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南亚
高中地理南亚地区

南亚一、概况1、位置:80°E纵穿印度半岛、斯里兰卡西侧(科伦坡)(80°E,10°N)保克海峡、印度半岛南端(80°E,30°N)尼泊尔以西(90°E,27°N)不丹(廷布)(90°E,23°26′N)达卡(70°E,27°N)塔尔沙漠(73°E,33°N)伊斯兰堡、克什米尔以西2、范围: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3、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4、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成因: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其次也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原因,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
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6~9月为雨季(夏季降水占全年的80%左右),10月~次年5月为旱季(其中3-5月最干旱)。
与东南亚热带季风略有不同。
分布:南亚大部分地区。
2)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西南季风吹不到(夏季位于印度低压的西侧,受偏北风控制),降水稀少;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主体地区是塔尔沙漠,外围包括几乎整个印度河流域。
3)高山高原气候:垂直分异。
分布:南亚的西北部、北部山区。
[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喜马拉雅山雪线南坡低于北坡。
5、河流:印度河:源出西藏(狮泉河),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合后,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
6、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
南亚人口稠密,人口过亿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讲课用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PPT课件

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推动作用探讨
南亚和印度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 发投入。
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 争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工业智能化 发展。
未来工业发展趋势预测
01020304南亚和印度工业将继续保持快 速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重
要增长极。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工业发 展新趋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 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
力。
南亚和印度将加强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地。
06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及挑战应对
交通运输布局规划原则和方法论述
布局规划原则
遵循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确保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需求相匹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 输效率。
01
03
气候变化对印度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
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04
印度气候类型多样,北部山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南 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 则分别受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印度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状况
印度河流众多,按水源和地势可分成三大水系: 喜马拉雅山水系、半岛高原水系和沿海水系。主 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克纳河、戈 达瓦里河等。
相信陌生人的推荐。
关注当地安全形势
了解当地的安全形势和旅游警 示,避免前往存在安全隐患的
地区。
04
CATALOGUE
南亚和印度农业发展状况比较
农业在南亚和印度经济中地位和作用
南亚地区农业在经济中占比较 大,是主要的就业来源和出口 创汇产业。
南亚印度ppt课件

印度工业主要包括纺织、化工、 机械、电子和钢铁等部门,而服 务业则涵盖了信息技术、商务服
务、金融和医疗等领域。
然而,印度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落后 、基础设施不足和政策限制等问
题。
印度对外贸易和投资
印度是全球贸易大国之一,与许多国 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
印度政府积极推动对外投资,鼓励国 内企业向海外扩张,同时也吸引外国 投资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政党制度是多党制,主要政 党包括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人 民党和全印度泰卢固之乡党等。
印度选举和政党制度是印度政治 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印度的 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04
印度经济
印度经济概述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发展中国家 ,拥有庞大的人口和丰富的自 然资源。
印度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 了快速增长,但仍面临许多挑 战,如贫困、基础设施不足和 腐败等问题。
印度历史和文化
历史
印度拥有悠久的历史,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印度成为了一个联邦共和国,实行议会民 、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 宗教,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
印度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 拥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包括服务业、制造业和 农业。
印度与欧洲的关系
经济合作
欧洲是印度重要的贸易伙 伴之一,印度从欧洲进口 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和技术 。
政治合作
印度和欧洲在反恐、气候 变化和人权等问题上有共 同关切,加强了政治合作 。
文化交流
印度与欧洲国家之间有着 悠久的历史联系和文化交 流,包括艺术、文学和哲 学等领域。
THANKS
高二 (下)浙江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 东南亚(共40张ppt)

萨
瓦
尔
温 底
江
江
内比都 湄
南
红 河
湄 河内 万象
公
河 曼谷
金边
河
吉隆坡 新加坡
独特的自然环境 马来亚群岛的地形特征: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特征:多山,地形 崎岖,河流短促,
8.5 级地震
欧 2004 年 11 月 12 日
原很小
印 板
洋
3、说出东南亚所处的 度
板
板块位置,并分析其地 洋
20°
孟
洪涝灾害成因:自然原因---加拉湾①内降比都 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多暴雨;安
老越
泰 国挝 曼谷
海南岛
南
②地形平坦低洼、排水不畅;③达
柬埔寨 南
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④海潮曼
泰
金边
国
抬高水位。人为原因:①人口和海
湾
海
农耕密度大②经济水平低,抗灾
马 六
马来西亚
能力弱;③过度垦殖,破坏植被
甲 海
吉隆坡
公元1405年至1433年 ,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远渡重洋,经东南亚、 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巧妙地借助了自然力量来完成航海活动。冬季出发 航海, 借助于南亚的东北季风,以及冬季我国沿海南下的沿岸 流和印度洋逆时针的洋流,夏季返回借助于南亚的西南季风和 印度洋顺时针的洋流,以及我国沿海夏季北上的沿岸流。顺风 顺水大大加快了行船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图 10
热带种植园农业的特点?
方法归纳 P35
特点:热带地区种植单
一经济作物(如咖啡、
作
可可、橡胶、甘蔗)的
大规模、专业化、企业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 PPT

70 °
孟加拉湾 斯里兰卡
80 °
90 °
一、南亚得位置与范围
1、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与北温带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南亚纬度得范围 :
大部分10°N~30°N之间
2、三类国家
内陆国: 临海国: 岛国:
尼泊尔、不丹(均与我国相邻)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巴与我国相邻)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种 类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水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 水稻需要较多得水,上述地区
稻区
就是平原,降水充足
小 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 河上游地区
小麦与棉花得耐旱力较强,这
些地区地面起伏与缓、土壤肥
棉 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沃、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茶 东北部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好得坡地
黄 麻
恒河三角洲
低平得土地与潮湿得气候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二、历史文化
印度得牛
二、历史文化
印度得牛
二、历史文化 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
二、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 水热充足
2、主要作物
粮食作物:水稻与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三、农业生产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孟,注入孟加拉湾
二、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 2、三大河流 3、三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得雨季(6月——9月)与旱季(10月——次年5月) ➢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全年炎热干燥。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 被
亚洲与欧洲地图亚洲与欧洲地图(共44张PPT)高中地理精品公开课

4、西亚的农业
苏伊士运河
土H耳③其海D 峡
C
②
G B ④
E
FF
霍尔①木兹海峡
A
(1)海:A_阿__拉__伯__海_ B__红__海___ C_地___中__海_ D__黑__海_____ E___里__海____
大洲: F_亚___洲___ H_欧__洲____ G__非__洲_____
大洋:①( 太平洋 )
②( 大西洋 )
⑩
海湾:③( 墨西哥湾 )
⑩( 加勒比海 )
河流:④( 亚马孙河 )
高原:⑤( 巴西高原 ) 山脉:⑥( 安第斯山脉 )
运河:⑦( 巴拿马运河) 群岛:⑨( 西印度群岛)
将下列河流与其注入的水域连线
长江 尼罗河
地中海 太平洋
伏尔加河 密西西比河 亚马孙河
里海 大西洋 墨西哥湾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西亚地处_亚___、_非____、_欧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 于阿__拉__伯__海、__红__海__、_地__中__海__、_黑__海___和_里___海__(内陆湖) 之间,被称为五“_海__三___洲__之__”地
2、西亚在古代就是东、西方陆上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所邻的大洲: 西 面: 欧洲
西 南: 非洲
读东半图球回与北答半:球 濒临的海洋: 东临: 太平洋 北临: 北冰洋 南临: 印度洋
东 北:北美洲 南 面:大洋洲
亚洲地形的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读图找出亚洲有哪些主要高原和山脉?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读图,找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珠穆朗玛峰、死海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

高中地理南亚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地区——南亚。
南亚,这个位于亚洲南部的地区,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地带,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次说课中,我们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全面了解南亚。
首先,让我们从地理位置开始。
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
这些国家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南亚地区与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相邻,是亚洲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南亚的自然环境。
南亚地形复杂多样,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到南部的印度洋岛屿,从广阔的印度次大陆平原到密集的孟加拉国三角洲,构成了南亚独特的自然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其中包括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此外,印度河和恒河等重要河流贯穿南亚,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气候方面,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之分。
每年夏季,南亚地区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但也伴随着洪涝灾害的风险。
而在冬季,气候则相对干燥,温差也不会太大。
现在,让我们转向南亚的人文社会特点。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其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口最多。
这里的人们信仰多元,印度教、佛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此和谐共存。
宗教的多样性也造就了南亚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比如印度的宝莱坞电影、孟加拉的民间舞蹈等。
经济方面,南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属于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软件外包的重要基地。
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则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
南亚各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减贫、环境保护等多重挑战。
在教育领域,南亚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水平。
印度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印度理工学院等。
高中区域地理东南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小农经D.机械化水平高
解析:第(1)题,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根据等高 线分布特征可判断,泰国多平原,海拔较低。第(2)题,水稻种 植业的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大、水利工程量大,但 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 答案:(1)A (2)D
1.为什么日本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提示: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沟 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是东亚、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 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由于日 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石油、原料和出口商品都 由此输送,此海峡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
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
3.东南亚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区
对河流水文 特征的影响
河流径流量大, 季节变化小
热带季风气候区
河流径流量大, 季节变化大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景观;河 谷地区形成热带雨 林景观
热量充足,水源丰 旱季水量不足,雨季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富,全年皆可种植与 种植,旱季收获;旱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岛屿分 布、气候及其成因,河流水文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主要
地形区、河流、岛屿的位置。
特征。
2.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
2.能够根据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说明自然带的特点以及农业地域
东盟概况;马六甲海峡的重要
类型。
性。
基本技能
3.能够运用各类统计图表、数据,分析说明东南亚开发过程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 4.能够以新加坡为例,分析交通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能够分析说明“东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像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水。 ——泰戈尔
印 度
一、印度概况 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多民族国家,印 度斯坦族最多,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二、历史文化
泰姬陵
二、历史文化
印度的牛
二、历史文化
纱 丽 ︱ 印 度 妇 女 传 统 服 装
2、三类国家 内陆国: 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 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南亚地震
2005年10月8日当地时间8时 50分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 了里氏7.6级强烈地震。
其后又发生了40多次余震, 其中一次达6.3级。造成8万多 人死亡,10万多人受伤。成为巴 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灾 后重建工作可能需耗资50亿美 元。
区位因素 煤、铁、锰丰富, 矿区邻近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和对外贸易港口 地处黄麻产地和港口 “南亚硅谷”
四、工业生产
1、工业分布 三大工业区
2、工业特征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目前,形成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 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 蓬勃发展。 五、主要城市 新德里 首都、铁路交通中心: 恒河口附近,麻纺中心,重要海港:加尔各答 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中心: 孟买 班加罗尔 南部,新兴工业中心:
毁坏的建筑物不计其数,有的村庄被夷为平地
为死去的亲人悲痛
地震发生的原因
此次地震发 生在地中海—喜 马拉雅火山、地 震带上,是印度 板块和欧亚板块 碰撞所致。
本次地震伤亡巨大的原因
1、震级强、震源浅。(震级7.6、震源 深度地下10公里处。) 2、地震发生时,正值周末、又逢开斋节, 人们还在睡梦之中。 3、大多数居民缺乏基本的地震常识和应 对的经验。 4、由于缺乏防震意识,灾区的大多数建 筑在建造时根本就没有考虑抗震因素。
2002年3月7日,在印度东部城 市加尔格达,游行队伍呼吁各教 派结束冲突。三名印度男孩分别 举着伊斯兰教、天主教及印度教 的标志,背后是印度著名政治领 袖甘地的塑像。本报综合消息 据印度报道,印度西部古吉拉特 邦暴力事件近两日再次抬头,造 成至少24人丧生。这使该邦在过 去一周内因宗教冲突而死亡的总 人数上升到665人。。
南 亚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找出南亚位置,为什么南亚为称南亚次大陆?
克什米尔 30°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孟加拉国
20 °
印
度
阿 拉
伯
海
孟 加 拉 湾
10 °
斯里兰卡
马尔代夫
70 °
80 °
90 °
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热带和北温带 1、位置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
南亚纬度的范围 :大部分10°N~30°N之间
雨
第一 水旱 水稻 棉花 煤、 铁、锰
小麦 茶叶
棉纺织、麻纺织、钢铁 核工业 航空航天
新德里 加尔各答 孟买
二、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
2、三大河流
狮泉河—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注入阿拉 伯海,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塔尔沙漠)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下游与布 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流入孟加拉湾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中、印、 孟,注入孟加拉湾
二、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 2、三大河流 3、三种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 (6月——9月)和旱季(10月——次年5月) 热带沙漠气候:南亚西北部,全年炎热干燥。 成因为:西北部降水稀少,人类破坏地表植被 高山气候:南亚北部(斯里兰卡岛南部和马 尔代夫群岛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南亚旱季景观图
南亚雨季景观图
四、人口和宗教
1、人口数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三个国家 人口超过一亿。以 白色 人种为主, 2、三大宗教 佛教为主:斯里兰卡 印度教为主: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印度Leabharlann 青春、光荣和财富 全都在时间的流水里逝去 但愿这泰姬陵熠熠生光
二、历史文化
印度人用餐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水热充足。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2、主要作物 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农业生产
种 类 水 稻 分布 主要分布原因
东北部,半岛沿海 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 地区 是平原,降水充足
火药桶之争
由于历史问题,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一直 是印、巴两国争夺的焦点。几十年来,围绕克 什米尔,两国大小战争共发生过三次,冷战更 是几乎从未停止过。印控克什米尔区穆斯林不 断制造的暴力活动一直是印度政府的心病。印 巴对抗、军备竞赛,使得两国军费开资居高不 下,同样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诸神之争吵
小 麦
棉 花 茶 黄 麻
德干高原西北部, 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 恒河上游地区 而分布在干燥少雨的恒河平原 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低山坡上 恒河三角洲 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 低平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
三、农业生产 1、三大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耕地面积亚洲第一); 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水热充足。 2、主要作物
2月27日,一列满载印度教徒的火车在戈特拉镇火车站被暴徒袭 击焚烧,造成58人死亡,40多人受伤。这一惨案在古吉拉特各地 引发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大规模流血冲突。
网 络 知 识
喜马拉雅山
印度洋
尼泊尔、不丹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喜马拉雅山 印度河-恒河 德干 巴基斯坦 阿拉伯海 高温 孟加拉湾 旱雨 东北 水 旱 恒河 西南 旱
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茶、黄麻 绿色革命 粮食产量 水产业
3、农业革命
蓝色革命 白色革命
乳畜业
水灾
旱灾
来的晚退 的早,风 力不足
西南风的 变化
来的早退 的晚,风 力强盛
四、工业生产
1、工业分布
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 棉纺工业 麻纺工业 电子工业
分布 德干高原 东北部
孟买 加尔各答 班加罗尔