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类纪实作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3. 写景状物的结构安排:引言、主体、结尾。

4. 写景状物的实例分析与点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结构安排。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征,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景状物的概念、技巧和结构安排。

2.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景状物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结构安排,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写一段景物描写,教师点评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结构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讨论。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写景状物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2. 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3. 邀请作家、诗人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写作经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七、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完整的景物描写作文。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景物描写诗,进行分析与鉴赏。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写景状物作文的教学设计

写景状物作文的教学设计

写景状物作文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写景状物作文,以及其特点和写作要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掌握写景状物作文的写作技巧。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精彩的写景状物作文。

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作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点。

2. 实例解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写景状物作品,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3. 写作练习:设定一些具体的写景状物的题目,让学生动笔练习。

4. 作文批改:老师给学生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小视频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或状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写景状物作文的兴趣。

二、讲解写景状物作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写景状物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写景状物作文的目的是通过描写生动的场景或物体,传达作者的感受和情绪,以及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实例解析(15分钟)选择几篇经典的写景状物作文,例如《荷塘月色》、《山居秋暝》等,与学生分享这些作文中的优秀描写技巧和精彩词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文字中的景物及情感表达。

四、讲解写作要点(10分钟)介绍写景状物作文的写作要点,如注意观察、运用五官感官描写、注意情感表达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写景状物作文的要求。

五、写作练习(25分钟)给学生几个写景状物的题目,如“一缕阳光”、“一朵花”等,要求学生根据所选题目,开展观察和思考,运用适当的描写手法,展示出场景或物体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六、作文交流与批改(15分钟)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文,通过互相阅读和展示,打开思路,发现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老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七、总结及任务布置(5分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景物或事物的写景状物作文,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础知识。

2. 解释写景状物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写景状物对记叙文很重要。

2.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写景状物如何使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

作业:1. 思考并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风景或物体,以及它们对自己的意义。

第二章:观察与描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2. 学习如何用语言描述景物或物体。

教学内容:1. 教授观察技巧和描述方法。

2. 提供练习机会。

教学活动: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

2. 指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景物,注意细节和感官描述。

作业:1. 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并写下描述。

第三章:使用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使用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状物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示范如何将修辞手法应用于写景状物。

教学活动:1. 讲解并示例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尝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状物。

作业:1. 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一个景物或物体的文段。

第四章:情感与氛围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的能力。

2. 让学生理解情感和氛围对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教授如何通过写景状物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2. 提供相关练习。

1. 讲解情感和氛围在写景状物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进行练习,尝试通过写景状物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作业:1. 写一段描述一个景物或物体的文段,注意表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教学目标:2. 展示学生的写景状物作品。

教学内容:1. 回顾本章所学的观察、描述、使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与氛围的技巧。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景状物作品。

教学活动: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景状物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学会通过描写、叙述等手法来写景状物。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3. 通过对景物描写的练习,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内在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2. 写景状物的技巧:抓住特点、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由整体到局部等。

3. 经典范文欣赏与解析。

4. 学生写作实践及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进行景物写作。

2. 难点:如何写出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景物描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2. 讲解:讲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示范:以一篇经典范文为例,进行详细解析。

4. 练习: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在景物描写方面的进步。

2.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文学作品中富有创意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与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创作灵感。

3.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景物描写的技巧和经验。

七、课堂活动:1. 举办“最美景物”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

2. 设立“写作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发挥,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写景状物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与作用写景状物的重要性写作前的准备与观察1.3 教学活动导入新课,讲解记叙文写景状物的定义与作用讨论写景状物的重要性分享写作前的准备与观察的方法第二章:观察与描写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

2.2 教学内容观察的方法与技巧描写景物的注意事项写作实例分析2.3 教学活动讲解观察的方法与技巧讨论描写景物的注意事项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写练习第三章:描绘氛围与情感3.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描绘氛围与情感,使景物描写更具生动感和感染力。

3.2 教学内容描绘氛围的方法与技巧表达情感的注意事项写作实例分析3.3 教学活动讲解描绘氛围的方法与技巧讨论表达情感的注意事项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描绘氛围与情感的练习第四章:创意与想象4.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创意与想象,使景物描写更具独特性和趣味性。

4.2 教学内容运用创意的方法与技巧发挥想象的空间与限制写作实例分析4.3 教学活动讲解运用创意的方法与技巧讨论发挥想象的空间与限制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与想象的练习第五章:总结与展示5.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记叙文写景状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写景状物的作品。

5.2 教学内容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建议5.3 教学活动总结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分享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建议第六章:景物描写的手法与风格6.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景物描写手法与风格,丰富写作的表现形式。

6.2 教学内容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景物描写的风格:诗意、写实、幽默、抒情等写作实例分析6.3 教学活动讲解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讨论景物描写的风格分析写作实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手法与风格的练习第七章: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7.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并将素材有效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

记叙文写景状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通过写景状物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等。

3. 写景状物的常用手法:描写、抒情、议论等。

4. 写景状物的结构安排:导入、发展、高潮、结尾等。

5. 写景状物的实例分析与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写景状物,为什么需要写景状物。

2. 讲解:详细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技巧、常用手法和结构安排。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景状物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写景状物。

5. 反馈与指导: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给予修改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写景状物的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写景状物技巧和方法的实际写作能力。

3. 学生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优秀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写景状物文章,供学生分析和学习。

2. 写作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辅助教材:相关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参考书籍、文章等。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写景状物文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

2. 实践练习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评改、讨论,提高写作能力。

4. 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七、教学环境: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写作素材和参考范文。

3.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自然景物,丰富写作素材。

八、教学策略:1. 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技巧和方法。

2.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合集5篇]

《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合集5篇]

《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写景状物》教学设计《写景状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感悟生活,有序地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欣赏、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身边有太多美丽的景物,它们或许婀娜,或许肃穆,或许生机盎然,或许萧条寂寥,它们或许使我们满心喜悦,或许使我们为之倾倒。

如此多美好的事物,我们如何才能将这些美丽的画面流畅于文笔之下,将它们的美丽全然释放于纸张之上?二、篇目欣赏(一)回顾《我的空中楼阁》《我的空中楼阁》:提示我们写景状物要注意观察点的变化,抓住景物不同角度的特点,动静结合,赋予景物灵动的色彩。

(二)速读《窗前的树》《窗前的树》:提示我们写景状物时要注意寄情于景。

(三)品读《窗前的树》,分小组完成任务:1.找出文中自己觉得精彩的词语,说说理由,体会美词在景物描写时的魅力;明确:赏心悦目、甘甜淡雅、撩人心脾、袅袅低垂、生机勃发、缠缠绵绵等..(四字词语、叠词、成语的运用)满眼、染织、恬静、馥郁、圣洁、萦绕、乍起、安然等…(美词的运用)2.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明确其表达技巧,感受妙笔生花下洋槐的形态美,从而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明确:比喻、拟人、对偶句、排比等表达技巧的运用。

课件展示:洋槐的图片,并对应文中句子展示3.这篇文章读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试着体会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说说自己的感受明确:文章的情调、基调——娓娓道来,安然自适,温暖如雨4.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洋槐?明确: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春-夏-秋-冬三、写作指导写景状物记叙文写作基本要求:1.立意明确,感受独特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均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情感。

文章所运用的语句色彩,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基调,都无处不体现着作者想要在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因此,写景状物文也是借景抒情文,要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不可“无情而文”或“乱情而文”。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记叙文 写景状物  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

2. 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动静结合、总分结合、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等。

3. 写景状物的技巧:形容词、动词、名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讲解写景状物的概念与作用,让学生明白写景状物的重要性。

3. 讲解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讲解写景状物的技巧,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写一篇景物描写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写作素材库。

3. 参考范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2. 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作家或专业讲师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掌握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够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进行生动描绘。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现力。

教学难点:1. 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手法。

2.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艺术性。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 示例法:通过优秀范文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写景状物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动手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方法与技巧。

2. 讲解动静结合、总分结合等描写手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讲解如何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词语进行生动描绘,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4. 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现力,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状物类纪实作文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学会写景状物是中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写作基本功之一。

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

一处美景,一种自然景观,一棵树木,一只小鸟,一件小小的工艺品,往往都蕴含着某种情趣,它能引起人的联想,触动人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教师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景物或事物,把握景物或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二是要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写景状物类纪实作文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积累写景状物的素材,并能抓住景物或事物的特征加以细致描绘。

(2)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景状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自己认真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回忆,确定写作素材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景物或事物,或是因为它美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含的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遐想,触动了你的情思。

如果能将自己喜欢的景物或事物写下来,那
的特征喜欢它的理由
2.交流启发,确定写作题目
教师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填表内容,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共享学习资源,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景物或事物拟定写作题目,学生拟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如可按景物或事物的名称拟题,或按景物或事物的特点拟题等等。

(二)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
在学生确定写作素材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景状物的一般规律。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作文中领悟写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读了许多有关写景状物的课文和优秀作文,想一想:在这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哪些文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领悟到哪些写作的方法?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我们一同来交流。

2.指导学生从作文“病例”中领悟写法。

景物或事物的特点不鲜明,内容不具体,观察不细致,这是学生写景状物中常见的通病。

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同时出示“病例”与修改文,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领悟方法。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规律。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作文以及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领悟到了哪些写景状物的方法?
(2)教师归纳小结。

要写好写景状物的文章,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或事物来写,只有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或事物,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第二,要仔细观察。

抓住景物或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细致描绘。

第三,要根据具体的景物或事物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

第四,描写景物或事物时,要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三)构思起草,完成作文初稿
在积累写作素材、领悟写法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编写作文提纲,然后根据作文提纲写出作文初稿。

学生起草时,教师巡视,并对作文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四)指导修改,完善作文
1.教师讲述一两个古今中外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

2.示例修改,突破难点。

学生写景状物的文章,常见的毛病就是观察不细致,不能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出示以下典型“病例”,组织学生讨论修改,让学生从中领悟怎样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例如:
雨后春景(习作初稿)
一场春雨过后,我独自漫步在河堤的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空气,欣赏着早春的景色。

远处的东台山像一位躺着的巨人。

山脚下有一排排民房。

河岸边的小草绿了,野花开了,树木吐出了新芽。

这一切,看上去就像是一块点缀着五彩宝石的大花毯。

突然,一阵“嘎嘎”的叫声把我惊醒,原来是群野鸭子在水中尽情地嬉戏。

挖沙船的马达轰轰作响,树上的小鸟也在欢快地歌唱呢!一条小鱼跳出水面,给这如诗如画的春景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河中心的小岛就是碧洲芳渡。

岛上有一片空地,一个老人在草地上打太极拳,中间的八角小亭里有几个人在谈天说地。

河堤下,几个农民在农田里不停地锄地。

河堤上四季常青的樟树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守卫着养育它们的这方土地。

春天多美好啊。

修改提示:
以上这篇作文初稿,作者观察是否仔细,文章内容是否具体?用“——”划出你认为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一下。

3.学生自改作文。

要求学生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引导学生对照“观察是否仔细,重点部分是否写具体”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4.分小组互批互改。

5.课堂交流,并对通过修改,作文有明显进步的同学授予“百花奖”。

(五)指导评赏,激发成就动机
1.分四人小组评赏。

可以自己评赏自己的作文,也可以评赏他人的作文。

2.鼓励学生自告奋勇走上讲台评赏自己的作文或推荐他人的作文,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

3.对评赏得好的同学授予“浪花奖”。

4.汇编班级优秀作文集,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文向少儿报刊投稿。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凸现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自主参与贯穿在自主选材、领悟写法、独立构思、独立修改和评赏的各个教学环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

第二,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参与。

根据写景状物类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和“示例”修改中领悟如何观察、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的方法,学生领悟方法的过程也是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

第三,注重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协调发展。

从认知活动的角度来看,“确定写作素材→领悟写法→构思起草→修改完善→评赏提高”的教学流程是符合学生作文的认知规律的。

从情意活动的角度来看,在构思、修改、评赏等教学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耕耘奖”、“百花奖”、“浪花奖”,这不仅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原动力,而且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