触都会有沙沙的摩擦声,.母亲给我系领口的扣子时,能闻见生炉子的柴火味儿,我反而很喜欢这种味道,闻着就觉得暖和。

在我印象里,母亲好像一直都不在家,一直在外边忙,而我经常在奶奶家。

小学的时候,母亲卖东西,在学校门口,起初卖一些学习用品和零食,后来发展到报纸、书、玩具,过年的时候还卖鞭炮,我也是经常去给母亲帮忙,看着母亲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始终站在那卖东西,真的好辛苦,下决心要好好学习,挣钱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这是我那时的想法。

后来矿上的工人搬家了,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学校关门了,母亲也失业了。

可是母亲不会闲着,学着别人又开起了养鸡场。

从拌饲料,喂鸡,到给鸡看病,再到给鸡窝垒火道,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母亲干着连男人干起来都费劲的活儿,不知道她怎么有那么大的力气。

没过几年,哥哥结婚了,嫂子也生了孩子,爷爷奶奶也年迈,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母亲不能再养鸡了,因为养鸡太靠时间。

于是母亲就开始收废品挣钱。

收废品!母亲也是个上过学的人,自尊心也很强,可是现在为了这个家她去收废品,她心里该有多苦。

不只,冬天大家都不愿早起、贪恋温暖的被窝时,母亲总是半夜起来去火炉房门口拾没烧完的碳,夏天下雨大家都休息的时候母亲去附近的矿山上拾碳,母亲永远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永远都不闲着。

记得我上高二的时候,母亲没经过我的同意就答应让我帮她一个亲戚的孩子替考,那时我大病初愈,很不想去,可是母亲已经答应别人了,我只能去了。

整天在那家里住,时刻被监视着替人家学习,我真是厌烦够了,从那以后我就不理母亲了,不跟她说话,也不回家。

过了两个月,母亲来学校找我了。

她跟我说话我也不理,有些同学就在边上嘲笑母亲是收废品的,大喊着“收破烂喽,收破烂喽”,我就把母亲撵走了,还说“以后你别来找我了,丢人!”这话一说出口,母亲怔了一下,走到大门口又转过身来对我说:“你好好吃饭……”声音有些颤抖,眼里含着泪,那一刻,我后悔极了,转过身就呜呜地哭了。

我怎么能这样对母亲,怎么能这么不孝顺?这样的母亲是我的骄傲,而我当时竟然觉得母亲丢人。

真是该死!我的话,我的行为,别人的嘲笑,该多伤母亲的心啊……
现在,我在外边上大学,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电话,好几次母亲生病,发高烧,躺在床上没人管,一听到这儿,我的眼泪就来了,母亲也会生病,这次母亲告诉我,以前不说的时候不知道她默默的忍受了多少痛苦,我要是在身边就好了,我多想在她身边照顾她。

这是我的母亲,大门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就是那一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围腰,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回想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当年读高中时跟母亲生气、嫌母亲丢人的罪行,我恨不得就此在跪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

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讨得母亲的快乐。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很平凡,但在我心里,母亲是最让我敬佩、最伟大的人。

…………
这一刻,我想起了一首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尽可能的去爱吧。

李斯特说。

爱母亲,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不要让自己后悔。

昨天晚上又梦见母亲了,梦见她生病了,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我喂她吃饭她一直念叨着“前两天谁谁谁去世了,昨天谁谁谁又死了……”就这样有气无力的念叨着,看着母亲这样,我心里很难受,忍不住哭了。

母亲心里肯定也很难过,觉得自己的伴儿越来越少了,能说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觉得自己很孤单,或许……觉得自己也快了……一想到这儿,我的眼泪又来了。

仔细想想,我有多久没好好关心她了,有多久没听她唠叨了.上次回家也忘了给她买东西,就是前几次买了,也有些应付在里面,根本没有好好想想她到底缺什么,需要什么,想吃什么……没有,没想过……突然觉得自己很不孝。

现在她老了,耳聋眼花,很多人都不喜欢和她说话,嫌她听不见还爱打听,我们却都不在她身边,她整天盼着我们……因为忙我也不回家,所以也见不着她,现在想想挺后悔的,我应该在家里陪着她的,现在最需要照顾的人是她.
第二天醒来一大早我就给母亲打电话问她还好不好,担心她。

她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我了,总想着我还在外面上学,还没找工作,还没找对象……
我希望母亲健健康康的,看着我毕业,看着我找到好工作,看着我结婚......
我多想快点把男朋友领回家让她看看,多想早点买上车,带着她四处溜达,老人们就喜欢看看这里和以前哪不一样了,那里又变成什么样了,就喜欢和人说说话,说说以前,其实她们真要求的不多……
现在真想立刻回家抱抱她,帮她剪手指甲脚趾甲,拉着她的手和她说话,她听不见也没关系,我给她买个老人用的助听器。

最后,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认识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动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

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母亲啊母亲,在女儿的心里,您是源,是爱,是永恒。

也是我们终生追求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感恩:祝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长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