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整理复习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2)9060070080=9000000000+(
)+(
)+(
)
在
里填上>、<或=。
6082008 > 608208
356089 < 356809
1580005000
98096500
> 158000600 < 102000008
2. 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5610240 3861024 36542010 35610420
(2)只读一个“0”的数是( (3)三个“0”都读的数是(
)。
)。
如果18□6700013≈18亿时,□里都可以填 ( 0、1、2、3、4 );
如果18□6700013≈19亿时,□里最小可以 填( 5 )。
甲数是4590900,乙数是4509900,丙数读 作四百五十万九千零九, 丁数是由4个百万,59个万和9个千组成的。 请你把这四个数按照 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
读一读:
708000
七十万八千 读作:
10023400
502008002
1500002350
读作: 一千零二万三千四百
读作: 五亿零二百万八千零二
写出下面各数: 十六万零三百
160300 写作:
六百零八万二千零一
写作: 6082001
五亿零八百万
写作: 508000000
300000085
写出下面的数。
丙数写作:4509009 丁数写作:4599000 4599000>4590900>4509900>4509009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31页练习五,第1题、第2题。
大数的认识
整理和复习1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整理和复习本章知识,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内容。
2.过程技能:培养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知识的总结与巩固。
二、教学重点1.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内容。
2.练习相关题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1.复习知识时,要求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回答相关问题,发散思维。
2.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复习资料、习题册、评分表等。
2.学生准备好笔、草稿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知识点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重点内容,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2.发散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2. 练习操练1.布置相关练习题,分组或单独完成,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2.收集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3. 总结归纳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做出知识结构图或主题思维导图。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做简要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未完成部分。
2.针对所学知识,自主拓展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的整理和复习活动,发现学生在梳理知识结构和总结归纳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朓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
第六课时 第一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六课时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材内容:练习二7-14题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整理
1、预作:练习二7-17题
2、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出四道混合运算,说明运算顺序(题目自拟)
课前独立完成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师引导归纳
学生举手回答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7题:可以用三步计算也可以用两步解决。
审题后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2、练习二第8题:学生经历填表——说思路——观察比较表中数据变化这一过程,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
3、练习二第9题: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4、练习二第10题:学生用生活经验理解题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想法。
5、练习二第11题:先让学生明白图形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作后组织全班交流思考过程及依据。
6、练习二12、13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感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7、练习二第14题:引导学生明白不同图形代表不同的数,弄清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启发学生用代换方法进行思考
五、总结全课:今天有什么收获?对于回答好的予以表扬
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这一单元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总结算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分数运算的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运算中的加减乘除法则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分数运算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总结算法、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运算中的规律和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运算来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件,独立学习分数运算的知识,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
5.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自己整理)一、比一比,再组词朝(朝代)沸(沸腾)律(法律)疑(怀疑)霞(晚霞)稍(稍微)潮(潮水)佛(仿佛)捷(捷报)凝(凝结)暇(无暇)梢(树梢)告(告诉)奖(奖励)杆(旗杆)昂(昂头)灰(灰色)珠(珠子)浩(浩荡)桨(船桨)竿(竹竿)仰(仰头)恢(恢复)株(一株)傅(师傅)旧(新旧)贯(横贯)忘(忘记)缝(缝隙)规(规律)薄(薄雾)旦(一旦)惯(习惯)茫(茫茫)逢(相逢)观(观看)二、多音字涨zhǎnɡ (涨潮)笼lónɡ (鸟笼)号háo (号叫) 佛fó (佛像)缝fãnɡ (缝补) zhànɡ(头昏脑涨)lǒnɡ (笼罩)hào (号称)fú (仿佛) fânɡ(门缝)秘bì (秘鲁)模mó (模式)(模范)称chân (称心) 干ɡān (干净) mì (秘密)mú (模样)(模子)(模板)chânɡ(杆称)ɡàn(树干)mēnɡ (蒙骗)bó (薄弱)数shù (数学) 禁jìn (禁止)蒙mãnɡ (启蒙)薄báo (薄纸)shǔ(不可计数)jīn(不禁)měnɡ(蒙古)bò(薄荷)三.课文理解1.观潮: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
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峡谷: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复习重点(考点)之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考点)一、复习的课文1.《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 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有)、(潮来时)、(潮去后)的景象, 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 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 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雅鲁藏布大峡谷》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与(珠穆朗玛峰)为邻。
接着, 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然后, 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
3、《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 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活泼可爱的小鸟, 构成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以形象生动的语言, 描绘出(火烧云的奇妙景色),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
二、背诵《观潮》第三、四自然段。
默写: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三、比较词语潮(潮湿)称(称赞)盐(食盐)笼(笼罩)蒙(蒙受)沸(沸腾)嘲(嘲讽)弥(弥漫)监(监视)茏(葱茏)朦(朦胧)拂(吹拂)贯(贯穿)恢(恢复)屹(屹立)滔(滔滔)脉(山脉)灿(灿烂)惯(习惯)诙(诙谐)吃(吃饭)蹈(舞蹈)咏(歌咏)仙(仙境)烂(绚烂)竿(鱼竿)桨(木桨)规(规则)律(纪律)株(株连)拦(阻拦)杆(杠杆)浆(豆浆)现(现实)津(天津)珠(水珠)缝(缝隙)梢(树梢)寂(寂寞)庙(寺庙)檀(紫檀色)逢(相逢)稍(稍微)寄(寄托)宙(宇宙)擅(擅长)凶(凶狠)涓(涓涓细流)汹(气势汹汹)捐(募捐)四、多音字háo(号叫) mì(秘密) féng(缝补)号秘缝hào (挂号) bì(秘鲁) fèng(缝隙)bó (薄弱) bó (停泊) mó (模范)薄 báo (薄脆) 泊模bò (薄荷) pō (湖泊) mú (模样)五、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踮着)脚(低下)头(解开)绳(扑)翅膀(卧在)水面(揉)眼睛(登上)大堤(烧到)东边(划着)船(拨着)桨(垂到)水面(伸进)泥土(靠着)墙根(飞进)叶丛(跳上)船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帘帘)飞瀑(滔滔)江水(蒙蒙)的薄雾(翠绿)的颜色(隆隆)的响声(白茫茫)的水面(茂盛)的榕树(宽阔)的钱塘江(火热)的赤道(寒冷)的北极(直入云天)的雪山(沸腾)的温泉(人迹罕至)的地方(灿烂)的红霞(神奇美丽)的画卷(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2)(马上)纠正(渐渐)逼近(继续)拍掌(缓缓)地动(明亮)地照耀(兴奋)地叫着(平静)地移动(笑盈盈)地看着(有规律)地划(漫天卷地般)涌来(威武镇静)地蹲着(浩浩荡荡)地飞放大而来六、近义词笼罩——覆盖屹立——矗立鼎沸——沸腾颤动——颤抖霎时——顿时恢复——复原壮丽——壮美奇异——奇特映衬——衬托神秘——神奇呈现——展现预料——预测灿烂——绚烂陆续——继续茂盛——茂密纠正——改正逼近——靠近仿佛——似乎热闹——喧闹展示——展现凶猛——凶狠威武——威严镇静——镇定沉静——寂静光明——光亮七、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沉寂屹立——倒塌平静——动荡强烈——微弱置疑——相信多样——单一美丽——丑陋静寂——嘈杂热闹——冷清兴奋——忧愁模糊——清晰凶猛——温柔镇静——慌张爱好——厌恶逼近——远离光明——黑暗奇特——普通珍贵——低廉风平浪静——波涛汹涌八、量词一(头)小白猪一(条)白线一(段)石子路一(只)鸟一(条)狗一(座)小山一(段)红霞一(株)榕树一(声)鸟叫一(根)树枝一(堵)水墙一(只)小船一(点)缝隙一(层)薄雾一(条)峡谷一(个)热点一(支)乐曲一(片)绿叶一(头)狮子一(匹)战马九、特殊词语ABB式: 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白茫茫AABB式: 恍恍惚惚郁郁苍苍郁郁葱葱浩浩荡荡ABAC式: 若隐若现人山内海半紫半黄一模一样十、拓展1.描写江河湖海的词语细水长流奔腾不息一泻千里川流不息波光粼粼白浪滔天惊涛骇浪碧波万顷2.描写颜色的词语色彩斑斓姹紫嫣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花红柳绿万紫千红五光十色黑白相间花花绿绿金碧辉煌翠色欲流浮翠流丹。
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 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 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荷叶上蹲着一只 大青蛙,披着碧 绿的衣裳,露着 雪白的肚皮,鼓 着一对大眼睛。
1、图片中, 哪些是小蝌 蚪?小蝌蚪 在什么地方 ? 2.小蝌蚪在 找妈妈的过 程中,遇见 了谁?
告诉了我们从小要独立生活、遇事 主动探索的道理。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细心
仔细观察
读下面的句子,给带 点的字注音。 1.要想得( dé )到知识,就必须认真读书。
2.快迟到了,我得( děi )赶紧走。 3.小华跑得( de )可真快呀!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降( jiàng )落伞。
植物旅行靠什么,各有各的好办
法。蒲公英准备了降落伞,娃娃乘风飘
不停。苍耳全身长满刺,挂住皮毛去旅 行。豆荚更是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炸 ,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来到田野山洼, 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多有趣的知识呀
,就等你们去观察,粗心的小朋友却得
不到它。
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蒲公英、______ 苍耳 和______ 豌豆 三种 A、课文中讲了______ 植物。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 为家。”这句中“得”的意思是( )。 A.需要 B.应该 C.舒服、满意 3. 5.给下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 1)观察( )A.cá B.chá 蒲公英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太阳 ( 2)就得( ) A.děi B.de 苍耳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风 4. 这首诗共有( )节? 豌豆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动物的皮毛 A.5 B.6 C.7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说课稿

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课堂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名为《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整理和复习的意义、整理和复习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预习和复习等。
(2)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包括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3)整理和复习的应用:包括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和考试中的实际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等。
(2)使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如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笔记等。
(2)使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意义,如提高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如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式= ( 6.1+3.9)×3.6=36 3.原式= 8.7×(10+0.1) =8.7×10+8.7×0.1 =87+0.87
=87.87
4.原式= 3.6×(99+1)=3.6×100=360
小结:
1.本节课你的目标完成了吗? 2.还有哪些地方. 通过小组交流,集体回顾,整 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2. 结合具体情境,会用本单元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 数 点
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小 数 乘 法
计算小数乘法:1、先按照整数乘
法的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
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
课前三分钟
1、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1)0.5×0.2= 0.1 (2)50×0.2= 10 (4)2.4×4= 9.6 (7)0.125×8= 1 (5)2.5×0.4= 1 (3) 500×0.2= 100 (6)0.25×40= 10
(8)12.5×8=100 (9)1.25×80= 100
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
要在前面用0补足;4、积的小数部 分末尾有0的要把0划掉。
因数与积的大小变化:一个 数 (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 大);一个 数 (0除外)乘小于1 (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
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明确要保留 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 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 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 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 样适用。
小数乘法估算
估大(不到):估大了够就一 定够。估大了不够,方法不正 确。
估小(超过):估小了不够就 一定不够。估小了够,方法不 正确。
检测: 填空:
1、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18.64,这个小 数最小是( )最大是( ) 2、8.996保留一位小数是( 小数是( ) 判断: 1、一个不为0的数乘1.001,积一定比这个数大 ( ) ),保留两位
回家路上妈妈顺便买了两颗白菜 g 共重1.35kg,收银员应收她多少钱? 1.9元/kg
1.35×1.9≈2.57(元)
答:收银员应收她2.57元。
晚饭后,小明开始做周末作业了
1. 1.25×32×2.5
2.6.1×3.6+3.6×3.9 3. 8.7×10.1 4. 3.6×99+3.6
1 .原式=1.25×8×4×2.5=100
2、如果a×b>a(a≠0),那么b一定大于1 (
)
小明和一家人(爸爸妈妈和妹妹)准 备去秋游,小明拿了50元钱,买下面 东西,剩下的钱还够买一只10元钱的 口杯吗?
饼干 4.7元/包
巧克力
牛奶1.35元/袋
16.5元/盒
里程数8.2km
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 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 1km按1km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