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是由美国FDA 批准的可用影像学发现病灶的完全切除手术,具有微创、安全、准确度高的优点,对于组织活检以及肿物完全切除均有显著效果[1]。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良性乳腺肿物患者90例,入选患者经X线和B超检查,均发现乳腺肿物,确诊为良性乳腺肿物。

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年龄24~47岁,平均(35.5±1.6)岁;肿物直径0.5~3.3cm。

对照组45例,年龄23~48岁,平均(35.0±1.7)岁;肿物直径0.5~3.5cm。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均衡性高(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乳腺肿物≤3.5cm,微小钙化、结节、多灶性病变、纤维腺瘤病变。

手术方法:①试验组:本组患者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患者取卧位,并用枕头垫高背部,根据肿物位置调整患者的体位,如平卧、稍右侧卧位、稍左侧卧位。

手术前,患者接受彩超检查,并确定肿物的大小、位置、深度等基本情况,以便确定进针位置,并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采用1%利多卡因麻醉后,根据进针的方向和位置,在彩超的指导下伸入肿物深面,若肿物位于穿刺针凹槽浅面,则在彩超的引导下进行扇形旋切,直到把所有肿块全部切除后退出穿刺针。

在彩超的辅助下,仔细观察是否存在残留肿物,若彻底切除后,在局部压迫10~15min,用无菌敷料覆盖,并用弹力绷带加压24~48h,将标本送至病理检查。

②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瘢痕大小、并发症,包括患侧肿痛、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

评价标准:患者出院前对其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程度,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 关键词 】 乳腺 良性肿物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D O I: 1 0 . 1 4 1 6 4  ̄ . c n k i . c n l 1 — 5 5 8 1 / r . 2 0 1 8 . 0 2 . 0 1 9
近年 , 乳腺 良性疾病 的发病率呈 现逐年递增 的趋势 , 而 乳 腺 良性肿 瘤患 者出现乳 腺癌 的风险 高于正 常人 群的 2倍 ,
术 中出血量 、手术 时间 ) 及术后 恢复情 况 ( 瘢痕长度 、术后
。 治疗 方式。本研究 旨在探讨麦 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 乳腺 良 恢 复时间 、肿物残留 、乳房变形 ) . 4 统计学 方法 采用 S P S S 2 0 . 0 统计 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 性肿 物的临床疗效 , 以期为 乳腺 良性肿瘤 的治疗提供 临床 实 1
长 度、术 中出血量 、手术 时间分别 为 f 1 . 4 2 ±0 . 1 1 ) c m、f 1 5 . 4 2± 4 . 3 6 ) m l 、f 1 8 . 3 2 ±5 . 5 9 ) ai r n , 均 明显优 于对 照 组的 ( 1 O . 3 8 ±1 . 1 4 ) c m、( 1 1 0 . 1 5 ±1 1 . 4 3 ) m l 、( 5 8 . 8 4± 7 . 7 2 ) m i n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观察组 患者 的瘢痕 长度 、术后恢 复时间分别为 f 0 . 1 4±0 . 0 2 ) c m、f 4 . 0 4 ±1 . 5 2 ) a , 均显 著短于对照组 的 ( 1 . 3 2± 0 . 5 4 ) c m、
学 意义 O . 0 5 ) 。
( 1 8 . 6 9 ± 5 . 4 5 ) m r n; 均为 单侧乳腺 肿物 , 其 中左侧 肿物 3 l 例,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肿块切除,微创组采用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预后情况。

结果:微创组患者总住院天数、切口完全愈合的天数、视觉模拟分数、疤痕长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

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

结论: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方法便捷精准,术后患者康复迅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临床效果良性乳腺肿块发病率高,对女性健康危害极大。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该病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重要手段。

此前使用的开放手术治疗后容易留下疤痕,影响乳房美观。

而麦默通乳房微创手术治疗具有微创、准确的特点[1]。

本研究分析了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

微创组年龄22岁~62岁,平均年龄(40.42±5.62)岁。

对照组年龄为23岁~65岁,平均年龄(41.15±5.91)岁。

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两组术前均进行血、尿、粪常规检查,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及乳房彩超检查。

对照组采用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作顺皮纹方向切口,依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锐性分离后显露肿块,沿与乳腺导管平行方向切除乳腺肿块。

适当止血、缝合皮肤,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微创组采用仰卧位,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靶区后选择最佳穿刺位置。

常规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确定手术切口,沿手术麻醉路径反复切开肿块,负压系统抽吸病灶,抽吸术中积聚的血液,取出旋转刀适当止血。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乳房美容优良率94.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于对照组的76.47%、17.65%均差异显著(P<0.05)。

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造成的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乳房美容效果更佳。

关键词:良性乳腺肿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良性乳腺肿块为乳腺类疾病常见类型,此类患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1],需通过手术尽早切除肿物,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近年来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应用的乳腺癌肿物治疗方法[2],为分析这一术式应用价值,笔者选取68例患者展开临床随机分组,分别施以常规切除术和麦默通手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均为女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对照组年龄26~46岁,平均(32.36±2.58)岁;单发12例,多发22例。

观察组年龄25~44岁,平均(32.29±2.43)岁;单发11例,多发23例。

经术后病理检查均确定为良性肿物,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观察组以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系统(美国强生)、11G旋切刀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按照肿物位置指导患者取稍左侧卧位、稍右侧卧位、平卧位,在背部垫一枕头。

术前行常规超声检查,把握肿物位置、数量、大小、深度,以此决定进针方向与位置,做好记录。

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局麻,在超声引导下进针到肿物深面,注意肿物位于穿刺针前面,并在超声提示下行旋切术,通常为扇形旋切,将肿块完整切除后退出穿刺针。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良性乳腺肿物中治疗效果比较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良性乳腺肿物中治疗效果比较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良性乳腺肿物中治疗效果比较目的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在良性乳腺肿物中治疗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乳腺肿物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发症和满意情况。

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瘢痕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乳房变形数量1例与并发症分2例也低于对照组的5例与8例(P<0.05)。

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满意程度为36例(94.7%),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28例(77.7%),满意度对比(P<0.05)。

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标签: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良性乳腺肿物;治疗效果根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乳腺癌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2~3倍,是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1]。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很大威胁。

目前临床上都以主张手术法进行治疗。

常规治疗乳腺种物切除手术的定位不够准确,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过多,且术后瘢痕明显等,患者的满意度较低。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与手术器材的发展,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逐渐运用在临床上。

为进一步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良性乳腺肿物中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乳腺肿物患者分别以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乳腺肿物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物肿。

将所有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

其中观察组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5.4±3.7)岁,物肿大小0.5~4.6 cm,平均(1.7±0.8)cm,病程0.5~19个月,平均病程(5.1±2.5)个月,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3.4±2.7)岁,物肿大小0.7~4.2 cm,平均(1.5±0.7)cm,病程0.4~18个月,平均病程(54.9±2.1)个月。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临床探索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张泽海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探究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手术,观察组给予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疼痛。

关键词: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乳腺良性肿瘤;出血量;疼痛乳腺良性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一般均为体检时或自觉发现乳腺部位异常到医院就诊。

乳腺良性肿瘤对患者危害较小,以纤维腺瘤最为常见。

目前,临床中并不排除乳腺良性肿瘤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发现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医生一般依据患者病灶严重程度,给予对应的治疗方式。

手术是目前临床中乳腺良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2]。

但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探究更具优势的手术方式是目前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

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本研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确诊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重度系统性疾病;依从性较差或失访者。

1.2 方法入院后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对肿瘤进行定位,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手术。

观察组给予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术前进行体位准备,患侧上臂外展,充分暴露病灶部位;将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5滴溶解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充分混匀后进行局部注射麻醉;依照皮肤纹理进行穿刺,将旋切刀以30°左右的角度刺入病灶下方;切割刀头选取8G 旋切刀,在实时超声定位指引下进行多次旋切,彻底清除肿瘤;切除后清除腔内血块及组织;经超声检查无残余后,采用无菌辅料进行消毒及包扎。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1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观察组,39例)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对照组,32例)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22±5.87)min、瘢痕大小为(2.71±0.49)mm、术中出血量为(10.52±3.42)ml;对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8.24±10.27)min、瘢痕大小为(29.52±7.48)mm、术中出血量为(110.43±12.24)ml,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时可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小瘢痕面积及降低术中出血量,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标签: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良性乳腺肿物;临床疗效良性乳腺肿物是一种临床常见乳腺类病症类型,依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

对此,将良性肿物完全切除现已成为外科治疗的基本共识。

本文将以我院所收治的71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5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1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X线及B超确诊。

其中观察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5.7±4.1)岁,肿物大小0.4~4.6 cm,平均大小(2.4±1.2)cm,纖维瘤18例,乳腺增生结节21例;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4.6±3.9)岁,肿物大小0.5~4.5 cm,平均大小(2.2±1.3)cm,纤维瘤14例,乳腺增生结节18例。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一种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彻底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

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这种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能够有效保留乳腺组织和整体结构,术后恢复快,美观度高,并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不适感。

在临床上,这种微创手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接下来,本文将从相关研究中,总结并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的临床效果。

一、临床效果1. 术前诊断准确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关键在于术前的诊断,必须准确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操作方案。

多项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能够通过超声检查准确地定位和判定乳腺良性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有助于确定手术的切口和引导穿刺,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 手术效果显著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能够有效彻底地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术后乳腺组织结构完整,患者的乳房外形和整体美观度得到了良好的维持,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恢复快。

患者对该手术的接受度较高。

3.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4.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二、临床应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虽然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的微创手术经验和超声引导下的操作技能,因此仍然需要在一定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该手术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患者在选择时充分考虑。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不适用,如肿瘤过大、位置特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9-06T17:07:56.3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0期作者:付彧1 单孝军1 张丽君1 王彦凤1 杨雪松2[导读] 良性乳腺肿物治疗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但也需高度关注乳房内血肿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以改善预后。

(1大庆油田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2大庆龙南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60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60例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比较(t=12.373,P=0.000),术中出血量比较(t=40.173,P=0.000),切口长度比较(t=94.416,P=0.000),瘢痕长度比较(t=17.317,P=0.000),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比较(t=6.704,P=0.000),术后住院时间比较(t=7.384,P=0.000),均差异显著;②研究组术后乳房内血肿发生率(χ2=4.324,P=0.038),乳房形态改变发生率(χ2=4.386,P=0.036),肿物残留发生率(χ2=4.386,P=0.036),均低于对照组;③研究组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2=6.988,P=0.008)。

结论:良性乳腺肿物治疗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但也需高度关注乳房内血肿等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良性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手术;并发症;乳房内血肿;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155-02近年来,女性乳腺肿物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常用治疗方法,但常规术式创伤大、恢复慢、瘢痕明显,难以满足女性美观需求[1],还无法准确定位部分较小病灶,影响病灶切除彻底性[2]。

因此,临床上开始关注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来治疗乳腺肿物。

本研究在6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获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60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60例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作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经超声、影像学等检查显示存在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且为单侧发病;③肿块直径≦3cm;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④妊娠、哺乳期妇女;⑤存在隆胸手术史;⑥资料不完整,无法进行随访调查。

平行对照法分组,各60例。

研究组年龄18~62岁,平均(42.62±7.25)岁;肿块直径0.4~3.0cm,平均(1.65±0.47)cm;病程3个月~4年,平均(2.01±0.25)年;疾病类型:34例乳腺纤维腺瘤,17例乳腺囊肿,9例乳腺脂肪瘤。

对照组年龄19~65岁,平均(42.70±7.34)岁;肿块直径0.5~2.9cm,平均(1.48±0.38)cm;病程3个月~4年,平均(2.05±0.21)年;疾病类型:32例乳腺纤维腺瘤,18例乳腺囊肿,10例乳腺脂肪瘤。

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两组术前均行超声、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肿物数量、大小、位置、深度等,选择恰当治疗方案,术后对切除物进行病理检查。

研究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仰卧位,外展上肢,手术区域充分暴露。

常规备皮,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按照术前超声探查结果确定进针方向、位置、深度。

于穿刺点取4mm切口,逐层切开表皮、皮下组织。

超声引导下置入8G旋切刀,直至肿物底部,刀槽正对肿物,切刀向两侧扇形旋转,对刀槽范围左右平面病灶进行切除。

超声引导下,以旋切刀向肿物各个方面逐渐推进,行扇形旋转切除,按照肿物情况反复旋切、抽吸,直至病灶完整切除。

完成旋切后,旋切刀拔出,常规留置引流管。

术后送标本病理检查,以1U蛇毒血凝酶止血。

对照组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局部浸润麻醉,放射状切口切开肿块位置,直至肿块部位。

肿块组织游离并切除,电凝止血,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d疼痛程度。

其中,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估,为患者提供标有0-10数字的尺子,0分为无疼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按照自身感受选择恰当刻度[3]。

②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③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治疗满意度,包括外形、对称性、瘢痕、弹性等,最高100分。

不满意为0~60分,尚可为>60~90分,理想为>90~100分。

满意度=(理想例数+尚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

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

满意度等计数资料样本应用χ2检验。

乳房内血肿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应用校正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术后住院期间,研究组皮下瘀斑、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乳房内血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乳房形态改变、肿物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均未出现色素沉着、皮肤皮损等并发症,见表2。

3.讨论乳房主要由乳腺组成,受机体内分泌调节,故较多乳腺疾病发生与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4]。

此外,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感染、创伤等也是引发乳腺疾病的关键因素[5]。

乳腺良性肿块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首选。

近年来,女性对手术质量、术后乳房美观等要求不断增高,而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具有创伤大、切口长、术后易形成瘢痕等弊端,多数患者难以接受。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为新兴乳腺肿物诊治方法,具有微创性特点,能减小手术创伤,效果显著,而且其在超声立体引导下进行,经负压抽吸等方法将切除标本组织运送到体外,不仅能对肿物进行完整切除,还可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陈周[6]在10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中发现,该方法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等指标均优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组,认为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更具优势,与此相符。

罗玉群[7]还发现,应用该方法能减轻术后疼痛感。

本次研究也发现,研究组术后第1d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考虑与手术创伤小、术中不会过多损伤组织等因素有关。

本次研究还发现研究组切口长度、瘢痕长度均更小,提示该方法能克服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创伤大、易形成瘢痕等弊端,更好满足美观需求。

但乳腺肿物麦默通旋切术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可能引发术后乳房内血肿、肿物残留等并发症。

本研究中,研究组乳房内血肿率较对照组高,故需加强乳房内血肿早期预防和控制。

但研究组无一例出现肿物残留,与潘高峰等[8]结果相符,考虑与术者操作技术高、仪器设备完善等因素有关。

陈广社等[9]发现,应用该方法患者乳房形态改变发生率10.2%,较常规乳房肿物切除术组低,与本研究相符,这与该方法创伤小、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定位准确等有关,能更好的保持乳房形态。

林俊青[10]调查发现应用该方法,患者满意度高达9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的81.67%更佳,与此相符。

综上所述,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杨梅,高海燕,张晓兰.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107-108.[2]陈广社,李峰,刘旭晨.乳腺肿物麦默通旋切与常规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35-637.[3]艾登斌,谢平,许慧.简明疼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6.[4]刘诗盈,王爱平,金锋,等.乳腺癌病人内分泌治疗的副反应对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6):686-689.[5] Guido L N,Fontelles C C,Rosim M P,et al.Paternal selenium deficiency but not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conception alters 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 and 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induced mammary carcinogenesis in female rat offsp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ancer,2016,139(8):1873-1882.[6]陈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2):137-137.[7]罗玉群.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46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76-578.[8]潘高峰,刘维燕,潘智裕,等.乳腺良性疾病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效果观察及特点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2):149-153.[9]陈广社,李峰,刘旭晨.乳腺肿物麦默通旋切与常规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35-637.[10]林俊青,高峰,冯艳玉,等.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对比研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3):171-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