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铁道与道路工程培养方案

铁道与道路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铁道与道路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跨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
2、工程技能:学生掌握铁道与道路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职业发展: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为从事铁道与道路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方案(一)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1、专业设置:建设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铁道工程等相关专业。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材料力学等。
(2)专业课程:铁路工程概论、道路工程概论、铁道线路工程、道路工程设计、铁道桥梁工程、铁道道岔工程、铁道站场工程等。
(3)实践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综合实践等。
(4)选修课程: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铁技术、道路养护与管理等。
(5)综合设计与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科研培养: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
4、实训设施:建设工程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铁路工程实验室等,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教学管理与评价1、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促进教学资源共享与合作。
2、评价方式:采用考试、实验报告、毕业设计、综合实践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定期进行学业评估和学科评估。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构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实践为落脚点的教学格局,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1、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实践项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铁道工程培养方案

铁道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铁道工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适应高速铁路建设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课程铁路工程概论、铁路线路设计、铁路地道工程、铁路隧道工程、铁路桥梁工程、铁路沥青路基工程、铁路综合试验、铁路维护与检修等。
3.选修课程高速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铁路地质勘察、铁路工程材料等。
三、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设置铁道工程材料实验、铁路工程测量实验、铁路路基工程实验等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设计课程通过铁路工程设计实习、铁路线路设计实习等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四、实习实训1.实习岗位安排学生到铁路建设企业、铁路管理部门、设计院所等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铁路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和现场管理。
2.实训项目组织学生参加铁路工程施工实训、铁路维护与检修实训等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研究1.选题研究组织学生开展铁路工程设计、铁路施工工艺、铁路维护理论等课程研究,指导学生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课程改革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紧跟铁路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六、专业实践1.毕业设计安排学生进行铁路工程毕业设计,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行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铁路工程行业的实践活动,如科技大赛、行业论坛、实习实训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实践经验。
七、综合素质1.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2.体育健身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创新创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铁道工程培养方案应当结合国家铁路建设和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培养面向未来铁路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铁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铁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铁道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铁路的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涉及土木、桥梁、隧道、路基、轨道、站场、信号、通信、电气、机械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学科。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扩张和国家对铁路交通的重视,铁道工程专业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通晓铁道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专业设置1. 本科专业(1)专业名称:铁道工程(2)专业代码:XXXXX(3)专业方向:铁路设计与施工、铁路维修与检测、铁路安全与管理(4)培养层次:本科生2. 硕士专业(1)专业名称:铁道工程(2)专业代码:XXXXX(3)研究方向:铁路工程结构、铁路轨道工程、铁路桥梁隧道工程、铁路施工管理3. 博士专业(1)专业名称:铁道工程(2)专业代码:XXXXX(3)研究方向:铁路工程技术、铁路安全管理、铁路维护与检测三、专业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开展实际工作。
3.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家和行业的发展需要。
四、专业培养内容1. 基础课程(1)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2)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3)基础工程地质、地下工程(4)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5)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及管理2. 专业核心课程(1)铁路工程概论、铁路工程地基与路基(2)铁路道床工程、铁路轨道工程(3)铁路桥梁隧道工程(4)铁路信号与通信工程(5)铁路车辆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6)铁路安全与环保、铁路维护与检测3. 实践教学(1)实习:在铁路设计院、施工单位、维修机构进行实习(2)毕业设计:完成铁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课题4. 选修课程(1)高速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2)铁路工程经济与管理(3)铁路工程材料、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实践教学环节1. 校外实习:学生可选择实习单位,进行为期3-6个月的实习。
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

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是一份系统的培养计划,旨在提高学生在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中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涵盖了整个硕士学习课程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对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进行详细探讨,包括该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内容。
1. 培养目标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中拥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开展道路、铁路及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学习领域相关理论学生需要学习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相关的理论,包括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工程地质、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1.2 工程站位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在道路与铁道工程项目中站位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方案设计、技术方案研究、工程预算、质量检查、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工程收尾,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成。
1.3 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学生需要在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中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独立完成项目,还能管理和协调团队。
2. 培养课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点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涵盖了道路工程、铁路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主要课程列表:2.1 道路工程与技术主要包括道路设计、道路建设、路面养护、交通安全、道路绿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2 铁路工程与技术主要包括轨道建设、车站设计、铁路基础设施、铁路信号系统、高铁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3 交通运输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交通管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4 土木工程主要包括土力学、岩土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5 工程地质主要包括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地下水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铁道工程相关课程设置方案

铁道工程相关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背景铁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铁路和相关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交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养具备铁道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对铁道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教育培训。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对铁道工程的理解和认识;2. 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数学分析(2)工程力学(3)土力学(4)岩土工程(5)铁路交通运输概论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对铁道工程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分析和工程力学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为学生提供了土壤和岩石工程性质、行为和力学性质的了解,铁路交通运输概论使学生对铁路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信息有了初步的认识。
2. 专业课程(1)铁路工程勘测(2)铁路桥梁工程(3)轨道工程(4)铺轨工程(5)车辆工程(6)信号与通信(7)铁路施工实务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对铁道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主要课程。
铁路工程勘测和铁路桥梁工程使学生能够掌握铁路线路和桥梁的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等相关专业知识,轨道工程和铺轨工程使学生掌握铁路轨道设计、建造和维护的技术,车辆工程和信号与通信使学生对铁路车辆和通信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原理有了系统的了解,铁路施工实务使学生能够掌握铁路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实践课程(1)实验课程(2)毕业设计(3)实习课程(4)毕业论文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实习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道路与铁道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301;学位授权类别:工学硕士一、学科概况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学科涵盖铁道、公路、城市交通等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高速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保障体系。
我国飞速发展的现代交通运输建设需要大量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
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相邻学科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
二、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以铁路运输为特色的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领域内,培养一批具有坚实广博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道路与铁道工程人才。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铁路选线技术及设计原理主要研究现代选线技术,选线设计方法,GIS,人工智能等在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2、铁路轨道状态检测和管理主要研究现代轨道状态检测技术与系统(装置),轨道状态识别技术,轨道不平顺谱,轨道管理标准与技术,轨道状态数据库(中心),轮/轨系统动力学与振动、噪声控制。
3、轨道结构理论主要研究轨道结构与部件设计理论与方法,新型轨道结构与部件的研制与试验研究,新型轨道结构测试技术。
4、铁路工程爆破主要研究爆破安全技术,控制爆破技术,爆破扰动分析,爆破技术工程应用。
四、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院学习的基本年限为三年。
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在三个学期内完成。
铁路工程培训计划

铁路工程培训计划前言铁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为了提高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满足铁路建设和运营需求,制定了本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旨在全面加强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助推铁路工程事业的发展。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主要是加强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铁路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铁路工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2.提高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铁路工程技术团队,为铁路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培训内容1.理论知识培训(1)铁路工程概论(2)铁路工程设计与施工(3)铁路工程材料与设备(4)铁路工程管理与经济(5)铁路工程安全与环保2.实践技能培训(1)铁路工程现场实习(2)铁路工程设备操作技能培训(3)铁路工程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3.专业素质培训(1)铁路工程技术人员职业道德与素养(2)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与协作能力(3)铁路工程技术人员领导力与团队建设三、培训方式1.课堂教学采用专业教师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和培训。
2.现场实习将铁路工程现场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对学员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指导。
3.技能比赛组织铁路工程技能比赛,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培训时长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三个月,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和专业素质培训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1.理论知识培训:1个月2.实践技能培训:1个月3.专业素质培训:1个月五、培训评估1.考试评定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评定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培训效果。
2.实习评价对学员在铁路工程现场实习的表现进行评价,评定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生学分要求: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课程类别2030440423 GIS及其工程应用 2 32 秋专业选修课2030241063 钢结构稳定设计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70110059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16 秋和春公共必修课2030241183 预应力结构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783 路面结构行为理论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120020013 矩阵与数值分析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020620033 数据结构与算法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030240863 岩土工程建模与分析 1.5 24 春专业选修课2100010173 硕士生第一外语:法语 3 48 秋公共必修课2030240543 道路工程设计优化 2 32 秋专业选修课2100010113 硕士生第一外语:日语 3 48 秋公共必修课2030240473 生命线地震工程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933 高等组合结构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123 土动力学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140010010 中国文化概况(留学生选课) 2 32 秋和春公共必修课2030240873 道路材料非连续计算理论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100010033 阅读与写作 I (基础读写技能) 2 32 秋和春公共必修课2030241133 路面结构健康监测 1 16 秋专业选修课2030240133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703 桥梁抗风 1.5 24 秋专业选修课2120020073 可靠性数学 2 32 秋大类基础课2040130069 弹塑性力学 2.5 48 春专业基础课2030230073 高等结构分析 2 32 秋专业基础课2020520013 随机过程 2 32 秋大类基础课2020420043 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030240313 地震工程 2.5 48 春专业选修课207015002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春公共选修课2120020053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030240453 高等钢结构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70350089 研究生人格发展和情绪管理0 24 秋和春公共选修课2030240693 大型结构分析CAE软件应用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40120013 有限元方法与应用 2.5 48 春大类基础课2030230173 结构可靠度 2 32 秋专业基础课2040420033 高等流体力学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100010021 口语交流 II (学术交流) 1 16 秋和春公共必修课2030240983 风工程与结构抗风设计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1153 隧道工程 1.5 24 秋专业选修课2120020033 数理方程 2.5 48 秋大类基础课2140010020 汉语言基础(硕士留学生选) 3 48 秋公共必修课2030230103 高等土力学 2.5 48 秋专业基础课2030240353 岩石力学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70310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秋和春公共必修课2030240763 桥梁抗震 1.5 24 春专业选修课2030230343 随机振动 2 32 春专业基础课2040140121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 2 32 秋专业选修课2030240563 高等级路面管理系统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108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5 24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163 混凝土损伤与断裂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120020023 优化方法 2 32 秋大类基础课2030240083 边界元与差分法 2.5 48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1173 岩石破坏力学数值试验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193 大跨桥梁结构分析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30603 结构动力学 2.5 48 秋专业基础课2030240363 岩土工程实验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110020019 近代物理基础 2.5 48 春大类基础课2030240773 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 2 32 秋专业选修课2030240573 道路材料实验 2 32 春专业选修课2030240203 现代桥梁设计理论 2 32 春专业选修课 2100010043阅读与写作II (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 2 32 秋和春 公共必修课 2100010133 硕士生第一外语:俄语3 48 秋 公共必修课 2020520023 现代控制工程2.5 48 秋 大类基础课 2030240143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2 32 春 专业选修课 2120020043 数理统计 2 32 秋 大类基础课 2030240553 路面力学2 32 春 专业选修课 207035003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 18 春 公共选修课 2030240533 高等路面结构设计2 32秋专业选修课 2100010011 口语交流 I (基础口语表达)1 16 秋和春 公共必修课 2100010153 硕士生第一外语:德语3 48 秋 公共必修课 2030241053超高层建筑结构2 32春专业选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我校最早设置的本科专业方向之一,具有60余年的办学经验。
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所在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于2000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申报增设铁道工程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并开始招生。
该专业具备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梯队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优秀教师队伍。
专业实践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实验室于2007年被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土木类;专业代码:081007T。
基本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毕业学分:18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品德高尚,有担当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满足区域经济和铁路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①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基础,能够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因素;
②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③能够基于力学、线路工程、桥隧工程等科学原理,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④能够针对铁道工程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⑤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评价铁道工程专业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⑥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108
1-1.能运用数学和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表述铁道工程专业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2.能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建立复杂工程问题的结构力学模型
1-3.能通过力学模型分析和判断,获得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途径
1-4.能判别复杂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和给出优化方法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用专业知识识别和表达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2-2.能通过专业文献和基本原理获得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途径
2-3.能应用基本工程原理获得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最佳方案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开发)满足铁道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或者施工方案,并在设计环节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3-1.能在社会、法律、安全、文化、环境等约束条件下设计(开发)合理结构和施工方案3-2.能经过安全、施工工艺和技术经济分析,优选方案,体现创新意识
3-3.能通过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用图纸表达设计成果
毕业要求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4-1.能运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独立设计研究方案
4-2.能正确操作实验装置,利用力学理论分析工程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4-3.能科学获取、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
4-4.能通过与理论值比较,独立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应用于工程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利用恰当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计算模型
5-2.能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资源、工程工具分析和处理计算、实验、设计等数据
5-3.能理解各类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分析等方面的优越性和某些方面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铁道工程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铁道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能运用专业知识和现行规范评价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行方案
6-2. 能理解工程方案与社会、安全、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并能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09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能获得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8-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素养、社会责任感
8-2.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土工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体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9-1.具有针对工程问题的任务分解、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9-2.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良好执行力和与他人合作承担具体任务的能力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铁道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攥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书面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
10-2.具有阅读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铁道工程专业行业现状
10-3.理解铁道工程的工程问题并具有前瞻视野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在与铁道工程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1-1.在掌握铁道工程和相关学科知识下,具有对铁道工程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11-2.具有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工程活动的领导潜力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提高自主学习和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12-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2-2.具有持续学习提高和适应铁道工程新发展能力
五、主干学科
铁道工程、土木工程。
六、核心课程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工程制图、工程地质、结构实验、土力学、水力学、铁路选线设计、铁路路基工程、铁路轨道工程、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
110
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八、毕业学分要求
九、课程修读要求
(1)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类、军事类、体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及工程实践能力,要求修满31学分;限选课要求修满6学分;通识选修类要求修满8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其中必修课包括数学类、物理类、计算机类,要求修满28.5学分;任选课要求修满2学分。
(3)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必修课包括力学类、制图类、测量类、结构及材料类、地质类、英语类、施工及其他类,要求修满52.5学分;任选课要求修满6学分。
(4)专业课:其中必修课包括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及毕业设计,要求修满37学分;限选课要求修满4学分,任选课要求修满6学分。
111
十、教学计划
(一)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必修39学分、限选6学分、任选8学分)
112
113
114
(四)专业课程(必修37学分、限选4学分、任选4学分)
115
十一、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
116
十二、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