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体表面积计算公式.docx
人体体表面积公式

(一)计算人体表面积的公式较多,但大多数可写成(1)或(2)的形式。
SA=cHα1Wα2(1)这里SA为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c,α1,α2为常数项。
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将(1)式线性化为:lnSA=α0+α1lnH+α2lnW(2)其中α0=lnc,ln为自然对数符号。
1916年由DuBois等直接测得9名观察者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采用最小变异系数法,建立了第1个公认的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1),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1975年Gehan和George利用Boyd等直接测量的401例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2)式〔1〕.1987年Mosteller按(1)式给出了容易记忆的简单公式(c=1/60)〔2〕。
1973年Stevenson根据10例实测数据,提出了由身高与体重推算表面积的二元一次线性公式〔3〕,80年代赵松山等〔4,5〕分别报道了中国成年男女的计算公式.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介绍的计算公式是:SA= 0。
035W+0。
1 (W≤30)1。
05+(W—30)×0。
02 (W〉30)(二)许文生氏公式: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
1529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解:0。
061×168+0。
0128×55.0.1529=1.576m2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0。
0057×身高+0。
0121×体重+0.0882,S女=0。
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
0124×体重—0。
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三)或者还一个比较笨得方法,体表加上一层塑料性质的物体,贴到身体上,然后拿下来测量面积就ok了。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 (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 (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 (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 (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 (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 (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人体体表面积公式

(一)计算人体表面积的公式较多,但大多数可写成(1)或(2)的形式.SA=cHα1Wα2(1) 这里SA为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c,α1,α2为常数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将(1)式线性化为:lnSA=α0+α1lnH+α2lnW(2) 其中α0=lnc,ln为自然对数符号.1916年由DuBois等直接测得9名观察者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采用最小变异系数法,建立了第1个公认的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1),目前仍被广泛应用.1975年Gehan和George利用Boyd等直接测量的401例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2)式〔1〕.1987年Mosteller按(1)式给出了容易记忆的简单公式(c=1/60)〔2〕.1973年Stevenson 根据10例实测数据,提出了由身高与体重推算表面积的二元一次线性公式〔3〕,80年代赵松山等〔4,5〕分别报道了中国成年男女的计算公式.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介绍的计算公式是:SA=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二)许文生氏公式: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解:0.061×168+0.0128×55.0.1529=1.576m2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三)或者还一个比较笨得方法,体表加上一层塑料性质的物体,贴到身体上,然后拿下来测量面积就ok了。
体表面积公式

体表面积公式体表面积是指一个物体外部的表面总面积。
在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准确计算体表面积对于研究和实验非常重要。
体表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几何模型或数学公式来实现。
在数学中,常用于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包括圆柱体表面积、球体表面积和立方体表面积的公式。
1. 圆柱体表面积公式:圆柱体表面积由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积和顶面积组成。
圆柱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 2πr² + 2πrh,其中,r是圆柱体的底面半径,h是圆柱体的高度。
2. 球体表面积公式:球体表面积由球体的全面积组成,球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 4πr²,其中,r是球体的半径。
3. 立方体表面积公式:立方体表面积由立方体的6个面积组成,立方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 = 6s²,其中,s是立方体的边长。
除了这些常见的几何体表面积公式,还有其他复杂形状的体表面积可以通过近似方法进行计算,例如使用离散点法或网格法。
在医学领域,计算人体的体表面积对于确定药物剂量、评估肺功能等都非常重要。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身高和体重的公式来估算体表面积,例如西南医科大学公式和DuBois公式等。
这些公式基于人的生理特征,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体表面积估计值。
此外,在化学和物理学中,计算粒子或分子的表面积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几何模型和数值方法等。
总之,体表面积计算是一个涉及几何学、数学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问题。
通过几何模型和数学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表面积。
这对于科学研究、医学和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讲课讲稿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 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人体体表面积公式

(一)计算人体表面积的公式较多,但大多数可写成(1)或(2)的形式。
ﻫSA=cHα1Wα2(1) 这里SA为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c,α1,α2为常数项。
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将(1)式线性化为:lnSA=α0+α1lnH+α2lnW(2)其中α0=lnc,ln为自然对数符号.1916 ﻫ年由DuBois等直接测得9名观察者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采用最小变异系数法,建立了第1个公认的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1),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1975年Gehan和George利用Boyd等直接测量的401例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2)式〔1〕。
1987年Mosteller按(1)式给出了容易记忆的简单公式(c=1/60)〔2〕。
1973年Stevenson根据10例实测数据,提出了由身高与体重推算表面积的二元一次线性公式〔3〕,80年代赵松山等〔4,5〕分别报道了中国成年男女的计算公式。
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介绍的计算公式是:ﻫSA=0。
035W+0。
1 (W≤30)1。
05+(W—30)×0。
02(W〉30)(二)许文生氏公式:体表面积(m2)=0。
0061×身高(cm)+0。
0128×体重(kg)—0。
1529ﻫ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
ﻫ解:0.061×168+0。
0128×55。
0.1529=1。
576m2ﻫ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0。
0057×身高+0。
0121×体重+0。
0882,S女=0。
0073×身高+0。
0127×体重—0.2106,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
0061×身高+0。
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ﻫ(三)或者还一个比较笨得方法,体表加上一层塑料性质的物体,贴到身体上,然后拿下来测量面积就ok了。
人体体表面积公式

(一)计算人体表面积的公式较多,但大多数可写成(1)或(2)的形式。
SA=cHα1Wα2 (1)这里SA为人体表面积(m2);H为身高(cm);W为体重(kg);c,α1,α2为常数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将(1)式线性化为:lnSA=α0+α1lnH+α2lnW(2)其中α0=lnc,ln为自然对数符号。
1916年由DuBois等直接测得9名观察者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采用最小变异系数法,建立了第1个公认的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1),目前仍被广泛应用。
1975年Gehan和George利用Boyd等直接测量的401例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2)式〔1〕。
1987年Mosteller按(1)式给出了容易记忆的简单公式(c=1/60)〔2〕。
1973年Stevenson根据10例实测数据,提出了由身高与体重推算表面积的二元一次线性公式〔3〕,80年代赵松山等〔4,5〕分别报道了中国成年男女的计算公式。
国内大多数教科书介绍的计算公式是:SA= 0。
035W+0。
1 (W≤30) 1.05+(W—30)×0。
02 (W>30)(二)许文生氏公式:体表面积(m2)=0。
0061×身高(cm)+0。
0128×体重(kg)—0.1529例:某人身高168cm,体重55kg,试计算其体表面积.解:0.061×168+0.0128×55。
0.1529=1。
576m2男女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分别为:S男=0.0057×身高+0。
0121×体重+0。
0882,S女=0。
0073×身高+0。
0127×体重-0.2106,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
0061×身高+0。
0124×体重—0。
0099.(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三)或者还一个比较笨得方法,体表加上一层塑料性质的物体,贴到身体上,然后拿下来测量面积就ok了.计算人体体表面积的公式很多,许文生氏公式: S=0.0061×H+0. 0128×W-0. 1529以前是得到学术界公认的,但此公式是60多年前根据当时国人的身体状况测量的数值推算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
第一种方法: S= 0.035W+0.1 (W≤30)
1.05+(W-30)×0.02 (W>30)
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
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
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
-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
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
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
1.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
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
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
(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
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
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
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
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
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
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
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
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
>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3. 目前测量儿童体表面积时, 是沿用广泛使用的多维度计算Du Bois公式:
体表面积S(m2)=H0.725×W0.425×71.84,其中H为身高(cm),W为体重(kg)。
4. 一般成人及儿童应用许文生氏(Stevenson)公式:
体表面积S(m2)=0.0061×身高(cm)+ 0.0128×体重(kg)-0.1529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药
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认为这种计算
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按体重计算往往是年幼儿求得
的剂量偏低,而年长儿求得的剂量又偏高;而按年龄推算,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其体重又会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必会
影响到药物的浓度。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
一、体重30公斤以下的小儿: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0.035+0.1
小儿用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
二、体重30公斤以上的儿童,体重每增加5公斤,体表面
积增加0.1m2
即:35公斤为1.1+0.1=1.2m2
40公斤为1.1+0.2=1.3m2
50公斤为1.1+0.3=1.4m2
但60公斤体表面积为1.6m2
70公斤体表面积为1.7m2
如:某小儿体重18公斤,成人每日剂量400mg,每日分四次服用,计算如下:
该小儿的体表面积=18公斤×0.035+0.1=0.73m2
该小儿每日药量=400mg×0.73/1.7m2≈172mg
该小儿每次药量=172mg÷4=43mg/次
即每日分四次服,每次服43mg。
由体表面积计算而得的结果比以往的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更能适应小儿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