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管理概论2017年10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_1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39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 A.责任、义务与利益• B.义务、权利与利益• C.责任、权利与利益• D.义务、权利与责任正确答案:C2.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经济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政府的()。

• A.政治职能• B.社会职能• C.文化职能• D.经济职能正确答案:D3.政府能力具有双重性特征,指政府能力是()。

• A.政治性和管理性的统一• B.战术性和管理性的统一• C.政治性和策略性的统一• D.具体性和管理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4.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因素是()。

• A.战略方针• B.战略布局• C.战略重点• D.战略措施正确答案:C5.菲利普?科特勒在分析国家繁荣或衰退时,提出()。

• A.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B.区位优势理论• C.国际竞争力理论• D.国家内在能力基本框架正确答案:D6.宏观经济管理的依据是()。

• A.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B.宏观经济管理手段• C.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D.宏观经济管理方法正确答案:A7.外商投资大量进入中国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的GDP明显()。

• A.小于GNP• B.等于GNP• C.小于NNP• D.大于GNP正确答案:D8.政府经过增加税收、削减支出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是()。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扩张性货币政策正确答案:B9.与三次产业分类法具有较强相关性的产业分类方法是()。

• A.农轻重分类法• B.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 C.标准产业分类法• D.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正确答案:C10.主导产业与其它一般产业相比,其特征是()。

• A.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B.具有明显的比较成本优势• C.具备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D.在相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各国的主导产业都极为相似正确答案:A11.综合经济区的特点是()。

1710-全国-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1710-全国-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1710-全国-政府经济管理概论总分:99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1、社会性规制在本质上是为了()(1分)A:保障社会安全B:促进社会发展C:增进社会福利D:保护消费者权益2、在市场经济领域,纠正信息偏在方面具有成本优势的是()(1分) A:市场B:政府C:行业协会D:社团组织3、微观经济规制在需求高涨时偏向保护()(1分)A:消费者B:生产者C:行业协会D:消费者协会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项目是()(1分)A:资本项目B:金融项目C:平衡项目D:经常项目5、政府经济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和()(1分)A:创新B:发展C:维持D:改良6、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依据是()(1分)A:政府政治职能B:政府社会职能C:政府经济职能D:政府文化职能7、在政府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一切活动中,必须贯彻()(1分) A:有效控制原则B:计划管理原则C:依法管理原则D:监督管理原则8、放松经济性规制是指取消一部分或全部经济性规制条款,实行竞争和()(1分)A:开放政策B:改革政策C:社会化政策D:政企分离政策9、正外部性是指私人的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经济行为的成本降低、收益()(1分)A:增加B:降低C:减少D:不变10、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1分)A:对外交流B:对外服务C:对外贸易D:对外投资11、公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被称为()(1分)A:公债负担率B:公债偿还率C:公债依存度D:综合负债率12、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多种利益主体进行分散化决策的经济,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1分)A:掌握资源B:掌握政策C:掌握信息D:掌握资金13、“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

”出自()(1分)A:《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21世纪议程》C:《寂静的春天》D:《人类环境宣言》14、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对外经济战略构想的大经贸战略是在()(1分)A:1992年B:1993年C:1994年D:1995年15、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中某一特定的目标或解决某一部门发展的问题而划分区域是()(1分)A:部门经济区B:特殊经济区C:特定经济区D:经济特区16、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随意套用到其他地区,这是其自身特点的()(1分) A:有效性B:系统性C:针对性D:动态性17、人们一般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1分)A:经济增长速度B:收入分配是否公平C:国际收支是否平衡D:充分就业18、下列关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1分)A: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B: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C:随着经济发展和入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D: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有不断上升态势19、税收从本质上说,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1分)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流通关系D:交换关系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20、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模式是建立在下列哪些行为假定前提上的()(2分)A:政府万能行为假定B:政府权威行为假定C:政府民主行为假定D:政府负责行为假定E:政府公正行为假定21、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有()(2分)A:合作主体B:合作对象C:合作目的D:产业政策E:金融政策22、按照经济活动范围的不同,经济管理可以分为()(2分) A:工业经济管理B:农业经济管理C:宏观经济管理D:中观经济管理E:微观经济管理23、国际借贷具体形式有()(2分)A:出口信贷B:发行债券C:国际租赁D:商业银行贷款E:补偿贸易24、我国进出口退税实行()(2分)A:征多少退多少原则B:先征后返原则C:未征不退原则D:征多退少原则E:彻底退税原则25、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有()(2分)A:人口总数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住房面积D:失业率E:义务教育普及率26、产业政策的特点主要有()(2分)A:长期性B:具有本国特色C:侧重供给调节D:侧重需求调节E:封闭性27、微观经济规制的效率损失具体表现在()(2分)A:收益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B:企业内部无效率的产生C:政府规制者寻租成本的产生D:政府规制者寻租成本的上升E:由政府规制滞后产生的企业损失28、社会性规制的基本方式有()(2分)A:资格制度B:禁止特定行为C:营业活动限制D:标准、认准制度E:检查、鉴定制度29、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2分)A:充当信用中介B:充当支付中介C:创造信用流通工具D:提供基础货币E:调节市场利率三、文字题(共7题,共50分)30、试述扩大国际服务出口贸易的政策。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1 4 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 A 工业结构是朝着由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向以加工工业为重心的结构演进 B 工业结构是朝着由以重工业为中心向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演进 C 工业结构是朝着由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向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结构演进
( )
D 工业结构是朝着由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向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结构演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5 有关幼稚产业 , ( )
( ) B 整体性 D 主动性
( )
也 是 一 种 筹 资 手 段, 起到既提供外资又提供先进技 A 国际租赁既是一种贸易融资 方 式 , 术设备的双重作用 出 口 商 在 取 得 贷 款 后, 向进口方提供延期 B 卖方信贷是出口国银行 向 出 口 商 提 供 贷 款 , 付款的一种形式 只能用于购买出口国的产品 C 出口信贷的显著特点是贷款与项目相联系 , D 欧洲债券是以欧洲国家的货币面额发行的债券 技术贸易与信贷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方式 E 补偿贸易是商品贸易 、 3 7 政府规制机构在微观经济规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 A 规制规则的制定者 C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讨价还价的中介 B 规制规则的执行者 D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博弈的仲裁者 ( )
E 规制博弈过程中的一个有着自身利益诉求的参与者 3 8 需要进行经济性规制的自然垄断领域的典型产业有 A 铁路运输 C 电力 E 煤气供应 下)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第 共1 2 0 0 5年 ( 6页 ( 2页 ) B 有线通信 D 自然水 ( )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 3 9 按照规划涉及的领域划分 , A 经济发展规划 C 专项规划 E 综合发展规划 4 0 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包括 A 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 C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 E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 B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 D 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 B 科技发展规划 D 社会发展规划

全国2017年10月行政管理学00277试卷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行政管理学00277试卷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行政管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277)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題*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也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題,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曲k苜次将政府(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的学考是二法约尔瓦串怕:洛克D+怀特2. 在行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上,第一本较为系统地描述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威尔逊的《行政研兖》 B.西蒙的《行政行为》C■怀特的《行政学导论》 D.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3. 环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斫究的是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L提出著名的“卷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玫複型想的学者是A.高斯B,雪楹斯C.韦伯D.斯坦因5,改革开放前.在我国占主流的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基本上杲帖自律本■&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放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C.有限分工型厅政运疔文化模式D.舉务本宦型行政运行文化模式&实行联邦制的典型国家屋A.法国丘英国C,日本D.美国「行政杈力的目的是件维护国家机关自身利益缶实现国家意志C.制定法律法规D.规范政府行为8. 弱凳政府职能的報极意义在于A-适应了自由资本主义需要 B.促进了穢观经济管理U促进了福刑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资本王义向社会主文过渡9. 在现代社会中.相对于立袪职能而言,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忙执行性B-经济性C.普遍性D.阶级性10-内阁制国家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A.薦统B.內阁C.主席D”元首11.下列行政管理机枸中,属于辅助机构的是氐国务院办公厅b民政局:审计局 D.文化局12 •将行政管理事务分为髙层行政管理事务、中层彳亍政管理事务和基层彳亍政管理事务的孩据是A-行政管理事务的内容 B.行政管理事务的性质U行政管理事务所属的层级D、行政管理事务的关系13+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A,激励和监督B-计划和组织C,使用和开发D.保障和约束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行政人员B.行政职位「行政体制 D.精神要焉16.玮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沟通是扣平行沟通 3.非正式询通:正式沟通H.戏向询通1S.在行政监督中.最典型的事前监督果A.国政调查B.行政复议C.听证会D.司法审査1「行政执行的基本主体是乩行政管理机构B•公民C-政竟D-社会团体18-使行政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是A,行政管理方法艮行政权力J行政职能 D.行政文化19. 行政管瑾的行为激厨方法中,奖竜激耳:X被称为A,目标激励 B.强化激励C.竞争激励D.反激励20. 我国引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層于A.人民法院乩县级政府C.国务院D.市级政府21”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标是A提高行政的强制性B,实现责任行政J 提高刮度的权威性 D.鱼化艮主舆丰®|2匕开展政府绩效菅理的前提和基瑶杲A.行政改革B.技术改进C.立法保障D.公务员素质堤升2M在市场经挤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當袁现为A.嗣度安排与制受刘新乩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C•行政机构的精简D*公务员素质的提鬲24. 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L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剖乩建立有效的行政权力剖约本系C.建左精简高效的行政机构母系D.建立扁平化的厅政层级嗥系25. 疔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行政权威氏提升行政能力「保护行政环境D*树立行政形象二多项选择題: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刘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6. 20世址40年代至70年化具有代表性的疔政菅理学浬论学濾主要是A,行为科学学派艮决策理论学:底C.系统理论学派D.新公共管理理论学氓E.古典管理理论学派27. 依捋行政系统的认知结构.厅政系统的文化环境因素可划分为A,行政价值文化良行政功能文化C.行政运行文化D.行政公共关系文化E,行政法律文化28. 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主要有A,弓虽嗣力乩诱导力C.组织制度D,信息E,个人阂素29. 與型的西方市场经济匡家*疔政职能演变经历的阶段包括A.理价值中立"时期氏“守夜人"时期C.卞积槻干预抒时期D” “肓限政府"时期E. “依法行政”时期30. 行政沟通行为的主要特点有A.交互性B.媒介性U单向性D.随意性E.目的性31. 国家公务员制度主要包括A.新陈代谢制度B.职位分类制度C.激励约束制度D.生活制度E.駅业发展和保障制度3N行政组织那制中,委员会刮的缺点主妾有A.独断专行 E.权责不明C.行政效率不菴D.压抑主动性和创造性E.行功迟缓33. 行政管理方法的主要特征A.实践性氏针对性J系统性 D.技术性E.固化性34. 行政道德具体规范的主要内容h勤政 B.廉政J遵无守法.依法行政D.实事求是.科学厅政E.热傭待人,协谒行政35. 根据行政绩效评估的内容与性质,行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A.社会发展指标B.历史发辰指标C.政治发聂指标D.经济发旻拒标E.效益发展指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髀本大題共5小邑每小題5分,共Z5分*36・简述我国改革开放前政府'『全能主义”职能模式的弊端。

2017年10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自考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065)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年初人口数属于A.时期指标B.相对数指标C.时点指标D.平均数指标2.经济发展速度属于A变异指标 B.时点指标 C.绝对数指标 D.相对数指标3.职工收入属于A.离散变量B.属性变量C.连续变量D.分类变量4.下列选项中,属于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A定额抽样 B.便利抽样 C.立意调查 D.分层抽样5.将一组由小到大排列的变量值分成四等分,然后用第1个四分位数减去第3个四分位数所得差的绝对值称为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四分位全距6.评酒师通过对酒的品尝,对其质量给出上等、中等、劣等不同等级的评价,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7.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A.互斥性、及时性B.及时性、完备性C.完备性、准确性D.互斥性、完备性8.下列选项中,属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A.二项分布B.正态分布C.均匀分布D.指数分布9.某组距数列,其首组为1000以下,又知其邻组为1000.150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500B.650C.750D.85010.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时,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复相关1l.某地区2015年生产总值为500亿元,2005年为300亿元,则该地区这一时期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是1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建筑业B.餐饮业C.电力生产业D.农业13.就业率的计算公式是A.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B.劳动力总数/就业人数C.失业人数/就业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4.股份公司给股东的分红属于A.红利B.地租C.利息D.规费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央银行利率的是A.债券利率B.再贷款利率C.再贴现利率D.准备金存款利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卷及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在1971年出版的《政治和增长阶段》,增加的第六个阶段是()。

A.高消费阶段B.起飞阶段C.追求生活质量阶段D.前提阶段2.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的各种具体制度的()。

A.思想B.总和C.根源D.决策3.最能体现国家的阶段性质和活动方向的是政府的()。

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军事职能D.文化职能4.“加快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口号的提出是在()。

A.十六大B.十五大C.十四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5.政府经济管理的性质首先体现在政府经济管理的()。

A.层次性B.创新性C.职能性D.二重性6.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一系列组织实施活动的全过程的管理是()。

A.行政管理B.文化管理C.教育管理D.经济管理7.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综合运用各种()。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杠杆D.公共投资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必须坚持()。

A.政社分开的原则B.党政分开的原则C.政商分开的原则D.政企分开的原则9.宏观经济管理首要的、核心的目标是()。

A.收入分配的公平B.国际收支平衡C.价格稳定D.经济增长10.对于顺利完成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奋斗目标起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的,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的()。

A.政府结构B.基本目标C.基本体制D.政策方针11.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和()。

A.系统性B.社会性C.广泛性D.纪律性12.自然垄断领域放松经济性规制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A.规模生产B.专业化分工C.科技进步D.经济全球化13.我国目前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主要是()。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244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244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2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经济法学的发祥地是(D)A、中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相对于商法的私法属性而言,经济法属于(A)A、公法B、私法C、实体法D、程序法3、下列属于经济法主体组合的是(A)A、规制主体和规制受体B、自然人和法人C、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D、政府与企业4、宏观调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A、市场B、公民C、企业D、政府5、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要成为居民纳税人,须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是(A)A、满1年B、满2年C、满3年D、满4年6、下列属于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是(D)A、保险赔款B、军人转业费C、国债利息D、偶然所得7、下列属于经济法调控主体的是(B)A、消费者协会B、财政部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8、由欧洲理事会制定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文本是(C)A、《保护消费者准则》B、《保护消费者宣言》C、《消费者保护宪章》D、《消费者保护通则》9、垄断行为最常见的主体是(B)A、政府机关B、经营者C、高等院校D、民间团体10、财政的根本要义是(D)A、以人为本B、宏观调控C、和谐、稳定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1、下列属于县级以上各级人大预算管理职权的是(B)A、决策权B、审查权C、执行权D、编制权12、纳税人不依法纳税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税收的(B)A、固定性B、强制性C、确定性D、无偿性13、下列不属于消费者协会职能的是(C)A、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B、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C、对消费纠纷进行裁决D、对消费纠纷进行调解14、在采购目录确定上,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的确定主体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15、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B)A、20亿B、10亿C、1亿D、5000万16、在我国,证券市场规制主体是(D)A、国务院保险业务监督管理机构B、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C、证券业协会D、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17、下列不属于宏观调控法调整对象的是(B)A、计划调控关系B、企业投资调控关系C、产业调控关系D、储备调控关系18、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C)A、40%B、50%C、60%D、70%19、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的时间是(B)A、1850年B、1896年C、1900年D、1910年20、经营者为获取交易机会,向能够影响交易的人秘密给付财物的行为是(B)A、正当交易行为B、商业贿赂行为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D、诋毁商业信誉行为21、下列有关市场规制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政府是规制受体B、企业是规制主体C、国家是规制主体D、行业协会是规制主体22、证券业规制体制模式中,属于自律性规制模式的国家是(C)A、美国B、日本C、英国D、德国23、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C)A、反垄断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C、财税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4、下列关于虚假陈述的表述,正确的是(C)A、虚假陈述的主体不是经营者B、以明显的夸张方式宣传商品当然是虚假宣传行为C、虚假陈述的目的是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交易机会D、虚假陈述的对象特指相关专家25、经济法的最高目标是(A)A、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B、促进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C、促进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D、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6、下列属于经济性责任的是(A)A、没收财产B、政治性责任C、社会性责任D、道义性责任27、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A)A、财政关系B、预算关系C、税收关系D、投融资关系28、下列不属于附奖赠促销中的不当条款的是(D)A、附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B、附增加消费者义务的条款C、附不正当解释权条款D、所附奖赠品伪劣29、下列能够作为商业秘密得到法律保护的是(C)A、专利技术B、行业标准C、客户名单D、产品规格30、金融调控法的调控主体是(D)A、中国银行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国人民银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原创2017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原创2017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原创2017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政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的关系是()A.—般与个别的关系B.互补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直接与间接的关系【答案】A【解析】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取得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如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决策过程理论,以及诺依曼(J.VonNeumann)等提出的博弈论,都直接成了公共政策学的内容。

2.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作为论证信息可信度的基础,这一政策论证模式是()A.权威模式B.统计模式C.分析模式D.解释模式【答案】A【解析】由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而作为论证信息的可信度基础的政策论证模式是权威模式。

3.政策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政策是()A.基本政策B.部门政策C.元政策D.科技政策【答案】C【解析】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4.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予以关注,这是公共政策的()A.普遍性B.稳定性C.特殊性D.回应性【答案】D【解析】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是公共权力机关对某一社会现实问题做出的回应。

公共政策须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具有回应性,同时它必须具有适用于同一类别的所有社会现实问题的普遍性。

5.政府最高首脑拥有对公共决策最终决定权的是()A.首长制B.委员会制C.集权制D.分权制【答案】A【解析】首长制的特点在于,政府最高首脑可以就政策问题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征求意见,但拥有最终决定权,并对这种决策负实际责任。

6.由于执行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是()A.政策制定偏差B.政策执行偏差C.政策评估偏差D.政策规划偏差【答案】B【解析】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2017 年 10 月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1、政府经济管理的特点就是变革和( )A、创新B、发展C、维持D、改良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好人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活动,政府经济管理活动本质上是具有不断创新的性质,可以说,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特点就是变革和创新。

2、在政府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一切活动中,必须贯彻( )A、有效控制原则B、计划管理原则C、依法管理原则D、监督管理原则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在政府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一切活动中,必须贯彻依法管理原则。

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政府经济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

3、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依据是( )A、政府政治职能B、政府社会职能C、政府经济职能D、政府文化职能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政府经济职能是认识政府经济管理的前提,规定了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是确定和划分政府经济管理活动职权的基础和依据,是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依据。

4、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多种利益主体进行分散化决策的经济,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是( )A、掌握资源B、掌握政策C、掌握信息D、掌握资金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信息是所有决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正确有效的信息,政府才能做出高效合理的政策。

5、“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

”出自( )A、《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21 世纪议程》C、《寂静的春天》D、《人类环境宣言》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召开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境会议,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的目标。

”6、人们一般用洛伦茨蝗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 )A、经济增长速度B、收入分配是否公平C、国际收支是否平衡D、充分就业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质变,看收入分配是否公平。

7、在存在厂商、政府、消费者和国外部门的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是( )A、Y=C+S+T+MB、Y=C+I+G+SC、Y=C+I+GD、Y=C+I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在存在厂商、政府、消费者和国外部门的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是:收入法:Y=C+S+T+M;支出法:Y=C+I+G+S。

8、税收从本质上说,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流通关系D、交换关系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税收从本质上说,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部分。

9、公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被称为( )A、公债负担率B、公债偿还率C、公债依存度D、综合负债率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公债负担率是指公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0、下列关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B、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C、随着经济发展和入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D、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的比重有不断上升态势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产业结构等级越高,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不断上升,科学技术含量不断增强。

11、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中某一特定的目标或解决某一部门发展的问题而划分区域是( )A、部门经济区B、特殊经济区C、特定经济区D、经济特区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实现国民经济发展中某一特定的目标或解决某一部门发展的问题而划分区域是部门经济区,如工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区、旅游经济区等。

12、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随意套用到其他地区,这是其自身特点的( )A、有效性B、系统性C、针对性D、动态性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发挥经济区域优势原则,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不能随意套用到其他地区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

13、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对外交流B、对外服务C、对外贸易D、对外投资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动的交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方面。

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占有主导地位。

14、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对外经济战略构想的大经贸战略是在( )A、1992 年B、1993 年C、1994 年D、1995 年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对外经济战略构想的大经贸战略是在 1994 年 12 月。

1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项目是( )A、资本项目B、金融项目C、平衡项目D、经常项目试题答案:[['D']]试题解析:国际收支管理分为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主要包括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基本一盒最重要项目是经常项目。

16、微观经济规制在需求高涨时偏向( )A、消费者B、生产者C、行业协会D、消费者协会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微观经济管制的主体和参与者是政府、企业、消费者,在微观经济规制活动中,需求高涨时微观经济规制偏向消费者。

17、正外部性是指私人的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经济行为的成本降低、收益( )A、增加B、降低C、减少D、不变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影响分为正外部性影响和负外部性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私人的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经济行为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负外部性是指私人的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消极影响,使他人经济行为的成本增加、收益降低。

18、在市场经济领域,纠正信息偏在方面具有成本优势的是( )A、市场B、政府C、行业协会D、社团组织试题答案:[['B']]试题解析:政府是市场经济领域的主要掌控者,具有强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

当市场失灵或市场信息流通不畅时,政府纠正信息偏在方面具有成本优势。

19、放松经济性规制是指取消一部分或全部经济性规制条款,实行竞争和( )A、开放政策B、改革政策C、社会化政策D、政企分离政策试题答案:[['A']]试题解析:放松经济性规制,指取消一部分或全部经济性规制条款,实行竞争和开放政策,强调把争引入自然垄断产业。

20、社会性规制在本质上是为了( )A、保障社会安全B、促进社会发展C、增进社会福利D、保护消费者权益试题答案:[['C']]试题解析: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所有可能产生外部不经济或内部不经济的企业行为,增加社会福利。

1、按照经济活动范围的不同,经济管理可以分为( )A、工业经济管理B、农业经济管理C、宏观经济管理D、中观经济管理E、微观经济管理试题答案:[["C","D","E"]]试题解析:按照划分的标准不同,经济管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经济活动范围的不同,经济管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管理、中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模式是建立在下面哪些行为假定前提上的?( )A、政府万能行为假定B、政府权威行为假定C、政府民主行为假定D、政府负责行为假定E、政府公正行为假定试题答案:[["A","E"]]试题解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全面、直接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全能政府,是一种“硬政府、硬经济”、“大政府、小社会”的政府经济职能模式,主要建立在政府万能假定,政府公正假定基础之上的。

3、能够反映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有( )A、人口总数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C、人均住房面积D、失业率E、义务教育普及率试题答案:[["B","C","E"]]试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是社会发展规划的方向和灵魂,能反映社会发展规划目标的指标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住房面积、义务教育普及率等方面。

4、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 )A、充当信用中介B、充当支付中介C、创造信用流通工具D、提供基础货币E、调节市场利率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充当信用中介,促进社会闲散资金的流通;充当支付中介,包括货币收付中介和货币结算中介;创造信用流通工具,避免现金流带来的金融风险。

5、产业政策的特点主要有( )A、长期性B、具有本国特色C、侧重供给调节D、侧重需求调节E、封闭性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产业政策是国家指导、协调、回话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协,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提高效益,促进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侧重供给调节、更具本国特色。

6、区域经济合作的要素有( )A、合作主体B、合作对象C、合作目的D、产业政策E、金融政策试题答案:[["A","B","C"]]试题解析: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为了谋求一定的经济社会利益,依据一定的协议和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活动。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主体、合作的对象和合作的目的构成合作的要素。

7、我国进出口退税实行( )A、征多少退多少原则B、先征后返原则C、未征不退原则D、征多退少原则E、彻底退税原则试题答案:[["A","C","E"]]试题解析:我国退税分为进口退税和出口退税,出口退税遵循征多少退多少原则、未征不退原则和彻底退税原则。

8、国际借贷具体形式有( )A、出口信贷B、发行债券C、国际租赁D、银行贷款E、补偿贸易试题答案:[["A","B","C","D","E"]]试题解析:国际借贷可以分为商业性贷款和政府及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两个部分,其中商业性贷款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形式:出口信贷、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国际租赁、补偿贸易、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