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患者的护理
肛裂手术后注意事项

肛裂手术后注意事项肛裂手术是治疗肛裂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恢复、饮食调理、大便习惯等方面的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肛裂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术后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
手术后医生会为患者缝合伤口,患者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避免用力擦拭伤口,以免引起感染或疼痛。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或伤口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其次,饮食调理也是术后的重要注意事项之一。
手术后几天内,患者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稀粥、蔬菜汤、果泥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
逐渐过渡到软食或普通饮食。
注意控制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便秘,以免加重伤口疼痛。
此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同时,术后要注意大便习惯的调理。
手术后容易出现便秘,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吃些蔬菜、水果,或者服用一些轻泻剂,以帮助排便。
建议在排便前泡澡或用温水湿敷肛门,有助于放松肛门括约肌,减轻疼痛感。
避免久坐、久站,保持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此外,手术后要保持局部卫生。
患者在排便后,应用温水冲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
避免使用纸巾擦拭肛周,以免刺激伤口。
选择适合的清洁用品,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香皂或洗液。
如有需要,可以选择温和的护肤品,保持局部皮肤的湿润。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伤口裂缝或撕裂。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适度的低强度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适当休息,减轻肛裂的压力。
最后,术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手术后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康复。
遇到问题或疑虑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和指导。
总的来说,肛裂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大便习惯调理、局部卫生、适度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等。
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伤口的恢复情况,及时就医处理异常情况,并遵循医生的嘱咐,合理调理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尽快康复。
小儿肛裂怎么护理

小儿肛裂怎么护理引言小儿肛裂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外科畸形,其特征是直肠末端与体表连通,引起肛门的异常开放。
该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护理和治疗,以防止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肛裂的护理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患儿。
护理措施1.手术后的伤口护理小儿肛裂手术后,需要进行伤口的护理。
具体措施包括:•保持伤口干燥:每天更换干净的纱布,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观察伤口:及时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如红肿、渗液等),及时就医。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如香皂、洗发水等。
•防止伤口粘连:按照医生指导进行伤口的按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粘连。
2.饮食护理小儿肛裂的患儿饮食需要特殊照顾,下面是具体的护理建议:•排便护理:小儿肛裂的患儿容易出现便秘,家长需要确保孩子每天有正常的排便,可通过添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来改善便秘问题。
•饮食均衡: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各种营养素。
•注意食物过敏:有些小儿肛裂的患儿可能存在食物过敏问题,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并及时调整饮食。
3.避免感染小儿肛裂的患儿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以下是预防感染的具体措施:•定期清洗:每天定期为孩子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干燥:保持孩子的肛门及周围干燥,避免湿疹、红肿等感染问题。
•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干净的毛巾、衣物等,避免与他人共用,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心理护理小儿肛裂的患儿需要家长的关爱和关注,以下是心理护理的一些建议:•给予安全感:尽量保持家庭环境的稳定,给予孩子安全感,避免不必要的心理创伤。
•情感支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合理安排活动:让孩子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建立社交能力和自信。
结语小儿肛裂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外科畸形,对家长来说,正确的护理至关重要。
通过手术后的伤口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措施和心理护理,可以更好地照顾患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肛裂有哪些日常护理措施

肛裂有哪些日常护理措施肛裂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发生创伤,形成裂口。
这种疾病常常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很大困扰。
在接受医生的治疗之外,日常的护理措施同样重要,能够加速肛裂的愈合并减少不适感。
以下是肛裂的日常护理措施:1. 保持干燥和清洁肛裂区域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使用温水清洗肛门区域,并用柔软的纸巾轻拍干燥。
避免使用粗糙的卫生纸或湿巾,因为这些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2. 治疗便秘便秘是肛裂的一个常见原因,所以保持正常的排便非常重要。
确保每天饮水量充足,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以促进肠道蠕动。
建立一个定期的排便习惯,并尽量避免憋便。
3. 控制肛门疼痛肛裂常常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
可以使用局部镇痛药或者使用冷敷来缓解症状。
局部镇痛药包括局部麻醉药膏或泡腾剂,通过减少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
冷敷则能减少肛门区域的肿胀和炎症,同时也能缓解疼痛。
将冰块包裹在纱布或薄毛巾中,轻轻敷于患处5-10分钟。
4. 使用盆浴盆浴是一种常用的肛裂护理方法。
将温水倒入盆中,然后坐入盆中浸泡10-15分钟,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病情恢复。
5. 避免擦拭过度擦拭过度会对肛门区域造成刺激,导致更多疼痛。
在进行盆浴或者排便后,使用柔软的纸巾轻轻拍干燥,避免擦拭过度。
6.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时服药,注意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医生。
7.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于肛裂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避免辛辣食物、油炸食物和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和酒精等。
推荐摄入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肛裂的康复非常重要。
8. 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站立久坐和长时间站立都会对肛裂造成压力,加重不适感。
所以应尽量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站立,如果需要长时间坐着,可以使用坐垫来减少对肛裂的压力。
肛裂怎么引起得家庭上如何护理

2021年第1期健康女性●卫生与管理●·95·肛裂怎么引起得?家庭上如何护理官利英大安区牛佛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自贡 643000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增加、饮食习惯的改变,肛裂患者人数明显增多。
一旦患有肛裂,疾病反反复复,发作时疼痛难忍、发炎出血,已经对患者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故需予患者及时治疗。
那么,肛裂是怎么引起得?家庭上如何护理呢?什么是肛裂?所谓肛裂,就是肛门破裂,是在受到某些因素影响下,肛管皮肤破裂。
肛裂发生早期,破裂处较新鲜,随着时间推进、病情加重,破裂处有溃疡出现,引起皮下瘘管、哨兵痔等一系列改变。
肛裂可出现在任意年龄,其中儿童、老人出现肛裂的少,中青年人出现肛裂的多。
此外,肛裂的发生部位以肛门两侧较少,其次是肛门前正中,发生最多的是肛门后正中。
肛裂是临床较常见的钢管类疾病,其症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疼痛: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排便时,肛门处疼痛感剧烈。
第二,便血:表现为大便鲜血,血液颜色呈鲜红色,下落方式是点滴而下,或者是粪便表面有鲜血,亦或是便后手纸带血等。
第三,便秘:肛裂患者大多伴有便秘症状,便秘对肛裂具有刺激效果,能加重肛裂程度,例如:患者在用力排便时,会加大肛裂程度。
肛裂的原因有哪些? 其一,形态结构因素:肛裂好发于肛门后方正中处,就会因为肛门后方正中处有肛尾韧带结构,质地较硬、伸长性较差,且较为脆弱。
由于肛尾韧带正中处长期处于血供不足状态下,加上长时间遭受粪便挤压,极易受到损伤而引起肛裂。
其二,细菌感染:向慢性肛窦炎、内置等疾病引起的细菌,对肛腺处造成侵扰,造成肛管皮下脓肿,这些脓肿破裂后,会形成溃疡,加上肛门后正中血供较其他地方差,致使溃疡不易愈合,最终形成肛裂。
其三,外伤:大便硬结,排便用力过度,可对肛管皮肤造成损伤,损伤若重复出现,易加重裂伤,使裂伤蔓延至全层皮肤,进而形成溃疡。
此外,在进行肛门镜检查、直肠指诊方法不当以及其他机械性原因,均会对肛管后正中皮肤造成迫害,更容易出现肛管损伤,从而出现肛裂。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

肛裂中医护理常规因阴津不足或胀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6.1护理评估6.1.1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6.1.2肛门症状。
6.1.3心理社会状况。
6.1.4辩证:血热肠燥证、阴虚津亏证、气滞血瘀证。
6.2护理要点6.2.1一般护理6.2.1.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6.2.1.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6.2.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6.2.3给药护理6.2.3.1早期肛裂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裂伤处。
6.2.3.2陈旧性肛裂,遵医嘱给予中药坐浴,以促进创面愈合。
6.2.4饮食护理6.2.4.1血热肠燥者多食蔬菜。
水果。
6.2.4.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
6.2.5情志护理6.2.5.1因裂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6.2.5.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躁,须加强情志疏导。
6.2.6临证(症)施护6.2.6.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阵痛,亦可予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6.2.6.2便秘时,切记努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6.3健康指导6.3.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用柔软纸擦拭肛门,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6.3.2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避免玩手机及看书报。
6.3.3发生肛裂及时治疗,防止继发贫血和其他肛门疾病。
肛门手术术后护理措施

肛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用于治疗肛门周围的疾病,如痔疮、肛裂、肛门狭窄等。
术后护理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肛门手术术后护理措施指南。
一、术后观察1. 伤口观察: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出血、渗液、红肿、疼痛等症状,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 体温监测:术后3天内,每日监测体温4次,如有发热,及时就医。
3. 肛门功能:术后3-5天内,观察肛门括约肌功能,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二、伤口护理1. 清洁伤口:术后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干燥。
2. 更换敷料:术后24小时内,根据伤口渗液情况,适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3. 局部用药:遵医嘱使用局部药物,如痔疮膏、消炎软膏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三、饮食调理1. 营养均衡:术后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为主,如瘦肉、鱼、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2.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1-2周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咖啡等,以免加重病情。
3. 充足水分:每日饮水量应充足,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四、排便护理1. 预防便秘:术后1-2周内,注意饮食调理,多饮水,适当运动,预防便秘。
2. 排便后清洁: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
3. 观察排便情况:术后1-2周内,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五、康复训练1. 局部运动:术后3-5天内,进行肛门括约肌收缩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
2. 扩肛治疗:遵医嘱进行扩肛治疗,预防肛门狭窄。
3. 排便训练:术后1-2周内,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六、心理护理1. 保持乐观心态: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家属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2. 适时沟通:术后,患者如有疑问或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七、生活护理1. 休息与活动:术后1-2周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肛裂的日常预防和出院护理

肛肠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项
一、不可在手术后近期内干体力活,如搬重物上楼、挑担远行等,以防伤口内血管“爆裂”出血
二、久坐久站,可以在室内外散步或疲劳后在沙发、床上躺下休息,防止肛门直肠结肠及其周围组织淤血,长期慢性淤血有许多伤害:1、伤口容易出血;2、妨碍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影响愈合;3、术后容易导致痔疮复发。
三、不可做剧烈的体育运动及长时间和长距离的骑单车和摩托车,不可长途步行,不可反复爬高楼。
四、要积极治疗慢性咳嗽性疾病和慢性腹泻、慢性顽固性便秘等疾病。
五、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红薯、芹菜、萝卜、水果等;每日食用蜂蜜、含脂肪丰富的果实,如核桃仁、花生、芝麻等均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忌食辛辣食物和“发物”,如辣椒、笋子、公鸡、芋头、虾子等。
六、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排便时间最好选择早晨起床或早饭后,同时排便时不要看书报,避免蹲厕所过久。
肛裂的日常预防和护理
1、首先是保持大便通畅和柔软。
大便应1-2日1次,日久易导致容易大便干燥秘结,因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长而水分被重吸收。
所以应每日排便1次,粪便以成形、质软为好。
2、如有有习惯性便秘患者,切忌使用泻药通便,否则因为副作用而致病情加重。
应该以合理调配饮食为主,饮食要多样化,杂食五谷粗粮、果肉蔬菜,尤其要多食含有丰富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3、养成晨起定时排便的习惯,因为早晨起床后的直立反射和胃结肠反射,可促进排便。
另外,晨起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做操、跑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预防肛裂。
肛裂的护理常规

肛裂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肛裂部位及局部情况。
2、大便时的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服用通便药物,保持大便通畅。
(2)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坐浴,解除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术前充分清洁肠道。
2、术后护理(1)术后1-2日应进无渣或少渣流质,半流质为主。
术后24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
(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切口出血:多发于术后1-7日,常见原因为创面裂开,出血。
注意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密切观察创面的变化,一旦切口出血,紧急压迫止血,报告医生处理。
②排便失禁:如为肛门括约肌松弛,可于术后3日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
③肛门狭窄:术后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以排除肛门狭窄。
如发生狭窄,及早行扩肛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1、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2、指导患者多食粗粮,高纤维饮食,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食物。
四、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避免便秘。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病区岗位能力培养案例2015年8月
肛肠疾病岗位能力培养案例
肛裂
情景1:吕某、男、11岁,反复便时肛门部疼痛、便鲜血1余年。
入院诊
断:肛裂。
患者入院后:医嘱予骶麻下行肛裂侧切术。
请问:1、作为责任护士,术前要做哪些准备?
2、患者家属:“医生我儿子还小,打这个骶麻对他记忆力影响大吗?”
情景2:术后第二天,护士长查房时向责任护士提问:
请问:1、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我们应该如何护理?
2、肛裂患者除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治疗方法?
情景3:患者家属:“我儿子才十几岁,怎么会得肛裂。
”
请问:1、肛裂的发病机机制?
2、肛裂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情景4:患者家属:“护士快来呀,我儿子的药水不滴了,手肿了好大”
请问:1、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2、责任护士应该做哪些处理?
情景5:患者今日出院,如何做出院指导?
肛裂患者的护理案例情景解答
情景1:1、患者术前的准备: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使其消除紧张心理。
(2)肠道准备:术前进行清洁灌肠,严格按操作流程执行。
(3)饮食护理:术前禁食、禁饮8小时。
(4)辅助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抽血化验等。
2、骶管麻醉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1)骶管麻醉主要适用于肛门、肛管、直肠下段及会阴部的各种手术。
(2)优点:①痛苦小,能使患者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较局麻减少了反复进针,同时避开了疼痛敏感区,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②进针远离病灶,减少水肿、皮下淤血及感染机会。
③效果好,麻醉完会,肛门松驰,术野清晰,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④持续时间较长。
⑤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3)不良反应:穿刺出血、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全脊麻。
(4)禁忌症:①骶骨畸形或有外伤。
②骶部发炎、感染。
情景2:1、术后护理及护理:
(1)切口出血:多发生术后1-7天,多由术后便秘,猛烈咳嗽等导致创面裂开、出血。
所以术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预防感冒,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同时密切观察创面的情况,一旦出现大量渗血,应紧急压迫止血并通知医生。
(2)尿潴留:多由术后早期神经反射引起,鼓励病人术后尽早自行排尿,若有困难,可采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的措施,必要时行导尿术。
(3)排便失禁:多有术中不慎切断肛管直肠环所致,应观察病人每天排便的次数和量,指导病人术后3天进行提肛远动训练。
若为完全失禁,应做好会阴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2、除手术外,可采取的治疗:
内治法:
1、热结于肠道,以泻热通便,养阴凉血为治则,代表方为凉血地黄丸、
麻仁丸;
2、湿热下注者,以清热利湿为治则,可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3、阴虚肠燥者,以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为治则,可用增液汤加减;
4、血虚肠燥者,以补血养阴、润肠通便,常用润肠丸加减。
外治法:
1、坐浴:排便前温水坐浴,使肛门括约肌松弛,能减轻粪便对肛裂的冲
击;便后坐浴可洗净粪便残渣,减少异物刺激,减轻括约肌痉挛和肛
门疼痛。
2、外敷药物;采用中西药物配制消炎止痛软膏,直接涂于裂口处,能减
轻疼痛和缓解括约肌痉挛,也可用止痛栓剂,
3、封闭疗法:适用于早期单纯性肛裂,采用亚甲蓝普鲁卡因注射液作为
长效麻药,对肛裂行局部注射,药液注入肛裂基底部和周围组织内,
手指轻轻按摩。
4、扩肛疗法:要求在局麻下,以手指撕裂紧束的栉膜带,使痉挛的括约肌
松弛,改善肛门血液循环,达到治愈肛门的目的。
5、按摩疗法:按摩特定的天枢穴位,能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和减轻症
状的作用,适用于各期肛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情景3:1、发病机制:
(1)解剖学因素: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从尾骨起,向前至肛门后方。
肛门前、后方不知两侧牢固,容易受损伤。
因此,肛门后部受粪便压迫较重,又
因肛管后部血液循环不足,弹性较差,肛门腺分布又较多,这些都是发
生肛裂的因素。
(2)外伤学说:干硬的粪便或异物容易引起肛管皮肤的损伤,这是引起肛裂的主要因素。
(3)感染学说:主要是肛门后部的肛隐窝感染,炎症向肛管皮下部蔓延,致使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
(4)内括约肌痉挛学说:由于是肛管部位损伤或炎症刺激,使肛门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致使肛管张力增强,易损伤成肛裂。
(5)肛门狭小学说:肛管皮肤在发育中迟缓,生成肛管狭小,易损伤成肛裂。
2、临床表现:
(1)疼痛:周期性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常因排便时肛管扩张刺激溃疡面,引发撕裂样疼痛,或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数分钟后减轻或缓解,
称为疼痛间歇期,时间一般5分钟左右:随后括约肌持续性痉挛收缩而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使病人坐卧不安,十分痛苦,直到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逐渐缓解,这一过程为肛裂疼痛周期。
(2)出血:由于粪便损伤创面所致,一般血量不多,为鲜红点滴而下或手纸带血。
(3)便秘:病人多数有习惯便秘,又因恐惧大便时疼痛,不愿定时排便,故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情景4:1、患者可能发生了药物外渗。
2、应急处理措施:
(1)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3)用20%-50%的硫酸镁或75%的酒精局部湿热敷,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
(4)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
禁止在外渗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5)密切观察外渗部们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如果局部组织发生溃疡、坏死,应给予外科清创、换药等处理。
(6)安慰患者,作好心理疏导。
情景5:出院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发现大便燥结时,切忌努力排便,
而要用温盐水灌肠或开塞露注入肛内润肠通便。
2、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症,以防止感染后形成溃疡和皮下瘘。
3、及时治疗引起肛裂的各种疾病,如肛周湿疹、皮炎、瘙痒、溃疡性结肠炎
等病症,防止肛裂发生。
4、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食不可过精。
要粗细粮搭配,蔬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尽量多摄入,可使大便保持通畅。
5、便后热水坐浴是防止肛裂的有效简易措施。
肛裂便后的长时间疼痛主要是
内括肌痉挛所引起,用热水坐浴后,通过热的物理作用可使痉挛缓解而使疼痛好转,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肛门部一定要浸泡在热水里,既能解痛又可洗净肛门污物。
如有条件采用药物熏洗坐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