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景观构成与设计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绿化景观:包括植被选择、布局和组合,栽植各种树木、灌木、花卉等,形成美观的绿化带和景观节点。
2. 水景景观:包括设计合理的水体,如湖泊、喷泉、小溪等,提供休闲娱乐、观赏和放松身心的场所。
3. 硬质景观:包括道路、人行道、广场、游步道等硬质材料的设计和布置,以及座椅、亭子、雕塑等景观设施的设置。
4. 艺术装饰:包括雕塑、壁画、喷泉等艺术元素的安排和与环境融合,增强景观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
1. 人性化原则:关注居民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便利的环境,如设置休闲设施、人行道、儿童乐园等。
2. 生态原则:注重绿化植被的选择和保护,增加生态环境的质量,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植物。
3. 历史文化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建筑风格,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居民提供文化交流和体验的空间。
4. 安全原则: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安全需求,设置合理的照明设
施、防护措施和防火设施,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选择环保材料和设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与整个小区的风格协调统一。 在对整个小区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充分把握好设
计要点,将小区景观内容、环境功能、结构布局、造 型色彩等元素纳入到小区整体环境关系中进行考虑。
对小区各区域内的设计元素进行整体把握,对各空间 关系的处理进行再创造,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与 协调。
道路交通分析
小区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布置,主要人行出入口 设置于经四路中部位置, 并形成商业步行广场, 周围底层骑楼商铺环绕; 机动车出入口也布置在 小区东侧经四路上,位 于人行出入口的南侧, 小区内部交通流线主要 布置在地块外围的环道 上,避免了行人与车流 间的相互干扰,保证了 区内交通安全性和畅通 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对居住区空间内的路网、 绿地、设施等多种因素进行的整体设计。在 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将居住小区的 环境景观与住宅建筑有机融合,营造与小区 风格主题相适应的宜居环境。
1.1整体性原则 1.2实用性原则 1.3生态性原则 1.4经济性原则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公共使用场所(如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的合理布局以及 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也属于共享性要求的范畴。
居住区环境景观特性
领域性
领域性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也是邻里 关系和谐的基础。
领域性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有明确的空间界定, 可通过空间分割、围合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空间围合是运用各种景观要素来划分空间领域,满足 人们的视觉景观需求,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 具有领域性的景观效果,为人们提供一处交流、休闲 的场所;从而创造出一种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 全的居家环境。
一轴:即贯穿南北走向 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 各节点及其他景观,使 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 格上的统一。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

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分析报告一、引言居住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其环境景观设计对于居民的居住感受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小区布局:对于小区的布局,应考虑居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便利性。
现有小区的布局存在问题,如道路狭窄,车辆出入不便;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过近,影响了居民的隐私和采光等。
2.绿化设计:小区的绿化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化。
目前小区绿化面积较小,树木植物品种单一、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居民对绿色环境的需求。
3.公共空间:小区的公共空间应该充分利用,为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现有小区的公共空间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和足够的公共设施。
三、景观设计优化建议1.改善小区布局:应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小区的道路和建筑布局,提高交通流线和通行能力,提升小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增加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保护居民的隐私和采光。
2.扩大绿化面积: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引进多样化的树木和植物品种,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和休闲场所。
同时,可在小区设置花坛、草地等景观元素,增加居民的观赏性和活动性。
3.营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通过划定和规划小区的公共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如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等,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可增加室外座椅、景观照明等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性和宜人度。
四、设计实施1.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设计团队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定期维护保养:完成景观设计后,应加强小区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修剪树木、修整草坪、清理垃圾等,确保小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3.加强社区居民参与: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景观设计和改进,通过居民意见征集和投票等方式,增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五、结论通过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小区的环境景观存在布局不合理、绿化面积不足以及公共空间单一等问题。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L g a 丽UP. 0 U g1 i I U …
生态与环境 工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居住小 区景观环境设 计
张 磊 高 福 艳
( 江县 城 镇 规 划 管理 办公 室 , 嫩 黑龙 江 嫩 江 1 10 ) 6 4 0
摘 要 : 住 小 区景 观环 境设 计理 念 所创 造 出来的景 观 生 态模 式 , 居 能够 完善 城 市居 民住 宅及 城 市生 态 系统 。 高城 市居 住 区环 境的 提 质 量。 美丽宜人 的居住 区环境 作 为城 市环境 的 有机组 成部 分 , 亦能够提 升城 市 的 区域 环境 质量 。
关 键词 : 住小 区景观 环境设 计 ; 讨 居 探
1居住 小 区景 观环 境设计 的 内涵 受新 鲜 空 气 、 阳光 、 绿色 与 和谐 的人 际关 系 , 而 是一 个 连续 的系统 。 32植 物 配置 。不 同地 带一 定 面积 的小 . 11确 立 以人 为本 思 想 。以人 为 本 指 导 成 为 居 民理 想 中的乐 园 。 . 1 主题 化 的设 计 思 想 。 以某种 主 题 为 区 内木 本植 物 种类 应达 到一 定数量 ; . 7 思想 的确立 ,是 环境 设计 理念 的一 次重 要 转 在乔 木 、 变 , 居住 区环 境 设计 由单纯 的绿 化 及设 施 主 的居住 区环 境设 计 ,或营造 独 特 的社 区文 灌 木 、 使 草本 、 本等 植物 类 型的植 物配 置上应 藤 配置 ,向营造能 够全 面满 足 人的各 层次 需 求 化 、艺术 氛 围 ,或 表达 对某种 生 活情调 的追 有一定的搭配组合 , 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 的生 活环 境转 变 。以人 为本精 神有 着 丰 富的 求 ,能够有 针 对性地 满 足 当前 社会 多元 化 需 植 , 以最大 限度 地 发挥 植物 的生 态效益 ; 在植 内涵 , 居住 区的生 活空间 内 , 在 对人 的关怀 则 求 中特定 群体 的需 求 。设计 的主题 思想 既 可 物配置 上 应体 现 出季 相 的变化 。 至少做 到三 往往 体 现在 近人 的细致 尺度 上 ,可 谓 于 细微 以从 市场 分析 出发 ,又 可从 居住 区 区位环 境 季有 花 ;在植 物种 类 上应 有一定 的新 优植物 之处 见 匠心 。 要创造 适于 居住 的生活环 境 , 更 的景 观特 质提 炼 出来 。 的应用 。 2居住 小 区景观 环境设计 的外延 4 居住 小 区景 观环境 设计 的一些手法 多 的需要 建立 在居住 实态 的调查 研究 之上 。 1 融人 生态 设计 思 想 。生 态 设计 思 想 . 2 21设计 立 意和 主题 。居 住 区 景观 环 境 . 41小 区步 道设 计 。小 区 中最 主要 的 活 . 的融入 ,使环 境设 计将 城市 居住 区环 境 的各 设计 ,并 不仅 仅单 纯地 从美 学角 度和 功能 角 动形 式是 休 息散 步 ,而且 居 民多喜欢 在小 区 构 成要 素视 为一个 整体 生态 系统 ;使 环境 设 度对 空 间环 境构成 要 素进行 组 合配 置 ,更 要 绿化 较好 的 道路 上 散步 ,而不 是仅 限于小 区 因此 , 区的步道 设计应 以使用者 小 计 从单 纯 的物质 空间形 态设 计转 向居 住 区整 从 景 观 要 素 的组 成 中贯 穿 其 设 计 立 意 和 主 的小 游 园。 居住 区环 境景 观形态 , 为表达 整个 居住 的舒 适 度 为 重要 指 标 , 曲则 曲 , 成 体生态 环境 的设 计 ;使 居住 区从 人 工环 境走 题 。 当 当窄则 窄 , 特色 以及可 识别性 的载体 。 不可 一味 追求 构 图 , 直放宽 。 防 在满 足功能 的 向绿 色的 自然化 环境 。基于 生态 的 环境设 计 区形 象 、 思想 , 不仅仅 是追求 如 画般 的美 学效 果 , 还更 2 设计 范 围 。所有 空 间环 境 的构 成 要 前提 下 , 曲多 于直 , 窄不 宜宽 。力 图做 到 . 2 应 宜 注重 居住 区环境 内部 的生态效 果 。 素 , 括 各类 园境 小 品 、 息 设施 、 包 休 植物 配 置 有收 有放 , 影相 荫 , 树 因坡而 隐 , 遇水而 现 1 - 3追求 生活情趣 。社会 经济 的 发展 , 使 以及居 住 区 内部 道 路 、停车 场 、公共 服务 设 42小区广场设计 。小区广场称之为休 . 建筑 形态及 其 界 面 , 人 的视线 组织 等 闲场 地更 为 合适 ,这 一类 场地 的功能 主要 在 乃至 人 们 的居住 模式 发生 了变 化 ,人 们 在工 作之 施 、 余 有 了更多 的休 暇时 间 ,也 将会 有 更多 的时 都 在居 住小 区景 观环 境设计 范 围之 内 ,从 而 于满 足 小 区的 人车 集散 、社会 交往 、老人 活 间停 留在居 住 区环 境 内休闲娱 乐 。 因此 , 对生 大 大扩展 了传统 的“ 化场 地小 品” 区绿化 动 、 童 玩耍 、 绿 小 儿 散步 、 身等需 求 。 健 尽量将大 型 广场 化整 为 零 , 置 于绿 色组 团之 中 , 区 分 在小 活情趣 的追 求要 求各 种小 品 、设 施 等造 景要 模 式 的设计 对象范 围 。 23 计 过程 。 观设计模 式 改变 了从前 尽 量不搞 市政 设 计 中常 出现 的集 中式大 型广 _设 景 素, 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 , 而且 要有 相应 的文化 品位 ,为人 们在 家 居生 活之 那 种待 建筑 设计 完成 以后 ,再 作环 境点 缀和 场 , 是 高档 的小 区越 不应该 搞 。 越 别墅 区中则 不 而且 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 闲空 修 饰 的做法 ,使 环境设 计 参与 居住 区规 划 的 绝对 不要 设 , 仅尺 度 不合适 , 也难 于适 间。 全 过程 , 而保证 与 总体规 划 、 从 建筑设 计 协调 应小 区 的休 闲 、 往等 功能 。 交 1 . 重动 态 的景 观效 果 。在静 态 构 图 统 一 ,保证 小 区开发 最大 限度 地利 用 自然地 4注 5 总结 上,景观设计要求讲求图案的构成和悦 目的 形 地 貌和植 被 资源 ,使设 计 的总体 构思 能够 按 照居 住小 区 景观 环境设 计理 念所 刨造 视觉 感染 力 ,但 景观 设计 更 为重视 造景 要 素 得 到更 好 的表达 。 出来 的景观 生 态模 式 ,能够 完善城 市居 民住 2 . 4设计 手法 。 居住 区景 观组 织并 不拘 于 宅 及城 市生 态 系统 ,提 高城 市居住 区环 境 的 的流 线组织 ,以线状 景观 路线 串起 一 系列 的 景 观节点 ,形 成居 民 区景观 轴线 ,造成 有 序 某种 风格 流派 ,而是 根据 具体 的设 计构 思 而 质 量 。营造 好 环境 已经 是居 住 区开 发策 划 的 的、 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 如各种绿轴、 蓝轴 定 , 始终 要追 求恰人 的视 觉景观 效果 。 但 设计 重 点 , 也是 市场 销售 不可 缺少的 卖点 。 另・方 等。 的 目的是 为人们 创造 可 观 、 游 、 参与 其 中 面 ,美 丽宜 人 的居 住 区环境 作 为城 市环 境 的 可 可 1 . 调可参 与性 。居住 区环境 设计 , 5强 不 的居 住环 境 , 供轻 松舒 适 的 自然 空 间 提 为人 有 机组 成部 分 ,亦 能够 提升 城市 的 区域 环境 仅仅是为 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 ,其 目的 们 营造诗 意 的空 间 ,从 而增 添人们 日常 的生 质量。 景观生态模式 , 将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 提高到 协调 人 与 环境 、 与 自然 关 系的局面 , 人 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居住区环境是人 活情 趣 。 们 接触 自然 、 亲近 自然 的场所 , 住 的参与 使 居 3居住 小 区景观 环境设 计 中的绿化 设计 也 是未 来 城市 居住 区环境 发展 演化进 程 的必 31设计 原则 。居 住 小 区 的绿 化设 计 应 然 。 . 居 住 区环境成 为人与 自然交 融 的确 空间 。 参考 文献 1 兼备 观赏 性 和 实用 性 。居 住 区 园林 强调 人 性化 意识 ,考虑 人在 使用 中的心理 需 . 6 做 在住 f 白德 懋 . 住 区规 划 与环 境设 计》中 国建 l 1 《 居 . 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 和实用性 , 在 要 与观 赏心理 需要 吻合 , 到景 为人 用 。 绿 地 系统布 局 中形 成 开放性 格局 ,布置 有利 宅 人 口、 公共 走 廊 、 到分 户人 口, 引 入 绿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直 都 2 ] 《 城 . 于发展 人际 关系 的空 间 ,使 人轻 松 自如 地融 化 ,使人 们 在 日常生活 的每 一个 要 害点都 能 【 白德懋. 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 20 . 入 “ 园” 体 。让 每一 个居 民随时 随地 都享 够接 触 到绿 化 , 化环 境不再 只是一 块绿 地 , 业 出版 社 .O 2 家 群 绿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某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升小区品质,营造宜居的生活氛围,我们特制定本小区居住区景观方案设计文本。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景观规划,为居民提供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设计理念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注重景观的美观性,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小区地形、地貌,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4. 文化内涵丰富: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小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设计目标1. 创建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2. 营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景观,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3. 满足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元化需求。
4. 促进邻里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四、设计内容1. 绿化系统设计本方案将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体系,包括:乔木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迅速、观赏性强的树种,如银杏、桂花、香樟等,形成小区的绿色骨架。
灌木层:采用红花檵木、紫叶李、海桐等观花、观叶植物,丰富绿化层次,提升景观效果。
地被层:选用麦冬、草皮等地被植物,实现黄土不露天,提高绿化覆盖率。
2. 水景设计中心湖景:在小区中心区域打造一片人工湖,湖边设置亲水平台、栈道,供居民休闲、观赏。
溪流景观:利用小区地形,营造蜿蜒曲折的溪流,增加水体灵动性,提升小区生态品质。
3. 道路及铺装设计道路系统:规划人车分流的道路体系,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步行道采用透水砖铺装,环保且富有弹性。
铺装材料:选择具有防滑、耐磨、易清洗的材料,如花岗岩、文化石等,体现小区高端品质。
4. 公共设施设计休闲座椅:在绿化带、广场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交流。
健身设施:配备适量的健身器材,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需求。
儿童游乐区:设置安全、有趣的儿童游乐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组成要点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组成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组成
1.1绿地
绿地系统是整个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
绿化设计已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而是在满足人们视觉感官要求、改善空气的同时,更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
居住区内的绿地系统主要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来体现。
点:居住区内宅间绿地;线:通过道路绿地来体现,它起到串联整个居住区绿地的作用;面:由组团绿地、小区中心绿地、居住区中心绿地组成。
绿地系统是一个小区的天然净化系统,它创造了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景观空间,是创造生态景观的前提。
1.2道路场地
道路场地是整个居住区系统的构成框架,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它支撑着整个系统,不仅供人们行走,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交谈融情的场所。
其中道路系统还包括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两种。
居住区中,路若较宽,可中置绿荫小品,增加景观层次,以柔化道路界面。
最宽处可衍化成小广场,以促进邻里交流;最窄处仅符合规范或仅做铺装变化,用于通行。
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场地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
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座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
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住宅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2 居住区建筑设计与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3.2.1 重视建筑的空间组合(如排列式,向心式等) 及住区景观绿地的服务半径,充分发挥景观绿 地的使用效率,力求尽可能多的居民在户内即 可欣赏住区景观,促成住区景观的均享。
3.2.2 建筑造型的多样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1.2 适用性
1.3 社会性原则
1.4 经济性原则
1.5 生态性原则
1.6 观赏性原则
1.7 地域性原则
1.8 历史性原则
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总则
1.1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目标
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居住理念的提升,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整体协调统一,鼓励优秀的住区景观设计,促进住区景观环境建设的特色和多样性,创建更加优美、舒适、经济、丰富多样的21世纪居住环境,提升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的艺术美感和强化居民的社区交往,于2001年拟订《中国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导则》,使其成为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之后的有关居住区建设的相关条例。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时,其朝向需考虑减少眩光;
5.在满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住区室外灯光设计 应强调舒适、温和、安静、优雅的生活气氛,不宜盲目强调 灯光亮度;
6.住区的道路照明宜在15~20LX;
7.光线充足的住区宜利用日光产生的光影变化来形成外部空间 的独特景观。
1.住区内部住宅建筑的排列应有利于通风,如点条结合、 高低错落、底层架空等;2.为调节住区内部通风排浊,宜构建绿化带、水道、花廊 等景观通道;3.户外活动场地的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并有意识地通过建筑、植物、景观设计来迎/挡风;4.住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宜达到二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景观构成要素的整体塑造
• 掌握居住环境景观构成要素的各自特点后, “设计者有义务去组织一个整体,使它们 有序列地为人所感知,各个局部只有在一 个整体的脉络中方能使人更易理解(凯 文·林奇语)。”居住环境由干居民背景的 不同,各自对景观构成要素的形式感觉也 不同,因此应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但应当具有整体性。连续性,使不同居民 都能找到适合其观察环境方式的视觉景观。
(一)确立景观整体特色
• 特色是指在布局与环境景观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 居住环境不同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 凭空臆造,而是通过对后往生活功能、规律的分 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推敲,进而提炼、升华 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环境景观 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去发掘。当然,也必须指出, 在确立居住环境整体特色时,不能背离与城市整 体环境的和谐,要注重与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 否则就失去了自身个性的意义。
(一)步行道路景观
• 步行道路一般位于住宅组团内部,承担内 部步行交通功能和休闲活动功能。从景观 上讲,步行路宜曲不宜直,以求得连续的 道路空间变化,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住 宅沿道路有规律地布置,可以形成良好的 围合感和居住气氛。步行道路宽度一般为4 米左右,以满足紧急时消防车辆的通行。 步行道蹬空间的尺度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 绿化、小品来控制,采取得较强的领域感 (图31)。
二、居住环境道路景观设计
• 居住环境道路的设置分成不同的级别:居 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 宅间小路等。道路的基本功能是交通,所 以道路景观具有动态的特点。随着交通中 人的运动速度的不同,景物与人发生相对 运动,使景观以序列的方式展开。居住区 内道路又是居民生活领域的扩展,需要住 宅与街道环境功能上的联合,所以道路景 观又具有静态的特征。
一、居住环境景观整体设计
• 整体性的居住环境景观设计需要我们把握 人们视觉感受的对象与方式(表4)。可以 看出,人的视觉活动方式不同,感受到的 环境对象也不同。一般居民很少有机会去 领略居住区的全貌,环境的秩序只能在每 一种景观设施构成的连续性上得到体现。 同时,针对不同的视觉活动方式,在不同 的范围内,我们应该采用相应的方法,以 适应人的各种需求。
(三)人车共行道路景观
• 不少地方道路是人车共行的,有些理论主 张人车分流,以创造安全的环境,有些理 论则提倡人车共行,分离的车行道有鼓励 提高车速的倾向,而人车共行时则必须降 低车速。这类道路景观具有步行与车行两 种道路景观的特点,应结合考虑。同时, 路面上可设置各种减速岛,以降低车速, 通过精心布置铺地材料,形成安全、美 观.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景观。
道路景观构成的界面元素是建筑和 道路的线型
(三)人车共行道路景观
• 街道景观其主要的界面元素是住宅建筑和道路 线形,舒尔兹认为“街道的空间形体,一般可 用长轴作为定义,不过街道并非笔直不可。过 去的街道中,斜角或曲线造成了生动的透视效 果。建筑物不是作为体量,勿宁说是作为面来 表现的,这对空间特性采说有着决定影响。如 果作量效果是支配性的,那么建筑物就可获得 作为‘图’的性质,街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间 相结合,即还原为二次的‘地’。街道要成为 确实的形体,就必须具有作为‘图’的性质。” 在居住环境中,由干道路与人的关系远密切干 城市道路与人的关系,从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 “图”与“地”的关系蕾,作为景观要素之一 的街道更需具有“图”的性质,这是道路景观
居住环境景观构成与设计
一、居住环境景观整体设计
• 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是为了给居民创造休 闲.活动的空间。空间是人活动的场所, 空间的界面则是景观的物质构成要素,界 面与空间是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两个部 分。界面是实体,可以被人感知。空间是 虚空,只能被人体验。界面与空间有的互 为交织在一起,并传达出文化的内涵,从 而实现后往环境景观的整体塑造。
适应居住生活习惯的住宅是特色的一种体现, 而形式、色彩与细部的处理更反映了当地的
建筑文脉
(二)组织合理的规划布局
• 以确立的特色为构思的出发点,规划出结 构清晰。空间层次明确的总体布局。景观 的丰富依赖于规划布局所创造的功能合理、 内容多样的外部空间。这个虚无的空间虽 不易被人感知,却是居民活动的场所,是 人观赏景观的位置。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仅 满足采光、通风等基本的卫生标准,要给 景观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居住环境内视觉的活动方式与感 受对象
感受对象 居住区总 道路
视觉活动方式
体形象 街景
庭院 绿地
开阔空间远眺
——
开阔空间鸟瞰
——
车行交通中观看 步行交通中观看
—— —— —— ——
散步休闲中观看
——
建筑
小品、设 施
—— —— ——
—— ——
(一)确立景观整体特色
•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环境景观特色是设计的 基础。这种特色的源泉来自于当地的历史 文脉、环境、气候、自然条件等。比如, 从自然条件看,北方地区地势平坦、干旱 少水、气候寒冷,可以通过“院落”组织 住宅的布局,形成亲切的邻里关系和居住 氛围;水网稠密的南方地区则可以把水面 渗入到小区的环境中来,与绿化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 文化意境。
掩映在绿色丛中的步行小路引导 环境空间序列的展开
(二)车行道路景观
• 车行道路一般指居住区级或小区级道路,住宅平 行或垂直于道路布置,由于多数人是在各种车辆 上经过这样的道路,所以要求道路景观具有连续 性。但是,往往由于住宅的单一重复,导致失去 重点,枯燥而乏味。所以,在适当的距离内,住 宅的布置要有变化。创造小的开放空间。住宅形 式本身也应有重点,群体的组织在高低、质感、 色彩等方面形成不同的类型,使人的视域内在统 一的韵• 居住环境的设施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同时 又具有观赏性。这些设施种类多样,造型 各异,反映不同空间的属性,是居住环境 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一)儿童游乐设施
• 居住环境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儿童,儿 童游乐设施在居住环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影响着环境景观的效果。儿童户外游戏的 特点是年龄聚集性、季节性、时间性和自 我中心性。儿童游戏设施必须结合儿童特 点,在空间构成、形式、质感、材质、色 彩的综合创造上,形成生动、鲜明、有趣 的特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 有利于儿童意志和性格的锻炼,满足儿童 活动与交往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