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运用中医五行疗法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运用中医五行疗法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与这五种元素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
在中医肛肠科学中,巧妙地运用中医五行疗法,可以为肛肠疾病的治疗提供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五行与肛肠的关系在五行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而肛肠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中,与脾、胃、大肠等脏腑关系密切。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大肠主传导糟粕。
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大肠的传导功能才能顺畅。
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生,可导致大肠湿滞,出现腹泻、痢疾等病症;若胃火炽盛,灼伤津液,可导致大肠津亏,出现便秘等病症。
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木克土,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肛肠疾病的发生;土克水,若脾土虚弱,不能制水,可导致水湿泛滥,出现水肿等病症,进而影响肛肠的正常功能。
中医五行疗法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调理脏腑功能补土生金法:对于肛肠疾病伴有肺气虚弱的患者,如经常感冒、咳嗽,导致肛肠疾病反复发作,可以采用补土生金法,即通过健脾益气来补益肺气。
常用的方剂如参苓白术散,既可以健脾止泻,又能增强肺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肛肠疾病的恢复。
滋水涵木法:对于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肛肠疾病,如肛裂、痔疮出血等,可以采用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阴以养肝阴。
常用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能滋补肝肾之阴,使肝阴充足,肝气条达,从而改善肛肠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2、调整情志疏肝健脾法:肛肠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困扰,往往容易出现情志不畅,如焦虑、抑郁等。
而情志不舒又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此时,可以采用疏肝健脾法,如使用逍遥散加减,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健脾和胃,使患者情志舒畅,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肛肠疾病的治疗。
清心泻火法:对于因心火亢盛导致的肛肠疾病,如肛周脓肿、痔疮肿痛等,患者往往心烦易怒。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运用中医五行治疗肛肠疾病

中医肛肠科学如何运用中医五行治疗肛肠疾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将世间万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肛肠科学巧妙地运用五行学说的原理,为肛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
而肛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五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从木与肝的角度来看,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肛肠局部气血瘀滞,引发痔疮、肛裂等疾病。
治疗时,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如柴胡、郁金、青皮等,以恢复肝气的疏泄功能,促进气血流通。
火与心相应,心主血脉。
若心火亢盛,灼伤阴血,可导致血热妄行,引起肛肠部位的出血,如内痔出血。
此时,需清心泻火、凉血止血,可选用黄连、栀子、犀角等中药。
土与脾关系紧密,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生,下注大肠,可导致泄泻、痢疾等肛肠疾病。
治疗应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为主,常用的药物有白术、茯苓、山药等。
金与肺相关,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若肺气不利,肃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可出现便秘等病症。
治疗时应宣肺降气、润肠通便,可选用杏仁、桔梗、紫苏子等。
水与肾对应,肾主水,藏精。
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可致虚寒性肛肠疾病,如直肠脱垂。
治疗当温补肾阳,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肉苁蓉等。
在中医五行治疗肛肠疾病的过程中,还需注重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相生关系意味着相互滋生和促进,相克关系则表示相互制约和克制。
例如,木生火,肝血可以滋养心血。
在治疗心的病症时,有时需要从肝论治。
而木克土,肝气太过可能会克伐脾土。
当脾土虚弱时,不仅要健脾,还需疏肝,以防肝气乘脾。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综合运用五行理论进行治疗。
比如,在夏季,火气较旺,对于心火亢盛导致的肛肠出血病症,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清热泻火;而在冬季,寒气较重,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肛肠疾病,温补肾阳的力度则需适当加大。
临床观察中医坐浴治疗I期肛裂

临床观察中医坐浴治疗I期肛裂【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中医坐浴对于i期肛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i期肛裂患者共9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坐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呋喃西林坐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坐浴治疗后,治愈共35例,好转共8例,无效共2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共20例,好转共10例,无效共1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i期肛裂采取中医坐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坐浴;i期肛裂;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0-01肛裂在临床上主要是由于肛管皮肤发生破裂并最终形成溃疡,而引起患者出现便秘、便血、疼痛的症状的疾病。
肛裂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主要采取口服药物联合坐浴进行治疗。
中医对于肛裂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充足的经验,本文采用前瞻性试验的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i期肛裂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分析中医坐浴对于i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i 期肛裂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为21岁至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0.5岁。
患者病程为1个月至2年不等,平均为1.0年,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存在梅毒、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精神病的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无法根据医嘱按时用药、无法接受院方随访的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肛门疾病的中医辨证与中药葛根

肛门疾病的中医辨证与中药葛根肛门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
中医在治疗肛门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调理,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众多中药中,葛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医认为,肛门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
常见的病因有饮食不节、久坐久立、劳累过度、情志失调、外感六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肛门部位的疾病。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肛门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证型:湿热下注证:多因饮食不洁,过食辛辣肥甘,湿热内生,下注肛门所致。
患者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便血色鲜,肛门局部红肿灼热,伴有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
热毒蕴结证:多由外感热毒之邪,或体内热毒炽盛,蕴结肛门而成。
其症状为肛门肿痛剧烈,持续不减,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气滞血瘀证: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久坐久立,气血瘀滞于肛门所致。
主要表现为肛门刺痛,有肿物脱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中气下陷证:常见于久病体弱或劳累过度之人,中气不足,升举无力,导致肛门坠胀,肿物脱出,伴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在治疗肛门疾病时,中医会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葛根作为一味常用的中药,在肛门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
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在肛门疾病的治疗中,葛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葛根具有升阳止泻的作用。
对于中气下陷型的肛门疾病患者,葛根可以升举阳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改善肛门坠胀、肿物脱出等症状。
其次,葛根能够生津止渴。
肛门疾病患者往往由于疼痛、出血等原因,导致体内津液损伤。
葛根的生津作用可以补充体内的津液,缓解口渴、咽干等症状,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大便的通畅。
此外,葛根还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肛裂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治, 实行 对证 治疗 , 是今 后继续 研究 的重点 。
12 中药 膏剂 膏药 一般 具有 消炎止 痛 、 肌收 敛 的 . 生
作用 。《 外科正 宗 》 记载用 生肌 凤雏 膏 ( 鸡蛋 黄 油 1 g 0,
肛 裂 的非 手 术 治 疗 研 究 进 展
陈 琴
摘要: 肛裂的发病率仅次于痔疮, 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大多数肛裂患者不愿手术治疗, 因为其痛苦大, 术后易出现后遗症和并
发症。那么, 探讨各种有效、 安全、 无副作用的非手术疗法成为肛肠科医生研究的目标。本文针对目前肛裂治疗的这一现状, 概括 了其非手术疗法的成果及进展, 希望为同道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CG M Jnay2 1 . o 2 . J MC aur 0 2 V l 7 1
・1 9 ・ 9
氨基 酸类 神 经 递 质 的 影 响 [ ] 中 医研 究 ,0 5 1 ( 2 :-. J. 2 0 ,8 1 )69
( 文校对 : 春渝 本 庞 收 稿 日期 :0 1—0 21 5—2 ) 9
后创 面愈 合 时间一 般在 7~l 0天 。近 期 , 周德 骁 等 采用 复方 角菜 酸 酯 乳 膏 ( 要 成 分 有 角 菜 酸 酯 、 氧 主 二 化钛 、 化锌 、 氧 甘油 酯 、 多卡 因、 石粉 ) 马应 龙 痔 利 滑 和 疮膏 做疗 效对 比研 究 , 论是 复 方 角 菜酸 酯 乳 膏 治疗 结 早期 肛裂有 明显疗效 且使 用方便 ,是一 种 良好 的 局部 治疗 用药 。李裕 用 自拟裂 痛宁 膏 ( 含黄 芪 3 g 芍药 0, 3 g 川 椒 3 g 白及 3 g 黄 连 1 g 孩 儿 茶 1 g 薄 荷 0, 0, 0, 0, 0, 1 g 与 生肌 膏作 临床 对 比研 究 , 0) 结果 显示 裂 痛 宁膏 组 治愈 率 9 . % , 生肌 膏 组 治 愈 率仅 3 % , 明裂 痛 72 而 2 表 宁膏 疗效 优于 生肌 膏 。 1 3 中药 散剂 . 把 具 有 清 热解 毒 , 血 止痛 , 腐 生 活 化 肌 的中草药 , 作成 散 剂 , 部外 敷 于 肛裂 创 面 , 早 制 局 对 期 、 性肛 裂具 有很 好 的疗 效 。 马忠 利 用 甘石 创 愈 急 散( 主要成 分为 天然麝 香 、 乳香 、 竭 、 甘石 等 ) 疗 血 炉 治 肛裂 5 例 , 果 是 早 期 肛 裂 2 0 结 8例 总 有 效 率 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优势多多肛肠部位是人体消化道的最末端,由大肠和肛门组成,大肠又分为结肠和直肠两个部分,在现阶段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例如痔疮、肛裂、便秘等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肛肠疾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起到治愈的作用,降低复发率,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
一、痔疮痔疮属于现阶段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肛肠疾病,突然的疼痛往往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痛不欲生。
根据痔疮的特点,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对于痔疮患者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发作时则会出现肛门疼痛,疼痛非常剧烈,然后慢慢缓解。
痔疮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缺乏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性食物、缺乏运动活动、久坐、长期便秘、妊娠等相关问题影响。
I、II期痔适宜对症治疗,一般予清热祛风,凉血收敛之剂,如消痔膏,痔疮栓外塞,内服药即可改善痔的症状;III、IV期痔多宜采取手术治疗,如痔结扎切除术,以阻断痔的血供,促使痔核的脱落,外用中药熏洗等以促使创面愈合。
除此之外,对于痔疮患者来说,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选择时间相对固定,排便时不要看书玩手机等,每次排便时间不能太长,每日清洗肛门一次。
肛门温水坐浴可以缓解肛门瘙痒等不适,同时进行提肛、放松等动作。
二、肛裂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溃疡。
常见症状有脓肿、排便困难、疼痛、硬结或瘢痕、排脓、瘙痒等,很多患者出现肛裂是由于排便困难导致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有效的治疗,确保能够全面发挥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1熏洗法适用于各期肛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作用。
常用的方药有苦参汤、止痛如神汤,先熏后洗,既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刺激,加速愈合,先熏后洗各10-15分钟,每日一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21例体会

黄 民 河 省 安 左 庄中 卫 (6 0) 北 文 真 各 心 生 05 1 8
摘要 :目的 为 了提 高肛裂 的治疗 效果 ,缩 短治 疗周期 ,减 少手 术的机 率及 患者 的治疗 费用 。方法 采用 局部封 闭 、硝酸 甘油等 外用 及中药坐 浴 等共 2 例 。结 果 本组 共治 愈 l ,好转 4例 。结论 l 7例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肛裂 效果 明确 ,方法 简便 ,能有效 的缩 短疗程 及患者 的治疗 费用 。
而 复 染 邪 毒 ,长 久 不 愈 合 而 成 慢 性 肛裂 。 中 药 洗 剂 取 于
药液变温后坐浴 l 钟。每 日 1 5分 次,一般应 用 7 4 。 ~1d
2 结 果
《 疡科心得 集》中的 “ 苦参汤 ”( 我们根据本病 的辨证进 行 了化裁 ) 。本方 具有清热泻火 ,祛风止痒功 效 。 于局 用 部熏洗亦 后有抗菌消 炎作用 。采用 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 治 疗肛裂 ,患者疼痛 的情况 迅速消失 ,消除 了排便 的恐惧 心理 。同时该法有效 的改善局部血 液循环 ,解除 内括约 肌痉挛 。避 免 了患者手术 的痛苦 ,并大大 减少 了患者手 术的相关费用 ,为家庭及 社会带来 了诸 多益 处。
第 8 第 1 卷 1期 总第 9 期 1
2l O O年 O 6月 - 半 月 刊 上
化湿 ,陈皮 化湿和 中,白芍柔肝 理脾 ,调和气血 ,止痛 , 配 当归和血行血 ,行血 则便脓 自愈 。木香行气导滞 ,调 气则后重 自除,防风轻浮 而疏肝脾 。诸 药合用 ,共奏清 热化湿健脾之 功效 。现代研 究示黄连有抗 炎、抗腹泻 、 抗溃疡 、保护 胃肠 黏膜 的作用 ;芍药有抗 菌治痢 、解痉 止痛 、育 阴养血 之功用 ,与甘 草搭配组成 芍药甘草汤对 缓解腹痛作用 显著 ,现代研 究还提示 白芍能显著增加 胃 肠血流量 ,对溃疡有保护 作用 l 。 中药灌肠 治疗 溃疡性结肠 炎 ,可使 药物直达病处 , 局部药物浓度 高,肠道溃疡 面得到保护 ,促进其修复 , 能更好地改 善肠道 血液循环 ,消除局部炎症 ;又可避免 上消化道酸碱度和 酶对药物 的影 响 ,保持 了药物 性能 , 使药物吸收更为完全 。
肛肠科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

肛裂病(肛裂)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2)主要体征: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急性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远心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多见于慢性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
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
裂口色红。
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裂口深红。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
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1.肛裂扩肛术(1)适应症:急性肛裂(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术者戴橡胶手套,并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涂上润滑剂,先用右手食指插入肛内,再插入左手食指,两手腕部交叉,两手食指掌侧向外侧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两中指,持续扩张肛管3~4分钟,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松弛,术毕。
参照《中医外科学》第9版(李曰庆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内括约肌切开术(1)适应症:慢性肛裂(2)操作方法:在肛缘一侧距肛缘1~1.5cm作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约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口,可一并切除肥大乳头,前哨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6-14T11:21:36.0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李东魁
[导读] 肛裂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十字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肛裂患者。
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采用中医饮食疗法和中医辩证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有减轻趋势。
92例患者中,有8例好转,其余84例患者均已痊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结论:肛裂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关键词:肛裂;中医治疗;临床价值
肛裂,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肛裂在肛肠病的发病率达到了20%,是仅次于痔疮的一种疾病类型。
肛裂是由于患者肛管上皮发生纵行溃疡而引起的。
肛裂患者常常伴随严重的刀割性疼痛,给患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临床上,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肛裂取得了一定的突出进展,文章将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肛裂患者的临床症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肛裂患者的临床症治疗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中,有35例男性患者和57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4.2)岁,患者的病程在半年至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
(2.8±3.1)年.依据肛裂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第一期肛裂患者有36例,第二期肛裂患者有44例,第三期肛裂患者有12例。
所有肛裂患者的皮肤都有梭状溃疡创面,且程度各不相同。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辨证治疗
医生针对患者病情的特点及患病情况采用相应的手段进行治疗:对于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而言,可以以调整大便为目的开始,对患者进行活血、解毒和润肠通便治疗,同时采用局部熏蒸的治疗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对于第三期患者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并配合以相应的通便治疗。
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将患者而分为几种类型:(1)血虚津乏症: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多以补血养阴治疗为主,医生可以使用润肠汤联合增液汤外加何首乌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患者而言,医生要增加适量的当归、桃仁和生地等进行治疗;(2)血热肠躁症: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治疗需要选择凉血地合脾约丸治疗,并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与否加减药物剂量;(3)气滞血瘀:对于气滞血瘀患者的治疗要一润肠和通便治疗为主,选用润肠丸或者增液汤进行治疗,并针对患者的病情酌情增加和减少药物剂量。
1.2.2 中医外治方法
肛裂患者的中医外治主要使用紫白膏进行治疗。
将紫白膏直接涂于患者的患处,这种药物的特点就是使用较为方便,且见效快。
紫白膏具有消炎、去除腐烂和令肌肤重生的作用,可以使患者伤口尽快愈合,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1.2.3 中医饮食治疗
在对肛裂这种疾病的中医治疗过程中,饮食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肛裂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便秘,因此,治疗患者便秘就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肛裂情况。
中医医师可以使用芝麻来帮助患者润肠通便,阿胶适合体虚便秘者食用,有滋阴补血和润肠的重要作用,有效缓解患者便秘现象。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形成临床观察指标指标。
2 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有减轻趋势。
92例患者中,有8例好转,其余84例患者均已痊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肛裂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中,且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肛裂患者在发生肛裂现象后,排便时会出现明显的肛门疼痛现象[1]。
肛裂患者的疼痛会导致括约肌痉挛发生,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要解决患者的括约肌痉挛问题就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便痛是肛裂患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表现,这种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进而再次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同时,肛裂患者大便带来的疼痛感会让患者久忍大便,减少进食,造成严重的便秘情况,进而加剧了患者的病情,形成一种严重的恶性循环[2]。
文章对肛裂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
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有减轻趋势。
92例患者中,有8例好转,其余84例患者均已痊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与杨明[3]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医治疗肛裂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在肛裂的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局部换药。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肛管皮肤破损现象,却并没有出现感染性溃疡现象,则不能称之为肛裂。
因此,在对肛裂患者进行诊断时,要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治。
中医治疗肛裂患者主张内外治疗相结合,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肛裂,需要将润肠治疗和通便治疗作为基本原则,并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而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此外,肛裂患者还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进行排便,若出现粪便干燥的情况,不要用力排便,同时,还要喝一些温盐水,以便能够起到润滑作用[4]。
结语
综上所述,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同时,肛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吃水果和
蔬菜等食物,帮助患者将体内毒素排出,避免患者内生热现象出现。
同时,患者也不能食用过于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忌烟忌酒,不要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应该多活动,进而有助于患者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兆金.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1(32):106-107.
[2]吴晓鹏,林平忠,周楚旋,李育彪.慢性肛裂行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04):97-98.
[3]杨明.肛裂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08):242-243.
[4]廖银峰.中医挂线疗法治疗120例肛裂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07):124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