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第十章公关危机

1.你是怎样理解危机的?

危机一词译自英文“Crisis”,是指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讲,危机则是指危及组织利益、形象、生存和发展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如飞机失事、火车脱轨、地震、台风、爆炸等恶性事故,还包括罢工、骚乱、环境污染、矿难、中毒事故、消费者投诉、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批评、劳资纠纷、商业危机、政治危机等等。这些危机不仅给组织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坏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因此,组织处理危机的能力如何,是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的大事。

2.危机具有哪些特征?

(1)突发性或不确定性

突发性或不确定性是指组织危机一般是在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程度往往是不可预见的。

(2)紧迫性

危机会像一颗“炸弹”一样迅速蔓延,使组织遭受更大的损失。

(3)破坏性

指危机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关注性

危机的关注性是指某些危机事件发生时,不管它是否影响公众的利益,都常常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尤其是它往往是新闻传播媒介最佳的新闻素材与报道线索。

(5)可变性

指危机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可以为组织带来机遇。

3.公关危机有哪些类型?

(一)突发性危机。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的社会灾乱损害了公众利益而引起公众对组织的不满所产生的危机。主要包括:

(1)由不可抗拒力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

(2)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

(3)外来的故意陷害或伤害。

(二)经营危机。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中,由于企业领导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危机。这样的事件既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事件,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事件,或者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1)严重的内部事件。

(2)工作失误引起的危机。

(3)决策失误引起的危机。

(4)纠纷事件。

(三)形象危机。指由于组织内部发生丑闻而使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的危机。也称之为信誉危机,它直接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可以量化的其它收益,使组织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倒塌,如不及时想办法挽救,很快就会波及到组织的其它领域,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如2002年9月间,华尔街各大公司财务丑闻频传,以安达信、安然、世通为代表的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

(四)商誉危机。指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的危机。对于任何关于产品的不良反映迅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是应对商誉危机的上策。

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强生婴儿油被发现存在有毒物质,立顿速溶茶含超标氟化物,高露洁致癌事件等。

(五)舆论危机。假设组织行为并无不当,也无突发事件产生,但由于社会舆论的负面报道,也会引起公众对组织的误会和反感。主要包括:

(1)失实和不全面的报道引起的危机。

(2)曲解事实而引起的危机。

(3)报道失误而引起的危机。

4.谈谈对危机发展过程的认识。

(一)危机潜伏期(prodromal crisis stage)

是危机处理最容易的时期,却最不易为人所知。由于企业和有关公众对消息模糊不清,所得到的信息可能前后矛盾。这些前后矛盾的信息容易引起社会公众

对企业或社会组织的误解、偏见甚至敌视。不过,这时公众还没有介入行动,公共关系人员也没有介入具体的危机抢救工作。如果企业有预先准备好的危机沟通计划,正是可以展开来实施的时候。

(二)危机突发期(acute crisis stage)

是四个阶段中时间最短、感觉最长的阶段,而且它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最严重的冲击。此阶段的特征是事件的急速发展和严峻态势的出现。此时,组织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制定危机公关解决方案,查明危机事件真相;而公共关系人员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开始分发新闻资料,传递危机的有关信息,让公众大体上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至于乱猜。这个阶段对于组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处理不当,危机将愈演愈烈。

(三)危机恢复期(或叫后遗症期,chronic crisis stage)

是四个阶段中时间较长的一个阶段,也是比较关键的阶段,但是如果危机管理得力,将会大大缩短这一时间。此阶段主要是纠正危机突发期造成的损害。此时,组织将设立消息发布中心,及时将最新消息传递给媒体或公众,在发布消息时,一定要注意“公开事实原则”,避免新闻媒介和社会公众的猜忌和质疑。同时,在这个阶段许多谣言不攻自破,消息来源正式可靠,公众情绪逐渐趋向稳定。(四)危机解决期(crisis resolution stage)

企业从危机影响中完全解脱出来,在这一时期,除了着手准备详细的调查报告外,主管部门和公共关系部门都还需要做一些具体的事,妥善处理危机后期工作,安顿人心,但是仍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危机仍会死灰复燃。同时,还要提出重返市场,恢复声誉,建立新的良好形象的计划与具体措施。

并非所有公共关系危机的四个阶段都划分得这样清楚。有时,阶段与阶段之间无明显的划分标志,各阶段延续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

5.简述公关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内部环境原因分析

1.组织自身素质低下。包括普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领导者素质,这两类素质低下都有引发危机的可能。特别是,如果领导者自身素质低下的话,导致组织危机的可能性就更大。如1993年,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丹麦总经理在饭店大堂当众

殴打一位中国顾客而引发的企业形象危机即属此类。

2.经营决策失误。一个组织的经营决策是关于组织总体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的决策,关系到组织发展的方方面面,对组织的影响至关重要。组织经营决策失误是造成公关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方向的失误、时机的失误、策略的失误等。一旦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导致危机事件升级。如某乡镇化工厂的污水流入附近渔民的鱼塘导致鱼的大量死亡,类似的事件已发生多次,始终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此次愤怒的渔民涌入化工厂,与工厂发生了一场械斗事件。

3.组织管理不善。这里的管理规范指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所规定的员工的行为规范,一是指组织的基础工作差,规章制度不健全;二是指员工的行为无规范。如1999年6月比利时和法国可口可乐中毒事件,虽然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立刻查明原因,然而遗憾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只同意收回部分产品,拒绝收回全部产品。最大的失误是没有使比利时和法国的分公司管理层充分参与该事件的沟通并且及时做出反应,这一错误决定使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受到打击,其无形资产遭贬值。

4.公关策略失误。在公关关系活动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客观事实的存在,违背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公共关系处理技巧的运用不符合章法,更甚者疏于与公众的信息沟通,都有可能使组织和公众关系恶化,形成危机。

(二)组织外部环境原因分析

1.不可抗力。包括天然性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两个方面

2.社会因素。指公关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组织正常工作的影响。包括组织所处地区的人口素质、市场需求、政府管理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治安面貌、通讯条件等等。

3.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即不正当竞争,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反国家政策法令、采取弄虚作假、坑蒙诈骗等手段牟取暴利,损害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不良竞争行为。

4.社会公众的误解。一是指服务对象——公众对组织的误解;二是内部员工对组织的误解;三是指传播媒介对组织的误解;四是指权威性组织对组织的误解。

6.谈谈对危机预防的想法和措施。

公关危机的预防是指对公关危机的隐患进行监测、预控、管理的活动。(一)增强全员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事件的发生虽然是突发的,但就多数危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和避免的。组织应树立全员危机管理意识,对危机进行日常预防。经常开展有关生产、安全、组织、经济、竞争等方面的教育,使全员产生一种危机感,同时完善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如质量、环境保护、新产品开发等工作,要条例化、标准化、规范化。从巴林银行倒闭这一引起世界震惊的危机事件来看,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内部制度建设非常重要。

(二)建立灵敏的公共关系预警系统

危机预警机制是指组织根据系统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建立一套能够感应危机来临的系统,通过对危机源进行不断的监测,从而在各种危机来临时及时准确地向组织发出警报,提醒组织对危机采取必要的正确行动,增强组织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防患于未然。预警系统可由公关人员协同各个管理部门建立,包括:加强公共关系信息与组织经营管理信息的搜集分析工作;密切注意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加强与重点客户的沟通;经常分析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策略和市场发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自我诊断;开展多种调研活动,研究和预测可能引起组织危机的突发事件,将企业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机构

组织危机管理机构的建立为危机管理提供组织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持,一般危机管理机构的组成应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及组织的公共关系顾问、法律顾问、新闻发言人等构成。危机管理机构应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相应的发言权,专职负责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并应成为组织重要的常设机构。

7.简述做好公关危机处理的原则。

(一)敢于承担责任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后,不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事件的危害性有多严重,作为组织也要敢于承担责任。在危机发展过程中,组织可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批评、责难、不信任、社会舆论等,此时,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冷静面对,把公众利益、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推卸责任、埋怨、辩解等态度只能导致

矛盾进一步激化,使组织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解决起来更加困难和复杂。只有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听取意见,让公众看到组织的诚意,才能挽回局面,渡过难关,恢复组织的信誉和形象。

(二)真诚沟通原则

许多组织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公众质疑时,往往都采取借口保密或者无可奉告的态度来隐瞒信息。但危机发生后,如果组织不及时与新闻媒介或者公众沟通,就会引发公众的愤怒、抵制,同时信息真空给谣言和舆论提供了生存空间,使危机不断升温,加大组织的损失和后期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此,危机发生后,组织必须采取坦诚透明的态度,取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信任。

(三)及时性原则

危机一旦爆发,即使起因在受害者一方,也应首先消除危机事件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尽最大可能地控制事态的恶化和蔓延,把因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挽回组织的损失,维护组织的形象。因此,事件发生后,公关人员要迅速作出反应,以积极的态度去赢得时间,以正确的措施去赢得公众,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

(四)公众至上原则

危机产生的实质实际上是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失衡,此时应尽可能地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平衡组织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做到双方互利互惠,否则小危机就会转变成大危机。很多情况下危机会给公众带来经济损失,这时组织如果牺牲一下自身的利益,不仅能够获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从长远角度还可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五)系统运行原则

组织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必须保证组织内部沟通体系畅通,公关人员前后做法一致;同时,还必须密切关注组织外部的动态,尽量保持与政府、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良好外部关系,使危机公关活动系统运行正常。也就是说,在逃避一种危机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机的存在,尽可能地避免危机事件发生连锁反应。(六)权威论断原则

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争取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如政府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或机构、权威性的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使广大社会公众

看到企业真诚沟通、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进而消除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种种误解,千万不要采用现身说法,自吹自擂,过多解释危机事件的经过和原由,这样只会导致事件恶化,危机升级,事倍功半。

8.公关危机处理的技巧有哪些?谈谈你的看法。

(一)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技巧

1.及时成立危机处理机构

2.分析并公布造成危机的原因

3.对受损公众的利益进行补偿

4.搞好同新闻媒体的沟通工作

5.对上级主管部门做好联系汇报工作

6.给予合作单位合理的解释

(二)危机结束后的处理技巧

1.组织形象的维护、修补与再造

2.公共关系良机的创造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危机管理预警方案

9.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如何把握和创造公关良机?

公共关系良机,简称公关良机,是指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可以促进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机会。公关良机和公关危机一样,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如果组织能够及时识别、把握和创造公关良机,不但可以使组织化解各种公关危机,还能够促进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创新,为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在危机结束时,组织应该善于利用危机,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比如继续向公众传达企业的信息,以实际行动表明企业重振雄风的决心和期待今后公众支持、帮助的愿望;举办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主动创造良好的公关氛围,借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0.作为一名公共关系人员,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该如何做好公关危机的沟通。

一、危机沟通应遵循的“三T”原则

里杰斯特提出的著名的“三T”原则,它强调危机处理时信息发布的重要性。包括:

(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

指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以此来增加信息的保真度,从而主导舆论,避免发生信息真空的情况。

(二)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

强调危机处理时组织要尽快、不断地发布信息,应遵守危机事件处理黄金24小时法则,这样才能抓住公众的眼球,抢占信息传播通道的有利空间和时段,达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

(三)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

强调信息发布应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因为越是隐瞒真相越会引起更大的怀疑。同时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应真实坦诚。

二、危机沟通的内容

(一)危机的内部沟通

1.选择优先沟通对象

2.树立内部员工的信心

3.寻求内部员工的支持

4.防止谣言散布

5.缓解内部员工的情绪

(二)危机的外部沟通

1.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2.与合作伙伴的沟通

3.与媒体的沟通

4.与权威部门的沟通

5.谣言的控制

11.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讨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义。

指危机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可以为组织带来机遇。史蒂文·芬克

(StevenFink)说过:“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难以避免一样,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才能与命运周旋”。有些组织越是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他们通过沉着应对,从危机中找出自身弊端,不断改进业务能力;借机扩大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危机成为的转机。如1982年,美国强生公司因成功处理泰诺药片中毒事件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同情。

公共关系良机,简称公关良机,是指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可以促进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的机会。公关良机和公关危机一样,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如果组织能够及时识别、把握和创造公关良机,不但可以使组织化解各种公关危机,还能够促进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创新,为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新思路、新举措。

在危机结束时,组织应该善于利用危机,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比如继续向公众传达企业的信息,以实际行动表明企业重振雄风的决心和期待今后公众支持、帮助的愿望;举办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主动创造良好的公关氛围,借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云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有( )。 A.独立核算B.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C.独立核算与集中核算 D.独立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2.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是( )。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各地区财政厅、局 D.各级政府 3.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属于会计人员的( )。 A.权限 B.职责 C.职业道德 D.任务 4.各企业、单位应当配备( )。 A.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 B.持有会计证或没有会计证的人员 C.具有会计员职务的会计人员 D.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会计人员 5.能担任一个单位或管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某个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是对( )。 A.会计员职务的要求之一 B.助理会计师职务的要求之一 C.会计师职务的要求之一 D.高级会计师职务的要求之一 6.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 )。A.由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人同意 B.由厂长、经理同意 C.由行政领导集体讨论同意 D.经过上级主管单位同意 7.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 )。A.由会计证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证 B.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吊销其会计证 C.由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吊销其会计证 D.由所在单位的厂长、经理吊销其会计证 8.会计准则属于( )。 A.会计工作准则B.会计核算准则 C.会计监督准则 D.会计方法准则 9.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法规是( )。 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财务通则D.会计制度 10.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 )。 A.单位内的财务会计部门销毁 B.单位内的档案保管部门销毁 C.单位内的档案保管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毁 D.单位内的档案部门、会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有 ( )。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章后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 第1章绪论 【教学互动1-1】 教学提示:巴纳姆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噱头宣传确实有些不大光彩,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他几乎无时不在编造谎言,隐瞒消息来源。这些都是与真正的公共关系的宗旨和原则背道而驰的。 ○单项选择 1)D 2)C 3)C ○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EF △判断题 1)错2)对3)错 ▲主观题 △简答题 1) 简述艾维·的公关思想。 艾维·李提出了“说真话”的公关思想。他说,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一个企业若想获得良好的名声和影响,唯有把实情公之于众,把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一切情况都亮相给公众,而不是通过说假话愚弄公众或者对公众封锁消息等手段,来赢得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假如把真实情况公之于众的确不利于组织,那么就应该积极调整公司和组织的行动,同时还要向公众

解释,而不是去隐瞒真相。 2) 简述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两者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两者的主体和对象不同、两者采取的手段和欲达到的目的不同。 3)简述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 公共关系与广告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播的目标不同、传播原则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效果不同。 △论述题 1) 公共关系的原则有哪些? 公共关系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互惠互利的原则、全员公关的原则、开拓创新的原则、立足长远的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2) 论述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有:社会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物质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社会文化条件——管理学的核心由“理性”转向“人性”。 3)举例说明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联系与区别。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的联系主要在:共同的产生条件——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授课时就告诉学生本次课的任务内容、要求,设计应该涵盖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2)案例法 通过精选企业典型案例,有机地将相关知识点融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对公共关系这个职业和工作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一步为story(中文意为“故事”)。主要通过几个公关故事案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第二步为knowledge(中文意为“知识”)。将第一步讲述的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第三步为idea(中文意为“主意、想法”)。由前面两个步骤,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给人以启迪的公关思想和理念。第四步为problem(中文意为“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以上四个次序进行调整、变动。 (3)“教”、“学”、“做”一体教学法 任课教师采用边讲解、边实训、边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4)直观教学法 通过动画演示、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投影、录像、图片等现代教育技术展开理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并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讨论交流法 课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博客、邮箱、电话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联系,不仅使“公共关系学”的课堂扩大了,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技术的掌握大为提高。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 2.公众 3.创意 4.传播 二、单选(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30分) 1.公共关系的主体() A、社会组织 B、公众 C、自然人 D、法人 2.被人们誉为“公共关系之父”是() A、菲尔斯·巴纳母 B、艾维·李 C、爱德华·伯内斯 D、格鲁尼格 3. 公共关系在中国产生的时间是() A、20世纪初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1993年 4、下列公共关系部类型最理想的是() A、部门所属型 B、职能分散型 C、部门并列型 D、最高领导直接负责型 5.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A、公共 B、群众 C、受众 D、单位 6.根据公众与组织之间是否具有隶属关系可分为() A、内部公从与无关公众 B、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C、主要公众与次要公众 D、顺意公众与随意公众 7.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公众是() A、顾客公众 B、股东公众 C、员工公众 D、媒介公众 8.下列传媒中有“第四媒体”之称是()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9.公共关系的“四步工作法”之第一步是() A、公关调查 B、公关策划 C、公关实施 D、公关评估 10.公关策划的第一要素是指() A、目标 B、创意 C、可操作性 D、资金 11.下列障碍中不属于沟通障碍的是() A、语言障碍 B、习俗障碍 C、突发事件 D、组织障碍 12.青海玉树地震属于() A、舆论危机 B、形象危机 C、商誉危机 D、突发性危机 13.2011年西安世园会对于中国是() A、展示型公关专题活动 B、社区型公关专题活动 C、新闻传播型公关专题活动 D、庆典型公关专题活动 14、在公关宴请礼仪中上座的位置是() A、坐北朝南 B、面对餐厅正门 C、左高右低 D、中尊右高左低 15、不可抗力是造成公关危机的() A、内因 B、外因 C、自然原因 D、人为原因 三、多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公关的“三要素”是指() A、组织 B、公众 C、传播 D、内容 2.中国公关发展三阶段有() A、拿来主义时期 B、自由发展时期 C、体系化时期 D、成熟发展时期 3.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类型有() A、企业公关部 B、公共关系公司 C、公共关系社团 D、公关组织 4.公众的特征() A、客观性 B、同质性 C、相关性 D、多样性和多变性 5.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态度可将公众分为() A、顺决公众 B、敌意公众 C、中间公众 D、边缘公众 6.下列公关传播中属于大众传播的是() A、人际传播 B、报纸和杂志 C、广播和电视 D、组织传播 7.下列不属于公关评估的方法是() A、专家意见 B、观察法 C、民意测验法 D、文献调查法 8.公关危机的发展过程包括() A、危机潜伏期 B、危机突发期 C、危机恢复期 D、危机解决期 9.下列公关活动中属于庆典型公关专题活动的有()

西财《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第十章公关危机 1.你是怎样理解危机的? 危机一词译自英文“Crisis”,是指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讲,危机则是指危及组织利益、形象、生存和发展的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如飞机失事、火车脱轨、地震、台风、爆炸等恶性事故,还包括罢工、骚乱、环境污染、矿难、中毒事故、消费者投诉、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批评、劳资纠纷、商业危机、政治危机等等。这些危机不仅给组织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坏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因此,组织处理危机的能力如何,是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的大事。 2.危机具有哪些特征? (1)突发性或不确定性 突发性或不确定性是指组织危机一般是在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影响程度往往是不可预见的。 (2)紧迫性 危机会像一颗“炸弹”一样迅速蔓延,使组织遭受更大的损失。 (3)破坏性 指危机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关注性 危机的关注性是指某些危机事件发生时,不管它是否影响公众的利益,都常常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尤其是它往往是新闻传播媒介最佳的新闻素材与报道线索。 (5)可变性 指危机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可以为组织带来机遇。 3.公关危机有哪些类型? (一)突发性危机。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的社会灾乱损害了公众利益而引起公众对组织的不满所产生的危机。主要包括: (1)由不可抗拒力导致的重大伤亡事故。

(2)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 (3)外来的故意陷害或伤害。 (二)经营危机。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中,由于企业领导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当造成的危机。这样的事件既有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事件,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事件,或者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1)严重的内部事件。 (2)工作失误引起的危机。 (3)决策失误引起的危机。 (4)纠纷事件。 (三)形象危机。指由于组织内部发生丑闻而使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的危机。也称之为信誉危机,它直接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和可以量化的其它收益,使组织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倒塌,如不及时想办法挽救,很快就会波及到组织的其它领域,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如2002年9月间,华尔街各大公司财务丑闻频传,以安达信、安然、世通为代表的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 (四)商誉危机。指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的危机。对于任何关于产品的不良反映迅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是应对商誉危机的上策。 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强生婴儿油被发现存在有毒物质,立顿速溶茶含超标氟化物,高露洁致癌事件等。 (五)舆论危机。假设组织行为并无不当,也无突发事件产生,但由于社会舆论的负面报道,也会引起公众对组织的误会和反感。主要包括: (1)失实和不全面的报道引起的危机。 (2)曲解事实而引起的危机。 (3)报道失误而引起的危机。 4.谈谈对危机发展过程的认识。 (一)危机潜伏期(prodromal crisis stage) 是危机处理最容易的时期,却最不易为人所知。由于企业和有关公众对消息模糊不清,所得到的信息可能前后矛盾。这些前后矛盾的信息容易引起社会公众

金融机构管理第十章中文版课后习题答案(1-8、19)

金融机构管理第十章中文版课后习题答案(1-8、19) 1.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条件,例如资产价值、利率、市场波动性与市场流动性 的变化而给金融机构交易资产组合的盈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2.市场风险测量的重要性: a.管理信息,市场风险测量能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交易员所承担的风险敞口的 信息。 b.设定限额,市场风险测量可以在每个交易领域设定每位交易员在经济上合理 的头寸限额。 c.资源分配,市场风险测量可以识别每单位风险有着最大潜在的回报的领域, 从而向这个领域导入更多的资本与资源。 d.业绩评估,市场风险测量可以计算交易员的风险回报比率,提供一个更合理 的奖惩制度。 e.监管,市场风险测量能够指出由于谨慎监管而导致的潜在的资源配置不当。 3 .日风险收益是指一日内,在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市场波动等不利环境下对投资组 合估计的潜在损失。 日风险收益=头寸的美元市值*该头寸的价格敏感性*收益率潜在的不利变动=头寸 的美元市值*价格波动性。 价格波动性即价格敏感性乘以收益率的不利变动。 4. a. MD = 5 ÷ (1.07) = 4.6729 年 b . 收益率的不利变动= 1.65σ = 1.65 x 0.0012 = .001980 c. 价格波动性= -MD x 收益率的不利变动 = -4.6729 x .00198 = -0.009252 或-0.9252 % d. DEAR = 头寸的美元市值x价格波动性 = $1,000,000 x 0.009252 = $9,252 5. 风险价值是指一段时间内累积的日风险收益。V AR = DEAR x [N]?.=$9,252 x 3.1623 = $29,257.39. 这个公式假设收益率的冲击式独立的,即这一天发生的损失不会影响到下一天的收益,但这种假设是不严谨的。事实上,市场上每天的变动都是相互联系的。 6. 10天的:VAR = 8,500 x [10]? = 8,500 x 3.1623 = $26,879.36 20天的V AR = 8,500 x [20]?= 8,500 x 4.4721 = $38,013.16 V AR20≠ (2 x VAR10) 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不利的事情对每天的影响是逐渐减少的。 7. a . 1.65 x 15 = 24.75 bp. 所以最高的预期收益率变化是0.2475%。 b. 1.96 x 15=29.40bp .所以最高的预期收益率变化时0.2940%。 8. 市场风险的计算主要基于金融机构固定利率资产组合的交易比例,因为市场利率 变动时,这些资产会反映出其价值变动,而有效期限或修正有效期限十分简便地衡量了市场利率变动对固定收入资产价值变动的影响。 19. 特定风险衡量的是金融机构持有交易资产组合期间流动性降低风险或信用质量下降的风险。 一般市场风险反映的是投资组合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是修正有效期与每一到期的预期利率变化的乘积。

西财《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 教学检测 试卷八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试卷八 一、名称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CS 2.媒介关系 3.组织传播 4.公共关系人员 5.组织自我期望形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开业庆典赠送的礼品是()。 A、宣传性传播媒介 B、纪念性传播媒介 C、象征性传播媒介 D、沟通性传播媒介 2.组织内部协调的基础是()。 A、相互尊重 B、谅解互助 C、信息沟通 D、有效配合 3.双方签约后,为庆祝合作成功,可以举行()。 A、小型宴会 B、鸡尾酒会 C、舞会 D、大型宴会 4.一般来讲,在交际中,与异性目光对视的时间不可超过()。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5.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民意测验、()、资料分析等。 A、新闻发布会 B、学术交流会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人民代表大会 6.公共关系学与市场营销学共同的活动对象是()。 A、公众 B、顾客 C、媒介 D、政府 7.开创国有企业设立公关部先例的是()。 A、广州中国大酒店 B、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 C、长城牌风雨衣公司D、广州白云山制药厂 8.“揭丑运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舞台,把焦点对准()。 A、政府 B、企业 C、报刊 D、公共关系公司 9.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宾客中,要注意从座椅的()入座,动作应轻而缓,

轻松自然。A、左侧 B、右侧 C、前侧 D、随便那侧都可以 10.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属于()。 A、个体公众 B、临时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5分) 1. 简述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2. 怎样理解“内求团结”是公共关系的起点?如何协调好内部员工的关系? 3. 应从几个方面把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4. 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名流关系? 5.试评价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组织实际形象的四种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公共关系对策。 四、论述题(15分) 谈谈如何运用政府公共关系手段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美国亨氏集团的母亲座谈会 美国亨氏集团与我国合资在广州建立婴幼儿食品厂,但是,生产什么样的食品来开拓广阔的中国市场呢?筹建食品厂的初期,亨氏集团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多次召开“母亲座谈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广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征求母亲对婴儿产品品的建议,摸清各类食品在婴儿哺养中的利弊。 之后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根据母亲们提出的意见,试制了些样品,免费提供给一些托幼单位试用;收集征求社会各界对产品的意见、要求,相应地调整原料配比,他们还针对中国儿童食物缺少微量元素,造成儿童营养不平衡,影响身体发育的现状,在食品中加进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食品配方更趋合理,使产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普遍地受到中国母亲的青睐,于是,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等系列产品,迅速走进千千万万中国家庭。 请运用公共关系学的知识点,来分析评点该案例。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试卷八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 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 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 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 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 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 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 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A.艾维·李 B.伯内斯 C.卡特利普 D.哈洛 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 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 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 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 C.伯内斯时期 D.现代时期 三、判断题 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1 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 也就越重要。1 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1 四、论述策划题 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 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公关理论与实务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公关理论与实务期末练习题 一、名词(每个4分,共16分)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传播与沟通手段影响公众的科学和艺术。 2. 全员公关原则:简称为“全员PR”原则,即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全员公共关系的自觉性,形象浓厚的公共关系氛围与公共关系文化。 3. 社会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公共关系所指的社会组织,是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公众发生密切关系的社会机构。 4. 公共关系公司:又称为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是指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组成,专门为各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有偿服务机构。 5.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指以公共关系工作为专门职业的人员,不包括业余或兼职的公共关系人员。 6. 公众的含义:是指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与社会组织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社会组织传播交流信息对象的总称。

7. 策划:是组织为实现形象战略目标而进行的谋划、构思和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方案的过程。 8. 组织形象塑造(设计):是社会公众对于组织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组织内外部因素的有机统一。 9. 公关新闻策划(制造新闻):指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地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举办有新闻价值的活动,争取新闻宣传的机会。 10. 危机含义:是指由于某些人为的或非为人的突发事件及重大问题的出现,打破了组织正常有序的运转状态,使组织声誉和利益受到伤害,甚至遭遇生存危险,从而不得不面临和处理这一紧张事件的状态。 11.公关专题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为了某个公共关系主体的有效传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参与、协调的社会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 B )。 A. 传播组织信息 B. 塑造组织形象 C. 维护组织形象 D. 沟通消费者 2. 公共关系之父是( B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2版)》(08557)思考与练习及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2版)》(08557) 思考与练习及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 第1章 一、选择题: 1、公共关系协调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容是()。 A、利益协调; B、态度协调; C、行为协调 2、公共关系工作,不仅要依靠公关专门机构和专职公关人员的努力,还有赖于组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与参与。这说明公共关系要遵循的原则是()。 A、平等互利; B、整体一致; C、全员公关 3、有“公共关系之父”之称的是()。 A、费尼斯·巴纳姆 B、艾维· C、爱德华·伯斯 4、斯科特·卡特利普和艾伦·森特在他们的代表作《有效公共关系》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说真话 B、投公众所好 C、双向对称 二、填空题: 1、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是、、。 2、公共关系工作的三大目标是、、。 3、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客观性、公开性、、、。 4、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有收集信息、、、和教育引导。 5、1984年9月,我国第一家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国有企业是。 三、简答题: 1、公共关系的主要工作容有哪些? 2、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区别与联系。 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4、简述当代公共关系的主要特点。 第2章

一、选择题: 1、金融机构属于()。 A、文化组织 B、公益性组织 C、竞争性的营利组织 2、根据公众的(),公关工作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 A、层次性 B、多变性 C、互动性 3、按()标准,可将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A、公众发展过程的阶段 B、公众构成的稳定性程度 C、组织对公众的态度 4、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时,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本身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是()。 A、晕轮效应 B、定型效应 C、移情效应 5、表明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干扰,从而可能引起信息失真的模式是()。 A、拉斯韦尔模式 B、香农—韦弗模式 C、施拉姆模式 二、填空题: 1、公共关系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 2、公关人员应有的公关意识有服务公众意识、、、。 3、按照传播媒介特征不同,信息传播可分为与。 4、按照传播的方式不同,信息传播分为自身传播、、、。 三、简答题: 1、公共关系部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2、在公关活动中,应注意公众哪些心理定式。 3、信息传播一般由哪些要素构成。 第3章 一、选择题: 1、属于第二手资料的调查的公关调查方法是()。 A、文件法 B、观察法 C、询问法 2、在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达到推算一般的调查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公共关系实务习题答案

《公共关系实务》课后思考练习答案 项目一 任务1 1.单选题 ⑴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时机、内容和( C )。 A.独特 B.时尚 C.分寸 D.顺序 ⑵交谈的过程不宜选择的主题有( B )。 A.时尚的主题 B.沉重的主题 C.既定的主题 D.高雅的主题 ⑶以联络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沟通信息为目的宴请形式是( B )。 A.公务宴会 B.私人宴会 C.便餐 D.工作餐 2. 判断题 ⑴一般在正式公关接待活动中,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亲切自然即可。(×) ⑵在公务场合,介绍来宾和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来宾,后介绍主人。(√) ⑶接打电话时,通话时间一般应遵守“3分钟原则”。(√) ⑷基层单位接待上级机关领导时,通常都应高规格接待。(×) ⑸安排接待工作时,要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 3.简答题 ⑴自我介绍的形式有哪些? 答:自我介绍的内容,应视交际目的来决定内容的繁简。自我介绍的形式一般有以下五种:①应酬式;②工作式;③交流式;④礼仪式;⑤问答式。 ⑵如何向他人索取名片? 答:若索要他人的名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应委婉地提出要求,不要直言不讳的向对方索取名片; 其二,主动交换,把自己的名片先递给对方,对方也会“礼尚往来”,这种方法被称之为“交易法”; 其三,提议“××,认识您很高兴,不知道能不能有幸和你交换下名片。”这种方法被称之为“激将法”; 其四,谦虚询问,“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向你请教,不知道怎么向你请教比较方便?”这种方法被称之为“谦恭法”;

其五,询问对方,“认识你很高兴,不知道以后怎么和你联系比较方便?”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平等法”。 ⑶简述筹划宴请的基本程序。 答:①确定宴请宾客名单;②确定时间和地点;③发请柬;④确定菜单;⑤排定桌次和座次。 ⑷接待计划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①来宾的单位、来访的目的和要求、人数、性别、身份、生活习惯和抵离的日期等。 ②工作日程的安排。通常可制定一份详尽的日程安排表。 ③确定接待工作的负责人、专职陪同人员和接待人员。 ④来宾的住宿地点、标准、房间数量等。 ⑤会见、会谈的时间、地点和参加的人员、人数,担任主谈判的人员以及其他谈判人员、翻译、后勤服务人员名单,大的项目谈判还要有律师和会计的名单。 ⑥宴请的时间、地点、规格、人数、次数。 ⑦参观浏览或娱乐等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次数和陪同人员。 ⑧接待期间的交通工具的安排。 ⑨接待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包括饮食卫生和人身、财产安全等。 ⑩接待经费主要包括住宿费、餐饮费、劳务费(讲课、作报告等费用)、交通费、工作经费(租借会议室、打印资料、通信等费用)、考察参观娱乐费、纪念品费、其他费用等。通常可制定一份费用列支表。 任务2 1.单选题 ⑴介绍信是机关团体必备的具有介绍和( D )作用的书信。 A.宣传 B.保护 C.商业 D.证明 ⑵欢送词具有惜别性和( B )的特点。 A.书面性 B.口语性 C.欢愉性 D.高雅性 2. 判断题 ⑴存根式介绍性的存根部分所写内容与便函式介绍信的内容相同。(×) ⑵事务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导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或指示他们工作方法和步骤。 (×)⑶ “谢遇型”答谢词常用于捐赠仪式或某种送别仪式上。(×)

西财《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教学资料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人员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谈判 1.公共关系人员语言艺术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一)公关人员的语言表达艺术的界定 公关人员的语言表达艺术以语言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沟通理论作为论工具,系统阐述公关实务中语言运用的原则以及语言表达与受众心理、语言使用与特定语境的复杂关系,分析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特定的公关效果之间的关联。公关语言艺术,既表现为说的艺术,又体现出听的艺术,同时蕴涵着写作的艺术。它的源头是古代春秋战国时的辩说、善辞、外交辞令、游说、演讲等。(二)公关人员的语言表达艺术的特征 1.针对性 公关人员运用公关语言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引人入胜的话题、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关人员讲话时所身临的不同场境对公关语言表达是有不同要求的,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一定要符合具体场景的要求,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 2.多样性 公关人员公关语言技巧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如幽默法、委婉法、暗示法、模糊法等。而且,每一种具体方法又有多种使用类型。模糊法就分为宽泛式、回避式和选择式三种类型。宽泛式是用含义宽泛、富有弹性的公关语言传递主要信息;回避式是用不明确的公关语言避开确指性内容;选择式是用具有选择性的公关语言来表达不确定的行为。 3.恰当性 在公关活动中,公关人员经常需要对交往者提出建议或劝告,注意公关语言措辞的恰当性很有必要。一般来说,许多公关人员的建议或劝告用词比较直接,常常是“应该”、“不应该”、“要”、“不要”一类词,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更是如此。可这在公众看来未免太武断,也太多教训味了。为了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关人员对公众提建议或劝告,措辞应更加委婉。 4.情感性 情感是有声语言表达的核心支柱。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情感。在有声语言表达中,声音靠气息的支撑,情感是气息的动力,气随情动。公关人员的公关语言应当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因为不具有情感性的语言不具备感染力和鼓动力。公关人员公关语言的情感性还要与思想性紧密结合,空洞的不具有内容和思想的情感性语言也是不能打动公众的。情感性的公关语言应该真诚、质朴,切忌渲染和夸张。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D

员具备较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良好的个人关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人际关系的对象是私人关系;(3)公共关系是组织的管理职能,人际关系是个人的交际技巧;(4)公共关系较强调运用大众传播,人际关系局限于人际传播。 2. 答: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一般指运用自然有声语言的口语方式,即"言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即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使用特定语言,表达特定的意思。这种言语沟通方式大多数存在于人际传播活动中,其主要特点是:直接性,随时性,双向性,反馈性,情感性和主观性。 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是有声语言的符号形式,人们能够借助于它有效地记录和传递、交流信息。公共关系所使用的传播媒介中,运用文字的媒介占了绝大多数。因此,熟练地运用文字传播技巧重要。其主要特点是记录性、扩散性、渗透性和准确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这一本质: (1)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与职能。这样,就将同在管理范畴中的其他阡为和职能区别开来了。公共关系是一种实施和控制传播沟通活动的组织行为和职能。 (2)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据此,可以说明公共关系与同属“组织传播行为”的其他方面如广告、推广、新闻、外交等活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广告、推广、新闻、外交等活动是单向传播行为,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不等同于公共关系。 (3)公共关系是传播沟通活动的结果。据此,可以将公共关系与有形的产品、资金、人力区别开来,与具体的经济效益区别开来。公共关系虽然需要物质基础,也能促进组织的经济效益,但公共关系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也不是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公共关系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组织利益

陈先红公共关系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1.试比较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公共关系”一词上的使用差异。 答: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公共关系”一词上有各自的使用差异,具体解释为: (1)美国:美国公共关系学会名词研究小组认为,“PR”带有侮辱的意味。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将公共关系人员与一系列破坏名誉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比如:“叫卖小贩”“赚钱的厚脸皮”。 (2)德国:在德语中,“Public Relations”的德译文是“Offentlichkeit sarbeiten”,有两层含义: ①“公众工作”(Public Work),意为“公共关系是在公共机构中就公众问题为公众服务”。 ②“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意为“公共关系不仅仅是公众间的关系,还包括一个公众圈与另一个公众圈,一个公共机构与另一个公共机构间的关系”。目前,德译词“Offentlichkeit”和“Public Relations”在德国同时使用,“Public Relations”强调“公众性”,而“Offentlichkeit”强调“公共性”。 (3)日本:公关的日文翻译是“广报”,即广而报之,它是与广告的广而告之相对而言的,并被看成是广告和市场营销的对立面。日本公司里的公关部职责是建立与公众的密切关系,通过各种交流手段使其了解公司的目标及真诚,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公关活动以服务和回报公众为理念,使公司的政策得以实施。 (4)韩国:在韩语中,韩译词是“軎旦瞽罟”以及“Hong B0”与英国“PR”的含义一样。韩国的商业人士更多地把公共关系的功能看成是宣传公众信息或广告和市场营销的一部分。 (5)中国:公关汉译词“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简称“公关”。 ①“公关”与“PR”一样,具有较多的负面含义,公关就是觥筹交错的交际应酬,公关就是科学的拉关系的别名和变种等。尤其是当人们在使用“公关小姐”一词时,具有低级庸俗的含义。 ②当人们使用“公共关系”或者“公关活动”时,则具有较多的正面含义,它常常意味着“咨询策划”“创意策略”“品牌”“形象”等意义,在内行人眼里,公关是文人下海、文化经商、智慧赚钱的一种重要途径。 2.公共关系观念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经历私利、互利、公利三个阶段。 (1)私利观念阶段 ①私利阶段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是以“劝服操纵”为基本假设的,这种观念把公共关系定义为:为实现主办单位的利益而去操纵公众的行为,常常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②公共关系的演变过程中,私利观念存在的时间最长,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实践都是说服和操纵等不对称性宣传。 (2)互利观念阶段 ①二战后,公共关系开始由单向的报道活动逐渐转向双向的有组织的沟通。 ②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有效公共关系》中,指出这种互利观念:公共关系是指向公众传播和解释组织的思想和信息,同时又将公众对这些信息的观点和看法反馈给组织,以努力保持两者处于一种和谐的适应状态。 ③互利观念的基本假设: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是一致的,越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越可获得他们的认同,越有利于组织的发展壮大。 ④公共关系从单向报道演变为双向沟通,是公共关系观念和功能的一次重大突破,组织不仅要顾及自身利益,进行单向说服,同时也要兼顾公众需求,进行双向交流。 (3)公利观念阶段 ①公共关系对于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特别强调,从来没有停止。 ②1988年,克鲁克伯格和斯达克提出“公共关系就是建立社区感”的观点,进一步强化“公共利益”的观念。 ③公利观念的基本假设:一个健康的组织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无法相容的,只有组织和相关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是不够的,这种互利的结果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损害公共利益,只有组织利

西财《管理经济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第十章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分析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市场效率?衡量市场效率的标准是什么? (1)市场效率含义。市场效率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效率。在发展经济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市场机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私有产权得到法律保护,极大地激发了人们为积累财富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热情,这种热情在限制或剥夺个人财产权利的传统社会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以交换和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世袭分工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从而使得市场经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很高的生产力水平,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体系由于集中了简单而又清楚的行为信号,以及对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来说恰当的信息,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分配;除了信息及其利用之外,市场经济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另一种力量就是竞争。竞争体系是建立在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自利目的,以及市场价格信息对供求双方完全透明的基础上的。竞争可以使创新活动源源不断,除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外,还可以建立起十分灵活的价格体系。 (2)衡量市场效率的标准是帕累托最优。在投入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资源的利用能带来最大可能的满足状态时,市场最有效率;当资源使用无浪费现象时,资源配置最有效率;能用最低的成本生产人们所需要物品的状态时,市场效率达到最优。 2.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例如,国防、警察、消防、公共道路、教育、公共卫生等;与公共物品相对,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提供给个人享用的物品,如商店里出售的食品、农物、玩具等。公共物品一般由政府提供,市场往往无能为力。 由于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因此任何适用于私人物品的选择原则、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等原理,未必适用于公共物品。例如,私人物品的供给者是根据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确定他的供给数量和价格,而由于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消费者就有理由认为可以免费享用公共物品。而且,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公众真实而准确地说出他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从而无法得出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这样,公共物品的均衡数量和价格就无法由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另外,即使公共物品有价格,也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收费及管理问题。换言之,在多数情况下,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的配置是无能为力的。 3.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怎样才能避免政府失灵?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期末试卷A及答案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期末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的主体() A、社会组织 B、公众 C、自然人 D、法人 2.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A、公共 B、群众 C、受众 D、单位 3.青海玉树地震属于() A、舆论危机 B、形象危机 C、商誉危机 D、突发性危机4.在公关宴请礼仪中上座的位置是() A、坐北朝南 B、面对餐厅正门 C、左高右低 D、中尊右高左低 5.不可抗力是造成公关危机的() A、内因 B、外因 C、自然原因 D、人为原因 6. 一个社会组织被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指的是()。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知名度 7. 行为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 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 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D、为公众提供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关的“三要素”是指() A、组织 B、公众 C、传播 D、内容 2.下列公关传播中属于大众传播的是() A、人际传播 B、报纸和杂志 C、广播和电视 D、组织传播 3.下列公关活动中属于庆典型公关专题活动的有() A、开幕典礼 B、节庆活动 C、制造新闻 D、晚会 4.社会知觉中的效应包括()。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效应 C、晕轮效应 D、人际关系效应

E、社会刻板印象 5. 文字传播的运用()。 A、新闻稿撰写 B、广告文词设计 C、宣传资料制作 D、内部报刊编辑 E、公关常用文书 6. 赞助活动的类型()。 A、商业活动赞助 B、体育事业赞助 C、教育事业赞助 D、文化事业赞助 E、福利和慈善事业赞助 7. 危机处理的原则有()。 A、效益原则 B、三“T”原则 C、公众至上原则 D、维护声誉原则 E、创新原则 8. 一般公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 A、写作 B、联络 C、制作 D、情报收集 E、组织活动、接待来访、出访等 三、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 2.公众 3.危机公关 四、简答题 1.公关调查的程序 2.公关传播技巧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10章-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

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 (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 (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