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汇总

合集下载

好莱坞发展历程

好莱坞发展历程

好莱坞发展历程
好莱坞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

那时,好莱坞成为美国电影工业的中心,吸引了许多电影制片公司。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好莱坞开始制作有声电影,取代了原本的无声电影。

这一创新使电影能够更好地传达故事和情感,获得了广泛的欢迎。

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好莱坞黄金时代,许多经典电影诞生于此。

电影明星如克拉克·盖博、赫本·玛丽、约翰·韦恩等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偶像。

好莱坞制片公司通过一系列策略,如电影摄制、发行与营销以及电影院经营等,确保了自己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好莱坞的转型时期。

电视的普及使人们在家中也可以观看电影,这对电影院产生了竞争压力。

因此,好莱坞开始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推出更大规模的制作、引进新的技术和特效,以及与其他国际市场的合作,扩大了电影的受众群体。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是好莱坞的商业化时期。

大片制作和营销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如《教父》、《银河系漫游指南》和《星球大战》等。

好莱坞电影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

21世纪初,好莱坞继续发展并逐渐拓展到其他媒体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使电影能够以数字形式传播,并且新的娱乐形式如在线流媒体逐渐崛起。

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与数字媒体平台合
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多元化的内容。

总的来说,好莱坞自20世纪以来已经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中心和文化品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好莱坞将继续在电影和娱乐界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其他媒体平台形成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趋势。

03511中外电影史

03511中外电影史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史课程代码:0351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外电影史》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掌握中外电影史的发展阶段、各种流派的产生背景及代表导演,具体了解著名导演的代表作品并进行电影语言的分析。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外国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

外国电影史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古典电影,主要介绍了电影的诞生、从无声到有声、古典电影形态的确立及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运动。

第二部分是艺术电影,主要介绍了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到法国的新浪潮与左岸派。

第三部分是新主流电影,主要介绍了新好莱坞与新德国电影。

第四部分是民族电影,主要介绍了亚洲的日本电影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史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主要介绍1896年中国电影的诞生。

第二部分是30年代电影,主要介绍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年代和中国的左翼电影运动。

第三部分是战时与战后,主要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是“十七年”中国电影,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我国电影的十七年发展轨迹及艺术特点。

第五部分是“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主要介绍这一非常时期的电影现状。

第六部分是是“新时期”中国电影,重要介绍这一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创新浪潮及代表导演和作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中外电影史的基本发展脉络;2、理解各个时期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典型的电影运动、电影现象和电影美学流派的形式与风格;3、重点掌握一些重要的电影作者和电影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电影视听语言的分析;4、在编年研究的范畴内,突破国别界限,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国家和创作者进行相似分析研究。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视听语言、影视概论等。

视听语言是一门研究视听媒介及其语言艺术的课程,影视概论是介绍影视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这两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本性、掌握影视语言,了解影视发展历程、分析影视艺术作品,更好地掌握中外电影史。

第四章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第四章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界定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实际上是针对三、四十年代好莱 坞所摄制的六七千部的影片和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 影坛的事实而言的。 尽管好莱坞这一时期有很多重要的电影制作者,有一些令电影艺 术家、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和电影观众所喜爱的成功的作品,但是,
美国电影却没有真正的美学流派。电影在美国发

电影大师:查理· 卓别林




查理· 卓别林(Charles Spencer Chaplin, 1889) The Gold Rush, 1925; City Light, 1931; Modern Times, 1936; The Great Dictator, 1940. “自从1913年查理· 卓别林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以后, 他一直就在撰写历史。”(乔治· 萨杜尔) “他的才华,可以跟一切时代和所有民族的最伟 大的大师们媲美;他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可以跟 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相比;他的讽刺的尖锐性,则 可以跟伏尔泰和斯威夫特匹敌。法国批评界称卓 别林为银幕上的莫里哀和博马舍;而萧伯纳则认 为他是电影界独一无二的天才。”(库卡尔金)
巨富。 爱妻去世后,年已半百的韦先生一度意志消沉,极想远 离伤心地,在搭火车往西部旅行时,遇见二十一岁的黛依达,
两人一见钟情,迅速结成连理,一对老少夫妻并且移居洛杉矶。 有一次出游时,韦太太一眼就爱上了一处长满无花果树的 肥沃土地,坚持要在该地落户生根。
钟爱娇妻的韦先生,买下这块一百二十亩大的土地。而地上明
第三节
类型电影
20世纪20年代前后
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
米高梅 派拉蒙 华纳兄弟 20世纪福克斯 雷电华 环 球
联 美
哥伦比亚
1、米高梅 (MGM):成立于1924年,由米卓、

好莱坞影视的发展历程

好莱坞影视的发展历程

好莱坞影视的发展历程好莱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影视制片中心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好莱坞影视的主要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好莱坞还只是一个小镇,但得益于海洋气候和丰富的自然光线条件,吸引了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前来拍摄。

当时,电影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制片公司主要集中在纽约等地。

但由于纽约的天气和空间限制,许多制片公司开始向好莱坞迁移。

1910年代,好莱坞迅速崛起,吸引了更多的制片公司和演员。

这时期的电影以无声电影为主,像查理·卓别林这样的喜剧演员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好莱坞开始采用大规模制作和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这也为后来的电影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920年代至1930年代是好莱坞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好莱坞制片公司如派拉蒙影城、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和米高梅影片公司等开始垄断了电影市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电影公司。

同时,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更具震撼力和真实感,赢得了更多观众。

1940年代至195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好莱坞制片公司制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如《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等。

这一时期的电影在技术和叙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为后来的电影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好莱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新的社会运动、政治变革和经济衰退的冲击,使得观众对传统好莱坞电影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此时,一些新的导演和制片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带有更多个人风格和社会意义,如马丁·斯科塞斯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等人。

1990年代至今,好莱坞迎来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方便。

此时,好莱坞制片公司开始注重国际市场,引进更多的外国市场和观众。

另外,好莱坞的电影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科幻、动画、超级英雄片等。

同时,好莱坞的明星系统也逐渐发展完善,像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等大牌明星涌现。

好莱坞影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从最初的小镇到全球电影制片中心,它凭借创新、技术和市场洞察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

美国经典好莱坞时期
在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 ,不少大的电影 公司也陆续搬迁到这里,从而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
心的美国制片、发行基地。
h
8
8
华尔街与好莱坞的关系
独立制片人联手扳倒了电影专利公司
后,竞争中获胜的电影公司有派拉蒙、米 高梅、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 亚。一战摧毁欧洲电影业,好莱坞成世界 电影之都。到30年代,在金融财团的操控 和制片厂之间的相互协调下,好莱坞逐渐 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八大电影公司。这八大 公司拥有超过4000家的大型电影院,拍摄 的故事片占据美国全部影片的80%。
• 泰勒原理 • 福特主义
产生的结果:
•制片人中心制
•垂直一体化
•明星制
•类型片
h
18
h
19
h
20
h
21
h
22
h
23
1. 制片人中心制
h
24
h
25
h
26
2. “垂直控制”策略
好莱坞的“垂直控制” 策略是指美国各大电影 制片公司通过其雄厚的 经济实力,建立自己的 电影院线,专门发行和 放映自己制作的影片。
1893-1979
葛丽泰·嘉宝 Greta Garbo 1905-1990年
h
葛丽娅·嘉逊 Greer Garson
1908-1955
34
明星制部分女演员 费雯·丽、英格丽·褒
曼、奥黛丽·赫本
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 —1967)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 (1915 — 1982)
h
9
八大电影公司
h
10
卡尔·莱姆利1912创建
1914 阿道夫·朱尔科出资建设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美国好莱坞的“黄金时代”20世纪初,美国的电影业都集中在纽约,由于东部大财团的垄断,一批中小电影企业家纷纷往西部迁移,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个风景优美的阳光地带建立了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好莱坞。

加利福尼亚州的夏日比较长,阳光充足,早期电影大部分采用的是自然光,而纽约的阴天居多,阳光并不充沛。

所以寻找阳光也是电影业西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艺术大师为美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又由于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迅速兴起。

而所谓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就是针对三、四十年代好莱坞所摄制的六、七千部影片和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影坛的事实而言。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好莱坞生产的影片有95%是由八家制片厂摄制的。

这八家制片厂分为“五大三小”,在长期的发展竞争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局面。

所谓五大厂主要是指这些制片厂形成了生产、发行、放映的一条龙体系,并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影剧院。

在这五大制片厂中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最财大气粗的当属米高梅电影公司。

提到米高梅电影公司乍一听大家可能还有些陌生。

但如果提到在影片片头出现的那只吼叫的雄狮也许无人不晓。

米高梅公司这个雄狮标志一度成为美国的象征。

据说狮子的吼叫声是有讲究的:叫一声的影片一般都是小制作,叫两声的属于一般的制作,叫三声的就是着急打造的大片了。

米高梅以明星公司著称,旗下明星云集,号称“拥有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电影明星”,克拉克.盖博格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伊丽莎白.泰勒都服务于此。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米高梅佳片迭出,曾创造出每周推出一部电影的神话。

〈百老汇的旋律〉、《绿野仙踪》、《魂断蓝桥》、《费城故事》等也是在这一时期拍摄的。

当然最让米高梅引以为豪的还是那部旷世巨作〈乱世佳人〉,在以后的日子里米高梅还创造了历久不衰的银幕经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猫和老鼠,发起并成立了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院奖——即奥斯卡。

第四章 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

第四章 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在我们对于外国电影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是依照美学观念的差异和美学观念的演变来作为辨认和分析的依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的发展同样也是由重大的经济发展来作为界定的。

我们现在将要探讨的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这一章,实际上,就是针对三、四十年代好莱坞所摄制的六、七干部的影片和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并因此称霸于世界影坛的事实而言的。

尽管好莱坞这一时期有很多重要的电影制作者,有一些令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和电影观众所喜爱的成功的作品,但是,美国电影却没有真正的美学流派。

电影在美国发展成为一种工业化商业,一种娱乐的手段。

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经验被体现出来。

第一节声音进入电影电影史上最初把声音带人电影的是美国人。

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便标志了有声电影的诞生。

然而,就其观念而言,声音进入电影如同电影的发明一样,指出一个具体的日子来是很难令人情服的。

电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经历了几个世纪、几代人的科学发明、不懈追求,最终获得了“活动照像”的成功。

声音也是一样,19世纪各种形式的声音传播工具已经出现,在爱迪生的“实验室”中,狄克逊在发明“电影视镜”的同时,就具有了声画同步的意识,他设计出了“留声视镜”。

与此同时,美国、苏联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发明家们也一直在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

因此,可以说声画同步的观念几乎与电影艺术同时诞生,同电影艺术的历史一样长,甚至有人曾认为,电影根本就不存在着无声时期。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根据,在默片放映时,人们往往要在银幕的一旁为影片进行伴奏,开始用巴赫、贝多芬等一些现成的音乐,后来还有专门为影片创作的乐曲。

不过,若以此为依据认为电影根本就不存在默片时期,也未免过于牵强了。

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默片时期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声画同步观念的追求。

在电影艺术中所谓声音的出现,指的则是自然音响和对自的出现(除胶片光学声带和还放扬声器等工艺学方面的问题之外)。

《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

《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

三一文库()〔《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外国电影史》复习纲要第一章: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了他们的影片,标志电影的真正诞生#路易卢米埃尔的作品按题材和内容分类: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工厂大门》(被称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婴儿的午餐》3.政治、文化、新闻实录:《代表们登陆》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火车进站》#卢米埃尔作品的特点: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不同叙事形式的可能性。

#卢米埃尔的贡献:发明活动电影机、把电影与商业结合#梅里爱作品分类:魔术片《贵妇人的失踪》;排演的新闻片《哈瓦那湾战舰梅茵号的爆炸》;神话故事片《灰姑娘》;科幻探险片《月球旅行记》。

#梅里爱作品的特点:“乐队指挥的视点”、“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梅里爱的贡献:创建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并把戏剧方法引入电影;在电影技巧方面的贡献(停机再拍、二次曝光、合成照相、叠印、溶入溶出等)#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比较:不以艺术为目的,“再现生活”vs创造艺术,“改变生活”;表现生活完全是写实的、纪录性的vs“银幕戏剧”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再现主义vs表现主义;纪录片先驱vs故事片先驱。

#早期欧洲电影的两种倾向:“布莱顿学派”的美学探索;艺术电影运动。

#“布莱顿学派”的口号:“我把世界摆在你眼前”。

特点:A现实主义萌芽;B向电影化迈进(多视点的时空观念的突破,户外拍摄与情节表现相结合)。

#斯密士:交替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镜头,视为最早的“分镜头”原则;威廉逊:强调运用物体运动感来造成景别变化,用蒙太奇手段将不同情境的形象交替出现;柯林斯:“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后来成为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艺术电影运动:《吉斯公爵的被刺》(1908)。

其创作倾向和原则是“银幕戏剧”的发展,传统戏剧观念在电影中的延伸。

对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美学观念上的根本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电影
第一节:好莱坞的形成
• 一、电影专利公司(MPPC)与反托拉斯行动es Patents Com pany)1909
• 1909年1月1日 爱迪生制作公司、比沃格拉夫 公司、维太格拉夫公司、赛利格公司、艾萨内 公司、法国百代公司、梅里爱公司。
• (三)乖僻喜剧 • 代表作品: • 霍克斯《20世纪特快列车》(1934) • 卡普拉《一夜风流》(1934) • (四)强盗片 • 代表作品: • 茂文·勒洛埃 《小凯撒》(1930) • 威廉·韦尔曼 《人民公敌》(1931) • 霍华德·霍克斯 《疤脸大盗》(1932)
• 二、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1914—1918) • (一)独立电影公司(IMP)的先驱卡尔·莱默
尔与环球电影公司 • 1、1909年 扬基电影公司(独立电影公司) • 第一部电影《海华沙》(1909) • 2、1911年 独立公司西海岸电影制片厂 • 3、1912年 环球电影公司 • 《灵魂的交易》(1913) • 4、1915年 环球影业公司 • 第一部剧情长片《生死之交》(1914)

• (四)希妲·芭拉Theda Bara (1885年 7月29—1955年4月7日)
第二节:声音进入电影
• 一、技术探索 • (一)1985年 爱迪生 同步声电影装置 • (二)1905年 莱昂·高蒙 计时声系统 • (三)1913年 爱迪生 超级有声电影系统 • (四)1923年 李·德福雷斯特 • (五)1922年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西
部电器公司 “电声”系统
• 二、技术推广 • (一)华纳公司 • 1、1925年6月25日 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签订
实验协议 • 2、1926年 建立维太风公司 • 3、1926—1927年第一批有声短片放映 • 4、1928年12月4日 第一部全有声片《我妻子
离开了》 • 5、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 • (二)福斯公司 • 西奥多·W.凯斯 摩维通
• (四)其他电影公司 • 1、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1912年 萨姆·华纳 • 2、福克斯电影公司 • 1914 威廉·福克斯
• 三、早期好莱坞明星制度与早期明星
• (一)好莱坞第一位电影明星:弗洛伦斯·劳伦 斯
• 1910年 莱默尔 《破碎的誓言》
• (二)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1892 年4月8日——1979年5月28日)
• 1917年 《琼女士》德米勒
• (三)塞缪尔·戈尔德温、路易·B.梅耶与米高 梅电影公司
• 1、1917年 戈尔德温电影公司 • 2、1916年 米特罗电影公司 • 3、1918年 梅耶电影公司 • 4、1920年 马尔科斯·洛克收购米特罗电影公
司 • 5、1924年 米高梅公司成立 • 第一部发现的电影《挨耳光的男人》(1924)
第三节:好莱坞的制片政策
• 一、制片厂制度 • (一)制片人独揽大权的制片制度 • (二)流水线式的影片生产方法 • 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20世纪
福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哥伦比亚 • 二、明星制度 • 明星制度的问题 • (一)严格的合同限制 • (二)类型的限制 • 三、审查制度 • 1934年—1966年 海斯法典时期 • 1968年—至今 分级期
• 目的:限制独立制片公司的发展
• (二)反托拉斯行动
• 1、使用未经授权的器材设备,秘密拍电 影。
• 2、要求美国政府展开反托拉斯行动。
• 3、与法国卢米埃尔公司签订电影胶片供 应协议。
• 4、寻找新的地方。
• (三)好莱坞的形成 • 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制片厂:1911年10月 内斯特影片
公司 • 1912年 15家电影公司 • 1915年 好莱坞电影生产量占美国电影的60%
• 二、歌舞片 • 《百老汇旋律》哈里·博蒙特,1930 • (一)以唱为主 • 1、西洋歌剧味 • 恩斯特·刘别谦《蒙特卡罗》(1930) • 鲁平·马摩里安《爱我今晚》(1932) • 2、喜剧演员演出的滑稽歌曲 • (二)以舞为主 • 如《掘金女孩》、《第43号街》(1933)
• 金·凯利与歌舞片 • 代表作品: • 《银城春色》(1949)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 《雨中曲》(1952)
• (二)阿道夫·楚科尔、杰西·L.拉斯基与派拉 蒙电影公司
• 1、1912年 名人名剧电影公司创立
• 2、1914年 拉斯基电影公司创立
• 杰西·L.拉斯基、塞缪尔·戈尔德温、西尔·B.德 米勒
• 1914年《异种婚姻》(Squaw Man)德米勒 /奥斯卡·阿普菲尔
• 3、1916年 名人拉斯基电影公司
• 二、主要的类型电影 • (一)西部片 • 1、萌芽 • 鲍特 《火车大劫案》(1903) • 2、形成(1915—1924) • 詹姆斯·克鲁兹 《篷车》(1924) • 约翰·福特 《铁马》(1924) • 3、转型(1950年代) • 弗莱德·津纳曼 《正午》(1952)
• 约翰·福特与《关山飞渡》
• R(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 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 17岁 以下儿童须有家长陪同
第四节、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
• 一、电影的类型化 • (一)“三特征”说 • 1、公式化的情节 • 2、定型化的人物 •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 (二)“七特征”说 • 1、二元性 • 2、相似性 • 3、模式性 • 4、梦幻性 • 5、大众性 • 6、怀旧性 • 7、娱乐性
• G(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 d.)一般观众
• PG(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 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 ren.) 10岁以下儿童须有家长陪同方可观看
• PG13(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 hildren under 13. ) 13岁以来儿童须有家长 陪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