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论文文档]基于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的研究
铁路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理论研究

1开行方案的定义及构成列车开行方案是以客运量为基础,以客流性质、特点和规律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安排包括列车开行等级、种类、起讫点、数量、经由线路、编组内容、停站方案、客座能力利用率、车底运用等内容,体现从客流到列车流的组织方案。
其中,开行方案由开行线路组成,又称为服务线路,而每条开行线路主要对应以下三种属性:1.1列车运行要素,包括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车站及经由的路线和停站。
由于安全运行要求,高速列车办理始发终到车站一般都要求配备有相应的动车段(所)。
而目前我国规划的高速铁路动车段(所)数量有限,列车的始发、终到车站相对较少,导致起讫点方案相对较少。
列车开行经由的线路主要就是高速铁路线路。
可见,高速铁路运行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列车停站方案。
1.2旅客列车种类要素,包括列车不同的等级或性质。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根据停站方案,将京沪高速铁路的列车区分为以下几类:一站直达高速列车、省城之间直达的高速列车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的高速列车。
1.3开行量要素,主要是确定列车在单位时间内开行对数,一般也称为列车开行频率。
开行频率是列车开行方案确定的重要内容,是运力资源配置关键指标。
2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是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到宏观经济因素对旅客出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在高铁运营中更加需要考虑。
2.1客流需求。
客流需求约束是其最为基本的约束。
当运能有限,客流需求非常大时,无法完全满足所设定的旅客需求,该约束往往被转化为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目标,相当于前文所提及的运输需求满足量最大化。
2.2列车运输能力。
也称为列车定员,其一般计算方法是通过该开行线路列车的编组数量乘以该车辆定员人数得到,该因素主要影响列车开行对数。
2.3除以上因素外,开行方案的编制还应该考虑运力资源条件,具体包括如车站能力、区间通过能力、动车段(所)检修能力和存车数量等。
3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目标确定完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对象后,需要详细分析高速铁路开行方案制定的优化目标。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铁道运输毕业论文(5篇)铁道运输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人才培育模式“人才培育模式”是指在肯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育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高职院校铁路运输专业人才培育目标(一)职业面对。
主要面对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生产一线。
(二)主要就业岗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主要有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岗位繁多,通过现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高职同学毕业后从事的突出岗位分别是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
(三)应具备的学问、技能、素养。
(1)学问结构:①把握专科层次毕业生必需的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文化基础学问;②把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专业基础学问;③把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运输组织等专业学问;④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问。
(2)技能结构:①能够根据操作规程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平安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别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平安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大事处理等作业;②能够依据行车组织、客货运作业的要求,合理选择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平安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别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平安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大事处理等作业的工具;③能够针对不同的应急大事实行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④能够根据铁路运输企业作业组织方式组织行车、客货运作业;⑤能够根据行车、客运、货运规章的基本要求检查、评价运输作业。
(3)素养要求:①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②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沟通沟通力量、团队协作意识;③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力量;④具有实践力量、制造力量、就业力量、创业力量;⑤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⑥具有节省资源和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⑦具有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职业情操;⑧具有作风严谨、反应灵敏的职业素养;⑨具有“平安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听从统一指挥”的职业道德。
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方法研究

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人们对出行各方面因素要求的越来越高,人们出行不仅仅考虑价格的因素,越来越重视舒适度、旅行时间等因素。
因此,也带来了铁路运输的革命性发展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文章主要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的上座率和票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高铁;开行方案;灵活票价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不断发展,“四纵四横”髙速铁路网络初具规模,高速铁路的发展为提升旅客出行服务水平提供了可能。
然而,现有的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仍遵循既有线管理模式,没有根据高速铁路实际运营情况和特点进行调整与改进,制约着高速铁路服务水平的提升。
因此制定合理的高速铁路开行、票价方案对于提高列车非高峰时段的上座率,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1.高铁运行“上座率”现状分析现在动车组列车数超过旅客列车总数的一半,成为铁路运输的新主力。
高铁以飞驰的速度,使空间距离感缩短,让普通大众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更多选择,活动范围扩大了很多,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结构。
高速铁路拉近了空间的距离,对给特大城市分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北京工作,济南居住的人,以前只能一月回家一次,现在可以每天回家。
在南京居住想去上海旅游的人,也可以当天来回。
然而,这些客流很有时效行,每天只有几个时段客流密集。
此外,现在京沪高铁已经是满图运行了,虽然开始盈利,但是上座率,尤其是非高峰时段上座率,不是很理想。
每天早时段,晚时段客流量非常大,其他时段上座率低。
因此,如何提高高铁淡季和非高峰时段的上座率成为高铁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应该通过改进开行方案和售票价格,使客流在一天的时间内尽量均匀分布,比如早晚时段满足通勤,商务等需求,其他时段吸引旅游,探亲等客流。
其次,现在人们的出行需求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好需要继续通过完善客运产品,吸引、生成更多的客流,最大限度的释放现有京沪高铁的能力,提高现有京沪高铁的上座率。
2.高铁票价定价优化措施分析2.1高铁票价现状长期以来,我国的铁路产品一直采取政府定价为主的运价形成机制,这种机制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运市场,降低了高速铁路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客运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研究

快速通道 3 种类型。高速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专线 运营速度可达到 30 5 m ・ ~。高速 客运专 0  ̄3 0k h 线上不仅有沿线大站间的始发终到旅客列车 ,还有 跨线旅客列车;城际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 2 个大城
市 间 ,以开行 两点 之 间的旅 客列 车 为主 。以客 运 为 主兼 顾货 运 的快 速通 道 运 营速 度 可达 到 2 0 20 0 ~ 5
列 车运 行模 式是 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线运 输 组织 的基础 ,也
收稿 日期 :2 0 —91 ;修订 日期 :2 0-92 0 80 —7 0 80 —2 基会项 目:铁道部科 技研究 开发计划项 目 (0 6 0 ) 2 0 X0 4 作者简介 :康维韬 ( 9 2 ) 1 5一 ,男 ,辽 宁沈 阳人 ,高级工程师 。
到的焦点问题 ,如列 车运行模式 、跨线客流输送 、 “ 夕发朝至”列车开行 、运营调度方案等进行研究 。
对 比上述 2 个方案 ,每一种类型的客运专线高 速旅客列车采用 1 个速度等级 ,能够充分利用通过
能力 ,便于行 车组 织 ,同时有 利 于设 备的 配置和 运
1 列车运行模式
方式将给旅客带来不便 ,存在客流严重流失的可能 性 ,还将增 加换 乘设备 ,所 以客 运专线 应尽可 能采 用开行跨线列车的方式 。跨线列车包括客运专线之
间 、客运 专线与 既有线之 间 的跨 线列 车 。跨线 列车 应 采用高 速动 车组 ,跨线 列 车运 行速 度应 与所 跨客
好 、舒适度更高、速度更快的高速动车组。 因此 ,为 提 高 客 运 专线 的 运 输 质 量 和 服 务 标
中图分 类号 :U2 24 9 . 文献标识码 :A
我 国铁路 客运 专线 可 分为 高速 客运专 线 、城 际 客 运专 线 ( 或城 际铁路 ) 和 以客 运 为主兼 顾货 运 的
浅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组织管理的应用与研究

浅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质量组织管理的应用与研究发布时间:2021-08-30T06:47:53.638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5月第13期作者:张辉[导读] 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张辉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摆正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在不断对于之前方法验证、完善、否定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行业向前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这篇文章从运输质量等角度进行阐述,希望对于大家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质量;行车组织引言就当前社会发展状态来说,铁路交通运输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市场化进程。
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的现状难以全面满足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人们对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然而当前铁路交通运输市场难以全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铁路交通运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关键意义。
1影响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针对环境因素而言,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铁路运输的自然环境是影响铁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恶劣天气下,铁道的运行将会受到阻碍,常年曝露在自然环境下难免会受到侵蚀或者是寿命缩短等现象;在洪水、泥石流的影响下会对铁道带来大面积的瘫痪或者是整修,雨季的雷暴天气对铁路的电力系统设施也是最为常见的因素之一,例如前几年雷雨天气,导致运行铁路停止前进,最后发生严重的铁路交通瘫痪,最后铁道部经过检测是雷暴天气的影响使其导致信号失误;再次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国家这几年针对于铁路的发展是前攻后进,为了拓展边疆地区的发展,青藏铁路的修建是我国发展边疆地区的重要举措,针对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说,又要守住自然景观,又要保证该地区在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完整修建,这项工程耗费了很多资源,一切都是为了保护青藏地区原生态景观的前提下修建和完工的。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决策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8期(总第260期)摘要:未来几年将有多条客运专线投入运营,而这些客运专线采取何种运输组织模式,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在分析我国客运专线基本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分工,提出我国客运专线可供选择的几种基本的运输组织模式;通过对影响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以及列车上下客运专线条件的分析,提出我国各类客运专线应分别采用何种运输组织模式的建议。
研究结论可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跨线中图分类号:U2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08)08-0114-03户佐安a,严余松a,邱忠权b(西南交通大学a.交通运输学院;b.物流学院,成都610031)0引言我国有丰富的客货混跑线路的运输组织经验,但客运专线刚刚起步,因此这方面的运输组织经验几乎空白。
虽然国外学者对高速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研究较多,并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成果,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路情,我国客运专线不能完全套用国外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
我国虽说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但早有学者以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系统的研究了其运输组织模式,也取得了很多成果[1-6]。
同时,部分学者近年来也对某些具体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进行研究[8,9],这对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运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研究中,目前还没有对整个客运专线网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系统性的考虑,这是一个全新的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内容。
本文在分析影响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若干因素的基础上,系统的对各种类型客运专线选择何种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
1我国客运专线采用运输组织模式的基本类型在各类客流中,跨线客流如何组织,这就是我们要讨论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核心问题。
跨线客流仍由既有线承担还是上客运专线,如果上客运专线,又以什么方式输送。
根据这些分析,我国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可有如下三种基本模式:1.1客运专线全部开行本线列车在这种运输组织模式下,跨线客流又有两种输送方式。
关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关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行业的建设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
就现阶段的铁路货物运输而言,怎样科学处理好运输组织问题才是现在铁路工作中必须展开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此,此文详细分析了现阶段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中具有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措施,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问题;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行业的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在具体的货物运输组织时,出现了管理不足以及货物调动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整个运输过程十分缓慢且格外复杂,给整个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因此,本文对铁路货物运输组织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提升铁路运输质量水平。
1当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现状多年来,在铁路货物运输的总占比中,货物运输总量一直保持在45%以上的是能源类物资,货物周转量比重保持在60%以上,冶炼物资类运量占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也分别达到20%以上。
仅此两大类物资的货运量和周转量比重分别占铁路货运量的65%和80%以上。
铁路以其运能大、运价低、连续性强、规模效益显著等特有优势,自然地成为重大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这是满足国计民生和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物资,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材料等基础性物资铁路运输总量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当前,我国先实行的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是狭义的“按图行车”,当列车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准时发车时,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优化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已经成为铁路货物运输提高运输的效率的当务之急。
2工作中存在的不足2.1运输能力不足目前,由于我国对铁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该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且其运输能力也存在不足。
以成都局为例,全局的铁路线路为典型的山区铁路,点多线长,曲线较多,并且坡度也比较大,桥隧数量较多,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频发,而且其防洪压力也较大,全年有6个月为防洪主汛期,并且线桥机车等设备较落后,欠账多,设备老化问题也比较严重。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以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为例)范文

1 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需求显得越来越旺盛,既有的运输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铁路运输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我国铁路网建设,到2020年我国铁路线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
形成以新建1.2万公里“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既有提速线路为补充的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
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线路里程将比目前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
可以说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将要用15年的时间走完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完的道路。
这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将使我国旅客运输迈上一个新台阶。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我国学者对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这种经验和方法在过去客货混行的运输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高速快捷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大力建设,这些方法和经验显然需要相应的调整。
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理念,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情况,建立适合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
深入研究客流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水平、旅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将旅客换乘与开行方案一体化设计,使得铁路更好地适应未来旅客运输的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客运专线网中节点等级的不同选择列车的起讫点,将开行方案按照一定的周期设计,使开行方案适合周期性运行图的铺画,在每周期内列车的起讫点、频率、径路基本相同。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起讫点规律、数量较少,主要节点间列车开行频率高,旅客出行时间灵活,方便度高。
对于长途旅客充分利用新型客运专线车站换乘方便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列车的换乘衔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常见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等得以形成,铁路运输业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也有所缓解,但运输能力仍不可避免的受到客货共线模式的影响和制约,甚至降低了铁路运输机动性,无法更好的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大部分人群仍以铁路作为首选交通方式,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相关理论,并提出可行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理论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铁路客运量也明显增长,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铁路客运专线深化组织改革,通过城际快速列车的开行来满足城市之间的运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并且对于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际列车经历了既有线与客运专线两个发展阶段,从客货混运且运输能力紧张,发展为跨线列车组织上线。
我国城际高速列车的客流具有密度大、发送量集中、交通消费水平高、经济承受能力强等鲜明特征。
在客流特征分析上,在定量分析的大环境下,通过运价弹性分析法和时间弹性分析法开展综合分析,以得出一定时期客流数量及客流变化规律,争取做到精确且全面的客流调查,为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支持,进一步提高铁路旅客运输管理的时效性。
城际快速列车客流量预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以通道流量发生及发展趋势为依据开展预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道总客流预测,以区域内人口、可支配收入和过敏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因素,并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时间序列模型等开展通道总客流量预测。
二是城际快速列车客流分担率预测,就是建立客运通道公路与铁路竞争模型,进一步对运输通道铁路的市场份额进行科学化预测。
三是新客流的诱发生成预测,是在社会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基于诱发需求以及客运专线固有技术特点,诱发产生一部分新的运输需求。
通过研究可知,开行方案中列车速度、密度、票价、舒适性以及安全性等因素,是影响铁路客运量的直接因素,也就是敏感性因素,各个敏感因素对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具体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2 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的策略
为更好的推进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应当采取可行的铁路客运开行方案,基于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准确把握不同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构造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明确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的技术参数与目标函数,建立铁路客运专线旅客列车的优化模型。
2. 1 开行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铁路客运专线开行方案是基于市场需求导向之上,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旅客换乘次数与在途时间的同时,对列车车底加以合理应用,基本原则是按流开车,通过不同长度铁路客运线路的有机结合,保证铁路客流分布的均匀性,确保铁路运输设备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切实提高铁路客运综合能力。
具体来讲,铁路客运专线开行方案的确定,应当确保到发时间适当,
在与社会群体出行习惯相符合的同时,尽可能节省出行时间,开行夕发朝至的旅馆式列车,以提高旅客时间利用率。
铁路客运专线开行方案往往会受到客运密度、车站能力、车底数量以及列车编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多项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措施开展铁路客运专线运输是非常必要的。
2. 2 开设客运专线维修天窗
所谓客运专线维修天窗,是指就铁路客运专线开展综合维修,做好线路、供电以及信号等固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以有效解决列车运行与设备维修施工之间的矛盾问题,改善铁路客运质量。
铁路设备综合维修天窗主要有矩形和V 型两种形式,在二者基础上相互组合可以演变成新的天窗形式。
具体而言,矩形天窗在开展综合维修时能够免受列车运行的影响,在维修方面效率与安全系数较高,但其对列车通过能力存在一定影响,尤其是会对跨线中速列车开行方式以及运行图铺画产生一定影响。
V 型天窗则与矩形天窗有所不同,对列车通过能力影响较小,尤其是在晚点跨线中速列车运营的调整上更具灵活性和时效性,但此种情况下综合维修的难度较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协调措施,以免对铁路客运整体产生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天窗,常见的是空间混合型和时间混合型。
空间混合型天窗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分段开设矩形天窗、分段开设V 型天窗以及上述二者相结合的混合天窗。
而时间混合型的天窗在配置上具有一定灵活性,其一是将两种方案配合使用,以满足通过能力需求,并开展科学化集中作业。
其二是在时间上对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维修天窗方案评价模型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之上所实现的,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得以合理应用。
在对客运专线开行方案开展敏感性分析时,应当以影响城际快速列车客运量的直接因素作为参考依据,基于速度、密度、票价等因素之上,从开行方案入手对客运量进行预测,进而就模型开行方案进行评价。
基于灰色理论中系统关联分析法能够反映出不同方案开行方案与各自客运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在单因素敏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铁路客运便捷性以列车发车密度为主要体现,这一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铁路列车的竞争力,因此加强铁路列车发车密度的敏感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的敏感性分析,根据整数规划的原理,以整个车站所有始发列车的总方便程度为目标函数,以发车区段可发出列车的列数为约束,建立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发车时间域的优化模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策略,推进铁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客运专线不同于传统铁路,它有着列车速度高,客运专用,受旅客出行时间影响大,运输需求时间分布不均衡等特点。
关于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客流组织等与线路的运营密切相关的管理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许多理论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尤其是在客运专线换乘组织、不同条件下的通过能力计算和天窗的开设等方面有待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