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演奏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埙的常规指法

埙的常规指法

埙的常规指法
以下是埙的常规指法:
1. 低音区:在吹奏低音区时,可以使用中、无名和小指按孔,大拇指放置于背孔上,用于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2. 中音区:在吹奏中音区时,可以使用大、中、无名和小指按孔,小指按孔时要用指节按孔。

3. 高音区:在吹奏高音区时,可以使用大、中指按孔,其他手指用于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4. 双手交叉:在吹奏双手交叉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双手的小指交叉放置于食指之间。

5. 双手叠加:在吹奏双手叠加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将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叠加在一起。

6. 右手打音:在吹奏右手打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右手的食指或中指敲击音孔上方或下方。

7. 左手滑音:在吹奏左手滑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手的小指或无名指向下滑动到音孔上方或下方。

8. 双手滑音:在吹奏双手滑音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双手的大、中、无名和小指同时向下滑动到音孔上方或下方。

9. 左右手交替:在吹奏左右手交替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左右手轮流吹奏同一音符。

10. 波浪式音阶:在吹奏波浪式音阶的指法时,可以使用大、中、无名和小指按照波浪式的顺序依次吹奏。

这些是埙的一些常规指法,当然还有其他的特殊指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曲目和风格进行练习和掌握。

八孔埙的入门指法

八孔埙的入门指法

八孔埙的入门指法八孔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管乐器之一。

它的音色柔和、清澈,常常被用于伴奏或独奏。

如果你想学习八孔埙,首先要掌握它的入门指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八孔埙的入门指法,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基本技巧。

一、八孔埙的基本结构八孔埙由管身、吹口、笛膜和八个指孔组成。

管身通常由陶瓷或竹制成,长约30厘米。

吹口位于管身的一端,用于吹奏。

笛膜位于管身的下方,可以控制音高和音色。

八个指孔分布在管身上,用于调节音高和音色。

二、八孔埙的基本指法1、基本口型吹奏八孔埙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口型。

将嘴唇微微张开,上下牙齿分开,舌头放在下巴前面。

吹奏时,将口唇往前推,使气流顺畅地流过吹口。

2、基本音域八孔埙的基本音域为C4到E5,共有13个音。

其中,第一孔为C4,第八孔为E5。

通过控制吹气的强度和笛膜的张力,可以调节音高和音色。

3、基本指法八孔埙的基本指法非常简单。

左手覆盖住前三个孔,右手覆盖住后五个孔。

指孔的开合程度决定了音高和音色。

下面是具体的指法:(1)第一孔:左手食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2)第二孔:左手中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3)第三孔:左手无名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4)第四孔:右手食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5)第五孔:右手中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6)第六孔:右手无名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7)第七孔:右手小指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8)第八孔:右手食指和中指同时覆盖,其他手指张开。

以上是八孔埙的基本指法。

初学者可以通过练习这些指法,逐渐掌握吹奏技巧。

三、练习方法1、练习口型保持正确的口型是吹奏八孔埙的关键。

初学者可以通过模仿老师或其他优秀演奏者的口型,逐渐形成自己的口型习惯。

同时,要注意控制吹气的强度和方向,使气流顺畅地流过吹口。

2、练习指法初学者可以先练习单个音符的吹奏。

选择一个音符,比如C4,依次按照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的顺序覆盖指孔,调整笛膜的张力,吹奏出C4的音符。

然后,逐渐练习其他音符,直到掌握全部的音符和指法。

埙的演奏基础知识

埙的演奏基础知识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

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

它可大可小。

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

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

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

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

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吹奏技巧可分为气吹和舌吹两类,然后和指法技巧构成了它的演奏技巧1气类吹奏技巧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

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

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

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

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

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

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

2舌类吹奏技巧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

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吐”音。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双吐就是结合单内吐和单外吐,速度比单吐快一倍,其音类似“吐库”或“库吐”,适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

吐音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古埙的吹奏方法

古埙的吹奏方法

古埙的吹奏方法
古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古老而且简单的打击乐器,可以发出独特的清脆声音。

然而,想要演奏好古埙并不容易,需要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

首先,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演奏古埙时,应该把乐器放在身体的中央位置,手掌握住两端,手指放在底部。

然后将乐器倾斜45度,将嘴唇放在上端,并用舌头控制气流。

在吹奏时,应该用力吹气并且同时控制口形,以便产生清晰明亮的声音。

其次,掌握正确的节奏感也非常重要。

古埙的节奏通常非常明显,可以使用手指或手掌敲打乐器来强调节奏。

在吹奏时,也应该注意把握好节奏感,以确保演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注重练习和培养自己的感觉也非常重要。

吹奏古埙需要耳朵和手指的配合,所以一定要多多练习。

同时,也要创造自己的风格和感觉,让演奏更加自然和有趣。

总之,吹奏古埙需要掌握正确的姿势、节奏感和练习,才能演奏出清脆而有力的声音。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这个古老而美妙的乐器,并且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

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就是早期的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欢迎阅读。

埙的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F指法),中音1(C指法)。

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阴氏陶埙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

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基本指法音最全,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

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

初学陶埙为什么吹不响初学吹不响陶埙,主要是没有掌握好吹奏方法。

1.把孔都按密闭了2.对着镜子,练习风门、调整角度。

一定能发出声音,主要是要发完全部的音埙的养护1、不要有摔、碰、砸、踩、碾、踢等破坏性动作。

2、不要长时间存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发霉和破坏埙体。

3、稍脏可以临时水洗一下,但一定要放在荫蔽处自然晾干,不要暴晒、猛吹、烘烤等剧烈行为,以免发生爆裂。

4、不要吃完饭不擦嘴就吹,油污、残食、口水、甚至菜帮子会搞进埙腔,天长日久那里面的味道可想而知了。

5、最好把口红擦擦再吹埙,不然,你的埙口也会色彩斑澜的。

6、存放埙时最好就放在埙盒内,远离儿童、宠物。

7、携带时最好放在硬质箱包内,软布包裹一下,以防损坏。

8、演奏时不要学歌星抛麦克风的陋习去抛埙,看似潇洒,其实很傻。

9、吹的时间久了,吹孔和指孔周边会磨损,或斑驳、或变色,看似不雅,可用同色自喷漆(5元一筒)修复。

当然,如果你想故意让别人看到你的“文物”有悠久的历史,或显示你老道的吹奏史,你可以再弄的旧些。

10、不要随意雕刻你的陶埙,弄不好改变埙壁厚度会引起震动不均而变音,甚至会把埙弄烂,弄巧成拙。

11、时刻记着你的埙是陶质的,不是瓷的也不是铁的,多了解一些陶器保养知识。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吹奏方法

埙的吹奏方法
埙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也被称为陶笛。

它是由陶土制成的,通常呈圆筒形,两端有开口和吹孔。

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和宗教仪式中。

埙的吹奏方法相对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才能发出美妙的音乐。

以下是埙的基本吹奏方法:
1. 握持:将埙的两端握在手中,保持稳定的姿势。

2. 吹孔位置:将埙的吹孔放在口唇前方,用轻柔的气流吹入。

3. 唇形:形成正确的唇形是产生音调的关键。

一般来说,吹奏高音时,嘴唇张开略微收紧;吹奏低音时,嘴唇稍微松弛。

4. 气流控制:通过调节气流的大小和速度来改变音调和音量。

要注意保持稳定的气流,避免过强或过弱的气流。

5. 手指控制:埙的两侧有一些附加的音孔,可以用手指来控制气流的进出,从而改变音调和音色。

除了以上基本的吹奏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吹入埙的角度、用舌头控制音色等方式来丰富演奏效果。

同时,练习埙的吹奏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你会逐渐掌握埙的技巧,并能演奏出优美动人的音乐。

埙的吹法入门教程

埙的吹法入门教程

埙的吹法入门教程
埙是一种古老的吹笛乐器,起源于中国。

它由陶土制成,外观像一个小巧的瓶子。

学习如何吹奏埙需要一些基本的技巧和耐心。

第一步:正确握持埙
将埙握在左手,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埙的下方。

右手放在埙的上方,掌心贴紧埙的表面。

第二步:调整姿势和呼吸
坐直,将埙的口部对准嘴唇。

深吸一口气,将气息储存在腹部。

第三步:吹奏基础音
用嘴唇轻封住埙的开口,用舌头轻触埙的口部,然后迅速将嘴唇打开。

同时,用腹部的气息将空气吹入埙内。

这样就产生了基础音。

第四步:练习音阶
在掌握基础音之后,可以尝试吹奏不同的音阶。

通过调整嘴唇的位置和舌头的动作,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高。

多加练习,熟悉各个音阶。

第五步:掌握吹奏曲目
一旦熟悉了基础技巧,可以开始尝试吹奏简单的曲目。

可以找一些适合初学者的埙曲进行练习,例如《茉莉花》或《小星星》等。

第六步:练习表情和演奏技巧
除了掌握基本吹奏技巧外,还可以尝试加入一些表情和演奏技巧来增添演奏的魅力。

例如,用舌头轻触埙的上方可以产生特殊的音色效果。

总结:
吹奏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在练习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掌握基础音和音阶,逐渐尝试吹奏曲目,并且加入表情和演奏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探索,你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埙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

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

它可大可小。

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

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

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

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

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五、呼吸的方法呼吸对于任何管乐都十分重要,练成正确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气时全身要放松,做深吸气,标举个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东西搬起来,在搬动之前的吸气,就是深吸气。

吸气是发音的的准备阶段,要根据乐句的长短来决定吸气的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气,这个中间有一个速度的问题,吸气的时间肯定是越短越好。

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具体参照吹埙的口型一章。

六、关于俯吹音埙不同于别的民族管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音高会随口风强弱的变化和口风与吹孔的角度的变化发生变化,在中高音区不很明显,但是在低音区非常明显,有时候小心,差上半个音都很正常,在全闭情况下把口风的变弱,把角度变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闭状态下正常口风的哪个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个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

练习好俯吹音可以使埙的音域得到扩展,增加了埙的表现力。

七、关于常用指法和转调埙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

每把埙都有自己的基本调,阴氏陶埙一般的基本调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时的调,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变出别的调来。

这对初学者已经很难了,我建议初学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基本指法音最全,八音孔埙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埙还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够初学者用了。

学会基本指法以后再学学乐理知识,然后在考虑学转调。

颤音:是用手指在音孔上作全孔迅速开闭动作,使声音产生波动效果。

颤音最常用的有大、小二度,三度、四度颤音,可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风格灵活运用。

颤音练习是手指运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练习时要求手指灵活而有弹性。

滑音: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多用于诙谐、幽默、低沉、哀怨的乐曲中,这种技巧极大地丰富了埙的表现力。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和圆滑音三种。

1.上滑音:是在奏出本音后,手指无痕迹的向上滑抹至第二音(比本音高)的同时,呼气力度随之相应增强。

2.下滑音:是在奏出本音后,手指无痕迹的向下滑抹至第二音(比本音低)的同时,呼气力度随之相应减弱。

3.圆滑音:是在奏出第一个音后,手指无痕迹的向上或向下滑抹至第二个音后再返回原位的同时,呼气力度按下滑音、上滑音而求得。

圆滑音也称复滑音,是上、下滑音的结合体。

滑音要求音色圆润干净、节奏准确,每个滑音的开始均用轻吐演奏;此外,手指滑抹时不要紧张,保持自然状态为宜。

发声要柔和、圆滑,听不出痕迹。

赠音,一般用在乐句末尾、本音结束前带出的短暂装饰音,也称送音。

赠音是一种装饰音,几乎不占用本音时值,能听也但并不明显,演奏时要短、轻、快,换气要及时、准确。

叠音,在本音的上方作二度、三度、四度等时值短促的重叠加花下行至本音的音。

演奏叠音时,手指开闭要迅速,把经过音的动作全部做出来,但不要奏成明显的装饰音,要以本为主,只有经过音的痕迹。

叠音有长短之分,要根据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作品灵活应用。

打音、采用手指弹打本音孔、或本音孔下方的音孔,使本音孔发出相分离的音叫打音。

打音也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运用得当能给乐曲增加色彩和美感。

练习时,要锻练手指的速度和力度,下指不能犹豫,手指弹打的力度要大,要把同等音区分开来,乐句要连贯、音符要清楚。

气、指结合要干净、利落。

打音和颤音重叠时,打音先发声,颤音随之而出,听起来则像同时出现的感觉。

切记:要衔接紧凑、配合默契。

空打音用手指弹打音孔,使埙体内腔发出的共鸣声叫空打音。

演奏空打音时不用吹奏,而是将本音孔打开,弹打共鸣好的音孔。

音准靠听觉和用唇部控制吹孔角度的大小来调整。

空打音要求手指要有力度和弹性,并使发音准确、饱适于演奏深远含蓄的旋律以及模仿自然界某些特殊的音响效果。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吐音是埙的一种常用演奏技巧。

适于演奏热情欢快、激昂活泼的曲调。

吐音分单吐音(包括单外吐、单内吐)、双吐、轻吐、气吐、唇吐等多种。

单外吐(标记T)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头自然向上,微贴上唇内沿,呼气时迅速后缩,使气流冲入吹孔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吐”音。

单内吐(标记K)在保持正确吹奏口形的基础上,舌根部后缩堵住上腭,呼气时舌根部迅速前送,使气流冲入吹孔而发出短促有力之声,类似“库”音。

双吐就是结合单内吐和单外吐,速度比单吐快一倍,其音类似“吐库”或“库吐”,适于演奏欢快、激昂的曲调。

吐音要求声音结实、干净、有弹性,节奏要均匀平稳。

轻吐与常用的吐音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舌的活动范围短而小,吐音力度减弱,发声轻巧柔润,类似“区”音,犹如弦乐器的轻抖弓,适于表现抒情的快速乐曲。

气吐是依靠腹部力量的突然收缩,加之横膈膜有力的上托,使气流短促有力地冲入吹孔而发声。

类似“呼”音,气吐音浑厚、圆润,但由于吐音速度缓慢,因此用途不广,只在特殊情况下偶而使用。

唇吐是依靠上下唇肌的力量,在上下唇有意识开闭的瞬间,利用腹中气流的冲力,把气流输入吹孔而发声。

类似“扑”音,唇吐发音柔和,只适于在弱起乐段的起音或特殊的情况下使用。

花舌即舌打嘟噜。

舌尖微触上腭,在呼气对舌尖冲击的同时使舌尖产生连续、快速地颤动,并发出“嘟、嘟”之声。

花舌音犹如弹拨乐的轮指,只有在特殊需要时才使用。

∙2009-7-16 15:46∙回复1. 身体姿势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适宜,身体要正,两腿自然分开着地。

坐在凳面三分之二处,切忌坐满整立式要求身体站立,两脚稍分开或一脚稍前,一脚稍后。

双手持埙,将吹孔对准风门,头要正,双臂张开约45度角垂。

全身自然放松成垂直状,确保气息通畅。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手指自然弯曲,指肚按孔。

手指按孔要严实,不能漏气。

开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影响演奏速影响音准。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七孔和第八孔,小指轻轻托底。

九孔埙右手小指按住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食指按住第七孔。

两个大拇指分别按住第八孔和第九孔,左手小指轻轻托住埙底。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

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演奏口形埙的演奏口形是通过唇肌,口轮匝肌与面部肌肉的协同动作完成的。

口形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吹埙的音色、强弱控制能力。

演奏时,唇部肌肉自然贴住牙床,两边嘴角适当收缩(呈微笑状),使上下唇的力点向中间依靠,双唇中央形成门,口腔扩张。

舌自然平伸。

根据乐曲的需要,吹埙的口形会随时变化,其变化集中表现在风门、口风和口劲三个方面。

演奏时,上下唇中央形成的空隙,是气流经过之“门”,称为“风门”。

通过风门吹出的气流称为“口风”,唇肌与面有机协同收缩、放松和支撑的力量称为“口劲”。

也叫“嘴劲”。

风门的大小、口风的缓急和口劲的大小随乐曲高低同、音量强弱的变化而变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风门口风口劲低音区大缓小高音区小急大强音大急大弱音小缓大(二)呼吸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被动的,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吸气与呼气的时间大致相同。

埙的演奏需要的是主要求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吹好埙的关键。

我们分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来谈。

1.吸气吸气时口腔、鼻腔迅速打开,口鼻同时很快将空气吸入,这时横膈膜下降,胸腔及腹腔有明显的扩张感,这过程中常用的胸腹式结合吸气。

这种方法吸气量大,不易疲劳。

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这里举两个日常生的实例:第一、一束芳香四溢的玫瑰花,你禁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体会那种沁入心脾的感觉;第二、要吹灭一支放在一米以外的点燃的蜡烛,这时你会猛地吸一口气,这种状态下的吸气一定是松弛的,充腹式的,是我们演奏时所需要的。

当吹奏较短乐句或需要急速换气时,还可以采用腹式吸气法。

我们也可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人在受了委屈,不时,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吸气方法。

腹式吸气的优点是吸气容易而且迅速。

因此,演奏时要根据作品需要,较长乐句的吹奏,运用胸腹式结合吸气的方法,吹奏较短乐句或需要急速换气时式吸气法。

要学会根据乐句的结构随时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2.呼气如果说吸气是发音的准备阶段,那么呼气才是真正的发音阶段。

正确的吸气是为了更好地呼气。

呼气过程是肉与腹部肌肉的有机配合与控制来完成的。

我们通过唇部肌肉的控制把气流汇成“束”,靠口劲调节风门的大小来求气不能散,吹奏无噪音,出音饱满而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