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传说
中外神话传说:仓颉造字的故事

中外神话传说:仓颉造字的故事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
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
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
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
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
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能够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即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
逐步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
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
怎么叫仓颉理解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
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
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

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大臣,生有四只眼睛,每只眼睛都有两个瞳仁。
一开始,人们看到仓颉的样子,都很惊异。
等到后来仓颉创造了文字,人们都说,仓颉之所以生下来就“四目重瞳”,是因为上天派他来做这件大事情,需要让他看得更多,看得更远。
一开始,黄帝分派仓颉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粮食的多少。
这点儿事情难不倒仓颉,他这人特别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粮食,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
可是过了一些时日,问题来了。
原来牲口和粮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不断变化,一会儿增加,一会儿减少,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
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结绳记事”。
他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粮食,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
比如,一头羊打一个结,两头羊就打两个结。
不久,这办法也不奏效了。
因为,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聪明的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
这样,当牲口和粮食增加时就添一个贝壳,减少时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仓颉把牲口、粮食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把部落里的好多事儿统统交给他。
每年祭祀的次数,每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都叫仓颉管。
仓颉又犯愁了,这么多事情,用打绳结、挂贝壳的方法怎么搞得清楚?得找到更好的法子才行。
一天,仓颉出去散步,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到三位打猎的人正在争吵。
仓颉就停下来,细听究竟。
一个人说:“往东走,那边有羚羊!”一个人说:“不行,要往北,前面不远,就可以追到一群鹿!”另一个年龄稍大点的说:“还是往西走吧,那边有两只老虎,不追,就来不及了!”仓颉走过去问:“你们怎么知道东边有羚羊,北边有鹿群,西边有老虎呢?”那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看脚印啊,地上有野兽的脚印!”仓颉心中猛然一喜:“对啊,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想到这儿,仓颉拔腿就往家里跑,开始细细地思考怎样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仓颉造字的民间神话故事_仓颉造字是真的吗

仓颉造字的民间神话故事_仓颉造字是真的吗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仓颉造字的民间神话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仓颉造字的民间神话传说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阳虚之山(现陕西省洛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
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
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
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倒也看得明白。
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据《策海·六书》、《陕西金石志》等史料记载:仓颉随轩辕黄帝南巡于洛南之西北四十五里黑潭,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遇灵龟负书,丹甲青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宇宙之势,俯察龟纹鸟虫之迹,指掌而创二十八字,曾镌刻于玄扈山阴,从此石破天惊,字引人类,终止结绳,天降谷雨,鬼哭龙藏。
二十八字其释文曰:“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至列世、式气光明、左互从家、受赤水尊、戈干斧芾。
”“每皇华过境,必拓复印,镌持以去,而官史督责,工役骚然,民甚苦之,一夕雷雨大作,居人乘机纵火焚之。
”黑岩亦在,遗迹尚存,《荀子》、《河图玉版》、《策海》、《史记》、《路史》、《述异记》、《辞海》、《中国通史》、《白水县志》、《洛南县志》等文献史料对仓颉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详实记载,历史事实证明,仓颉是中国汉字的首创人,洛南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
据《洛南县志》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洛南知县王森文从许庙(仓颉造书处)民间征得此二十八字摹记勒石立在仓颉造字处(石碑现存洛南县博物馆),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四、五年(1878、1879),洛南知县伊允桢、诺敏在县城东街修建仓圣祠(祠堂至今尚在),祭祀仪式相当隆重,此活动一直沿续到解放前。
关于汉字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故事仓颉造字的传说(一)中国的文字传说最早是仓颉创造的,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
仓颉造字开创了我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
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通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典籍中的神话传说,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
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个眼睛,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远古时候,人们只会说话,不会写字,要把事情记录下来很不方便。
传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额一人在家编筐。
突然,一位同年好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
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
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
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气得晕了过去。
傍晚,仓颉打猎归来,见娘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忙问有何伤心事,娘说明了原委,由于过度惊吓,不久便去世了。
仓颉既后悔又难过。
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
那时没有纸,仓颉便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树皮和苇叶上。
驴骡驮得过重,行到今岐山县境内仓颉庙村时累死了。
仓颉不能继续前行,便寻了座茅草房住下,从早到晚写写画画,忙着造字不停。
当时,他正琢磨着“出”和“重”两个字,山上架山本该为“重”,远行千里本该为出门在外的“出”,但由于青蛙的聒噪扰乱了他的思绪,把这两个字给弄颠倒了。
他一气之下,饱蘸了浓墨,狠劲向旁边的池塘中甩去。
墨点子把青蛙的嘴全都油墨了,青蛙这才不叫了。
至今,这里的青蛙嘴全是黑的,有诗云:“仓颉造字思绪浓,小蛙咯咯叫不停,神笔轻点墨封嘴,从此闭口永无声”。
据说,仓颉在这儿造的字非常多,民间有诗为证:“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子读了七斗七,剩下二斗无用处,撒到邻邦赠外夷。
关于古代造字的小故事

关于古代造字的小故事咱今天就来唠唠古代造字的那些超有趣的小故事呀。
一、仓颉造字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呢,有个叫仓颉的人。
这人可不得了,就像个超级智慧星。
那时候呀,人们都是靠结绳记事的。
啥叫结绳记事呢?就是发生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
可是呢,这事儿越来越多,绳子上的结也越来越多,大家就开始迷糊啦,根本搞不清楚哪个结代表啥事儿。
仓颉就觉得这样可不行,得想个更好的办法。
于是呀,仓颉就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
他看那鸟兽的脚印,发现每个脚印都不一样,而且还能通过脚印知道是啥动物走过。
他就想啊,能不能用一些符号来代表不同的东西呢?就这样,他开始创造字啦。
他白天出去观察,晚上就在家里苦想,琢磨怎么把看到的东西用符号表示出来。
他造的字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方便多了。
大家能把自己的想法、发生的事情都用这些字记录下来,再也不用对着一堆绳子发愁了。
二、象形字的趣味古代造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呢。
比如说“日”这个字,你看啊,就像一个圆圆的太阳,中间还有一点,那多像太阳中间最亮的部分呀。
再看“月”字,弯弯的,就像天上那弯弯的月亮。
还有“山”字,三座山峰,就像咱们看到的大山的轮廓。
这些字就像一幅幅小画一样,特别形象。
我就想啊,当时创造这些字的人肯定特别有趣。
他们看着周围的东西,然后灵机一动,就把这些东西画成了字。
而且这些象形字还特别好记呢。
小孩子学的时候,只要一联想实际的东西,就能把字记住啦。
就像我小时候学“水”字,一看那弯弯扭扭的形状,就像流动的水,一下子就记住了。
三、会意字的奇妙除了象形字,会意字也超有意思。
比如说“休”这个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木”,人靠在树上,那不就是休息嘛。
还有“明”字,一个“日”加上一个“月”,太阳和月亮都出来了,那肯定很明亮呀。
会意字就像是一个小谜题一样,需要咱们去理解其中的含义。
我就特别佩服那些创造会意字的古人,他们的脑子怎么就这么聪明呢?他们能把两个或者几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达出一个全新的意思。
仓颉造字的历史典故

仓颉造字的历史典故导读:历史典故:仓颉造字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
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
让我们来看看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
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
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
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
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
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
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
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
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仓颉造字的传说4篇

仓颉造字的传说4篇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
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
让我们来看看仓颉造字的传说故事: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
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
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
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
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
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
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
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
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
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
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
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
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仓颉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

仓颉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
仓颉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
仓颉,又称仓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据说他是中国文字的创始人。
仓颉的造字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传说,主要内容如下: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文字,无法记录信息和传递知识。
仓颉是一个聪明智慧的人,他觉得人类需要一种记录符号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于是,他决定创造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
仓颉思考了很长时间,观察了大自然和动物的形态,发现它们都有一些特定的线条和形状。
他将这些形状与事物的含义联系起来,慢慢地形成了一套象形文字系统。
仓颉用树枝在地上划画符号,借鉴了大自然的形态,例如用“日”代表太阳、用“山”代表山脉等。
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通过这些符号的组合,人们可以表达各种意思。
仓颉的字创造出来后,人们发现这种文字系统非常有效,方便了信息的传递和记载。
他的文字很快传播开来,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文字。
此外,仓颉还发明了一种叫做“毛笔”的字写工具,通过调配墨水和毛笔的笔触变化,使得书写更加流畅和美观。
他的创造不仅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和传播。
仓颉的创造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字系统被后来的人们不断改进和发展,最终演变成了现代汉字。
总结起来,仓颉造字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仓颉创造了一套象形文字系统,通过观察自然和动物形态,将其与事物的含义联系起来,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符号表达各种意思。
他的创造为中国的文字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
这个故事是中国文化中的珍贵传承,展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创造力的精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颉造字传说
有一次,黄帝的军队和蚩尤的军队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胜负未分。
黄帝准备改变战术,叫仓颉把作战图拿来,仓颉一摸,身上带的作战地图早已丢失,黄帝又气又急,只好暂且收兵回营。
黄帝对仓颉说:“你是我身边最聪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关头把作战地图丢失?这是多么大的过错啊!”仓颉回答说:“黄帝,如今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
照这样下去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
”黄帝问:“那该怎么办?”仓颉说:“只有一种图,天下人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用这种图把你要说的话画出来,人们都会照你的意思去做。
”黄帝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说:“好吧,今后边你就不要随军打仗了,专门留下来给咱们画图造字吧!”
这下可把仓颉难住了。
图和字怎么造呢?他整天苦思冥想,半年过去了,眼看已到冬天,仓颉还没有想出造字的办法来,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
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
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
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
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
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
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
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心花怒放,回去后就把他的这个想法向黄帝报告。
黄帝听后笑看说:“我说过,你是个精明人,果然不出所料。
好吧!你就把天下的山川日月,飞禽走兽,都按照象形造出字来,我再颁布天下。
”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
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
可是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往哪里写呢?写在石尖上拿不动,写在木板上太笨重,写在兽皮上也不合适,这又把仓颉难住了。
一天,有个人在河边捉住一只大龟,前来请仓颉给它造字。
仓颉把龟细看了一遍,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个“龟”字。
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防时,爬进
河里去了。
三年以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
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字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还长大了,字迹也更明显…
从此以后,仓颉就命人捉到龟把龟壳都取下来,他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子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
黄帝看了很高兴,命人好好收藏,并给仓颉记了一大功。
传说从这时起,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